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者理想藏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读者理想藏书-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苑》
  (西汉)刘向(前77~前6)
  《四部丛刊》本。
  该书是一部历史故事集,为西汉刘向编纂。刘向,字子政,初名更生,汉朝宗室,是西汉后期著名的散文家。一生著述很多,除《说苑》外,还有《新序》、《列女传》等。刘向曾奉命整理皇宫中的各种典籍。他把散见于众多古籍中的故事传说收集校订,并参照民间流传故事,加以整理编排,以类相从,纂成《说苑》。书成于鸿泰四年(公元前17 年)。全书原本20 篇,784 章,后仅存5 卷,经北宋曾巩辑补整理,重编为20 卷,639 章,清人补为663 章,内容分为君道、臣术等20 类。按类记叙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有一总说,事后多有按语。议论多以儒家思想为指归,阐明国
   家兴亡、政治成败之理,以为借鉴。此书保存了不少先秦古籍中的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风格近于小说,立意有所讽喻,内容活泼,对后世小说和民间文学的创作有一定影响。其版本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二拍”
  (明)凌濛初(1580~1644)
  《初刻拍案惊奇》: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
  《二刻拍案惊奇》: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共78 篇。“二拍”
  是受“三言”影响而仿作的作品中影响最大的。它与“三言”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反映明代中叶开始出现的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生活。它塑造了众多的正面市民形象,展示了他们新的思想、品格和新的精神风貌。《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中的庄农子弟周国能,凭借一手棋术,走遍天下,寻找自己的理想伴侣,表现了手艺人对生活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二拍”中,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写到徽州“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与“三言”不同的是,“二拍”完全是凌濛初个人的独立创作,因而能较好地保持全书思想艺术风格的统一。但是,总的看来,“二拍”的成就不及“三言”,作品剪裁欠佳,因果报应、贞烈愚孝的说教过多。
  《搜神记》
  (东晋)干宝(约285~约360)
  中华书局1978 年版。
  《搜神记》代表了唐前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它搜集各种神怪灵异故事,共30 卷。但原书已散失,今本是明人胡应麟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书中辑录而成的,存20 卷,计大小故事464 条。
  《搜神记》的材料多来自民间,保存了大量优美动人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流传至今。反抗暴政的有《干将莫邪》;《紫玉》等歌颂了纯真的爱情;《宋定伯》讲的是破除迷信的故事,主人公不仅不怕鬼,还卖了鬼得钱;《东海孝妇》可以看作《窦娥冤》故事的原型;《董永葬父》则为后世戏曲《天仙配》提供了感人的题材。
  《博物志》
  (西晋)张华(230~300)
  中华书局1980 年《博物志校证》本,范宁校证。
  《博物志》是笔记小说的发端。笔记小说的内容都是一条条零散的奇闻异事、闲语杂谈,它的形式轻松随意、不拘一格,但它的价值却是不容轻视的。如《博物志》中有关我国古代的科学发明和发现的记载,尤其是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产地、特点等方面的记载,对今天西北地区的资源勘探和能源开发,具有价值。
  《博物志》兼志怪与记实,真假相杂、随笔而记。从宋代《夷坚志》到清代《阅微草堂笔记》,都秉承了《博物志》这种消闲自在、寓学于乐的著作体裁。它不仅包含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志怪内容,而且还记载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轶事,如武王伐殷的历史事件、薛谭向秦青学唱歌的故事。
  10 卷《博物志》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尽管有的记载表面上荒诞怪异,
   但却包含着一个合理的内核。《博物志》对于古代礼仪风俗、艺术史、医学、天文学、地理学、植物学、军事学、文学和训诂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1574~164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年版。
  《东周列国志》原名《新列国传》,是冯梦龙在余劭鱼编写的《春秋列国志传》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清代蔡元放将《新列国传》略加修订润色,加上大量评语,定名为《东周列国志》刊行于世,成为200 多年来最流行的本子。
  《东周列国志》演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上起周宣王,下至秦王政,记载了东周列国互相吞并、争权争霸的活动,体现了作者革新政治的进步愿望。
  作者善于编排组织材料,把春秋战国时期五六百年纷繁庞杂的历史事件从头至尾叙述得有条有理,刻画人物也颇具特色,对普及历史知识作出了很大贡献,有许多故事引人入胜,流传广泛,如弦高退师、西门豹乔送河伯妇、孙庞斗智等。
  《敦煌变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敦煌变文集》版,王重民等编。
  变文,是唐代寺院中盛行的俗讲的话本,是僧侣用来向听众作通俗宣传的一种说唱文体。它采用散文和韵文相间,说一段、唱一段的表现形式,后来不限于寺院,在民间流传开来,所反映的内容不仅有佛经故事,还有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敦煌变文集》收作品78 种,均是清末自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唐五代及宋朝初期的抄本,现分别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国北京图书馆,以及苏联、日本等地。全书共8 卷,按故事内容分类编排。
  1 至3 卷为有说有唱、有说无唱或对话体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如《舜子变》、《伍子胥变文》、《汉将王陵变》、《王昭君变文》等;4 至6 卷为佛释迦的故事、佛经讲唱文和佛家故事,如《降魔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等;第7 卷为押座文和其他短文,如《八相押座文》、《三身押座文》等;第8 卷为《搜神记》、《孝子传》。
  书中各篇都经编者校勘,篇中有旁注,篇末有校记。书前有《引言》,论述了这些说唱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各篇变文的收集、校订情况。是研究敦煌变文和通俗文学的重要参考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沃尧(1866~191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版,上下两册。张友鹤校注。
  小说通过“九死一生”在20 年(1884~1904 年)中耳闻目见的无数怪现状,描绘了一幅行将崩溃的清帝国的社会图卷。作者将一切黑暗和丑恶的现象,统称为“怪现状”,表明他已经很难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则可以从这大量堆积的“怪现状”中,清晰地看到20 年历史的概貌。
  作品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大量运用讽刺手法,似高明的漫画家,稍用粗线勾勒,被讽刺的对象的嘴脸,便立即凸现在读者面前。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17 世纪)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年版。
  作者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并加上自已的虚构,翻演出这部100 回的神魔小说。
  小说无情地揭露了商纣王这个暴君的狰狞面目,抨击了他设炮烙、剖孕妇、敲骨髓、置酒池肉林的暴政,再三宣传“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政治主张。作者还正面肯定了以下犯上的人物和事件,如武王伐纣的事业被描写成正义的事业。另外,小说中的少年英雄哪吒,被塑造得栩栩有生气,深受少年儿童读者喜爱。
  《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1867~1907)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
  这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由许多独立的短篇蝉联而成。书中出现的官僚,昏聩糊涂,贪赃枉法,卑劣无耻。他们对人民极尽残酷剥削之能事,丧失人性,而在洋人面前,却又是那样卑躬屈节,表现出地道的奴才相。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制台见洋人》即是优秀的例子。
  小说充分显示了作者讽刺和夸张的高超技巧,李宝嘉善于抓住一些典型场面、关键性的细节描写人物,且把讽刺对象放在自相矛盾的境遇中,这样,他们丑恶的行为和灵魂就暴露得更加充分。
  《孽海花》
  曾朴(1871~1935)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增订本。
  《孽海花》以金汮和傅彩云的故事为主要线索,展现了清末的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生活情况。主人公金汮和傅彩云实影射同治年间的状元洪汮和洪妾赵彩云(后改名赛金花)。
  作者曾朴一生著译甚多,曾翻译过雨果等人的作品,如《钟楼怪人》等,以其创作的小说《孽海花》影响较大。小说体现了作者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而且书中人物无不有所影射,具有明显的讽刺、谴责或其它寓意。
  《水浒后传》
  (清)陈忱(1613~?)
  北京宝文堂书店1955 年版。
  《水浒后传》描写了32 位梁山未死英雄重举义旗,最后到海外创立基业的故事。
  《后传》中的人物形象,既与《水浒传》中的性格相吻合,又在现实生活中有了新的发展。李俊从一位水手首领成长为一位德高望重,有勇有谋的义军领袖。铁叫子乐和则宛如智多星吴用再世。作者还刻画了梁山好汉后代花逢春、呼延钰等少年英雄的形象。
  《说岳全传》
  (清)钱彩、金丰(生平不详)
  中华书局版。
  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在南宋时就已流传开来,并成为后代说书人和各种文艺作品的重要题材。《说岳全传》是在民间各种说唱故事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全书80 回,描写了岳飞学艺、抗金、遇害以及众小英雄直捣黄龙府、完成岳飞遗志的故事。
  《说岳全传》在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中是艺术上最为成熟的一部。它结构
   完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传奇色彩强烈。除岳飞这个赤胆忠心的民族英雄以外,小说还成功地塑造了牛皋这个鲁莽而可爱的草莽英雄形象。在语言上,小说吸收了民间说唱文学的成果,运用了许多“市语”,通畅明快。书中的精彩片断如岳母刺字、王佐断臂、岳飞枪挑小梁王、梁红玉击鼓战金山、东窗下秦桧夫妇设计、风波亭岳飞遇害等早已是家喻户晓。
  《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约1681 年前后在世)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
  全书100 回,它叙述隋、唐两朝的故事,起自隋文帝灭陈,止于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返回长安。小说着重写了三方面的故事:一是关于单雄信、秦琼、尉迟敬德、罗成等英雄的故事;二是关于隋炀帝和朱贵儿的故事;三是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
  《新序》
  (西汉)刘向(约前77~约6)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
  历史故事集。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刘向撰。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他将先秦到西汉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议论,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纂辑成书,是为《新序》。意图借历史故事,劝诫君臣如何为君为臣为士民,匡救时弊,治理百姓。
  全书10 卷,分为《杂事》5 卷、《刺奢》1 卷、《节士》2 卷、《善谋》2 卷。所举历史故事与《左传》、《史记》等虽有出入,但文辞简洁,语言生动,议论透彻。此外,收集了大量的遗闻轶事,使许多古籍资料得以保存。
  《阅微草堂笔记》
  (清)纪昀(1724~1805)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2 册本。
  纪昀是乾嘉时期著名学者。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曾奉敕修《四库全书》。纪昀反对《聊斋志异》的写法,主张用写史的眼光和笔法来写小说,他写成《阅微草堂笔记》。从此,文言小说形成学蒲和学纪两大潮流。
  这部笔记小说集共24 卷,1196 则。内容多写奇闻怪事,其间夹杂考辨,不少不怕鬼的故事写得极为生动出色。作者还经常借狐鬼之口,抨击欺世盗名的理学家,读来颇感痛快。另外,书中还有许多关于学问、考据、科学常识的内容,如有一则故事说:二石兽沉入河中多年,老河工根据物理属性推出,石兽现在上游。这些有趣的知识能给人以智慧和启迪。
  《阅微草堂笔记》叙事描绘简明质朴、清新淡雅,即事论理,议论极为警策,发人深思,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
   三次推荐书目
  浮生六记唐代传奇(清)沈复唐人说荟古神话选释唐人小说袁珂汪辟疆校录编选汉魏六朝小说选唐宋传奇集徐震堮选注鲁迅辑录话本选唐宋传奇选吴晓铃等选注张友鹤选注今世说西游补(清)王晫(1636~?)(清)董说(1621~1686)
  明清传奇选戏曲故事赵景深、胡忌选注醒世姻缘传明清文言小说选(清)西周生薛洪勣等选注杨家府演义穆天子传(明)作者不详(先秦)作者不详野叟曝言三侠五义(清)夏敬渠(1705~1787)
  (清)石玉昆(约1810~1871)、问竹主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说唐全传上海文艺出版社撰人不详中国古代寓言选宋明话本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2。 中国小说(下篇) 
  中国小说(下篇)排行榜
  家(7 次)青春之歌(3 次)
  骆驼祥子(6 次)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 次)
  围城(5 次)红旗谱(2 次)
  子夜(5 次)京华烟云(2 次)
  红岩(4 次)平凡的世界(2 次)
  暴风骤雨(3 次)赵树理文集(第一卷)(2 次)
   首批推荐5 本
  《家》
  巴金(190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年版。
  《家》、《春》、《秋》这三部长篇小说合称激流三部曲,故事前后衔接,描绘了一个传统大家庭没落分化的过程。《家》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