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下五千年5-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崇祯帝命令袁崇焕马上进宫。袁崇焕接到命令,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事,匆忙进了宫。 
    崇祯帝拉长了脸,责问说:“袁崇焕,你为什么要擅自杀死大将毛文龙? 
为什么金兵到了北京,你的援兵还迟迟不来?”袁崇焕不禁怔了一下,这些 
话都是从哪儿说起?他正想答辩,崇祯帝已经喝令锦衣卫把袁崇焕捆绑起 
来,押进大牢。 
    有个大臣知道袁崇焕平日忠心为国,觉得事情蹊跷,劝崇祯帝说:“请 
陛下慎重考虑啊!”崇祯帝说:“什么慎重不慎重?慎重只会误事。”崇祯帝 
拒绝大臣的劝告,一些魏忠贤余党又趁机诬陷。到了第二年,崇祯帝终于下 
令把袁崇焕杀害。 
    皇太极用反间计除了对手袁崇焕,退兵回到盛京。打那以后,后金越 
来越强大。到了公元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称满洲:又过了一年,皇 
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叫清。这就是清太宗。 



                      244 徐霞客远游探险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 
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 
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 
籍、图册。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老师督促他读儒家经书,他往往背着老师, 
把地理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时候,禁不住眉飞色舞。 
    十几岁那年,他的父亲死去,他决心亲自到名山大川去游历考察一番。 
但是他想到母亲年纪老了,家里没人照顾,没敢提这件事。 
    他的心事毕竟被母亲觉察到了。当母亲了解到他有这样的愿望,跟他 
说:“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了我留在家里,做篱笆下的小鸡、马圈里的小 
马呢!”母亲为他准备行装,还给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有了母亲的热情支 
持,徐霞客远游的决心更坚定了。 
    徐霞客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开始离家外出游历。他先后游历了太湖、 
洞庭山、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和北方的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每 
次游历回家,他跟亲友谈起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中的惊险情景,别人都吓 
得说不出话来,他母亲却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老母亲死了,徐霞客就把他全副精力扑在游历考察的事业上。 
在他五十岁那年,他开始了一次路程漫长的旅行。他化了整整四年时间,游 
历了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省,一直到我国边境腾冲。他跋山涉水,到 
过许多人迹不到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有一次他在腾越经 
过一座高耸的山峰,发现悬崖上有一个岩洞,根本没路可通。他冒着生命危 
险,像猿猴一样爬上了悬崖,终于到达了洞口。 
    又有一次,他在湖南茶陵,听说当地有个麻叶洞,洞里有神龙或者精 
怪,不是有法术的人,都不敢进洞。徐霞客不信神怪,他出了高价雇个当地 
人当向导,进洞考察。正要进洞的时候,向导问他是什么人,当他知道徐霞 

客是个普通读书人的时候,向导吓得直往后退,说:“我以为您是什么法师, 
才敢跟您一起进洞,原来是个读书人,我才不冒这个险呢。”徐霞客并不罢 
休,带着他的仆人举起火把进洞。村里的百姓听到有人进洞,都拥到洞口来 
看热闹。徐霞客在洞里考察了很久,一直到火把快烧完才出来。围在洞口的 
百姓看他们安全出洞,都十分惊奇:说:“我们等了好久,以为你们一定给 
妖精吃了呢。”徐霞客漫游西南的时候,除了随身的一个仆人外,还有一个 
名叫静闻的和尚和他们作伴。有一次,他们在湘江乘船的时候,遇到了强盗, 
他们的行李财物被抢劫一空,静闻和尚因为受伤,在半路上死去。到最后, 
连他随身的仆人也离开他逃走了。但是这些挫折都没有动摇他探索自然的决 
心。 
    徐霞客在旅途中,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 
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 
记。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 
考察记录。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 
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 
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 
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 
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 
进行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 
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不但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宝贵文献, 
还称得上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呢! 



                        245 闯王李自成 



    崇祯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1628年,陕西闹了一场大饥荒。老百 
姓没粮吃,连草根树皮也掘光了,只好吃山上的泥土。但是一些地方官吏, 
照样催租逼税,叫老百姓没法忍受下去。陕西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 
    这年冬天,明王朝从甘肃调了一支军队到北京去。这支军队开到金县 
(今陕西榆林),兵士们领不到饷,闹到县衙门去。带兵的将官出来弹压, 
有个年轻兵士气愤地站出来,带领兵士们把将官和县官杀了。这个兵士就是 
李自成。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候,就喜欢骑马 
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后来,父亲死了,家境穷困,李自成到银川驿站里 
去当马夫。他待人热情,驿卒们也挺爱戴他。 
    李自成的家一向担负代官府收租税的差使。米脂连年收成不好,农民 
拿不出租税。当地有个姓艾的大地主,乘机放高利贷,想在农民身上盘剥。 
李自成看大家交不起租税,就自己一个人借了债把税交了。过了一段时间, 
姓艾的地主逼李自成还债,李自成还不起,姓艾的就唆使官府把他抓起来打 
得半死,还锁上镣铐,把他放在太阳底下晒,不让吃东西。百姓和驿卒向县 
官恳求把李自成放在树荫下,让他吃点东西,县官也不答应。这一下把群众 
激怒了,大家一哄而上,砸开李自成身上的镣铐,带着李自成一起逃出米脂, 

到甘肃当了兵。 
    这一回,李自成在金县杀了将官,带着几十个兵士一起投奔王左挂领 
导的农民军,当上一名头领。 
    明王朝派出的总督杨鹤看到起义军越来越多,十分害怕。他一面派兵 
镇压,一面采用高官厚禄招降农民军将领。王左挂禁不住诱惑,动摇投降了。 
李自成不得不另找队伍。后来,他打听到高迎祥领导一支队伍起义,自称“闯 
王”,就决心投奔高迎祥。 
    高迎祥听到李自成带兵来投奔,十分高兴,马上叫他担任一个队的将 
官,大家把他叫做闯将。 
    高迎祥和别的起义军联合起来,转战山西、河北等五个省,声势越来 
越大。官军到处围剿,遭到失败。最后,崇祯帝恼羞成怒,调动了各省官军, 
想把各路起义军全部包围,一口吃掉。 
    为了对付官军围剿,高迎祥约了十三家起义军的大小头领在荥阳开会, 
商量对策。 
    荥阳大会上,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敌人兵力太强,不如打回陕西 
老家避一避再说;也有的不同意,但是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这时候,李自 
成站了起来说:“一个兵士肯拼命,也能奋战一下;我们有十万大军,敌人 
能拿我们怎么样?”高迎祥赞许地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办?”李自成 
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起义军应该分成几路,分头出击,打破敌人的围剿。 
大家听了,都觉得李自成说得有理。经过一番商量,十三家起义军分成六路。 
有的拖住敌军,有的流动作战。高迎祥、李自成和另一支由张献忠领导的起 
义军向东打出包围圈,直取江淮地区的凤阳。 
    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明太祖死后,那里成为明朝的中都。农 
民军出击凤阳,就是要打击明王朝的气焰。 
    高迎祥、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一路进军,势如破竹,不到十天,就打 
下了凤阳,把明朝皇帝的祖坟和朱元璋做过和尚的皇觉寺一把火烧了。这一 
着真的震动了明王朝朝廷,崇祯帝听到这消息,又急又气,下令把凤阳巡抚 
处死。 
    高迎祥和李自成又带兵回到陕西,来回打击官军,叫明朝的官员手忙 
脚乱,狼狈不堪。 
    崇祯帝和地方大臣都把高迎祥的队伍看成眼中钉,千方百计要消灭他 
们。有一次,高迎祥带兵进攻西安。陕西巡抚孙传庭在盩厔(今陕西周至) 
的山谷里埋下伏兵拦击。高迎祥没有防备,经过一场激战,被捕牺牲。 
    李自成带领留下的队伍杀了出来。将士们失去了主帅,心里十分沉痛。 
大伙认为闯将李自成是高迎祥最信任的将领,加上他的武艺高强,打仗勇敢, 
就拥戴他接替高迎祥,做了闯王。打那以后,李闯王的名声就在远近传开了。 
    李闯王的威名越高,越引起明王朝的害怕和仇恨。崇祯帝命令总督洪 
承畴、巡抚孙传庭专门围剿李自成。李自成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但是因为起 
义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和李自成的足智多谋,多次冲破官军的包围圈,活跃在 
四川、甘肃、陕西一带,打击官军。 
    在这个困难的时刻,另两支起义军的首领张献忠、罗汝才都接受明朝 
招降,李自成手下的将领也有人叛变。这使李自成的处境增添了困难。 
    公元1638年,李自成从甘肃转移到陕西,准备打出潼关去。洪承 
畴、孙传庭事先探听到起义军的动向,在潼关附近的崇山峻岭中,布置了三 

道埋伏线,故意让开通向潼关的大路,引诱李自成进入他们的包围圈。 
    李自成中了敌人的计。当他带领起义军浩浩荡荡开到靠近潼关的山谷 
地带的时候,两面高山里杀出了大批明军。他们依仗人多和地势有利,向起 
义军发起一次次冲击。起义军经过几天几夜的搏斗,几万名战士在战斗中牺 
牲,队伍被打散了。 
    李自成和他的部将刘宗敏等十七个人打退了大批敌人才冲出重重包 
围。他们翻山越岭,克服了重重困难,到了陕西东南的商洛山区,隐蔽起来。 
    明军占领了潼关,派出大批侦骑,搜捕李自成,搜了几个月,毫无信 
息。后来听有人传说,李自成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已经死去,明军才放松了 
搜捕。 



                      246 卢象昇战死巨鹿 



    当李自成等十八人正在商洛山区休整的时候,明朝东北边境的形势越 
来越紧张。自从熊廷弼、袁崇焕被冤杀以后,明朝在东北没有得力将材。后 
金军曾一再派兵进关,掠杀人口和牲畜。公元1638年,清太宗派亲王多 
尔衮(音gǔn)等率领大军第四次远征。清军直达北京外围,京城形势危 
急。明王朝内部意见分歧,有的主张抵抗,有的主张讲和。崇祯帝也拿不定 
主意,一面号召全国兵马援救京师:一面又让兵部尚书杨嗣昌和宦官高起潜 
秘密派人去东北找清朝试探求和。他听说总督宣府大同地区军事的卢象昇是 
个将材,就把卢象昇召到京城,命令他总督全国援兵。 
    卢象昇到了北京,崇祯帝立刻召见,问他该怎样对付清军进攻。卢象 
昇早就听说朝廷正在秘密议和,他直截了当对崇祯帝说:“陛下要臣督师, 
臣只知道打仗,不知道别的。”崇祯帝听得话里有刺,很不高兴地说:“议和 
是一些大臣的议论。朝廷从没讲过要和。”他要卢象昇跟杨嗣昌去商量对付 
清军的办法。 
    杨嗣昌对卢象昇阻挠他的和议,心里恼恨,让高起潜担任总监,把各 
路来的四万援兵分成两半,一半由高起潜指挥。 
    这样,卢象昇名义上是统帅,实际上只掌管两万兵马。 
    清军分八路进军,长驱直入。一路打到高阳,原来支持袁崇焕的兵部 
尚书孙承宗已经告老在家,听到清军打来,带领全家十几口上城抵抗。高阳 
城被清兵攻破,孙承宗全家都壮烈牺牲。 
    卢象昇带兵开到保定,正在抵抗清兵,崇祯帝却听信杨嗣昌的诬告, 
责备卢象昇指挥不当,撤了他的职,要他戴罪立功。杨嗣昌还把卢象昇仅有 
的二万人马又分出一半给别的将领管辖。卢象昇到了巨鹿,兵力只留下五千。 
那时候,高起潜带领的人马就驻在离巨鹿只有五十里的地方,卢象昇派人向 
高起潜求援,却遭到高起潜的拒绝。 
    卢象昇孤军作战,十分困难,由于杨嗣昌的破坏,粮饷也接济不上, 
将士们饿得发慌。 
    一天早晨,卢象昇走出营门,向四周将士作揖说:“我们受国家的恩, 
只怕不能为国牺牲,不要怕活不了。”将士们听了,个个感动得掉泪。 

    卢象昇把五千残兵分成三路,命令将军虎大威、杨国柱分别率领左右 
军,他自己带领中军,和清兵激战了一阵,杀退了一批清兵。 
    到了那天半夜,明营四周响起了觱篥(音bì ì古代一种管乐器)声, 
                                           l 
几万清军骑兵把明军围得水泄不通。虎大威带兵突围,被清兵压了回来。卢 
象昇大声喊道:“虎将军,我们为国尽忠的时刻到了!”将士们齐声响应,喊 
杀声震天动地,战斗从早上一直到晚上,卢象昇身上中了四箭,受了三处刀 
伤,杀得像血人儿一样。他还拼命格斗,杀了十几名清兵,终于倒下。 
    高起潜没等卢象昇那边战斗结束,早就拔营逃走。多尔衮率领清军一 
直打到山东济南,带了大批战利品,才撤回关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