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帅,下官来时,官家嘱咐给大帅带句话,官家的原话是,陕西局势复杂,望徐子昂勉力而为。又言,子昂在陕西多有功劳,联心里是有数的张俊说道。
    徐卫没空却猜度上意,眼下最要紧的是,我带着四万人,挟胜利之威,马上就要打到耀州了,你这个时候让我勒兵回去,这不是扯蛋么?可问题是,张俊虽然是个穿身青皮的芝麻小官,可他代表的却是朝廷。娘的,不能撤,绝对不能撤。
    徐卫苦思对策时同,张俊忽地问了一句:“行在以陕西局势堪忧,长安不保,而与北夷议和。大帅为何还出兵?”
    “什么长安不保?慢,女真人难道对行在说,攻长安易如反掌?而行在也相信了了”徐卫非常惊讶。
    可张俊更惊讶:“难道不是?。
    “狗屁!他围了我三个月,折了无数兵马,连座城门都没攻下来!本帅已经决定战略反攻了,结果突然收到消息,说是议和了,让我们交了土地、城池、百姓。我找谁说理去?”徐卫这话,当然是吹牛,可这个牛必须吹!
    张淡闻言,疑惑不定。这怎么回事?黄右承代表大宋与金人谈判,对方口口声声地威胁说,再不答应条件,便要血洗长安。朝廷此时也正有意议和。所以谈了一阵,便答应下来。可谁知,徐经略却这么说!
    见他模样,徐卫趁热打铁:“张大人,本帅刚刚在万年打完击溃金营名将完颜银术可,此贼仅以身免。现在,便是去耀州征讨,这仗打完,长安周边的金军便全部肃清!正是战略反攻之时啊!”
    张淡半信半疑。四周一张望,不解道:“下官看大帅所部。也没带多少粮草物资
    徐卫一怔,谁说文官对军事一窍不通。这个挺机灵的嘛。居然看出来我没带几天军粮!我就打个耀州而已,带那么多粮干嘛?
    “哦,耀州之敌,兵力不多,打完这场。本帅便回长安,请示宣抚司,准备反攻
    张俊不说话,如果徐卫所说属实,那事情就值得推敲了。朝廷虽然有意议和,但事先议定底线,就是陕西不能让金人沾指。只割两河,顶天了,把山东那地搭上。可因为脚延沦陷,关中平原不保,连长安也破城在即。
    因此,才会作出让步。徐卫现在一说,倒是我们被女真人蒙蔽了?
    就在他沉思之际,徐卫突然想了起来,这厮是张淡?不就是宋代继李纲之后,主战派的代表么?等会儿,是这个张淡,还是大哥徐原麾下那个张俊?这两人怎么回事,取同样一名?
    管他娘的,死马当活马医!开弓没有回头箭,我这士气正旺,坚决不能撤!不过,看情形,这厮也不是个好糊弄的,怎么说动他?先吓一吓再说!
    “张大人,不怕跟你说句实话。如果金军在陕西站稳了脚,那么,不出三年,这八百里秦川可能就都姓金了。到时,西军可能只能守着蜀地周旋,难图恢复。若四川再有失,女真人就可沿江而进,直取东南!本帅绝不是危言耸听,陕西局势复杂,相信镇江行在也是知道的,张大人你也当有所耳闻。如果让金军沾指关中,后果不堪设想
    紫金虎一面说,一面注意观察对方神情。张淡倒也沉得住气,”说得众么玄乎,他眉头都没皱下六
    徐卫见状,便把刚才跟吴阶讨论的关于两军态势的意见,尤其是粮草物资方面,详详细细,添法加酣地给对方描述一番。
    张俊还是不作任何表态,他也为难得很。作为一个枢密院的佐官,六品而已,可以说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此来陕西,也仅仅是个跑腿的角色。网进长安城,见到了相关官员,就听说徐卫率军去耀州了。骇得他飞马来追,就是要传达行在的旨意,让紫金虎撤军。
    结果徐卫一番话,让他始料未及。他根本没想到现在宋金两军的态势是这个样子,也难怪,镇江行在和陕西山高路远,很难详细了解此间内情,可以说鞭长莫及。否则,也不会遭了女真人的道。这可如何是好?
    按说,自己只是来传旨的,把李纲带回去便可交差。反正朝廷交待的事,我坚决落实了,就算完成使命,完全可以不管其他。
    但话说回来,明知事情有异,难道坐视不理?经略天下,当自关陇始,这是古往今来,已经被证明过多次的道理。陕西如果丢了,大宋的“胆”也就没有了,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徐帅并没有夸大。
    “张大人,若徐某只图自身富贵,完全可以不管不顾,交割了城池土地,遣回百姓便是。反正朝廷也任命我作秦凤帅,我何不安安稳稳地去退到后方去过快活日子?可本帅是朝廷派驻陕西的武臣,官家派我来,就是镇守一方,保境安民的。我不能拿咱大宋的土地城池,黎民百姓当个屁吧?哎,张大人别见笑,本帅是行伍出身,没读过几本。
    张俊有些心绪不宁,随口道:“大帅忠勇,世人共知,下官无论在东京,还是在镇江,都早有耳闻。”徐卫又要说话,张俊突出惊人之举,他举起左手制止了徐卫。以一种异样的口气道:“大帅,卑职不通军务。请经略们公直言相告,能打过么?”
    “什么?”徐卫好像没太听明白。
    “下官请大帅直言相告,能打过女真人么?”张俊疾声道。
    徐卫正待把刚才给他分析的那些敌我优劣再说一次,张淡又急急的补充道:“万请大帅切莫隐瞒,直言相告!”
    紫金虎看他脸都快憋红,嘴唇直哆嗦,也不好再拿大话唬人家思索片剪,昂道:“这样,请张大人随本帅一同前往耀州!我若战败,不须你多言半句,立即撤军小并自请处分!”
    “不必!”张俊大声道!语至此处,紧紧盯着对方好大一阵,缓声道“下官未曾追上过大帅。”
    徐卫心头一喜!抱拳一礼:“徐某今天才见识的,何谓忠直之臣,何谓为国为民!”
    这顶高帽子一送过去,张俊苦笑一声:“真不该接这趟差遣。罢,万一追查起来,罪过由下官顶了。就此告辞,预祝大帅凯旋而回,下官在长安城迎候,请!”
    “请!”徐卫执礼相送。张俊调转马头,竟不再迟疑,绝尘而去!
    他一走,吴阶、杨彦、马泰、张宪,全围了过来。虽然想知道生了什么事情,也不敢聒噪。徐卫目送着张俊的背影,不错,文官里还有这样的人,李纲、宗泽、折彦质、许翰,现在又多一个张淡。这些人不管才能如何,却真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自己虽然作不到他们那样大公无私,但至少对他们这种风范,还是敬佩的。
    “全进军!天黑以前进入耀州!”
    就在徐卫率部队全推进耀州之时,驻扎在那里的金将蒲察石家奴却收到了一个消息。
    耀州城内,已经看不到多少本地居民,大多逃进长安城了。金军进城之后,给个好端端的城池糟蹋得不成样子。常理来说,女真人虽然起于止。林,可好歹把辽国给灭了吧?你至少应该知道,城池比你那帐篷好用。可不知为什么,这些北夷进一座城,就毁一座。估计女真人是这么想的,你城市修得再宏伟坚固有个屁用,照样被我们打下来。你们读什么书,写什么字,有个鸟用,我们快马弯刀,照样打下天下来了。
    “报!宁坊二州的宋军已经全部撤走!往泾州而去!”军帐里,一名金将闯入,大声向主将蒲察石家奴报告道。
    石家奴的背景强,绝对的女真贵族。他的二舅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四舅是当今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正经的皇亲国戚。

第三百八十二章乐极生悲
    酬,金国现在正外千,创业”阶段,什么任人唯亲”嚼斗酬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相对较少。因此,这个从小养在完颜阿骨打家里的女真贵族并没有因为他显赫的背景而平步青云。十五岁从军时。仅仅袭得一谋克之职,换到宋军中。顶天了也就是个都头。不过,有鉴于宋金两军战力的差距,他这个“都头”至少得顶个指挥使。
    “确实撤了?”石家奴问道。不怪他有此一问,宋金虽然饰结和议,但毕竟还得自己那位身在上京的舅父,大金国皇帝的批准,和约才算正式生效。而宁坊二州的宋军这么快便自觉地撤走,不能不让他怀疑。
    “千真万确,一兵一卒也没留下”小那金将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石家奴听罢,颇为自得地笑道:“宋军倒算实诚,不撵自走。也罢,省却我诸多麻烦。”当下,下令召集麾下文武,商议接管城池一事。他提出,立即派兵入驻宁坊二州,此间既无事,便可将部队移往耀州与长安交界的泾阳,以方便协助完颜银术可,争取“督促”徐卫也这般自觉,早早退出长安城去。
    这个意见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只因金军上下,早就等着进长安。这都怪诸如耶律马五这样的人,他们仗着对中原王朝的一知半解,不断吹嘘,说长安是中国的数朝古都,从几千年前开始,中国的皇帝们便在长安城里建筑宫殿,广积珍宝。听得北夷们心里都跟猫抓一样,恨不得长双翅膀变鸟人。飞进长安去看看。
    计议已定,便着手艾排。石家奴下令,分兵数千去接管宁坊二州,大部南下去泾阳。明天一早就动身。这位大金的皇亲国戚,不忘跟部将们约定,进了长安城,与诸位痛饮!乐得上上下下欢喜不已,早知议和就能得到好处,还打什么仗?现在想想攻打长安那段时间,头都晕,虎儿军真是让人又恨又惧!
    正兴高采烈地说着,忽见几人闯进帐来,俱是衣甲残破,形容狼狈。当先一个。满脸污秽,如乞丐一般,手里柱条断枪,一见石家奴。纳头便拜,哭道:“万户!虎儿军趁雾袭万年!”
    堂上顿时鸦雀无声!方才还乐不可支的一班文武面面相觑,这怎么可能?不是已经议和了么?紫金虎怎敢如此!
    石家奴打量着这几个,疾声问道:“银术可何在?”“有传言说率数十骑决围而去,不知所踪!我等千辛万苦赶至此间,便是向万户禀报”。那人大声道。
    石家奴一时无言,事突然,而且大出所料!银术可在万年驻军万余,怎地败得如此之惨?莫不是那厮又犯老毛病,放纵酒色?
    “万户,虎儿军既袭万年,想必下一个目标,便是耀州!我军应火向国相禀报此事,并避其锋芒!撤往廊州”。有人紧急建议道。
    好个石家奴,不愧是皇亲贵胄,深受阿骨打教诲。一听这话,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什么东西?撤往廊州!我用得着畏惧紫金虎?我麾下马步军两万,俱是女真精锐!我为什么要避让?徐卫也不过就是一颗脑袋,何惧之有?你们怕紫金虎,我可不怕!
    怪不得他如此小觑对手,因为石家奴没跟虎捷军交过手。
    妾荐当初率军南下时,他虽在军中,但后来估计是因为他的身份特殊,被派去镇守潢关,因此没有参加定戎大战。等到粘罕亲自南来,紫金虎退入城中坚守,他也就没有机会对阵。在石家奴的印象里,徐卫在平阳就只会龟缩于城中,到了长安亦然。似此等鼠辈,打防守还可以,若论野战争雄,他还差得远!
    部将们都劝,气得他愤而起身,厉喝道:“整备部队,明日一早,去寻那虎儿军,替银术可雪恨!”左右苦劝不听,只得执行军令。
    话说两头说,徐卫得了张俊支持,率军疾赴耀州,当天黄昏时,便到泾阳。遂下令在此过夜,明日寻金军决战。
    安排好部队,视察完营防,徐卫回到帐中,本想养精蓄锐,以备明日征战。但生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也睡不踏实。李纲不但是他的长官,更是他的前辈,凭心而论,术业有专攻,李宣抚处理陕西政务还是成绩斐然的。西军的问题,那是历史遗留,不是一时片刻就能改变。李纲对此,已尽全力,奈何天不遂人愿。
    自己那天去找他商议出兵时,他有句话说得很在理。即便没有宋金议和,他在陕西恐怕也呆不下去。可就算把他撤了,你换任何人,不见得就比他作得更好。
    想当初,赵祖得到李纲、吴敏、何灌三人支持,顺利登基正位,按说有拥立之功,李纲的前途该是一片光明才对。结果”
    从这一点上来说,三叔还算目光远大,看得真切。天子南巡,留他守东京,他答应了。现在,又琢磨着辞了留守一职,到陕西来。想必,他是看清了朝中之事,有心离开权力中枢,到陕西来“避祸他和李纲一样,都是主占派的代表人物,现在耿南仲任相,吴敏任次相。他若回朝去,站哪儿?
    更何况,枢密院是管军务的。两河、山东、中原,基本上没几支部队了。至于西军,枢密院历来就插不上手。与其回朝挂个执宰的头衔,不如到陕西,或许更有空间。
    昏暗的火光下,徐九又从身边取出那封已经磨毛了皮的不愧是一代名将,自己当时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军官,他却帮着自己把未来都算好了。试想,如果自己不到陕西来,继续留京。估计也是被兀术一路追到江南去,说不定这会儿正替赵祖看大门呢。
    “大帅还没睡?”一个声音在帐外响起。
    “是晋卿?进来。”徐卫唤道。
    吴阶掀帘而入,执礼已毕,开门见山道:“大帅,刚刚收到风。令侄徐严已经撤了
    “撤到
    “放弃了宁坊二州,撤入泾原地界。”吴阶回答道。万年一打完,大帅就派出了人经邻州绕道去寻徐严,约定时日一同夹击金军。哪知,刚才信使回来,说是宁坊二州的宋军已经全部撤离。
    徐卫大怒!一掌拍在桌上,骂道:“这混帐!他前些时日派人来见,本帅就已经告诉他,决定出兵打击女真。肃清万年之敌后,唯恐有变,又派人去约定时日。他却给老子来个一走了之!这东西,不是只好鸟”。他第一次见徐严,就觉得自己这位大堂侄比起徐成来,滑了一些。本来嘛,作人圆滑,也没什么不对。但这厮整个一油嘴滑舌。自以为是。而且看得出来,这东西很得大哥信任,也不知这回撤退,是不是大哥的意思。“大帅息怒,没了泾原军,我军照样打耀州。”吴阶宽慰道。
    “本帅倒不担心耀州之敌,只是”罢了,撤就撤吧,我军计划不变,明日战金军徐卫岔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