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政治理论基本教程-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工人的剥削。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数量的增加需要相应的社会需求的扩大来适应。但由于对广大雇佣工人剥削的加深以及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使得工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从而整个社会的购买力水平不可能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同比例增长,这就必然造成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发生脱节、产生矛盾。    
    (3)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阶级关系不过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在资本主义社会,广大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生产资料则归资本家阶级占有。各个资本家集团对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瓜分和占有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由此决定了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及其对抗性质。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6领会7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所决定的,它反映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冲突日益严重,客观上要求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也同时推动了资本关系的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趋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另外,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也为社会制度的转变准备了社会力量。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6领会7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取代旧的社会经济制度,总是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如此。具体来看,这是由以下原因决定:    
    (1)资本主义制度在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灭亡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走向衰败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不断地对其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2)社会主义要彻底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3)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得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状况各不相同,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又出现大的反复,所有这些都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仅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    
    本章内容庞杂,属于整个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章。本章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第一、二两节。本章也属于在历年考题中比较常涉及到的一章。    
    (一) 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择。)    
    1分析资本流通公式,可以发现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    
    AG…W阶段的货币上 BG…W阶段商品的购买行为上    
    CG…W阶段中所购买商品价值上DG…W阶段中所购买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劳动力的价值()    
    A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由一系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决定    
    C取决于工人和资本家的力量对比和斗争    
    D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3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2000年,理科第5题)    
    A商品二因素原理 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D劳动二重性原理    
    4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的()(1994年,理科第3题)    
    A具体劳动而增殖 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抽象劳动而增殖 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5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D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6机器设备成为资本因为它是()    
    A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 B生产商品的手段    
    C生产物质资料的手段 D资本的惟一源泉     
    7下列能够作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资本是()    
    A货币资本 B商品资本    
    C生产资本 D流动资本    
    8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2000年,理科第6题)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9从整个社会来说,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A工人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不会增加    
    C 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但剩余价值率不会提高    
    D剩余价值率仍可提高    
    10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2002年,文科第6题)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处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11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1999年,文科第5题)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1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1995年,理科第5题)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13资本积聚是通过下列条件实现的()    
    A资本联合 B资本兼并     
    C资本积累 D市场竞争    
    14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是()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    
    C竞争和信用 D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15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2001年,文科第4题)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    
    16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2000年,文科第5题)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17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成本价格     
    C平均利润D超额利润    
    18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1997年,理科第3题)    
    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19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1994年,文科第4题)    
    A生产价格 B成本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价格    
    20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超额利润 B平均利润    
    C企业利润D创业利润    
    21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2001年,文科第6题,理科第4题)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借贷资本    
    22金融资本是指()    
    A归银行支配而由工业资本家运用的资本    
    B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发展成的资本    
    D国家参股和控股的金融机构的资本     
    23有一股公司每份股票的票面额是100元,股东某年度可从股份公司每股分得8元股息,而当时银行的利息率为5%,其每股股票的价格是()    
    A150 B160     
    C140元D130元    
    2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金融资本 D产业资本     
    25上海《新世界》商城的股票,某月某日每股价格为13。30元。该股票价格是() (1997年,文科第3题)    
    A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息的资本化    
    C按股票面额可从公司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额    
    D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26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1997年,理科第4题)    
    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    
    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     
    27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3万元,前者多交的2万元属于()(1998年,理科第4题)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Ⅰ    
    C级差地租ⅡD垄断地租     
    28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条件下,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2003年,第3题)    
    A级差地租B级差地租Ⅱ    
    C绝对地租 D垄断地租    
    29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B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3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B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土地追加投资数量的不同 D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优劣    
    31土地价格等于()    
    A地租与利息率的比率 B地租与土地资本的比率    
    C地租与借贷资本的比率 D地租与平均利润的比率     
    3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2000年,文科第6题,理科第7题)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表现在()    
    A形成跨行业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D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    
    (二)选择题Ⅱ: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2003年,第19题)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2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有()(1997年,文科第13题)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同    
    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D流通中的媒价不同    
    E流通中的目的不同    
    3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对资本应理解为()    
    A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 B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资本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 D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4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1992年文科第22题)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的基础    
    5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是()    
    A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靠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因而在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通提高,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少数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D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无数资本家竞相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    
    6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A对劳动力的剥削因素有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C预付资本量的大小D所有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7加速资本集中的强有力杠杆是()    
    A成本 B价格 C竞争 D信用      
     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2003年,第20题)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的降低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E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