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台湾通史-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死为厉鬼,必歼之无遗。”凤居固近山,伐木抽藤之辈百数十人,皆矫健有
  力者,编为四队,伏隘待。戒曰:“番逃时,则起击。”又作纸人肖己状,
  弩目散发,提长刀,骑怒马,面山立。约家人曰:“番至,吾必决斗。若闻
  吾大呼,则亦呼,趣火相,放爆竹,以佐威。”越数日,番酋至,从数十人,
  奔凤家。凤危坐堂上,神气飞越。酋告曰:“公许我以人,何背约?今不与,
  我等不归矣。”风叱曰:“蠢奴,吾死亦不与若人。”番怒刃凤,凤亦格之,
  终被殊。大呼曰:“吴凤杀番去矣。”闻者亦呼曰:“吴凤杀番去矣。”鸣
  金伐鼓,声震山谷,番惊窜,凤所部起击之,死伤略尽。一二走入山者,又
  见凤逐之,多悸死。妇女惧,匿室中,无所得食,亦槁饿死。已而疫作,四
  十八社番莫不见凤之驰逐山中也,于是群聚语曰,此必吾族杀凤之罪,今当
  求凤恕我。各社举一长老,匍匐至家,跪祷曰:“公灵在上,吾族从今不敢
  杀汉人,杀则灭。”埋石为誓,自是乃安。尊凤为阿里山神,立祠祷祀,至
  今入山者皆无害。
  人,不仁也;杀同胞以求利,不义也;彼欲杀我,而我则与之,不管也。且
  我辈皆汉族之健者,不能威而制之,已非男子,而又奴颜婢膝,以媚彼番人,
  不武也。有一于是,乃公不为也。”其年番至,请如约。凤飨之,告曰:“今
  岁大熟,人难购,吾且与若牛,明年偿之。”番诺而去。明年至,又绐之。
  如是五年,番知凤之终给己也,群聚谋曰:“今岁不与人,则杀凤以祭。”
  闻者告凤,凤曰:“吾固不得去,且吾去,公等将奈何?彼番果敢杀我,吾
  死为厉鬼,必歼之无遗。”凤居固近山,伐木抽藤之辈百数十人,皆矫健有
  力者,编为四队,伏隘待。戒曰:“番逃时,则起击。”又作纸人肖己状,
  弩目散发,提长刀,骑怒马,面山立。约家人曰:“番至,吾必决斗。若闻
  吾大呼,则亦呼,趣火相,放爆竹,以佐威。”越数日,番酋至,从数十人,
  奔凤家。凤危坐堂上,神气飞越。酋告曰:“公许我以人,何背约?今不与,
  我等不归矣。”风叱曰:“蠢奴,吾死亦不与若人。”番怒刃凤,凤亦格之,
  终被殊。大呼曰:“吴凤杀番去矣。”闻者亦呼曰:“吴凤杀番去矣。”鸣
  金伐鼓,声震山谷,番惊窜,凤所部起击之,死伤略尽。一二走入山者,又
  见凤逐之,多悸死。妇女惧,匿室中,无所得食,亦槁饿死。已而疫作,四
  十八社番莫不见凤之驰逐山中也,于是群聚语曰,此必吾族杀凤之罪,今当
  求凤恕我。各社举一长老,匍匐至家,跪祷曰:“公灵在上,吾族从今不敢
  杀汉人,杀则灭。”埋石为誓,自是乃安。尊凤为阿里山神,立祠祷祀,至
  今入山者皆无害。
  施世榜、杨志申、吴洛、张振万
  施世榜字文标。初居凤山,性嗜古,善楷书。康熙三十六年拔贡,选寿
  宁教谕,嗣迁兵马司副指挥。好行善事,宗姻戚党多周恤。后居郡中,建敬
  圣楼,又捐金二百,以修凤邑学宫,置田千亩,为海东书院膏火,士多赖之。
  子五人,均以文显。少子士膺亦拔贡,授古田教谕,尝遵父命,捐社仓谷千
  石,《台湾县志》称其义行。初,半线初辟,平原万顷,溪流分注,而农功
  未启,荒秽于鹿豕之乡。五十八年,世榜集流民,以开东螺之野,并引浊水
  歧流以溉。工竣,而流不通,世榜虑之,募有能通者予千金。一日有林先生
  见,曰:“闻子欲兴水利,而苦无策,吾为子成之。”问其名,不答。于是
  相度形势,指示开凿之法,曰:某也丘高宜平之,某也坡低宜浮之,某也流
  急宜道之,某也沟狭宜疏之。世榜从其言,流果通。众以世榜力,名施厝圳。
  又曰八堡圳,以彰邑十三堡半之田,而此圳足灌八堡也。岁征水租数万石,
  施氏子孙累世富厚,食其泽。当圳之成也,世榜张盛宴,奉千金为寿,辞不
  受。亡何竟去,亦不知所终。佃农念林先生功德,祀为神,至今不替。
  杨志申字燕夫,台邑人,居东安坊。少孤,事母孝。昆仲六人,志申其
  次也,善视诸弟,勖以立身齐家之本。康熙二十四年,知府蒋毓英将拓建学
  宫,志申父墓在焉,告之,请徙而献其地。毓英嘉之,为择穴于魁斗山麓,
  平坦如掌,大可二三亩,台人谓之金盘摇珠。既葬,复告之曰:“子素行孝
  义,子孙必有昌者。虽然,子当远徙,十稔之后,可致巨富。”当是时,半
  线初启,草莱未垦,志申遂适焉。居于柴坑仔庄,贷番田而耕之,督率诸弟,
  尽力农功。数年家渐富,辟田亦愈广,遂凿二八圳引猫罗之水以溉,润田千
  数百甲,岁入谷万石。已又凿福马,凿深圳,线东西两堡之田,皆杨氏有也。
  又以其余力,开垦淡水之佳腊埔金包里,岁亦入谷数千石。家畜佃农数千人,
  锄耰并进,半线景象,以是日兴。雍正元年,遂建县治,移居东门街。志申
  既富,好行其德,睦宗族,恤乡里,赈贫乏,治桥梁,邑人莫不称之。初,
  台邑学租岁用不敷,首捐彰田以充,岁可入粟百六十有六石。又以文庙灯油
  诸费无出,言于台学训导,愿续捐。未行而病且革,命其子割凤邑之田百九
  十有六石,曰:“聊践吾言,非为子孙求福应。女曹但能读书为人,毋负吾
  志可矣。”卒葬彰化。后循众议,祀台邑孝悌祠,以长子振文贵,迫封中宪
  大夫。振文少读书,识大体,入郡庠,纳资为知府衔。林爽文之役,陷彰治,
  杀守吏,进略南北,势张甚。闻振文名,具币聘。不从,遂遁入海,购以千
  金,不得。爽文怒,毁其父坟。振文入泉州,时大将军福康安帅师平台,驻
  厦门,募有能悉台中情事者,有司以振文对。康安遣使招之,振文入谒,历
  陈形势。康安大喜,命先率一军入台,以中营把总二、外委六、战兵三百,
  供驱策。振文至泉州,自募勇三百,飞渡鹿港,檄令庄众,备迎大军。凡投
  诚者,给以盛世良民之旗,止勿杀。又募乡导百人,分置各军,以是城中虚
  实,山谷险夷,皆了如指掌。康安既复彰化,振文随军出征,备咨询。事平,
  以振文原注知府,将奏请即用。辞以未谙吏治,乃赏戴花翎。子应选亦有名。
  平坦如掌,大可二三亩,台人谓之金盘摇珠。既葬,复告之曰:“子素行孝
  义,子孙必有昌者。虽然,子当远徙,十稔之后,可致巨富。”当是时,半
  线初启,草莱未垦,志申遂适焉。居于柴坑仔庄,贷番田而耕之,督率诸弟,
  尽力农功。数年家渐富,辟田亦愈广,遂凿二八圳引猫罗之水以溉,润田千
  数百甲,岁入谷万石。已又凿福马,凿深圳,线东西两堡之田,皆杨氏有也。
  又以其余力,开垦淡水之佳腊埔金包里,岁亦入谷数千石。家畜佃农数千人,
  锄耰并进,半线景象,以是日兴。雍正元年,遂建县治,移居东门街。志申
  既富,好行其德,睦宗族,恤乡里,赈贫乏,治桥梁,邑人莫不称之。初,
  台邑学租岁用不敷,首捐彰田以充,岁可入粟百六十有六石。又以文庙灯油
  诸费无出,言于台学训导,愿续捐。未行而病且革,命其子割凤邑之田百九
  十有六石,曰:“聊践吾言,非为子孙求福应。女曹但能读书为人,毋负吾
  志可矣。”卒葬彰化。后循众议,祀台邑孝悌祠,以长子振文贵,迫封中宪
  大夫。振文少读书,识大体,入郡庠,纳资为知府衔。林爽文之役,陷彰治,
  杀守吏,进略南北,势张甚。闻振文名,具币聘。不从,遂遁入海,购以千
  金,不得。爽文怒,毁其父坟。振文入泉州,时大将军福康安帅师平台,驻
  厦门,募有能悉台中情事者,有司以振文对。康安遣使招之,振文入谒,历
  陈形势。康安大喜,命先率一军入台,以中营把总二、外委六、战兵三百,
  供驱策。振文至泉州,自募勇三百,飞渡鹿港,檄令庄众,备迎大军。凡投
  诚者,给以盛世良民之旗,止勿杀。又募乡导百人,分置各军,以是城中虚
  实,山谷险夷,皆了如指掌。康安既复彰化,振文随军出征,备咨询。事平,
  以振文原注知府,将奏请即用。辞以未谙吏治,乃赏戴花翎。子应选亦有名。
  张振万彰化人。居猫雾捒之葫芦墩,力田起家,拥资巨万。附近之地皆
  番有,土厚泉甘,而不能耕。前时岸里社番曾请垦,诸罗知县周锺瑄许之,
  顾其地绝广,久置荒芜。乾隆初,振万乃邀蓝、秦两姓,募佃合垦。厥田上
  上,产稻丰,一岁两熟,然苦旱。引大甲溪水,自罩兰内山流出,凿圳以通,
  遍溉岸里、阿里史等社,凡千余甲,岁入谷数万石,家愈富,子孙犹食其利。
  至今葫芦墩米尚冠全台。
  林详泉州人,居彰化之鹿港。闻内山土广而肥,足以致富,遂鸠集资本,
  募佃农,以嘉庆十六年,至牛韫辘,开垦竹仔脚山之南麓,凿渠导水,以溉
  其田,凡百数十甲。越数年,为大水所没,仅存二十余甲。先是,乾隆四十
  五年,有泉人杨东兴者入垦集集,亦番地也,至者绝少。
  连横曰:垦土之功大矣。天下之富在农,而台湾又农业之国也。世榜、
  志申皆以务农起家,为邑望族,好行其德,固非斤斤于私蓄也。夫上富惜时,
  中富役智,下富任力。而今之鄙夫,乃忘远大之谋,而为侥幸之计,欲以追
  武陶、猗,坐致万金,抑亦愚矣。
  志申皆以务农起家,为邑望族,好行其德,固非斤斤于私蓄也。夫上富惜时,
  中富役智,下富任力。而今之鄙夫,乃忘远大之谋,而为侥幸之计,欲以追
  武陶、猗,坐致万金,抑亦愚矣。
  林成祖福建漳浦人,世业农,慨然有远大之志。当是时,淡水初启,地
  利未兴,欲谋垦田,苦无资。朋辈助之,得数百金,以雍正二十年来台,居
  大甲,贷番田而耕之。厥土黑坟,一岁两熟。成祖能耐劳,佣田课耕,家乃
  日殖。于是凿大甲圳,引水以溉,岁入谷万石,拓地渐广。乾隆十五年,复
  垦摆接、兴直二堡,给与佃户,每甲征租八石。顾常苦旱,乃凿大安圳,引
  内山之水以入。圳宽二大四尺,长十余里,过旱溪,埋土管于下,以相接续。
  而一遇洪水,辄坏,经营数年,糜财十余万,始成,灌田千余甲,岁入谷万
  余石。既复凿永丰圳,穿山导流,亦灌数百甲。当是时,南势角、中坑一带,
  野番出没,诸佃患之。成祖禀准淡防应,自备饷糈,设隘藔,东至秀朗溪,
  西至摆接溪,南达摆突突,北及武■湾,早夜巡防,害稍戢。而成祖亦移深
  丘庄,为今枋桥城外。所垦之田,曰新庄,曰新埔,曰后埔,曰枋藔,曰大
  佳腊,岁入谷十数万石。林爽文之役,漳、淡林姓多株连,成祖亦逮京讯问。
  次子海门素有才,携巨金,入京谋救。漳浦蔡新为太子太傅,方重用,海门
  以乡人礼见,新嘉其孝,留之家,妻以女。成祖得免,还其产。途次海门溺
  水死。成祖既归,年老,犹日课农事,与众同甘苦,复垦里族之野。或劝其
  少息,曰:“我生长农家,义当食力,何可坐而燕安?况此为国家之地,久
  置荒芜,开之亦足生利。”故能以一人之力,拥田数千甲,一时称巨富焉。
  卒年七十有二。长子海筹以大安圳崩,倾资修之,产稍折。三子海庙。海庙
  之子登选,亦开暗坑圳,能世其家。
  胡焯猷字攀林,永定人。以生员纳捐例贡。乾隆初来台,居于淡水之新
  庄山脚。时新庄方驻巡检,而兴宜堡一带多未辟。焯猷赴淡水厅请垦,出资
  募佃,建村落,筑陂圳,尽力农功。不十数年启田数千甲,岁入租谷数万石。
  翘然为一方之豪矣。焯猷固读书,念淡水文风未启,乡里子弟无可就傅,二
  十八年,自设义塾,名曰明志,捐置水田八十甲余,以其所入供膏火,又延
  名师教之,肄业者常数十人。淡水同知胡邦翰闻其事,详请改为书院。总督
  杨廷璋嘉之,立碑以纪,则今之明志书院也。观音山在八里坌堡内。东瞰平
  原,西临大海,危峰古木,境绝幽邃。焯猷登其上,建佛寺,置香田,至今
  遂为名刹。焯猷既富,遂居于此,而旧志不传其人,故不详。
  张必荣淡水海山堡人,力田致富。乾隆三十一年,与族人沛世合筑永安
  圳,引摆接溪之水,造大陂以瀦之,度枧通流,长三十里。前时海山多旱田,
  及成,足资灌溉,而摆接堡之西盛、柏仔林,兴直堡之新庄、头二三重埔等,
  皆仰其水,凡六百余甲,故又称张厝圳。而必荣复与吴际盛合筑福安陂,亦
  引摆接溪之水,以溉堡内之田三百余甲,上自石头溪,下至三角埔。后以大
  水冲坏,业户林弼益乃集佃修之。先是,有刘承缵者,亦海山堡人,以乾隆
  二十六年,筑万安陂,引摆接溪之水而入,至兴直堡之新庄,以灌中港厝之
  田,亦数百甲。
  郭元汾字锡瑠,漳人也。乾隆间来台,居淡水大佳腊堡,垦田树谷,拥
  资厚。时拳山一带多荒土,而水利未兴,乃佣工凿圳,引新店溪之水,自大
  坪林筑陂蓄之,穿山度枧,至溪仔口。又引至挖仔内,过公馆街,抵内埔,
  分为三,沟浍纵横,长数十里,台北附近之田皆资灌溉,凡千数百甲。既成,
  名金合川圳。而佃人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