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战场归来 -唐师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从战场归来 -唐师曾-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通讯社都纷纷派出自己 的最佳阵容加入到这场世纪之战也是新闻大战的角逐中。在巴格达,在以色列,日本共同社 的老朋友河野几次提供了无私的援助;关键时刻,美国的斯迪夫把他当做“救命的稻草”, 加拿大的乔与他患难与共;印尼的、法国的、英国的、巴基斯坦的记者们在共同的采访中也 不得不对中国记者刮目相看了。河野说:“新华发的德奎利亚尔为和平斡旋来到巴格达机场 的照片,是各大通讯社中最漂亮的,日本用的也是‘新华’的。”他对各类武器、装备型 号、性能的熟悉,对世界军事战况的把握,使得他成了这帮外国同行的“军事顾问”。遇到 个什么坦克、导弹,不时有人要拉住他问个长短。
    可是,为了这一切,他准备了十几年。上高中时,他从家传的一台老“禄来”开始接触 摄影,看着一本30年代柯达公司的英文小册子《如何拍好照片》,他依样画葫芦给自己钉 个印像箱,天天盼着日落西山好关门印照片。五外公邵力子的好友黄翔成了他的启蒙老师。 这位大摄影家告诫他,摄影功夫在摄影技术之外,可他当时似懂非懂。
    1979年他进入北大国政系学习,耳目顿觉一新。喜好读书的鸭子在北大国书馆熟知了 斯诺的好友、那位曾拍过“台儿庄大捷”、“宋庆龄和周恩来在武汉”的摄影师罗伯特·卡 帕。卡帕的足迹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几乎拍遍所有的现代战争。鸭子为卡帕的经历、卡帕的 精神深深感动。他认为,卡帕精神就是一种为人类进步拼命工作的献身精神。从此,他迷上 了卡帕。
    1983年毕业后他被分往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讲台成了释放、施展他才能的起点,努力 勤奋的敬业精神、活泼生动的授课方式、广博深厚的学识,使他成为受欢迎的教师。正课之 余,他还开设了二次大战史选修课,读了三年在职研究生。这是段自在轻松的日子,至今他 常怀念政法大学那宽松的学术环境,小小课堂给他起飞前的自信与预演。但教课的同时,他 始终不忘他的相机、他的卡帕。他仍在积累着、准备着——从理论到实践。
    终于,1987年初他叩开了新华社摄影部的大门。从此他如鱼得水,天天奔走于北京的 大街小巷,而什刹海边的那个家,就简直像个旅馆了。他白天黑夜不着家,家人理解:为新 华社干活去了。他要是有一天在家闲着,家里人倒不习惯了,还得提防着躲着点儿,一没活 儿干,他就难受,瞧着谁都要横眼运气。可他妈妈乐意:不管咋的,看着儿子在身边就安 心。可以让他喝上碗热粥,吃上几张娘亲手烙的馅饼。要不这几年跑新闻跑出来的胃病怎么 好得了呢。
    可要一听见腰间的BP机嘀嘀作响——准是又有新闻了。他顿时像只候食多日的老虎, 浑身一抖,精神大振,冲将出去。
    他喜欢红色,因为“骑自行车撞不着”,于是不管走到哪里,一袭红衫成了他的标志。 那个红色的身影一出现,人们就知道又有麻烦了。“红色在行动”——1988年《中国青年 报》上刊登的关于他的一篇特写表明了圈内人对他的认可、国外人对他的了解。
    他人缘不错,那满脸的灿烂,赢得了上至部长下至平民男女老少的信任和友情,可是他 那憨憨的眼神中不时闪过的一丝狡黠告诉你:这小子不傻。为达到目的,他会使尽浑身解 数。那年,他就是夹着一卷登有他拍的头版照片的破报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服,一副 极诚恳的青年样儿,来到我的办公室,得到了一张记者采访证。就连北京市公安局长苏仲 祥、副市长张百发也成了搭肩搂腰站在一起合影的朋友。翻开他那破破烂烂、贴了又贴的通 信录。看看那分门别类排列的上千个地址与电话,就知道这家伙几年下的功夫。
    不知底细的会以为他有多大背景,同龄人则羡慕他的好运气,其实,他就想当个好记 者,是中国的好记者。在这个金钱与权势被相当一些人信奉至上的社会里,记者,尤其是国 家级通讯社的摄影记者,本是个很不错、相当有油水可捞的职业。凭他的相机、他的名气, 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大把的“大团结”、美元港钞。他信奉的是:我要忠于我的“新 华”。他能放弃参赛得奖的机会,听命于“老板”的调遣;为了“新华”,他能扔下发大 财、得大件、出国旅游、休假的好事,就知道忙于那不来钱的拍照、冲卷。有时晚上一个活 动结束了,别人都回家睡觉了,他还是回社里冲卷发稿。因为“新华的稿是新闻稿,要当天 的”。当今,大批年轻人都往美利坚、法兰西、英格兰涌去,他却主动申请去那整天不得消 停的中东。海湾打起来时,他迎着炮火去那儿玩了一趟命,回来后,没立功没受奖,没长工 资没分房,可他也没吭声。照样背起相机,从前线到了洪水灾区。他那股要献身理想的真 诚,那股认真得近乎学究的憨劲,使我在第一次见到他时竟惊讶:在这20世纪90年代的京 城,从事着这时髦、现代的行当,居然还有这么书卷气的记者。如果说,不凡的家世、良好 的家教,熏陶了这位年轻人比同龄人更深厚的文化功底,四年的北大教育培养了一种信仰与 精神,四年的执教生涯训练了他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并且给予了一种理论的修养与准备,那 么,四年“新华”的经历与环境对他的成长与成功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念念不忘“新 华”对他的“恩情”:“新华”老总们对他的关怀、老小记者们对他的帮助教诲,“新华” 为他提供了BP机、手携式移动电话,送他进汤姆森国际新闻中心培训,送他学开车……要 是“新华”有谁夸他一句,他能乐得屁颠屁颠的,恨不能记一辈子。
    生活中,有时人显得很有些迂,有些不合时宜。他能把应得的礼品全送给随车司机,因 为“他比我更辛苦”;他能在刺骨的冰水中背着老人与女孩过河,一声不吭;他能为大奖赛 中弄虚作假、欺负百姓的罪恶“惯常”行为痛苦得辗转难寐;他能为一篇小说感动得涕泪交 加,在火车上出尽洋相;他能倾尽身上所有给饥饿的孩子;他能为与一只小狗的分离而珠泪 潸然。他还会踩缝纫机,家里的缝纫机还是买来后他自己装配成的;他会弹吉他,他会下国 际象棋,兴起时还愿教你一两手。他闲暇时会给你吹上一段不成调的口哨、唱上一曲崔健的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侃上一段令人捧腹的民间故事……
    是的,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更爱他的祖国、他的人民。去年他申请赴海湾前线的报 告批准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的摄影背心的前胸后背分别缝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 海湾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不管多苦多累多难,他牢记的是:决不给中国人丢脸,要为 “新华”争光。
    今天他又踏上赴中东的行程,背负着中国新华社的使命:他成为新华社中东分社常驻记 者。他又开始活跃在开罗的街头巷尾、古迹遗址,用自己的镜头去捕捉、去反映埃及人民的 古今生活。他往往是一上班就驾车出去“野”,直到日落西山才回分社冲卷做片子。从国内 各大报纸不断亮相的照片、文字,朋友们又好像见到了他。这小子还是闲不住。半年来,鸭 子不仅在埃及境内转悠,从开罗到南部的阿斯旺到北部的阿拉曼,还和他的同事在利比亚被 联合国制裁的当间冒险进入利比亚。两周内,他们克服重重障碍,抢拍了大量的第一手材 料,还意外地受邀采访了卡扎菲,参观了利比亚女子军事学院。前不久,他又千里单骑穿越 埃及的大沙漠赴以色列采访,收获又是大大的。当朋友们羡慕他能亲临目睹吉萨金字塔及狮 身人面像、惊呼“这小子居然和大名鼎鼎的卡扎菲坐在一起照相”时,人们可曾想过,这段 日子他碰到了多少困难:语言不通,像个“聋子”、“瞎子”似的与阿拉伯人比比划划,连 蒙带猜,彼此才似懂非懂;生活习惯相异,在京城他最怕牛羊肉的膻味,可如今只能天天凑 合,愁得他妈老想给儿子包顿猪肉馅的饺子送去;还有,遇上中东这么块动荡之地,人的神 经总是紧张兮兮,“阶级斗争”的弦绷得格外紧,略有不顺眼,相机就要遭殃,胶卷被强行 拉出曝光,人也得挨刺儿受辱。碰上个非常事件、是非之地,还老得后脑勺上长只眼,以提 防那不长眼的枪弹。可鸭子不愿提这些,整日还是“嘻皮笑脸”的。就是一点他认真,让他 “深情”:“我好想好想我的祖国。真的,我不想家,但想我的祖国。”跟真的似的,可这 时他的确乐不起来了,好像有许多许多往事在回忆、在追忆……
    瞧,忘了介绍大名了,鸭子人称“唐老鸭”,中国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也。
          (本文原载《大学生》杂志1992年第5期)

    

附录二 中国记者在海湾

                 《北京青年报》副总编辑 孙 伟
    海湾战争中,本来在中国新闻界就已小有名气的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一下子成了新闻 人物。从去年12月底到战争停火的两个来月时间里,他从战区发回一百余幅传真照片,其 中五十多幅发表,全国各大报纸几乎天天都有他拍摄的照片,登来载去,尤其是那张联合国 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在巴格达机场的照片,人物表情、摄影角度都绝了!据说当时香港12家 报纸全部采用了这张照片。
    特殊时期,在巴格达拍照可太困难了。如果没有伊拉克新闻官员的带领,背相机上街都 是违法的。士兵、警察,甚至老百姓都可以没收你的相机,揪出胶卷曝光。唐师曾便将五星 红旗缝在摄影背心上,前后还都用中、英、阿三种文字写上了“中国新华社”。他特意学了 一句阿拉伯语:“西尼夏比撤狄克!”意思是:“中国记者好朋友!”逢人便讲,讲完就 笑。这一招儿还真灵。人家看他挺和气,就不太和他“较真儿”。借机,他抢到了不少珍贵 的镜头。
    1月12日夜唐师曾接到北京的命令:设法拍到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在巴格达的照 片。然而,要找到这位秘书长谈何容易!13日他和新华社巴格达分社的朱记者整整奔波了 一天,直到晚上8点才追到萨达姆国际机场贵宾楼。
    大厅里聚集着二百多名各国记者,都在等待着秘书长的出现。
    德奎利亚尔终于在官员们簇拥下来到机场。一时间记者挤作一团,相机、三脚架互相碰 撞,叫声响成一片。在这种情况下,铝梯、三脚架根本支不住。唐师曾顺手将早已物色好的 一把椅子抢过来,一步跨了上去。本来他就一米八多的大个儿,再站到椅子上,角度太有利 了,馋得美国记者翘着脚直问:“怎么样?”他边拍边得意地说:“绝啦!”
    德奎利亚尔进了一个专门的小厅,记者们被拦在门口的铁栏杆外,唐师曾挤在前排,他 显出规规矩矩的样子,还不时冲警卫微笑。于是,警卫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几个西方记者身 上。就趁他们稍不留意的机会,唐师曾猛然抬腿跨过栏杆,三步两步追上了德奎利亚尔一 行。他听到了身后警卫的怒骂和追赶的脚步声,但他头也不回,紧贴着官员们往里去,终于 抓到了最好拍摄机遇。事后,外国同行问他:“你就不怕他们开枪?”唐师曾乐呵呵地答: “不会的,我离阿齐兹那么近!”
    开战后,唐师曾随最后一批记者离开了巴格达,后经安曼飞抵塞浦路斯,从这里办了进 入以色列的签证。
    此时,飞往以色列的班机全停了。但唐师曾一分钟也不想等,因为每一分钟以色列都可 能爆发新闻。他冒险搭乘一架小型私人飞机。2月1日,天下着雨,这架螺旋桨飞机在风雨 中颠簸,窗下一片漆黑,只能看见窗户上疾下的雨滴。突然,飞机猛一下沉,唐师曾心里也 一沉,不由自主地把“尼康”紧紧抱在怀中。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考验,好不容易到了特拉维夫。在以色列政府新闻部办公室里,一位 官员惊奇地盯着他胸前的五星红旗感慨道:“我第一次见到北京来的人,您打算呆多久?我 马上给您办证件!”
    在特拉维夫14天,天天赶上空袭警报,警报一响,工作人员便将所有客人赶入设在六 楼的防毒掩蔽室。唐师曾却没有一次进掩体,而是一听警报便抄起家伙往外跑。有时在大 街,有时在阳台上仰望天空,等候“袭击”。2月9日凌晨2点多,警报再响,唐师曾照常 爬上阳台等待,这次“飞毛腿”真来了,一条火龙划破夜空,接着两声巨响,楼板都震得颤 抖。唐师曾拍下这珍贵镜头后,立即冲下楼,往爆炸点赶去。那里,房屋炸塌,煤气管、水 管崩裂。前来抢救的人乱成一团,唐师曾立即举起相机。但一个以色列士兵却上前挡住他的 镜头。这下他急了,再也笑不出来,破口大骂……
    在电话里,唐师曾这样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决不会给中国人丢脸。我会给新华社玩 命干活!”
    新华社摄影部的徐佑珠主任对她的这个兵十分满意。她带有几分得意的口吻补充说: “除了拼命的精神以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张郇和唐师曾都是‘全天候记者’,会外语, 能拍照片,又能写文字稿,还会开车。为此,新华社下了不小的‘本’。但如没有这些条 件,他们海湾报道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本文原载《北京青年报》1991年3月8日)

    

附录三 大街上拣回一个宝

                     ——唐师曾一二
         新华社摄影部主任、中国照片档案馆馆长 徐佑珠
    《人民摄影报》连续发表了唐师曾从海湾发来的文字和图片报道之后,《人民日报》2 月3日又在“每周文摘”版“摘”登了唐师曾的戎装照片。一名专事新闻报道的记者一时成 了新闻人物,他的像片被几家报纸转来摘去,这本身就极具新闻价值。
    “唐师曾是怎么来新华社的?”
    因为据《人民摄影报》介绍,唐师曾1983年从北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