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导地位,所以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2.【答案要点】第一,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主要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大众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第二,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彻底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今天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正在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取得了成功,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不照搬马恩的个别结论,不照抄别国的现成经验,而是对中国的国情和阶级状况作出了科学的具体分析,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路线、方针和政策,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今天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任何照办照抄别国经验的做法,都会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损失。    
    第二,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党的正确领导是引导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今天我们所从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更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三,必须处理好改造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触及到千家万户和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处理不好改造或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不仅不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而会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制定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在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提前超额完成了“一五”建设计划,较好地处理了改造与发展的关系,保证了社会的平稳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借鉴。    
    2.【答案要点】(1)材料1和材料3中提出了通过农业合作化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观点。材料4中指出,根据我国互助合作的历史经验,创造了由临时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逐步过渡的形式,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规定发展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必须贯彻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国家帮助、逐步推广的方法。    
    (2)“这整个匪帮”是指资产阶级。恩格斯在这里提出了以赎买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同时,他还提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究竟采取哪种形式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任务,只能根据各国的社会历史特点和具体情况来决定。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为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政策”是指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和平赎买政策”。实施这一政策的特殊的历史条件是:第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它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一面,又有拥护宪法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第二,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三,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实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三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五章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2003年修订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基本要求,对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作了比较大的调整,将这方面的内容分成了两章。本章集中在对社会主义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探索及其成果方面。共分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围绕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戒,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要把握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正确分析,以及确定的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基本方针。    
    第二板块,着重掌握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性质、矛盾运动特点和解决办法;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强调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不同表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方法。    
    第三板块,主要把握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和认识。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阶段和比较发达阶段;把我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一百年的时间;在20世纪后50年,分两步走,把我国建设成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本知识点自1999年以来尚未考查过)    
    【识记】(1)1955年底,毛泽东首先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课题。    
    (2)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成为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3)1956年9月,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这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4)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    
    【领会】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指引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又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向全党提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    
    【运用】正确认识1957年以后,党和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的两个发展趋向。    
    1957年以后,党和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这就是在探索中形成的一系列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所有这些,都为毛泽东思想的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些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不仅在当时指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个是错误的发展趋向,这就是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例如,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等。这些错误的东西,由于它们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因此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这两种发展趋向,又往往交替出现在全党的探索过程中,甚至出现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认识变化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党的其他领导人的思想中。1957年下半年以后,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在纠正已经察觉的“左”的错误过程中,还是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思想观点。例如:毛泽东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义,强调要发展商品生产,遵守价值规律和做好综合平衡,主张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以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等观点;刘少奇提出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和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周恩来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及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的观点;陈云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执政党要接受党内外监督等观点;朱德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提出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等。    
    2。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本知识点2002年理科单项选择题第10题、2005年多项选择题第23题考查过)    
    【识记】中共八大决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领会】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1957年下半年以后,毛泽东改变了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提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严重偏差。直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才重新回到八大的正确认识上。    
    3。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本知识点自1999年以来尚未考查过)    
    【识记】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领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毛泽东说,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这篇讲话的最后,毛泽东又一次强调: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并反复阐述的一个重要思想、一个基本方针,也是整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