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马万岁!”胜利的消息传回到罗马,全城一片欢腾。为纪念这次海战的 

辉煌胜利,罗马广场竖起了一根大理石纪念柱,机上塑的是一只乌鸦用嘴咬 

着俘来的迦太基船头。指挥这次海战的执政官,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元老院 

决定派一名火炬手和两个吹笛子的人跟随他。他走到哪里,火炬燃烧到哪里, 

笛子响到哪里,人们就知道,罗马的英雄来了。 

     罗马人确信“乌鸦”战舰是无敌的,决定去远征非洲,占领迦太基国 

的本土。公元前256年,一支由330艘“乌鸦”战舰,10万余名划浆 

手和4万名步兵组成的庞大舰队向迦太基国进发。途中,罗马舰队再次打败 


… Page 98…

一支由350艘战舰、15万人组成的迦太基舰队,顺利地在非洲登陆,围 

困了迦太基城。但是,由于地理环境不熟悉,气候不适,罗马军队始终没有 

攻下迦太基城。在返回罗马途中,不幸遇到了可怕的风暴,280艘乌鸦战 

舰,2万多名士兵和10万划浆手葬身大海。公元前241年3月,罗马重 

建的一支舰队在西西里岛西面海域,再次击沉迦太基120艘战舰。最终, 

迦太基被迫向罗马求和,支付了大量赔款,割让西西里岛给罗马。 

     罗马和迦太基这场战争,历史上称“布匿战争”,前后进行了3次,共 

持续了118年之久。 



                                   阿基米德 



     公元前215年,罗马将领马塞拉斯率领大军,乘坐战舰来到了历史 

名城叙拉古城下,马塞拉斯以为小小的叙拉古城会不攻自破,听到罗马大军 

的显赫名声,城里的人还不开城投降?然而,问答罗马军队的是一阵阵密集 

可怕的镖箭和石头。罗马人的小盾牌抵挡不住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石头,他 

们被打得丧魂落魄,争相逃命。 

     突然,从城墙上伸出了无数巨大的起重机式的机械巨手,它们分别抓 

住罗马人的战船,把船吊在半空中摇来晃去,最后甩在海边的岩石上,或是 

把船重重地摔在海里。船毁人亡。 

     马塞拉斯侥幸没有受伤,但惊恐万分,完全失去了刚来时的骄傲和狂 

妄,变得不知所借。最后只好下令撤退,把船开到安全地带。 

     罗马军队死伤无数,被叙拉古人打得晕头转向。可是,敌人在哪里呢? 

他们连影子也找不到。 

     马塞拉斯最后感慨万千地对身边的士兵说:“怎么样?在这位几何学 

 ‘百手巨人’面前,我们只得放弃作战。他拿我们的战船当游戏扔着玩。在 

一刹那间,他向我们投射了这么多镖、箭和石块,他难道不比神话里的百手 

巨人还厉害吗?”马塞拉斯说的“百手巨人”是谁呢?原来,当时所有受过 

教育的人都知道,在叙拉古城里住着一位人间奇才阿基米德。年过古稀的阿 

基米德是一位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在保卫叙拉古城时,他动用了杠杆、滑 

轮、曲柄、螺杆和齿轮。他不仅用人力开动那些投射镖箭和石弹的机器,而 

且还利用风力和水力,利用有关平衡和重心的知识、曲线的知识和远距离使 

用作用力的知识等。难怪马塞拉斯不费劲地就找到了自己惨败的原因。当天 

晚上,马塞拉斯连夜逼近城墙。他以为阿斯米德的机器无法发挥作用了。不 

料,阿斯米德早准备好了投石机之类的短距离器械,再次逼退了罗马军队的 

进攻。罗马人被惊吓得谈虎色变,一看到城墙上出现木梁或绳子,就抱头鼠 

窜,惊叫着跑开:“阿基米德来了。”阿基米德出生在叙拉古的贵族家庭,父 

亲是位天文学家。在父亲的影响下,阿斯米德从小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 

欢辩论。长大后飘洋过海到埃及的山历山大里亚求学。他向当时著名的科学 

家欧几里德的学生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最后通古 

博今,掌握了丰富的希腊文化遗产。回到叙拉古后,他坚持和亚历山大里亚 

的学者们保持联系,交流科学研究成果。他继承了欧几里德证明定理时的严 


… Page 99…

谨性,但他的才智和成就却远远高于欧几里德。他把数学研究和力学、机械 

学紧紧地联在一起,用数学研究力学和其它实际问题。保护叙拉古战役中的 

机械巨手和投石机等就是最生动的一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 

的真理。在亚历山大里亚求学期间,他经常到尼罗河畔散步,在久旱不雨的 

季节,他看到农人吃力地一桶一桶地把水从尼罗河提上来浇地,他便创造了 

一种螺旋提水器,通过螺杆的旋转把水从河里取上来,省了农人很大力气。 

它不仅沿用到今天,而且也是当代用于水中和空中的一切螺旋推进器的原始 

雏形。阿基米德在他的著作 《论杠杆》(可惜失传)中详细地论述了杠杆的 

原理。有一次叙拉古国王对杠杆的威力表示怀疑,他要求阿基米德移动载满 

重物和乘客的一般新三桅船。阿基米德叫工匠在船的前后左右安装了一套设 

计精巧的滑车和杠杆。阿基米德叫100多人在大船前面,抓住一根绳子, 

他让国王牵动一根绳子,大船居然慢慢地滑到海中。群众欢呼雀跃,国王也 

高兴异常,当众宣布:“从现在起,我要求大家,无论阿斯米德说什么,都 

要相信他!”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小块放杠杆的支点,我就能将地球挪 

动。假如阿基米德有个站脚的地方,他真能挪动地球吗?也许能。不过,据 

科学家计算,如果真有相应的条件,阿基米德使用的杠杆必须要有88×1 

 021英里长才行!当然这在目前是做不到的。 

     最引人入胜,也使阿基米德最为人称道的是阿基米德从智破金冠案中 

发现了一个科学基本原理。 

     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 

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 

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 

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 

丝不挂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 

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 

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 

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 

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 

条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这条原理 

后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 

载重量等。 

     传说,阿基米德还曾利用抛物镜面的聚光作用,把集中的阳光照射到 

入侵叙拉古的罗马船上,让它们自己燃烧起来。罗马的许多船只都被烧毁了, 

但罗马人却找不到失火的原因。 

     900多年后,有位科学家按史书介绍的阿基米德的方法制造了一面 

凹面镜,成功地点着了距离镜子45米远的木头,而且烧化了距离镜子42 

米远的铝。所以,许多科技史家通常都把阿基米德看成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 

始祖。 

     却说马塞拉斯进攻叙拉古时屡受袭击,在无般无奈下,他带着舰队, 

远远离开了叙拉古附近的海面。他们采取了围而不攻的办法,断绝城内和外 

界的联系。3年以后,他们利用叙拉古城市居民的大意,终于在公元前21 


… Page 100…

 2年占领了叙拉古城。马塞拉斯十分敬佩阿基米德的聪明智慧,下令不许伤 

害他,还派一名士兵去请他。此时阿基米德不知城门已破,还在凝视着木板 

上的几何图形沉思呢。当士兵的利剑指向他时,他却用身子护住木板,大叫: 

 “不要动我的图形!”他要求把原理证明完再走,但激怒了那个鲁莽无知的 

士兵,他竟用利剑刺死了75岁的老科学家。马塞拉斯勃然大怒,他处死了 

那个士兵,抚慰阿基米德的亲属,为他开了追悼会并建了陵墓。阿基米德被 

后世的数学家尊称为“数学之神”,在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三位数学家中, 

阿基米德占首位,另两位是牛顿和高斯。 



                                     汉尼拔 



     公元前6世纪末,在非洲北部,(现在的突尼斯)一带出现了一个富强 

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迦太基出了一名著名的军事统帅——汉尼拔。 

     汉尼拔(前247—183年)是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尔·巴尔卡的 

儿子。他的童年正处于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期。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 

匿人,所以他们之间的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 

     汉尼拔从小就经受着战火的锻炼,9岁时,父亲命令他跪在祭坛前发 

誓: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罗马誓不两立的仇人。25岁时,年轻的汉尼 

拔成为迦太基驻西班牙部队的最高统帅。虽然年轻,但他却在父亲的培育下 

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强、富有军事才能的人。由于从小跟随父亲,受过多年军 

营生活的磨炼,他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胆识过人,善 

于用兵。平时,他生活简朴,与士兵同甘共苦;战时,他身先士卒,深受士 

兵的拥戴。有人曾这样描写他:“没有一种劳苦可以使他的身体疲乏或精神 

颓丧。酷暑也好,严寒也好,他一样受得了。无论在骑兵还是步兵里,他总 

是把其他人远远地抛在后面,第一个投入战斗,交战之后,最后一个退出战 

场。”汉尼拔上任后,就积极准备对罗马的战争。他不仅拟订了古代战争史 

上少有的周密而详尽的作战计划,还暗中派了许多秘密使者,去争取那些对 

罗马心怀不满的希腊城邦站在自己的一边。汉尼拔完成一系列对罗马人作战 

的准备之后,决定迫使罗马人首先向迦太基宣战。 

     为达此目的,他首先进攻罗马的西班牙同盟者——富足的萨贡姆城。 

     萨贡姆城遭到突然袭击后,急忙派使者前往罗马求援。罗马元老院向 

汉尼拔发出警告,汉尼拔反而责备罗马干涉萨贡姆内政。公元前218年, 

罗马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正式开始。 

     罗马人本打算兵分两路:一路从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从西班 

牙登陆,以牵制汉尼拔的军队。可汉尼拔却惊人地避开了罗马人的主力,冒 

着极大的危险,率领大军,从小道翻越了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攻入意大 

利本土,出其不意地给了罗马军队一个沉重的打击。罗马军队措手不及,作 

战计划全部被打乱了。 

     这次跨越阿尔卑斯山的远征,行程近900公里,汉尼拔的大军克服 

了许多艰难险阻。 

     只用了33天时间就越过了冰雪覆盖、山高坡陡、气候恶劣、岩多路 


… Page 101…

滑的阿尔卑斯山,走完这段异常艰苦的征程后,汉尼拔由9万步兵、1万2 

千骑兵和几十头战象组成的大部队只剩下2万步兵,6千多没有马的骑兵和 

一头战象了。不久前刚被罗马人征服的内阿尔卑斯山居民仇恨罗马统治者, 

所以,汉尼拔的军队开下山时,一些高卢部落纷纷来投奔,汉尼拔又得到了 

充足的人力和马匹。经过修整,精力充沛、斗志旺盛的迦太基士兵一举打败 

了罗马部队。这一胜利使徘徊观望的高卢人很多转到了汉尼拔的部队。 

     公元前217年6月,汉尼拔采取迂回战术,在意大利中部的特拉西 

美诺湖畔设下埋伏,把罗马4个军团近3万人的队伍引进了三面环山,一面 

临湖的峡谷中,不到3小时汉尼拔的军队结束了战斗。罗马损失惨重,执政 

官战死,1万5千人阵亡,几千人被俘,仅剩6千人冲出重围,逃入附近的 

一个村庄。汉尼拔的士兵穷追不舍,在缴械留命的条件下罗马士兵全部投降 

了。汉尼拔区别对待俘虏,命令给罗马士兵全部带上枷锁,立即释放了无罗 

马公民权的意大利人。 

     汉尼拔注意利用罗马和意大利各同盟之间的矛盾,目的在于孤立和削 

弱罗马。与此同时,他还与地中海沿岸的罗马邻国结成反罗马联盟。 

     公元前216年8月,著名的康奈战争爆发。当时罗马军队有步兵8 

万,骑兵6千,而汉尼拔只有步兵4万,骑兵1万4千。经过12小时的激 

战,罗马军大败,损失7万余人,而汉尼拔只损失不到6千人,创造了古代 

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 

     公元前196年,汉尼拔当选为迦太基最高行政官,实行了许多重大 

改革。但这些改革措施遭到贵族寡头们的强烈反抗。他们向罗马政府告密, 

诬陷汉尼拔准备发动新的反罗马斗争。他们想借此机会加害汉尼拔。已臣服 

于罗马的迦太基政府竟准备用汉尼拔来换取罗马人的欢心。汉尼拔万般无奈 

下连夜逃出家乡。罗马人不肯留下后患,跟踪追捕。公元前183年,在无 

路可逃的情况下,汉尼拔在异国他乡服毒自杀了。 

     汉尼拔足智多谋、学识渊博。抱着拳拳爱国之心本应做出更辉煌的伟 

业,但却落个悲惨的结局。只可惜地生不逢时。 



                                  康奈城激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