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答案要点】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1分)超额剩余价值是少数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1分)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3分)    
    5。【答案要点】 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方式。股份制形式借助竞争和信用两大杠杆,把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实现的是资本集中,不是资本积聚。(2分)资本集中只改变社会资本的组合,不增大社会资本总额;(1分)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积累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2分)    
    6。 【答案要点】 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2分)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1分)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值。(2分)    
    7。【答案要点】 商品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1分)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垄断组织控制了大部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限制了资本的流动,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发生障碍。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垄断价格,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使垄断价格长期、稳定地背离生产价格以至价值,使价值规律进一步改变了表现形式。(3分)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也存在非垄断价格,竞争依然存在。因此,商品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的表现形式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1分)    
    8。【答案要点】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超额利润的存在。平均利润体现的是部门之间的关系。部门之间的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但每个部门内部各企业的客观生产条件不相同,各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同。生产条件优越的企业,其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又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卖商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为争夺超额利润,同一部门的各企业仍然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即部门内部的竞争。    
    9。【答案要点】 金融资本是在生产集中和垄断成长过程中,银行和工业溶合生长而成的;它不是由银行支配、工业家运用的一种资本,而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互相渗透的资本。(3分)    
    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不同于垄断前的银行资本或工业资本。该命题没有体现垄断这个重要的内容。(2分)    
    10。【答案要点】 股票是投资者投入股份公司的实际资本的代表,本身没有价值。(2分)    
    但由于股票能获得股息收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才有一定的价格。从理论上说,股票的价格不等于股票的票面额,也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3分)    
    11。【答案要点】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股份公司是一种新的集资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它使企业资本形式由个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使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它顺应了资本主义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2分)但“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性质。实际操纵股份公司的仍然是大资本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公司,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企业组织形式。(3分)    
    12。【答案要点】“机器人”实质上是一种机器,属于生产资料。它在生产过程中只能按其消耗程度转移价值,而不能增加价值,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用劳动创造的,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那部分价值。使用“机器人”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同样时间内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量,机器人是由工人操纵的,使用机器人提高劳动生产率所得的是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13。【答案要点】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旨在获得垄断利润而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它等于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可以由于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规定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而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但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而随心所欲地规定垄断价格。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垄断价格过分脱离商品的价值可能会导致在竞争中失败。垄断价格也受到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和支付能力的限制,价格过高,会影响销售,妨碍获得垄断利润。    
    14。【答案要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存在国有企业,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制订并实施经济计划,但都不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部的阶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15。【答案要点】 近几年美国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人数时多时少,但始终存在着失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原理才能正确分析这个问题。(1分)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2分)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积累的进展,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这必然造成两种对立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增多。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6分)    
    相对过剩人口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可见,工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3分)    
    16。【答案要点】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指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的价格。但在表面现象上,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格”的形态,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3分)    
    劳动力作为商品,它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些因素组成。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4分)    
    劳动者的物质生活需要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是受到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而变化。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工资水平。工资水平的差异,主要是受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提高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现在仍然存在差距。(5分)    
    17。【答案要点】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在商品按照价值出售的条件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高低不同。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竞争,其结果使部门生产规模和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最终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实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6分)    
    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有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市场经济的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权;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流动;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等等(4分)。    
    18。【答案要点】我国对城市土地征收使用费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1分)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上的实现;(1分)由于土地等级、位置不同产生级差地租。(2分)    
    我国城市土地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城市土地,都应该交纳一定的土地使用费,确保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2分)国家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并按不同地段征收不同的土地使用费,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4分)    
    19。【答案要点】资本主义条件下,个别资本增大有两个途径: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资本积累是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条件或手段。资本集中是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的大资本。资本集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兼并的方式,另一种是联合的方式如组建股份公司。资本集中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第一,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而只是改变社会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从而增长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从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    
    大规模的投资一般需要采取资本集中形式,比如马克思所说的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资本,如果通过积累达到其所需要的资本量,将极其缓慢,但通过资本集中将很迅速就能满足。    
    20。【答案要点】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是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扩大和完善并形成的比较完备的经济调控体系。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已经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内容主要是:(1)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的经济活动。(2)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协调资产阶级各集团间的经济利益。(3)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实现经济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通过国家所有制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推进经济计划化,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缓解了再生产过程中的矛盾,但却不能根本消除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滞涨”局面就是有力的证明。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的阶级利益关系,单纯从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职能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过程的宏观调控形式和手段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如我国政府为克服总量过剩、低水平重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又如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等都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产生了良好效果。因此.我国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成功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21 【答案要点】(1)股份资本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它是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联系在一起。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出现的,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快了资本的集中,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股份资本是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是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扬弃。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向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点。股份公司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没有改变其资本主义的性质。    
     (2)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具有独立的所有制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股份公司是有利于大资本控制企业,支配利用中小资本,以扩大其资本支配范围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企业。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具有明显公有制性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即公有资本参股,则可控制或影响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方向。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展由国家控股,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相互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企业筹资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本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把握这些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前提。全部内容共分为三节。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的内容围绕社会经济制度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主要揭示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同时阐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二节“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内容则是围绕社会经济形态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主要揭示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两个发展阶段、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