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怎样炼成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曹操是怎样炼成的-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元164年2月,朱穆的继任黄琼去世,短短时间死了两位尚书令,天下想要靠正常途径做官入仕的士子们感到万分绝望。他们将对前途的无望,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化成对逝者的悲伤,争相赶来为他送葬。四方远近名士六七千人赶来为他送葬,此事震惊太监,于是便派人打扮成送葬者,前去探听消息。

士大夫如此兴师动众,太监终于等到了机会,将士子大夫们的言行添油加醋地渲染一番,并且认为他们有可能要造反。

刘志也知道,国家并不能依靠这些太监治理。他打开香薰,拿出太监唐衡为他泡制的香饼深深地吸一口,无比沉醉地闭上眼睛,发出轻轻一哼。而后半睁右眼:福,你们享着。累,他们受着。不挺好吗?

七八个分列两边跪坐的太监瞬间交换眼色。长着倒八字眉的徐璜想辩驳,被上唇厚下唇薄的赵忠用眼神制止。

赵忠原本是个木匠,因一相面奇人说他上眼白太多难有善终,便愤而自宫改行当太监。整日跟锦衣玉食混在一起,总不会不得善终吧。

他们既不想得罪皇帝,又不想让士大夫们嗅出味道,费尽心思琢磨出一条历时持久的对策,无声无息地凌空撒下一张夺命大网。

公元166年,太监们以遭逢日食为借口,决定选拔一批人才。借皇帝之名下诏给三公、九卿、年俸两千石的校尉,让他们举荐符合要求的贤才忠臣。其实他们想要掌握三公九卿们的人脉,究竟谁和谁瓜葛。先建立名册,摸清底细,再一网打尽。

士子、学子们并不知道这是太监们设下的战局,还以为属于他们的春天已经到来,呼朋唤友奔走相告。名冠世界的超级大都会洛阳正酝酿着一场血雨腥风。此刻正在上小学的曹操情况又能如何?

舌下潜流生祸患

太学小学部跟大学部虽然同属一个学区,却属于分体建筑。中间有一条河流相隔,河水将小学部弯成半岛形状,十几座汉代典型建筑错落居此。

古人认为,凡是上了小学的学生,必须还要跟家人相连,对于小学生的教育,由学校和家人共同承担。

大学才是四面环水的雍丘之地,唯有一条小桥通过,大学学生才能在四面与世隔绝的天地中专心学习圣贤理论,完善自我修养,获得治世知识。

大学和小学的环境寓意深刻。

曹操已经十二岁,进入二年级学习,课程内容皆是《诗经》、《小雅》、《孔子》、《孟子》等教材的“故事版”初级课程。也会学算术、基本手工编织、写字、刻竹简。

太学注重对学生的文化培养,学生在一年级学习辞赋经典,第二年就要自己作赋。在具体作赋问题上,没有一定之规,如同古人对音乐的理解“万声可颂”,作赋可达“万物可赋”。

皇帝刘宏就是在十二岁时作下质量上乘的《皇羲赋》,令天下学子争相研习。

由于当时竹简是流通的书写载体,很费时间,也很沉重,运输、保存都极为不便。这就需要人们不说废话,不写长文,不浪费资源。赋一般以四字为主,高度凝练,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也是提高他们的专业训练,如公文、奏表、书信、祭文等都采取赋的形式。教课先生几乎在每节课上都要求学生作赋,名为“每日一赋”。大规模的强化训练,别说人,就连猴子也会吼叫得有声有律。曹操进入小学部学习,虽然课业加重,但野性习气不改。只不过他隐藏得更深,玩的项目更高级,更有技术含量,比如骑马、射箭、投骰子、戏狗猎兔,鹞鹰捉鼠等。

宫内太监们卯足了劲想要跟士大夫们大干一场,此时的曹操年纪尚小,才得以避开即将到来的巨大灾难。

又一届太学生面临毕业,寻找门路做官做事的太学生们已经坐不住了。他们嗅到了春天的味道,多年来被压抑的情绪转化为蠢蠢欲动的激情,将他们及他们崇拜的偶像推向风暴中心。

李膺出身名门,他的秉性和身材一样宽直板硬。他任城门校尉还是曹腾的举荐,谨记曹腾教诲“为皇帝分忧,为国家效力”,坚持打击太监及太监们犯罪的亲属,太监连放假也不敢出宫,生怕被他抓住错误。曾一度被世人称颂为“太监克星”。陈蕃作为太尉为了救别人,多次被免官,可谓侠肝义胆。王畅出身显贵,其父王龚,官至太尉。为人清直雅俊,执法不偏不阿。

学者郭泰、贾彪只喝了半杯下午茶,就为弘扬三人编出一句口号:“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天下俊秀王叔茂(王畅),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

这几句话很快便在学生当中流传开来。加上各方士子大夫们推波助澜,相互跟风,将陈蕃、李膺、王畅的名望推高到“领袖”级别。

三人的名声传播迅速,不可能不被太监们知道,也不可能不被太监们深恨。添油加醋的话传到刘志那里,刘志当即将几案上的盘子碟子摔个精光。“天下楷模李元礼”?在汉家天下的地盘上,谁敢用“天下”这两个字?

太监们常跟刘志泡在一起,自然知道他忌讳什么,怎么说才能刺痛刘志的神经。乘势重提黄琼丧礼,凭什么一介退休官员的丧礼能聚集六七千人?比皇城守卫还多数倍,要是他们借口集会,手里拿着武器,大汉帝国的天下就得改姓!

一句话如同点穴术般点得刘志身体僵直,两眼瞪大,凝视了太监们数秒钟。这还了得!老天送给他的天下怎能任旁人贼视?下令彻查李膺、陈蕃、王畅三人,若证据确凿,便以其罪治之。

太监们乘机谏言,虽然可以惩治三大领头者,他们三人的拥众何止千百?

刘志紧张起来:那就再查出他们的同党,以同罪论处!

身为太尉的陈蕃要将这件案子挡住,理由是这个案子所牵连的都是海内著名人士,而且这些人都是忧国忧民、尽忠国家和皇帝的人。如果将他们法办,没有明确的罪名,恐怕难以服众。

陈蕃认为只要他不签字,太监们就不好去州郡抓人。如此完全跟皇帝站在了对立面。他不知道,皇帝要办的就是这帮海内名人。至于他们忠心不忠心,天底下有的是忠心的人,只要给他俸禄和地位,谁都会忠心于皇帝和国家。

你陈蕃不签字,寡人我一样可以抓人!必须让你知道,天下谁说了才算!

这场浩劫将如何演变成一场巨大的龙卷风,将诸多无辜士子卷入其中?又是如何成就了曹操“英雄”之名?

英雄多半性莽撞

刘志绕过司法程序,亲自签署逮捕令,将李膺等人逮捕到北门黄寺狱。同时下发的名单中有太仆杜密、御史中丞陈翔及陈寔、范滂等,共二百多人。

震惊全国的大搜捕行动,身为司隶校尉的曹嵩首当其冲,立刻集合二百六十人的抓捕队伍,执行抓捕行动。

曹嵩和李膺是同事,知道李膺等人被捕纯属无辜。当初他上任司隶校尉时,得到过士大夫们的帮助与鼓励,曹嵩想要报恩,便借机拖延时间,给无辜受牵连的士子大夫们逃跑的机会。

那一段时间,曹嵩这个大凡人,由于得到上头命令,显得大权在握,带着部下冲开别人家,将卷入政治漩涡的人带走。他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藏身之处:地道、阁楼、间壁、密室……完全可以写一本“隐蔽建筑大观”。并告诫曹操,除了学院哪儿也不能去。尤其不能去其他同学家走动,免得被误抓。

朝中发生这么大事情,整个洛阳如同一座受惊的鸡笼。抓捕的官兵纵马驾车,像从笼中轻易取物。不断有被抓的士大夫们喊冤叫屈,凄厉的喊冤叫屈声不绝于路。

曹操走到学校,看见官兵把先生和总长都用铁链锁住颈脖。一个官兵在前面拖,一个官兵用皮鞭在后面抽打。官兵每抽打一次,被打的先生们都紧皱眉头,咬牙忍着,痛苦不堪。

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何颙乃当世名儒,时任小学部总长,同时为议郎,参议国事。

全院师生不敢上前解救,偷偷地看着七八个先生和教务人员被官兵拖着。总长何颙也在其列。当他看到官兵们呵斥曹操他们闪开时,赶紧喊道:快回教室!

曹操向来无事帮闲,有事忙闹,见到打架和不平的事习惯性地兴奋。曹操热血一涌,冲上前去揪住官兵锁何颙的铁链子喊道:放开何总长,他是好人!

官兵猛地抬脚一踹曹操,骂道:哪儿来的小杂毛?给老子滚开!

何颙痛心疾首地大喝:不要打学生!我跟你们走!

曹操被踹得跌进花坛,仍旧快速爬起来喊道:放开先生们,他们是好人!

另一个官兵抡起棍子朝着曹操就打,他身材瘦小,躲闪及时,官兵一棍打空,反被曹操抓住棍子,跟官兵撕扯在一起,朝走廊里的师生们喊道:快来呀,救人啦!

先生们眼看事态不好,赶紧从窗后面跑到走廊上,以防事态有变。

几个官兵冲上来,意欲围攻曹操,眼看曹操要吃亏,几个站在走廊里的先生见状快速冲过来。

小学院的学生们看先生们冲过来,呼啦一起冲出教室,朝官兵们涌来,几十个人扭打在一起,全院师生瞬间聚集到几百个,人群嘈杂,声称不许带走何颙等人。

一官兵抽身挤出人群,到大街上召集官兵前来增援。

师生跟官兵“混战”的结果是,何颙等人还是被带走,曹操等师生被带到负责皇城治安的城门校尉府问话。

同为司隶校尉的东片区治安负责人曹嵩闻讯赶来,少不得赔礼道歉,花了不少钱,说了不少曹操不成气候的话,打通数道关节,才被允许来北寺狱提人。曹嵩害怕曹操在里面受惊,或者受苦,赶紧急匆匆地下到气味难闻的地牢,没想到曹操正坐在十几个被关押的师生们中间,跟他们吹牛:我父亲是当今堂堂司隶校尉,我保管不出三日,他们就会放我走,到时候我要父亲把你们一起……父亲,你怎么来啦?

曹操发现曹嵩冷面站在木栅外,赶紧起身跑来,其他犯人也围拢过来,狱卒拿出钥匙打开铁链,曹操赶紧跑到曹嵩身边,要他把所有人一起保释。曹嵩只说了句“跟我走”,就要拽着曹操走,谁知他死死拽住木栅,非要曹嵩将其他师生一起带着,他才肯走。

曹嵩被曹操气得七窍生烟,当众一个大巴掌打上去,在师生们的注目礼下,被曹嵩连喝带骂地揪出地牢。

曹操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面色阴沉地坐在车上,抑止愤怒地听曹嵩数落了一路。到家后,脸色铁青的曹嵩连邹氏都不理,拎着曹操的后衣领就到了祖父曹腾的灵位面前,要曹操跪下。

曹操看到祖父曹腾的灵位,扑通跪倒不满地大叫:我错在哪里,凭什么罚跪?

谁知曹嵩也一下子跪倒在曹腾灵位前,像曹腾活着时那样回话:父亲大人,儿子不孝,没有管好阿瞒。他今天不但带头聚众滋事,险些惹下大祸。

曹操也对着曹腾的灵位陈述,好像曹腾真还活着似的:祖父您不知道,何总长他们是好人!我那叫拔刀相助,不叫滋事!

曹嵩站起来,又是一巴掌打在曹操头上:你还嘴硬!你会被当作“党人”抓起来!

曹操反而皱眉呵笑:那就请父亲把我抓起来吧,连好先生都是“党人”,我这坏学生肯定也是“党人”。

曹嵩低声喝骂:你还有脸笑?你这样做很危险,你知不知道?

曹操笑眯眯地看着曹嵩:那么我问父亲,乱抓好人危不危险?

在曹嵩眼中,一向不用大脑生活的混账儿子,竟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早就习惯了否定曹操的曹嵩,又该如何回答?

乱世何能辩是非

父子之间的争端,往往是从一个眼神开始的,何况还是这么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才十二岁的曹操竟然敢用质问的口气跟父亲对话?曹嵩拎着他的后领来到书房,让他跪坐在对面。

曹操心情忐忑,看来今天又要被骂出书房了。

曹嵩却在寻思一个好的谈话方式,作为父亲,尤其不能在儿子面前失了威信。他想跟他好好谈谈。

他是司隶校尉,是负责皇城治安的片长,抓谁不抓谁,不能由他说了算。至于好坏人,更容不得他过问。

曹嵩叹息:所以,为父只管抓人,不管好坏。

曹操撅嘴皱眉:贪官污吏是明显的坏人,为什么不去抓?却要抓无辜的先生?

曹嵩面色沉郁,居然“贪官污吏”这样的话从十来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来,可见那帮先生没少给学生灌输有害言论。

曹嵩面露怒色,压低声音:以后在任何地方都要少说这些危险的话。小小年纪,懂什么!

曹操不甘示弱:我当然懂!要是错抓好人……

曹嵩赶紧倾身捂住曹操的嘴,看看外面,小声说:祖宗,快别说了,难道这些道理就只有你明白吗?

曹操扒开曹嵩的手,俯身急切地问道:既然明白,为什么还要做?

曹嵩沮丧地回答:我只能听上面的。

曹操纳闷:即使是错的也要听?

曹嵩收回目光,倒杯茶喝:很多事情,等你长大了才能明白。

曹操大怒,一挥双手:错对本来就很清楚,为何等到长大以后!

曹嵩当自己在曹操书房,猛地站起来指着他:不要过问跟你无关的事,眼下最要紧的是学习!

曹嵩说完就走,走到门口,才发现是自己的房间,忙转身掩饰尴尬,朝曹操摆手:出去,出去,背诵课文去!

曹操常常被曹嵩无厘头的小过错逗得发笑,这次也不例外。笑着走到门口神秘地对曹嵩说:父亲,那就多娶几个姨娘吧。

曹嵩低呵:别瞎说,这又是为什么?

曹操笑道:多生几个弟弟,你就不会这么烦我了。

曹嵩气得再次挥起袖子要打曹操,他已经蹦出好远,转身走开。曹嵩眼睛放光地回想刚才曹操说要他纳妾的话,沮丧地摇摇头。

曹操出手救何颙这件事被小学部的教员们传到社会上,引起人们广泛议论。了解他的,都只认为生性使然;不了解他的,反而觉得他是英雄出少年。

曹嵩派阿才和另两个小厮每天护送曹操上下学,轮流值守,不允许他乱走乱动,曹操算是过了一段有专职“保镖”的日子。

今天抓了这个,明天杀了那个。学校的先生们如同惊弓之鸟,根本无心授课,整天聚在一起小心议论。

学生们显得无所事事,只在课间无聊地打闹说笑。不再相约晚上去哪条街捉弄行人,放学到哪儿买好东西玩。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