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十七章 :未来定局的设想

任安周群在江阳按兵不动,贾龙拿下临江反攻江州多日不下,甘虎父子与严颜又及时得到杜微的支援四千守军顺德阳数日可下江州,贾龙退兵临江,以永安为大本营。刘焉一病不起,刘范将蜀郡南部一万大军召回犍为,并上从成都逃回去的三千人马,以岷江为防线,驻守犍为。

“主公,子乔兄长怎么办?”张肃在刘焉病倒之后,刘范西逃的过程中,被陈林抓获,一连好几日,就连张松都不好意思开口问,这时候眼见成都的事情都安定了下来,贾诩心想是时候开始处理这些俘虏的时候了,还有许多刘焉臣下的家属都在成都呢。陈林见厅内只有黄燕周仓等近卫,除此就是贾诩而已,尽管现在张松与法正慢慢的被陈林重用,可是贾诩依然是陈林最亲近的人。陈林说道:“张君乔情况特殊,放回去吧,只是不使其出成都城,也算是卖子乔一个情面,再有文和要经常与子乔去劝劝此人,看能不能为我所用。”贾诩应是,张肃有张松这兄弟在,这样的结局是很正常的。

“那主公,城中尚有十几家的州牧部下家属在此,主公打算如何处理?”陈林:“这个不能放,将所有敌将的直系亲属全部看护起来,选择一个大院一座大宅让他们住进去,好吃好喝的待着,让他们给还在犍为的亲人写信,就算不能让这些人叛逃过来,也让犍为不敢重用这些人。其他的小家奴家丁什么的,统统放了,记住了,那些敌军首领的亲属一定要派大军看住,选择一个大一点的宅子将他们放一起住,这样看守也方便些。”

贾诩不得不服陈林的做法,成都的战争陈林汉中军抓了好多刘焉臣下的家属,在成都城内被一锅炖。这时候陈林将这些家属看起来,每过一段时间就给让这些家属给在刘焉卖命的写信劝降,就算这些人不降,也会让刘焉起疑而猜忌,毒啊。

陈林说完就走到案上的地图上看了起来,说道:“文和,依你之见蜀中今后会是什么局势?”贾诩一笑,现在蜀中最大的就是陈林了,刘焉退缩在犍为,几乎没有任何机会了。贾诩:“主公,通过江州杜太守的来信可以看出,这一次江阳的任老先生与周老先生并没有出兵与贾谦德一起东西夹击江州,可见贾谦德与两位先生以及蜀中大部士族不合的消息也不见得是空穴来风。主公,诩主张说降两位先生,只要不用动刀兵,何不试上一试。还有就是贾谦德如今已经领着两万左右的兵马据守永安,夔关是我军最大的障碍,但是贾谦德愈发不得人心,不能成为我军的危害,只要我军能说降两位先生,平定犍为郡内的州牧大人,贾谦德在外不成祸害。刘州牧据说已经病倒了,如今郡事都是大公子在处理,犍为地小人少,没有作为。诩只是怕大公子会说动西部青羌,再次联合青羌,如此倒是难题。此外诩还有一事想请教主公,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林呵呵笑道:“文和,就不要与某卖什么关子了,说罢,你我只见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贾诩一笑,心中还是略有感动的,但是贾诩从来很少表露自己的心思,就连在陈林面前都一样。说道:“主公,若是不出意外,不出三个月,或者半年,主公欲以蜀中为治所还是汉中,还望主公考虑清楚。”相当于国家定都一样的道理,今后陈林那么大的地盘,要是拿下整个益州的话,南北走向近两千里,更别说还有新设的上庸郡远在南阳。交通又不是很方便,诸侯选择治所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个治所既要方便管理和防御,又要有利于今后的进攻,所以贾诩不得不问。

陈林一愣,显然没有想过那么远的事情,但是贾诩既然问了起来,陈林犹豫的说道:“文和,某现在不过是小小的汉中太守,只怕……”意思很明显,陈林虽然地盘很大,但是身份却是汉中的太守,尽管天下人都知道现在上庸广汉巴西等数郡都是听令于陈林,可是名义上陈林不能做的过分啊。

贾诩听完,呵呵笑道:“主公,如今刘州牧百病缠身,如何还能治理一州之地,主公何不让上庸、广汉与巴西三位太守上疏朝廷,言明真相,共同举荐主公为益州牧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刘焉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键为郡,还当什么州牧啊,乖乖让贤就是了。要官的事情陈林从给吴懿等人要太守的时候就开始了,只不过替自己要官陈林总是抹不开那面子,这回听贾诩说是让吴懿他们帮自己举荐,那就不是自己要官了,心里好点,于是陈林遂不再说这个身份的事情。转而低头想贾诩最先的问题,在哪里办公好呢,蜀中地盘比汉中大得多,可是汉中又是自己的发源地,怎么取舍呢,陈林一时难以下结论,为什么不问问贾诩有什么好建议。于是陈林说道:“那文和可愿分析一番,有何计策供某选择?”

贾诩一听,就知道,于是说道:“益州乃是大汉最大的一个州之一,但是这几年天灾频发,战乱不止,人口大量的减少,除了我汉中郡其他个郡无不是人口锐减,此乃是蜀地一劣;但是蜀地肥沃千里,只要假以时日,加以休养,必能恢复往日繁华,此乃一优。蜀地士族根深蒂固,纵横交错,关系复杂,治理上十分困难,此乃蜀地二劣;但是主公帐下人才济济,加上主公唯才是举,天长日久必能形成一股以主公为中心的势力,此乃是主公二优是也。蜀地蛮夷遍地,时常作乱,耗费资财,不利于治理,此乃三劣;主公汉中互市成绩斐然,在广汉与巴西郡同样取得成果,可见互市政策可以有效的解决异族的问题,加以主公宽宏如一,待夷人与汉人一样,必使夷人归心,此乃三优。蜀地纵横千里,战线叠长,此乃四劣;但是益州天险尤胜天下其他地区,蜀地虽然地广,却易守难攻,只需坚守巴东以防荆州,陈兵上庸可敌南阳、襄阳,北有阳平关扼守故秦,所以我军也可立于不败之地,此乃四优。”

陈林听得津津有味,贾诩四劣四优说得有理有据,但是陈林一听完却说道:“咦,文和,你说这么多都是关于蜀地的,却没有说治所的事情啊?”贾诩一笑:“主公,诩只是想通过这四优四劣让主公明白,蜀地是怎么样一个地方,若是主公据守蜀地,别人很难攻进去,可是主公亦不易攻出去。所以治所定在何处,还需看主公志向,诩言尽于此,告退。”贾诩说罢就丢下陈林一个人自己想去。

陈林无奈的望着贾诩远去,这个贾诩,总是那么小心翼翼。陈林不傻,知道贾诩的担忧,贾诩担忧陈林会变成一个不思进取的人,陈理想起了许多年前阿爷说的话,以益州为本,故秦之兵,逐鹿天下。故秦是哪里?故秦就是西凉、三辅,就是阳平关之北。而贾诩刚刚投靠陈林的时候听说了这个战略也是十分的赞同,今天却一字不提。陈林:“黄燕,去请子乔来。”

张松不一会就来到:“拜见主公,不知主公唤来是何事?”陈林呵呵笑道:“子乔啊,汝兄长已经得令归府了,还望子乔今后多劝劝令兄可愿为某出一把力啊。”张松大喜,知道张肃可无忧,这些天不少张肃的好友等等都来求张松,希望张松给陈林劝劝,让陈林放了张肃。可是张松又怎么出得了口呢, 这时候听陈林亲口说放张肃回府,心中不知几兴奋,急忙跪下,陈林感觉扶起来,说道:“子乔毋须如此,今日唤你来却是另一事。”

张松一正,说道:“愿受主公差遣。”陈林遂将治所所在的事情一说,问张松有何意见。张松必贾诩年轻,又是后进的谋士,虽然一直得到陈林的信任,但是远远比不上贾诩,功劳不够贾诩大,信任比不过贾诩,同时张松是一个年轻人,总期望能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听完陈林的问题,脱口而出就说道:“蜀地宜守不宜攻,主公万万不可迷恋蜀中安逸失了锐气,蜀地可为粮仓,却绝非霸王之地啊,主公何不效仿汉高祖守蜀地北上故秦以出中原。”张松倒是没有贾诩那般长篇大论,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张松和贾诩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啊,言语之中没有一丝对汉室的敬畏,但是每次行事起来又都不停的劝陈林以尊汉室为名,这些都是伪君子,彻彻底底的伪君子。

陈林心中笑了笑,挥挥手示意张松退下。从两个人的言语中就可以看出贾诩的老练,贾诩没有对陈林说在哪里做治所不好,只是分析了一番,让陈林自己选择。张松就不一样了,直接叫嚷道蜀地不行啊,会让人变颓废的,甚至让陈林做汉高祖,汉高祖是什么人,开国皇帝啊。陈林现在是汉臣,汉臣怎么做开国皇帝啊?张松还是太年轻了。

一个时辰之后,黄燕带着三个命令除了大厅,一个是命陈到立即入蜀,任蜀郡都尉;第二个命令是令巴西太守杜微赶往江阳,目的只有杜微知道;三是由贾诩起书,盖上广汉等三郡的太守印上书朝廷,说刘焉不行了,举荐陈林为益州州牧。

在陈林下命令的时候,长安却是血雨腥风一场。?

 第五十八章 :董卓死

却说远在长安的董卓,自从关东联军散伙之后,心情舒畅,更一手首策划了益州的动乱,现在猛虎孙坚远走江东,离自己十万八千里,恶狼陈林又陷入了蜀中的混乱相争,无暇北顾,董卓高枕无忧。到初平四年初,大汉朝的元老人物张温竟然被董卓杀害,这张温的死大大的刺激了在朝的一干人,包括闲赋在家的皇甫嵩都决定董卓愈发的专横了,几乎到了一个不得不除的地步。但是朝中人人敢怒不敢言,畏惧董卓尤甚恶鬼,这时候长安有一人,乃是大名鼎鼎的司徒王允,实在忍受不住董卓的霸道,想除去董卓。

说起董卓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吕布吕奉先。吕布自董卓开始迁都来长安之后,从新大肆重用西凉旧部军阀,对于张辽吕布等不是西凉将士的一干都有点冷落。张辽与吕布还有吕布同郡好友李肃三人,一个是中郎将,一个是温侯,一个是骑都尉,三个人名在董卓帐下,可是待遇一日不如一日。张辽还好说,此人不善牢骚埋怨,但是李肃和吕布就不一样了,两人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喝到天昏地暗,然后就是一通对董卓的不满。不知怎么的,这些竟然让王允给知道了,王允开始接触三人。

王允首先找到了张辽,张辽现在官衔很高,可是无兵无将无实权,只有一支旧部亲信,数量还不多,远远比不上西凉大将们部下一个屯长过得实在。王允找张辽,也很出张辽的意外,张辽知道自己这帮人在外面是什么名声,张辽恨透自己了,怪自己在洛阳的时候没有看清楚董卓的为人,洛阳百万百姓啊,一个迁都被董卓折腾死的六成以上。张辽只一个劲的灌酒,闷头不说话,张辽的举动却让王允心中大为的兴奋,张辽这样的神情,说明现在的张辽的确不得意不得志。只要张辽不是董卓的死忠,那王允就有机会,也才敢说出除董的打算,否则董卓没死,他王允就要先下地狱。王允想跟张辽玩一个心理战术,于是从头到尾王允都不说话,他在等张辽耐不住开口说话,这时候通常先开口那方就容易陷入被动。可是张辽的耐性超出了王允的想象,张辽一个劲的不停喝酒,吃肉,王允不说话,张辽也不说话。整个寂静的大厅上只有张辽啪唧啪唧的啃肉的声音,足有一个时辰。就见张辽放下骨头,也没有再去拿酒樽,而是拿起旁边的绢布擦手。王允心中笑了笑,终究还是你熬不过我吧,要说话了吧。可是张辽并没有王允想象中的出声,反而是直接站立起身来默默的对着王允拱拱手,然后朝大门走去。王允被吓傻了,愣了,只见张辽走了五六丈有数,突然停住回头对王允说了一句让王允心惊胆战的话:“王司徒,辽忠于大汉,非忠于任何一个人。”然后自己开门,走了。王允大惊,张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真的知道,否则不会这么说的,张辽的话是真的吗,他会告诉董卓吗,是不是自己哪里出了错,这么容易就被看穿。无数的问题疑问缠绕在王允脑海,这一夜,王允既疑惑又惊恐,害怕半夜董卓就来抓他,张温那血淋淋的人头王允至今没敢忘。

第二天天一亮,王允就急不可耐的往志同道合的司隶校尉黄婉府上跑去,他要跟黄婉好啊后商议一番才行。黄婉一句话打消了王允的忧虑,黄婉说要是张辽会告密的话,你王允能活到天亮?接着黄婉又亲自去找张辽,回来跟王允一说,王允才彻底相信张辽。这时候张辽加盟,加上闲赋在家的皇甫嵩老将军,王允突然觉得事情好像越来越有希望了。这时候张辽向王允推荐了一个人,吕布。张辽不喜欢吕布,因为张辽一直决定吕布杀丁原是不对的,后来张辽才无意间得到了真相,可是先入为主的观念让他对吕布还是不感冒。王允却觉得十分在理,别人或许不知道,可是王允却知道,当初丁建阳的案子确实是很多人都误会了吕布,以为吕布乃是见利忘义,为了一匹马和一堆财宝就将丁原杀了。其实吕布乃是奉诏书行事,试想大汉朝的圣旨在手,吕布会不杀丁原吗,可令丁原不是死在吕布手上,而是死在李儒的一封假诏书上。这样只要让吕布相信是汉帝要他杀董卓,吕布一定不会拒绝,尤其是吕布现在的局势之下。国舅爷董承当仁不让的负责了这件事情,虽然汉帝现在还没有结婚,但是亲事早就定下来了。

董承一封血诏必圣旨还有效,加上王允无孔不入的调拨,什么温侯你看看你现在过得怎么样啊,还不如人家一个小小的伍长啊,上次听说董卓还拿兵器砸你啊,你觉得你现在去告密让董卓杀了我们能得到你想要的吗,不若以后除掉董卓之后让陛下封你做司隶校尉直接掌管禁军怎么样啊之类,直说得吕布对董卓咬牙切齿,恨不得现在就将董卓捅几个大窟窿,吕布一口答应了王允。要说吕布的作用在哪里的话就是每次董卓从鹛坞回长安的那两三天还都是要吕布当护卫的,当然吕布没有资格去鹛坞,所以每次吕布也只有在董卓回长安时才有用。

人越多,力量越大,可是风险也越大,王允每每选中一人都要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和考验,除了在张辽身上吃个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