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下五千年5-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辛弃疾的队伍到了济州官府,叛徒张安国正在里面设宴请客,一听是 
辛弃疾来了,有点心虚,但是一时还弄不清他们的来意,就吩咐兵士让他们 
进来。 
    辛弃疾和同去的勇士闯进大厅,看见张安国跟一些叛将正在宴席上喝 
酒作乐,气得眼都红了。他们也不跟张安国说话,拥了上去,七手八脚把张 
安国捆绑起来,拉出衙门。等济州兵士赶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张安国缚在 
马上。 
    济州的兵士见了辛弃疾威严的神色,没人敢动手。辛弃疾当场向兵士 
们宣布说:“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谁愿意抗金的,参加到我们队伍 
里来吧!”济州的兵士多数原来跟过耿京,听到辛弃疾一号召,有上万人愿 
意跟他们走。辛弃疾立刻带着义军,押着叛徒,直奔南方。 
    辛弃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营,南宋朝廷审清楚张安国的罪行,立刻把 
他砍头示众。 
    辛弃疾回到南方后,被派到江阴做官。他不顾自己职位低微,好几次 
向朝廷提出抗金的主张,可惜都没有被采纳。后来,虽然做了几任地方官, 
还创建过一支“飞虎军”,但是始终没有能够实现他北伐中原的愿望。在他 
四十二岁那年,竟受朝廷官僚打击,被迫退休。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反映他的 
豪放性格和爱国热情的词。他的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 
    就在辛弃疾南下那一年,宋高宗退位,由他的侄儿赵昚(音shèn) 
接替皇位,这就是宋孝宗。 



                      212 陆游临终留诗 



    宋孝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决心改变屈辱求和的政策,很想做一番恢复 
中原的大事业。公元1163年,他任用了一名很有名望的老将张浚(音j 
ùn)做枢密使。 
    张浚决定出兵北伐,并请朝廷发布诏书,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配 
合宋军收复失地。 
    当时枢密院有个编修官陆游,很有文才,张浚就派陆游起草这份诏书。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浙江山阴人,幼年的时候,正是北宋灭 
亡的年代。金兵在江南抢杀掳掠,陆游从小就尝够了国难的痛苦,也看到、 
听到江南军民抗击金兵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滋长了 
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少年时代的陆游,由于勤奋学习,能写一手出色的文章。二十九岁那 
年,他参加两浙地区的考试,被取为第一名。恰巧奸相秦桧的孙子秦埙(音 
xūn)也参加这次考试。秦桧在考试前就暗示考官,要让秦埙得第一名。 
考官没买他的账,还是秉公办事,让陆游中了第一名。 
    这件事使秦桧十分恼火。到了第二年,陆游到京城临安参加考试。主 
考官发现陆游的文才,又想让他名列前茅。秦桧得知这件事,更是生气,蛮 
横地命令主考官取消陆游考试的资格,还要追究两浙地区试官的责任。打那 
以后,秦桧对陆游怀恨在心,不让他参加朝廷工作。直到秦桧死去,他才到 

临安担任枢密院的编修官。 
    陆游热情支持北伐。可是担任统帅的张浚缺少指挥的才能。张浚手下 
的两名主将又相互猜忌,发生摩擦。宋军出兵没有多久,就在符离(今安徽 
宿县北)打了一个败仗,宋军全线溃退。 
    北伐失败,一贯主张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对张浚大肆攻击,还说 
张浚用兵,原是陆游怂恿出来的。后来,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罢官回 
山阴老家去了。 
    宋孝宗在金兵的威胁下,抗金决心也就动摇起来。第二年又跟金朝订 
立了屈辱的和约,打那以后,再也不敢提北伐的事。 
    差不多过了十年,负责川陕一带军事的将领王炎听到陆游的名声,把 
他请到汉中去,做他的幕僚。汉中接近抗金的前线,陆游认为到那里去,也 
许有机会参加抗金战斗,为收复失地出一份力量,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命。 
到了那里,他曾经骑马到大散关边,观察金人占领的地区。在王炎衙门里, 
他常常亲眼看见金军占领区的老百姓,冒着危险给宋军送来军事情报。这些 
情景使他对抗金前途充满了希望。 
    他经过详细考察之后,向王炎提出一个计划。他认为恢复中原一定要 
先收复长安,要王炎在汉中积蓄军粮,训练队伍,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可以 
进攻。但是,当时临安的南宋朝廷并没有北伐的打算,川陕一带的将领大多 
骄横腐败,王炎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更谈不上按照陆游的意见出兵。陆游满 
怀希望又落空了。 
    不久,王炎被调走,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在安抚使范成大部下当参议 
官。范成大是他的老朋友,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却并不讲究一般的官场礼节。 
陆游的抗金志愿得不到实现,心里气闷,就常常喝酒写诗,来抒发自己的爱 
国感情。但是,一般官场上的人看不惯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颓放。陆游 
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后来人们就称他陆放翁。 
    这样一过又是二三十年,南宋王朝又换了两个皇帝——宋光宗赵惇(音 
dūn)和宋宁宗赵扩,南宋王朝始终没有决心收复失地。陆游长期过着闲 
居的生活,他把满腔爱国热情寄托在他的诗歌创作上。 
    公元1206年,韩侂胄(音tuōzhòu)担任宰相,发动了一次 
大规模的北伐。 
    这使陆游十分兴奋。但是韩侂胄的北伐,并没有充分准备,加上朝廷 
内部矛盾重重,使最后一次北伐又失败了。宋宁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杀害了 
韩侂胄,把他的头颅献给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 
    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 
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一生辛勤创作, 
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 
    公元1210年,这位八十六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 
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 
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13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当韩侂胄北伐的时候,金朝内部也已经十分腐败。北方的蒙古族趁这 
个时机强大起来。 
    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斡音wò)边, 
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集会,公推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就是大帝的意思), 
并且给他上了一个称号,叫成吉思汗。 
    铁木真本来是蒙古族孛儿只斤部酋长也速该的儿子。他幼年的时候, 
金王朝统治者对蒙古族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各部落之间也互相打冤家,蒙古 
族人民的生活十分苦难。铁木真的祖先俺巴孩就是被金朝皇帝杀害的。 
    铁木真九岁那年,也速该把铁木真带到一个朋友家订亲。他把铁木真 
留在朋友家里独自回家,赶了一段路,肚子饿得慌,想找点东西吃,正好看 
见有一批塔塔儿部人在草原上举行宴会。他下马走进人群,按照当地风俗, 
参加了塔塔儿人的宴会。 
    塔塔儿部和孛儿只斤部打过冤家。也速该没想到这一层,塔塔儿部却 
有人认出了也速该,偷偷地在也速该吃的食物里放了毒药。也速该在离开宴 
会回家的路上,肚子疼得支不住,才想到刚才在宴会上中了毒,但是懊悔也 
来不及了。他熬着疼痛赶回家里,就咽了气。 
    也速该一死,孛儿只斤部失掉了首领,都散了伙。原来归附也速该的 
泰亦赤部也脱离了他们,还带走了不少也速该的奴隶和牲畜。钦木真的家境 
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泰亦赤部的首领怕铁木真长大起来向他们报仇,就带领人马捉拿铁木 
真,想把他杀害。 
    铁木真得到消息,连忙逃到一座森林里。 
    铁木真在森林里躲了九天九夜,没吃没喝,忍不住饥饿,走了出来。 
他一出森林,就被泰亦赤人抓住了。泰亦赤人给他戴上木枷,带到各个营帐 
里去示众。有一天,泰亦赤部的首领和百姓都在斡难河边举行宴会,只留了 
一个年轻的看守监视他。铁木真趁看守不防备,举起木枷把看守砸昏了,逃 
了出来。 
    以后,铁木真和他的母亲、弟妹又躲进深山里,靠捉土拨鼠、野鼠当 
饭吃,日子过得更艰苦了。 
    年轻的铁木真为了恢复父亲的事业,想尽办法,渐渐把他们部落失散 
的亲属和百姓聚集拢来。他在跟别的部落的战斗中打了胜仗,力量渐渐壮大 
起来。 
    铁木真跟另一个部落的首领札木合是朋友。他俩常常白天在树荫下举 
行宴会,晚间睡在一起,要好得像自己兄弟一样。但是,后来铁木真力量强 
大了,札木合部下有人投奔铁木真,札木合很不高兴。有一次,札木合的弟 
弟抢夺铁木真的马群,被铁木真部下杀了,双方发生了冲突。札木合集合了 
他统治的十三部一共三万人马攻打铁木真。 
    铁木真也不肯示弱,把部下的三万人马分成十三支队伍,抵抗札木合 
的进攻。双方在斡难河边的草原上展开了一场大战,铁木真抵挡不住,败退 
了。札木合把抓住的战俘成批杀害。这件事引起札木合部下的不满,纷纷脱 
离札木合投奔铁木真,铁木真虽然打了败仗,实力反而更壮大了。 
    铁木真没有忘记杀害他父亲的仇人塔塔儿部首领蔑古真。没有多久, 

蔑古真得罪了金朝,金朝派丞相完颜襄约铁木真配合进攻塔塔儿部。铁木真 
认为这是个报仇的好机会,就和金兵一起夹击塔塔儿部,把塔塔儿部打得全 
军覆没,俘获了大批人口和牲畜、辎重。 
    金王朝认为铁木真立了功劳,封他做前锋司令官。 
    以后,铁木真又经过几次战斗,陆续消灭了蒙古高原好几个部落,终 
于统一了全蒙古。 
    他被蒙古各部首领推举当了大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位以后,建立了军事和政治制度,使用了蒙古文字,使蒙 
古成了一个强大的汗国。但是金朝还把蒙古当作它的附属国,要成吉思汗向 
他们进贡。成吉思汗立志要改变这种屈辱的地位。 
    金章宗死后,太子完颜永济即位,派使者到蒙古下诏书,要成吉思汗 
下拜接受。成吉思汗问使者新皇帝是谁,使者告诉他是永济。成吉思汗轻蔑 
地吐了一口唾沫,说:“我原来以为中原主人是天上人做的,像这种庸碌无 
能的人也配做皇帝?”说罢,就把金朝的使者丢在一边,自己上马走了。 
    打那以后,成吉思汗就跟金朝决裂。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决心大举进攻金朝。他登上高山对天祈祷, 
说:“金朝皇帝杀害我的祖先俺巴孩,请允许我报这个仇吧!”接着,他就选 
了三千名精锐骑兵南下。金将胡少虎带了三十万金兵抵抗,被蒙古军打得一 
败涂地。过了两年,蒙古兵又打进居庸关,围攻金朝的中京(今北京市)。 
成吉思汗跟他四个儿子分兵几路,在河北广大平原上横冲直撞,所向无敌。 
    这时候,金朝内部十分混乱,金主完颜永济被杀,新即位的金宣宗不 
得不向成吉思汗求和,献出大批金帛,把公主嫁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才撤 
兵回去。 
    成吉思汗打败了金朝,兵力更强大了。公元1219年,有一支蒙古 
商队受成吉思汗派遣到西方去,经过花剌子模(在今里海东,咸海西),被 
当地的守将杀害。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二十万蒙古大军攻打花剌子模,接着, 
又向西攻打,占领了现在的中亚细亚各国,前锋一直打到现在的欧洲东部和 
伊朗北部,才带兵回国。 
    成吉思汗带兵西征的时候,曾经要西夏发兵帮助,西夏不但拒绝出兵, 
而且和金朝结了同盟。成吉思汗回来以后就决心灭掉西夏。在围攻西夏京城 
的最后时刻,他自己却得了重病。他知道好不起来,就在病床上对部下将领 
说:“我们攻打金朝,要向宋朝借路。宋朝和金朝冤仇很深,一定会答应我 
们。”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儿子窝阔台接替他做大汗。窝阔台按照成吉思汗 
的遗嘱,向南宋借路,包围金朝京城开封。公元1233年,蒙古军攻破开 
封,金哀宗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 
    蒙古又联合南宋围攻蔡州。 
    金哀宗派使者向宋理宗(宋宁宗的继子,名叫赵昀)求和,说:“金朝 
被灭,下一步就挨到宋国了;如果跟我们联合,对金、宋两国都有好处。” 
宋理宗没有理睬他,金哀宗走投无路,只好自杀。公元1234年,金朝在 
蒙、宋两军夹攻下灭亡。 



                        214 贾似道误国 

    蒙古、南宋联合灭掉金朝以后,南宋乘机出兵,想收复开封、河南一 
带土地。窝阔台借口南宋破坏协议,进攻南宋。 
    打这以后,蒙宋双方不断发生战争。 
    到窝阔台的侄儿蒙哥即位后,派他弟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进军云 
南,控制了西南地区。公元1258年,蒙哥分兵三路,进攻南宋。他自己 
亲率主力进攻合州(今四川合川),忽必烈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另一路 
由兀良合台率领,从云南向北攻打潭州(今湖南长沙),准备三路会师后, 
直取临安。 
    蒙哥的军队进攻合州的时候,合州宋将王坚和全城军民奋起反抗,坚 
守合州东面的钓鱼城。蒙古军把钓鱼城围了五个月还没有攻下来,蒙哥却在 
攻城的时候被炮石打中,受了重伤,回到大营不久就死了。 
    忽必烈正向鄂州进兵,还没过江,得到蒙哥的死讯,有人劝他赶快回 
到北方去争夺汗位。忽必烈说:“我奉命来攻打宋朝,哪能空手回去?”忽 
必烈观察了沿江的形势,就派几百人的敢死队当先锋,强渡长江,宋兵没有 
防备,果然溃败。蒙古兵就大举渡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