《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战将极目远眺,见前方大营果然大火烧天,心中惊疑不定。脑中灵光一闪,看这模样,王善军中必生变故。若他所言属实,老子率军前去,抢他功劳!若说了大话也不打紧,王善营中既已生变,老子一千铁骑冲他一阵,斩获也不小!一念至此,更为骄横,语含威胁道:“我乃兖州兵马都监!奉命剿贼,不管你等撮鸟什么来头,与我闪开!否则以贼寇论处!”既然是乡兵,与百姓何异?这战将以为把官衔抬出来,必吓得这些乡巴佬滚下马鞍,伏地便拜。
    哪知,对面那三个“撮鸟”根本不为所动,其中那个身形肥胖的汉子还小声问了一句“兖州兵马都监几品官?”
    “爷爷是朝廷正八品!你等让是不让!”那战将失去了耐性,怒吼出声。
    徐卫一声冷笑,根本不想搭理他,杨彦却忍不住,一口啐道:“阿呸!我当你是什么鸟!八品?我家哥哥是朝廷修武郎,正经的八品官,轮得到你呼喝指使?”
    那战将一听,世道变了?什么时候乡兵勇头这等不入流的货色也带八品衔?
    虽然得知对方也带有官衔,但这是我山东地界,你大名府的乡兵,还能压得过我这地头蛇?便是抢你功劳又怎地?当下把心一横,就欲打马回阵,准备率军突击。刚调转马头,一骑飞驰而来,远远呼道:“刘都监!知府相公钧旨,若遇得至大名而来的乡勇,切勿伤了自家人!”
    娘的!谁跟这群土狗是自家人!刘都监暗骂一句,充耳不闻。急急打马回阵,传令全军,准备突击!让这群该死遭瘟的土狗看看,什么叫精锐之师!
    “都监,怕是不妥!对方虽为乡勇,但毕竟是赴山东助战。且为之人带有官衔,若起冲突上头追查下来,我等吃罪不起。”一名马军军使(同步军都头)劝阻道。
    刘都监哪里肯听,怒骂道:“今日若不叫他知我手段,颜面何在?休要多言,与我冲将过去!知府相公追查,都由我一人担着!再嚼舌,一顿好打!”
    第二更到!兄弟们如果看得满意,千万不要吝啬票票,收藏!

第五十五章 张叔夜
    “九哥,怎么办?”马泰有些不安的问道。天底下没这事儿啊,乡兵跟禁军打起来?恐怕咱们讨不到好吧?听那厮口气根本没把咱放在眼里。
    “怎么办?”徐卫冷笑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也猜到了对方的意图,摆明了是想浑水摸鱼,分一杯羹。老子巴巴带着弟兄从河北跑到山东来帮你们剿贼,你不费一兵一卒就想分肉吃?老子手底下弟兄答应吗?
    “就是!欺负咱人马少,看不起咱乡兵?姥姥!九哥,你一声令下,我打头阵!”杨彦这厮好像生来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性子,只要有仗打,他比什么都欢喜。至于打谁,那倒是其次。三人打马回阵,徐卫传令所部,准备作战。那百余士卒并不知对方来头,刚刚击溃一万之众,眼前这点咱还怵他?个个抖擞精神,等着将三贯纳入囊中。
    那刘都监遥望这边,见徐卫根本没有让步的意思,弄得是骑虎难下。真打吧,上头肯定追究,再说知府相公已传了军令,自己要是火并,就是违抗军令。不打吧,面子上挂不住,咱堂堂禁军,难不成还怕乡兵不成?
    正在那儿装腔作势,呼喝号令,便听到阵后马蹄声响作一片,心知是知府率军赶到。赶紧扯开嗓子嚎起来:“将士们!与我冲上前去,端了这锅河北撮鸟!”
    刚说完,一彪兵马飞而来,当先一人大声呼道:“刘豫罢手!”
    等那人冲到身前,刘都监在马上拱手道:“知府相公。”
    那马上知府遥看徐卫阵势,回头问道:“对方什么来头?方才听你喊说,河北来的?”
    “正是,那帮乡兵自称大名府什么靖绥营,好大的口气!直将我禁军视若无物!卑职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才……”刘都监倒打一耙,将挑起冲突的责任完全推给徐卫。因为他知道,这位知府相公是个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主儿,听了这话,必定恼怒。
    果不其然,那知府听罢,沉声喝道:“胡闹!”言毕,调转马头,狠打几鞭,直扑对面而去。刘豫一阵得意,小东西,这下有你受的。不给你颜色看看,你这群奶还没断的娃娃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再说那头徐卫,早就严阵以待。左等右等,不见对方马军冲来,又窜出一人,身后跟着一小队人马过来。那当先一骑远远呼道:“徐九何在?”
    听这声音有几分耳熟,徐卫也不应声,等走得近了,看身形似曾相识,再跑得近些,这不是济南知府张叔夜么!赶紧打马迎上前去,大声回道:“徐卫见过知府大人。”
    那张知府见到徐卫,又瞧见他身后贼营大火,急问原由。徐卫据实以告,听得张知府难以置信。忙命他前头开路,与靖绥营士卒一道前去查看,倒把大军扔在了后头。入了王善贼营,看到遍地狼藉,横七竖八栽倒的尸,赶到湖边,又见到那数千俯跪地的降贼,大喜过望!
    徐九这小子,兵不满千,装备又差,从河东赶到山东助战,入境第一日,便将王善贼部击溃,生俘数千人!果真有些本事!自己没有看错人!来不及嘉奖,急问匪王善,却见徐卫伸手指向地面那具身分离的尸骨。什么?还杀了匪?
    张叔夜为官数十载,宦海沉浮,什么场面没见过?此时,却硬是想不出用什么话来抚慰褒奖。又思士卒劳顿,便命两军合作一处,就地驻扎,修整一夜,明日再往齐州进。大军扎下营寨,张叔夜遣军看守降贼,又差军医救治靖绥营伤者,虽然急欲知道作战经过,但还是体谅徐卫辛苦,让其好生歇息。
    次日清晨,徐卫一觉睡醒,天刚放亮。士卒端来热水,刚刚洗漱完毕,便有济南军士到来,说是知府相公请徐副使过去共用早饭。他也不推脱,吩咐各都头带领士卒操练后,便随那军士出了营帐,往张知府大营而去。
    一路上留心查看张叔夜部驻扎之法,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徐卫虽然还算不上内行,但对比四哥徐胜所叙之法也不难看出,张叔夜的确是知兵之人。中军大帐前,一杆大旗招展,上书“以徽猷阁侍制权知济南府事张”,那营寨扎得极有章法,营中士卒往来巡逻,井井有条。既然有此,那为何还剿不了王善这等货色?带着这个疑问,徐卫踏入了张叔夜的中军大帐。
    从前猜想,古代将帅的中军大帐,必是威武森严,排着两列交椅,摆着十八般兵器,那最上必定一把虎皮交椅,最好还是白虎皮,前面设一长桌,放着签筒令旗。大小将领分列两旁,杀气腾腾的侍卫守在外头,等主帅一声令下,便各自执行。
    可张叔夜这大帐,一不见交椅,二不见兵器,仅几面牌,几条旗。最上也仅是一张木椅,一条破桌,堆放着一些文书,摆着文房四宝,仅此而已。而张知府也未着戎装,一身青衣小帽,随便得很,正坐在一张小几前,埋头看书。
    见他看得出神,徐卫也不打扰,就立在原地静静等候。对于这位历史上被俘后绝食而死,保持气节的前辈,他还是相当尊敬的。尽管,他不一定认同这种做法。
    过了许久,张叔夜放下书卷,闭着眼睛揉了揉,叹道:“到底是老了,眼力越来越不济。”
    “唐朝郭子仪八十高龄还上阵杀敌,知府大人怎么就叫起老了?”徐卫笑道。
    睁眼一看徐卫立在面前,张叔夜失笑道:“你几时进来的?怎么不言语一声?”
    “怕是有一顿饭的功夫了,见大人看得入神,所以没有打扰。”徐卫回道。
    张叔夜连连招呼道:“来来来,坐下吃饭。稍后我得赏那小卒几鞭,怎地这般不懂事,怎么能让夏津之虎立这么久?”
    徐卫上前坐下,见全是荤腥,而且都是能顶事的东西。大肘子,大肉块,大馒头,除了桌子小点,其他什么都大。
    “知府大人,惩罚倒不必。但你这中军大帐的警戒可得加强,换作我是你的对手,我一定派人想方设法潜入你大营!”

第五十六章 论边事
    张叔夜闻言笑道:“我这军营铁桶一般,谁能混进来?”徐卫知他没当回事,也不再多说,两人相对而坐,共进早餐。张叔夜憋了一宿,再也忍耐不住,直截了当的问起作战经过来。徐卫也不藏着掖着,简明扼要地将昨天的战事讲述一遍。
    张叔夜听罢,竟连饭也忘了吃,叹道:“虽未身临其境,也能体会当时凶险!徐九,你这回立下大功了!”自王善起事侵扰地方,他便一面追剿,一面上奏朝廷遣军同剿。本以为,朝廷会调大名驻泊禁军助战,没料到居然派出了徐九的乡勇营。更没有料到的是,徐卫这班乡勇竟然在一天之内就击溃王善贼部,斩杀匪,收降余众。他巴巴率大军赶来,竟没他什么事了。一来觉得有些汗颜,二来对徐卫又高看几分,此子年纪虽轻,见识却不小,不但能高谈阔论,还能埋头实干,绝对是可造之材。尤其令他倾心的是,徐卫生在行伍世家,能披坚执锐,率军作战,这本不稀奇。奇就奇在,这小子和他老子简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他日前程不可限量。
    “我与你父当年在西北共事,算你半个长辈,托大称你一声贤侄。自夏津一别,回到山东后我一直在想你提到的事。越想越觉得后怕,女真人上个月又派出使节入宋示好,今年以来,这已经是第四次,真如你所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贤侄以为如何?”张叔夜拿着馒头一口未咬,神色肃穆地说道。
    徐卫倒是吃得挺欢,听张叔夜这般问,并不正面回答,而是说道:“还不算完,不出一个月,金人还会遣使入宋。不过这一回,会放出一个大钓饵。”
    张叔夜放下碗筷,惊异道:“哦?愿闻其详。”
    徐卫见他如此认真,也不好再大块朵颐,放下食物,正色道:“大人想必知道,燕云十六州本为中国之地,自石敬塘割让给契丹人,便成了北方铁骑南下的前沿,使我国战无可依,疲于防守。宋金相约攻辽,事先讲好灭辽之后归还燕云之地。结果呢?仅归还六州,要使我们对‘睦邻友好’深信不疑,女真人必然会再派使节,放出风声,要还归其他地盘。大人试想,当今天子看到女真人在不断示好之后,又主动提出要归还旧地,会作何感想?”
    张叔夜拍案而起,怒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徐卫看着盛怒的知府,笑道:“您有如此反应,是因为已经知道女真人的用心。但官家不一定这样想。”
    张叔夜一时无言以对,缓缓落座。不错,大宋立国以来,数次北伐,意欲夺回燕云旧地,太祖皇帝甚至设立“封桩库”,将收缴自各割据势力的钱财并每年国家开支的结余都存入此库,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以巨额财物赎回燕云。太宗皇帝却没这般耐性,集结大军攻辽,却损兵折将。不得已,与契丹人立下盟约,燕云之地,似乎没有了收复的希望。
    至契丹没落,女真崛起,当今天子又看到了希望。急不可待的与女真人约定共同伐辽,为的还是取回祖宗基业。可结果,只讨回六州,还是以重金赎回的空城。可没办法,你打不过人家。在这种前提下,女真人主动提出归还其他地方,官家会怎么想?不用说也猜得到。
    一念至此,张叔夜汗湿衣衫,大宋危矣!偏在这时候,徐卫又说道:“我相信此时,女真人已经将部队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南下。下官大胆猜测,一旦战争爆,女真人必兵分两路,一路攻太原,一路攻燕山。”又祭出预知历史的金手指,徐卫不为别的,就为吓一吓张知府。此人是天子宠信之臣,从其以荫官出身,却能执掌一方军民政务便可看出。自己目前在大宋朝廷里什么也不是,根本说不上话。只能通过像张叔夜这样的人,代为向上头通气,不指望皇帝能听得进去,进而大修战备,哪怕在心理上有个准备,也不至于等到金军南下时像无头苍蝇一样仓皇逃窜。
    张叔夜听罢,质疑道:“若说女真人一路取燕山,我信。毕竟刚刚归附,未加经营,人心不稳。但燕山也驻兵数万,郭药师乃辽国勇将,自保当无问题。太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朝廷屯有重兵,女真人不会傻到硬碰硬吧?”
    徐卫一声叹息,连张叔夜都这么想?郭药师是什么人?虽为汉人,但世代受契丹统治,辽国灭亡,他举兵降宋,被视为弃暗投明,认祖归宗。所以没有人怀疑他的忠诚。但郭药师为什么降宋?不是因为民族大义,而是因为辽国已不信任汉将,准备对他动手。走投无路之下,才被迫降宋。这样的人能信么?不要以为披着一张汉人的皮,就是忠心爱国的主儿,几千年以来,中国出的汉奸还少么?
    如果在这个时候说郭药师会反叛宋廷,投降金国,别说朝廷不信,就是张叔夜也不会认同。徐卫思之再三,只得说道:“燕山刚刚归附,郭药师虽然勇猛,但在女真人重兵围困下,不一定能守住。太原虽然固若金汤,但女真人一旦将其围困,而燕山又失守,后果会是怎样?”
    “直逼京师!”张叔夜脱口而出!根本不用想,太原用不着失守,只需被围,宋军主力就被牵制住。此时,若山燕失守,女真铁骑就可以长驱直入,一直抵达黄河北岸!过了黄河,就是东京!**裸的暴露在女真人面前!
    “不行!我要上奏!”重重一拳砸在桌上,震得碗筷跳动,张叔夜大声说道。
    徐卫直视着他,提醒道:“知府相公一人上奏,能起多大作用?”
    听这么一问,张叔夜神色稍缓:“这你不用急,朝中不乏明智之臣,我广为联络,一同上奏!”徐卫听了,嘴上虽说好,心里却不以为然。朝廷若真有不少明智之士,以赵佶偏听偏信的作风,会没有反应?宋朝历代皇帝,倒没出过暴君,相反不少皇帝前期还是比较雄心。比如当今赵佶,即位之初,就继续推行王安石变法。可用的都是什么货色?看蔡京就知道。到了后来,一年不如一年,渐渐的醉心于享乐之中,搞出了花石纲,逼出了方腊起义……
    第一更,呼叫票票,收藏,打赏!QQ群呼叫新成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