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扩睁开眼睛,猛然看到徐卫在侧。上半身一挺就想坐起来,却被后者一把按住:“兄长有伤在身。不可轻动。”
    马扩重新躺下,纵有千言万语,也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昭德,他苦心经营之地,如今沦入逆贼之手,麾下弟兄伤亡惨重,叫他怎不痛心?尤其让他心寒的是,从李军南下直到现在,四十余天中,没有任何人前来增援!以至昭德义军苦苦支撑,终究不敌!昭德平阳一丢,河东已无屏障,,
    “昭德沦陷,你们西军的麻烦还在后头!这次对李植用兵,是大宋先背弃靖康和议,女真人绝不会善罢甘休!等着看吧,秋高马肥。金军必将南下!有人终将自食苦果!”良久,马扩突然说道。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怨恨,徐卫能够清楚地感觉道。
    徐卫见他咬牙切齿,情绪激动。知他心里难过,也不争辩什么,只是说道:“子充兄且安心养伤。其他的事,自有徐九在。”
    “你?”马扩侧过头紧盯着他。“子昂,我知你有勇有谋,抗金保国之心不输他人。可你有能力收拾目前的局面么?平阳昭德两处已失。金军一旦南下河东,将没有任何阻碍!到时候,你的定成军当其冲!再往西走,关中一马平川,整个陕西六路将被搅得天翻地覆!东京以陕西为前沿,抗拒女真的策略将一败涂地!整个,大宋都将在女真人的铁蹄之下战栗!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啊!”他盛怒之下,猛撞着床边。沉声喝道!
    马扩的心情,常人恐怕很难理解。当初,他随其父马政奔走于宋金之间,促成海上之盟,相约攻辽。此举如今被朝野认为是金军南下的祸根所在!而极力促成此事的马家父子,便成了众矢之的!他在真定守城时,并肩而战的同袍斥他为罪魁!并将他下了大狱!真定沦陷,他脱身而逃,入五马山召集义军抗金。无非是想证明自己而已。他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初授意他出使女真的赵估,如今已是太上皇,童贯蔡京之辈,早作了孤魂野鬼。新君不会谅解他,朝臣不会谅解他,国人也不会谅解他!
    好不容易在徐卫主持之下,河东局面好转,他费尽心力经营昭德要冲。希望能洗涮自己的耻辱和委曲,最后却功败垂成!“天要亡我”四个字,决不是一时气话!
    徐卫待他情绪稍稍平复之后,沉声道:“若凭徐卫一己之力,绝难扭转河东颓势,愿子充兄助我一臂之力。”
    不料,马扩听闻此言,竟然是一声冷笑三“子昂贤弟啊,你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我不知道你率军赴河着,是李纲的意思,还是何灌的主张,但就凭你,应付不了稍后即将生的事情。”
    徐卫也不介意,一拱手道:“所以,我才请子充兄助我。”
    马扩摇了摇头,茫然地望向帐顶:“有心报国,无力回天,”
    见他是这种态度,徐卫也不愿再多说什么,起身抖了抖衣摆朗声道:“那兄长且安心静养,万事等兄弟退了李军再说。”语毕,径直朝帐外走去。
    “你带了多少兵马?”背后传来马扩的追问声。
    “不多,马步军两万。”徐其停住脚步,并未回头。
    “是你虎捷亲军,还是马扩又问。
    “除我虎捷之外,还有陕州姚平仲。同州徐胜,泾原张俊。”徐卫回答道。
    马扩强撑着坐了起来,略一沉吟。疾声道:“李植对你颇为忌惮,他现在或许一时不敢入城。即使入了城,他在城外”
    “不必了,两天之内,李植必然撤军。”徐卫打断了他的话。
    马扩一怔,这话从何说起?李军虽然已是疲惫之师,但只要进了城,完全可以坚守到金军南下,怎么会撤军?
    “你凭什么如此肯定?”片刻之后,马扩问道。
    “我已经向他下了战书,约定今日晌午决战。”徐卫回说道。
    稍加思索,马扩就明白了徐卫的用意,但却质疑道:“李植纵然明白自己不是你的对手,可他一来兵力占优势,二来有城池可以依托,你这一手虽然能吓着他,但不至于吓得撤军。”
    “今日匕午,姚平仲已经旗开得胜,击溃来犯李军。以伤数十人的代价,换取斩杀两千余贼的战果。而李植刚刚回应了我的挑战,说是两天之后正午对阵。这等伎俩。子充兄想必一眼就能识破吧?。徐卫问道。
    马扩用手肘撑着床板,重新躺了下去,一面道:“这么说来,他真想撤军?”
    徐卫轻笑一声,重新走回床边落座:“李植毕竟不是郭药师
    “你是说,他不会像郭药师那般,铁了心为女真卖命?但陕西方面招守时,他却明确地表示拒绝。”马扩皱眉道。
    “虽然拒绝,但他还是将使臣毫无伤地放回,并没有像女真人那般扣押不放。他当初是一怒之下降了女真,怎会甘心替女真人卖命?而且,此次南下,他迫于形势,是倾巢而出。我承认,他如果占了城池。我一时之间可能打不垮他,但我也绝不会让他好过!李植必然要先想一想,跟我在昭德拼个两败俱伤到底值是不值。别忘了,前不久他才捅了高世由一刀,现在太原防备空虚,谁敢保证高世由不会回捅他一刀?人家可是等着给女真人作儿皇帝呢。有李植这个手握雄兵的人在。他能坐得安稳?”徐卫冷笑道。
    马扩听完之后,拿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对方,试探道:“子昂,你是不是已经成竹在胸,只不过随口问问我的意见?”
    徐卫摆了摆手:“那你也太抬举我了,我没把李植放在眼里,可不能不把女真人当回事。眼看着秋凉了,要是金军趁机大举南下,怎么挡住,我还真没个头绪。
    “何必挡?放金军入陕西便是,西军不是厉害么?出兵河东,意图一举收复失地,现在事情搞砸了,让李纲何灌收拾烂摊子去。”马扩仍旧愤愤不平道。
    徐卫笑笑,并没有搭话。今时不同往日,定成军临近河东,那里有虎捷家属,还有源源不断输往陕西的石炭,好不容易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怎么能让女真人沾指?就是拿一路帅臣的位置来换,我还得考虑考虑。
    一阵沉默之后,马扩终究还是道:“若金军果真南犯,河东恐难保全,除非李纲何灌下决心保住河东半壁。但依我看来,此二人都没把河东当回事。纵然有主意,他们也不会听,你我还是白忙一场
    “河东之事不必问陕西徐卫突然说出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什么意思?。马扩好像噢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起身追问道。
    “我现在是慈、绎、泽、平阳、昭德,三州二府招讨使兼同节陕华兵马,河东大小事务,我可以便宜行事徐卫回答道。
    “那河东义军总管的头衔还在么?”马扩变了脸色。
    “当然徐卫笑道。
    两天之后,李植大军果然趁夜撤离昭德。徐卫也很“配合。他,没起一兵一卒去追。留着他让女真人头痛去吧,只要李植和高世由并存。金国的麻烦就不会断。
    京兆,陕西宣抚司衙署。
    李纲正于二堂内理事,一员佐官快步入内道:“宣相,河东军报!”
    “哦?拿来我看!”李纲话说完。人却已经站了起来迎上前去,接过军报展开细看,那满面愁云逐渐消散,待看完一半之后,执:“到底是紫金虎啊,他一到,李植想也不想,立即撤军。除了他,还有谁能镇住河东?”
    接着拿起战报又看,刚刚舒展开的眉头又拧成一团,最后一列字看毕。他也想都不想,立即吩咐道:“让王庶来见。”
    不多时,陕西宣抚使司判官王庶匆匆而入,不等他开口询问李纲已经递上徐卫战报道:“你看看。”
    王庶接过,看罢之后也是满面忧色。徐卫在军报中,除了说明昭德收复,李植撤军外,还判断女真人最近必然有所动作,请陕西宣抚使司拔粮草军械支援。
    “宣相意下如何?。王庶交还军报问道。
    “徐卫出征之前,本相就答应过他。只要击退李植,镇住河东,他要多少粮草军械,我就给多少!我现在忧心的是,经三路西军出兵河东之后,现在李植又撤军北归,金人必然恼怒!如果举大军来犯,陕西六路有无必要全面的应战准备李纲说道。
    王庶一阵沉吟,片刻后,低声道:“此事,可要与何少保商议?他毕竟是六路制置使,这等紧急军务。还是,”
    李纲闻言沉默,自三路西军兵败纷州之后,他跟何灌的关系就有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事过之后,表面上还是和和气气的,但心里恐怕都有想法。只是现在时局莫测,个人私怨且放一旁,何灌毕竟知兵懂战。还是先问问他的意思。一念至此。点头道:“好罢,着人去请何少保过府吧。”
    王庶刚一转身,李纲又道:“慢,以宣抚司的名义行文漕司,以及各作院,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徐卫要的粮草和军械准备妥当。”
    “这两年,宣相耗费心血,才积攒下来一笔钱粮,万一再来几次汾州之事,就是金山银山也经不住这么折腾,请宣相三思。”王庶好意提
    道。
    李纲漫不经心地一笑:“我不信徐卫,难道信曲端?”

第二百五十五章火热河东
    垂兴元年十月初,件对宋金两国来说都不算是好事狮甲洲生。金国二太子,完颜阿骨打的血脉完颜韩离不病逝。对于女真来说。非但丧失了一员大将,更损失了一位能臣。而对于大宋来说,斡离不的病逝,意味着金国对宋策略将出现不可预知的演变。盖因在金国朝廷里,二太子这一派算得上“灭宋缓和派”他主张蚕食,而粘罕主张鲸吞。他主张“灭宋不灭赵”哪怕攻下南方,还是可以任用赵家人作皇帝,只需受大金国节制即可。而粘罕却执意覆亡大宋,更立异姓。并在时机成熟后,直接管辖南方土地。
    斡离不这一死,粘罕独揽金国国政。或者说总统攻宋事宜将不可改变。而这事,恰好生在三路西军进兵河东,徐卫率军驰援昭德的敏感时期。
    粘罕一旦掌握了裁决之权,他接下来一定会有所动作。
    斡离不去世之前给他的叔叔,也就是金帝完颜吴乞买上书说。女真人打了多年的仗,四面树敌,两次攻宋未能克尽全功,契丹余孽又在西域死灰复燃,将用兵方向主要集中在谁身上,是个值得大金君臣深思的问题。若追杀耶律大石,这就是“必欲灭其种族,恐兽穷则搏”;若执意灭宋,“如徐卫者,世之虎臣,必幡然而起。”
    同时,他提醒金帝,在两河更立异姓,实乃下下之策,只会给女真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胜则高李得利,败则金受其祸”无论怎么看都不划算。他还向吴乞买推荐了自己的谋主韩昉,认为此人才能出众。尤擅把握大局,且有先见之明,值得倚重。
    可吴乞买对侄儿临死之前的“忠言”似乎没怎么听进去。在斡离不去世后没多久,就擢升粘罕为“国论右勃极烈”并兼任“都元帅”成为女真最高军事长官,他的元帅府甚至还有自行任命官吏的权力!所有对宋事宜,均由粘罕定夺。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吴乞买也希望在短期之内灭亡南朝。
    粘罕刊才独揽大权,李植就送给他一份厚礼,在徐卫率军赶到昭德之后,他几乎未作任何抵抗,一路撤回太原,只在平阳府留有少量兵马作象征性的防守。粘罕得知消息后,十分恼火,但顾忌到太原等重镇还需李植守护,因此一时容忍。
    而就在此时,徐卫迅控制了河东南部,在李植撤军不久后他就遣吴阶收复平阳府,尽逐李军。使宋金在河东的态势,重新恢复到靖康和议的范围。他知道不久之后。金军定然南下报复,将战场摆在河东。无疑是对大宋最有利的。马扩带伤替他谋。判断金军若南下,要么攻平阳,借吕梁山和太岳山之间的狭长走廊,直趋临纷盆地,而后进击关中平原。另外还有一条进兵路线,就是绕道攻昭德。出壶关进河中定戎。但这条路线明显费事许多,昭德四面前是山区,金军若能拿下平阳,就绝不会走昭德。
    姚平仲等将领,大多主张徐卫将招讨司设在平阳,亲自坐镇防守。昭德城防破坏严重,修复起来难度夫,工期长,且耗费不马扩也持这种意见,但他同时提醒徐卫。昭德也不能大意。万一金军土时攻不下平阳,宁愿费些事走昭德这条路。那可就绕到平阳后头了。
    九月初,徐卫率军入平阳,设招讨司,向河东义军出了抗击金贼的号召,从者近二十万,尤以驻守泽州的义军领邵兴最为积极,在得知招讨司设立之后,他第仁时间派遣自己的亲弟弟邵翼率泽州义军精锐一万三千余人奔赴平阳,听招讨司节制。并在给徐卫的书信中保证。只要招讨相公一声令下,泽州义军断无不从之理。其余如修州、慈州等地的义军,或亲自派员,或送来书信。均表示唯招讨司马是瞻,令行禁止。
    刻,在河东军民抗金热情高涨之际。从陕西起运的第一批粮草军械运抵泽州。徐卫在进军之时,就预料到这次在河东,恐怕不是一两个月那么简单,粮草物资的管理是作战前提,取胜保证。因此。他请自己的四哥徐胜坐镇此地,统管物资。
    九月上旬,徐卫以招讨使和义军总管的双重身份,征集慈州修州义军数万至平阳,协助加强防务,修耸城池。在再三斟酌之后。他将昭德托付给了自己的亲信吴阶,让吴家兄弟坐镇防守,同时飞令泽州邵兴。组织大批人力加快重整昭德城防。手里有权,办事就快,有“便宜行事”这个前提,他调兵、行军、用钱、用粮、不需要问任何人的意见。这就保证了在有限时间里,办更多的事情。
    在马扩的建议下,徐卫一开始就树立了明确的作战方针。那就是暂时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崇信的野战。决定以城池为依托,在前期最大程度地消耗金军力量。但此时,他招讨司的战将,如姚平仲、张俊、张宪。杨彦等人,几乎都是在野战。毕竟欠缺一些。
    左思右想,还是姚平仲想起一个人来。此人名唤王禀,当初太原保卫战,就是此人挡住了金军大半年,对于防守城池,可以说是深有造诣。但王禀在种师中河东制置使时。驻兵太原时,就已经归于这位老经略相公麾下。现在,种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