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傻女嫡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傻女嫡妻-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绿儿知道,小姐是故意的,但是她也不动声色。
姜冲叹了一口气,眼神还是一如既往的慈爱,他摸摸蒋遥的头,无奈道:“瑶儿乖,不使小性子,爹爹答应你,一定带你出去玩。”
尼玛,说一定会带她出去,也没说什么时候,她也太好哄了,真当她傻啊?
咳咳,貌似这个身子的原主确实傻,但是她很正常好不好!如果她没有想错的话,她现在十二岁,古代的女子不是都嫁的早吗,说不准她要在这个小院子里呆到15岁,然后被胡乱指个人嫁掉!
她是国公的女儿,也算上流人士,别说是个傻子,就是奇丑无比,有这么个出身在,上门提亲的肯定有,不是勉强称得上大户人家的庶子,就是寒门人士。
好像最好的结局就是被许给一个寒门书生,书生没有背景,也不敢欺负她,有国公府在,她的日子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那还不如在这里终老算了!
蒋遥把这个意愿透露给小文和绿儿的时候,两人都是满脸的不赞同。毕竟在楚国,女子年纪大了嫁不出去,是很丢脸的事。
以前小姐的情况严重,生活都不能自理,在府里终老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好转了很多,自然是要找个好归宿的。
人就是这样,以前非常糟糕的时候,对很多事情就无所谓了,稍微好一点后,就开始在意起世俗的眼光。
姜冲也是因为这个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使在女儿最差劲的时候,他也没有嫌弃,严格说起来他是一个不错的父亲了。
现在,他有时间就会来桂花林呆上许久,顺带看看女儿。
因为长期离家,他和妻子妾室在一起的时候并不多,子息方面自然而然就少,好在也有两个儿子,不像陵王爷家,就一个病恹恹的世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直靠药物维持。
好在韩氏的肚子争气,人也挺能干的,把国公府打理的很好。
五姨娘是他从边关带回来的,他还是和其他的同僚一样,镇守边关的时候纳了一个女子为妾室。后来有了身孕,就被他带回了国公府养胎,韩氏一如既往的大度。
姜冲也不知道为什么,对其他的孩子都没有对瑶儿的这种亲近感,可能是他从心底觉得,瑶儿有一颗简单纯粹的心,她是真真正正需要他的。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开始讨厌勾心斗角的生活,就连嫁给自己十几年的妻子,对一些事情也会有所保留。好像只有在瑶儿这里,他可以真正的放松,这也是他疼爱她的原因之一。
蒋遥的神情忽然认真起来:“爹爹,你答应过我的,一定会带我出去玩儿,不能骗人!”
“好。”
姜冲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十分爽快,可是有没有兑现,又是另一回事了。
朱玉阁的气氛瞬时就融洽起来。
大夫人现在的日子可不好过,老爷不仅好几天没去她屋里,而且连话都懒得和她多说,这情况很少有过,说明老爷是真的生气了。
她决定找老爷好好谈谈。
------题外话------
这是种田文,觉得可以就收藏个吧,觉得不好也可以留言建议,接受大家的批评!
 第二十二章 武术课
更新时间:2014820 8:26:15 本章字数:2999
下午,习武场,马术课。
府里的先生是请来单独为两位公子授课的,只是二公子姜开不见人影,频繁逃课,大夫人也纵着他,时间长了,大家都渐渐忘记,先生其实是来教导两位公子的。
几个下人摆好上课要用的物品,便安静地站在一旁,福安抱着箭筒,递上一支。
大少爷姜天正手持弓箭,对准靶子,良久才射出,他手中的箭,飞一般地冲了出去。那支箭的速度很快,离得甚远的人都能听到箭矢在风中冲刺发出的嗖嗖声。
大少爷的姿势很标准,拉弓的力度也稳健有力,不出意料的话,即使没中靶心,射程范围也在八、九环之间。
大家都如是想,结果呢,他们不可置信地看到,靶心的位置是空的,靶子上更是空无一物。
众人都感觉头顶有一群乌鸦飞过……
再看大少爷,依旧是平时的招牌表情,嘴角微微勾起,他不笑的时候,别人也觉得他是笑着的。只是此时,他的面上露出一丝失望,恰到好处。
教骑射的曾大勇不是什么有名的习武先生,他性子耿直,上过战场,平生最畅快的事就是扛着大刀砍敌人。战场从来不是什么安逸之地,他在一次战役中受伤,事后没有得到好的救治,以至于留下了病根,脊椎和腿脚时常疼痛难忍,只得早早结束他的战场生涯。
退役后,曾大勇成为一个教头,官衔很低,他一直喜欢舞枪弄剑,可以说是精通武艺,马上功夫也不错,在几位军官的推荐下,他做了京中不少权贵公子的老师,教习骑射,赚点束脩补贴生活,日子过得也算不错。原本有人愿意推荐他上朝堂,许以高官厚禄,他拒绝了。
姜冲很欣赏这个汉子,也请他来做两个儿子的老师。
曾大勇让人去捡箭支,听去的人说是在离靶子五十米之外的草地捡到的,他不相信,但是去的两个人都这么说,曾大勇看向姜天的目光就带了怀疑。
别说大少爷是初学,之前两个月都在学习理论,没有实际操作过什么,即使有一两年的基础的人,也未必能射这么远。而且姜天取箭、弯弓、拉弓、射击的动作十分标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有多年经验的射手。
大少爷自第一箭发完,后面再发就越来越没准头,他还在锲而不舍地练习着。
曾大勇感觉,大少爷是故意的。但是他已经不是战场上的那个毛头小子了,人家隐藏实力,自然是有他的原因,所以,他平静无波地道:“第一次练习,能把弓拉满就已经很不错了,想我当年,直接射地上了!现在看来还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啊。”
射到地上,谁信啊,大家都不以为然,曾夫子这是在安慰大少爷呢,他们都见到了,大少爷的箭发的太没准头了,都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
想是这么想,众人面上还是一派恭敬的神情。
最后,曾夫子看不下去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少爷,你可能不喜欢射箭,也许是不适合,但是基本功还是要学会的,不用炉火纯青,但也不能一窍不通。”
夫子的话音刚出,姜天立刻扔了手中的弓箭,取过福安递上的白色帕子擦脸。虽然在装模作样,但他们练习的地方在阳光底下,没有遮挡,加上天气有闷热,他全身出了一层薄汗。
姜天擦完汗,有礼貌地和曾大勇告别:“先生,我生性愚钝,还望先生不吝教我。”他的一声“先生”叫的很真诚,一听就给人很明显的尊重感。
曾大勇也客气回话,他知道哪些事能不说,哪些事不能说,大公子对他还算礼遇,没有看轻的意思,不像一些公子十分傲慢,连个称呼都不喊。
每次上完课曾大勇就会离开,他要赶的场次还是挺多的。虽然说可以开一个类似学堂的武馆,很多人一起学习,但是很多请他的都是高官子弟,门第较高,当然太高的也瞧不上他。
是以他每天都要赶三四场,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这种学习效率不错,很多学生的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进步快,对曾大勇很满意,他的名声就慢慢传开了,生意也更加好了。也不是谁都能请到他的,那家的孩子不能太顽劣,一定要听从他的教导,如果是吃一点苦受一点痛都吃不消,他也教不起。
之前曾大勇就打听过消息,说应国公府的二位公子,一位纨绔不桀,难以管教;一位性子敦厚,稍显愚笨。
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的!
在他看来,姜家大公子是个很聪明的人,懂得在人前掩盖自己的光芒,只有这样的人以后的路才会走得更远、更稳。
高门大户的水就是深,尤其在朝堂之上,哪有他如今的自在?
曾大勇也不是个笨人。
姜天知道自己的表现逃不过夫子的眼睛,曾大勇能从一介乡野汉子做到现在的众多官家权贵公子的座上之宾,也是有一些本事的。
他经历过很多事,所以他知道,二十年后,曾大勇会站在什么样的高度。
今天的事也深深提醒了姜天,他的伪装还不够,很多见过大世面的人,眼光毒辣一点,他就会被看穿了。
这辈子他不想让人知道,他在习武方面有很高的天赋,这一世他要扮演的,只是姜家一个庸碌平庸的儿子。
以前他没有把握住的,这一世定要牢牢抓住!
------题外话------
这几天的字都不肥,米办法,卡文啊,亲们别嫌弃,么么哒
 第二十三章 回忆
更新时间:2014820 8:26:15 本章字数:2864
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已是立夏。
楚国的习俗,这类节气来临的那一天,全家人要聚在一起用饭,也有增进感情的意思。
大夫人对这个难得能让全家人聚在一起的节日十分重视,早早让管家采购好需要的食材和一切物件,甚至亲自过问把关。
姜冲因为之前在外舟车劳顿太久,事情办得也不错,皇帝慷慨地给了假期,让他在家多休息几天,自回府后,他不忙也不闲,乐得轻松。
谁知道这惬意的生活能持续多久呢。
——
姜天还真知道,这也是他印象最深的几件事之一,其中一个就是二妹妹的死,给父亲的打击极大,二妹妹出事以后,父亲得知后立刻快马加鞭往家里赶,不眠不休。—由于急着赶路没有好好休息吃饭,还有丧女的悲痛,父亲发起了低烧。
起初,所有的人都没有在意,战场上的情况哪一次不比现在恶劣,大大小小的伤数不胜数,每次不还都过来了?这点小病小痛的请大夫,有点小题大做了,喝点热汤,晚上捂着睡个觉就会好。
姜冲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小病而已,并未放在心上,甚至还带病忙碌。
没多久他就病倒了,请了太医来,诊断后说是悲伤过度,之前受凉没有喝姜汤什么的,加上连日劳累,休息不够,本是小病,由于没有好好调养,导致旧疾复发,病情严重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父亲受过那么多伤,大小病痛无数,年轻的时候还好,现在年纪逐渐大了,那些旧伤无一不在折磨他的身体。
他怎么能忘了,他不是个好儿子!
太医话说的比较委婉,但是大家都听明白了,明着说就是父亲的病是自己休养不当,还有陈年旧疾一起汹涌而来,是治不好了。精心调养一番,不让他劳心费神或许还能多活个两年。
精心调养可以,国公府不缺上好补品,也不缺钱。可是不劳心费神就不太可能了,父亲现在即使不做武官了,也还是吃朝廷俸禄,要忠君之事。就是要为当今圣上做事,父亲本来就是个闲不住的。
那个太医被父亲直接赶出去了,父亲还说他身体好得很,活到七老八十也没什么大问题。
话虽如此,他心系边疆,思虑甚多,还暗地里让大夫人为几个孩子早早定下亲事,若是他忽然去了,也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太大影响。
父亲对他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疼爱的,就连不争气的绔少姜开和最没有存在感的庶女姜环,都为他们做了最好的安排。
可是姜天不愿意,那时候他年轻气盛,是最意气风发和叛逆的时候,如果说姜开是京城闻名遐迩的风流公子,招蜂引蝶;那么姜天就是文武双全、气度不凡,性子矜傲,自视甚高。
他清清楚楚地记得,大夫人替他相中了沁阳公主,父亲竟然也赞同,要大夫人赶紧定下,去求皇后赐婚。
所有人都说这是一桩好姻缘,天作之合。姜天只觉羞愤难忍,沁阳公主是陛下和皇后的女儿,出身尊贵,备受宠爱。如此天之骄女,多少有着骄横跋扈的性子,贵女圈人人皆知。
娶妻娶贤,大夫人这是不想让他好过!
是的,当初的姜冲真真是恨极了大夫人,他是父亲原配的孩子,对占据自己母亲位置的女人自然是没有好脸色的。
继子对父亲继娶的妻子,大抵都是有敌意的,何况大夫人想让他尚公主。驸马之名虽然好听,但是仕途什么是不用想了,不能和别人一般参加科举,即使入朝为官,也是挂个虚职。
他是国公府的大公子,更是姜家长子,世子之位理所当然是他的。父亲曾找过自己,说他是人中龙凤,日后必能光耀门楣,使姜家长久不衰。是啊,就因为他足够优秀,所以世子这个没什么实权的悠闲名号,应该让给他的弟弟,那个不学无术的姜开!
不过他还是接受了父亲的建议,放弃了世子的位置。
不得不说,那时候的姜天,真的是太偏执,太清高了。
后来,他就离开姜家,走父亲曾经的路。他用了四年,从一个无名小卒做到了威勇将军,乱世出英雄,他的官位,真真是实打实的军功,是在多次战役中累积的。
四年里,他没有和家里联系过,但是会从别人口中得知一些楚国的消息,其中就有姜家。据说,应国公府的二公子不知道走了什么好运气,入了公主的眼,总之,姜家的二公子尚了楚国最尊贵的公主。公主有自己的公主府,但她是姜家的迎进来的第一个儿媳,需要在公婆前尽孝。
他很诧异,唯一的儿子要娶高贵的公主,不能纳妾,大夫人居然也舍得。
说是要伺候公婆,谁真的敢让一个公主做什么呢,贤帝竟然批了姜冲的请求,同意身为驸马的姜开为国公世子,世代传承,可见对沁阳公主的宠爱。
公主也是皇族,公主的孩子也是皇帝的外孙,姜家子孙有皇家血统,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保障。
后来他才明白,姜家终究是要牺牲一个儿子的。
------题外话------
最近各种卡,文文字数都比较少,勿拍。
 第二十四章 出来活动
更新时间:2014820 8:26:15 本章字数:3382
姜冲闲置在家满一周,立夏如期而至。
因为这一天姜冲要去宫里,然后由皇帝带领去京城郊外举行迎夏仪式,所以用餐时间是放在中午,开席之前,大夫人严厉警告了她的三个儿女,尤其是姜开和小女儿姜珑,不要惹父亲生气,不要找二姑娘的晦气。
有大夫人的精心打理在前,连几个姨娘都被请出来一起用饭,姜冲的脸色顿时好了不少,如雨过天晴,连带着对大夫人和孩子们说话都和气不少。
姜冲的心情确实舒畅,一个原因是二女儿情况比过去好了太多,还有一个就是家庭和睦,妻子儿女都相处的很好。
老爷这么想不奇怪,可是大夫人面上的神情就比较僵硬怪异,因为大公子对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