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第八章所有者权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8-第八章所有者权益-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计实务笔记

第八章 所有者权益
              要点
      实收资本
    1、实收资本、股本核算的特点以及筹资费用的处理
    2、独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的会计处理
    3、股份公司减资的核算
      资本公积
    1、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和核算要求
    2、转增资本的要求
      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的核算内容和核算要求
一、实收资本、股本核算的特点以及筹资费用的处理
    1、实收资本
    (1)投资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以实际收到和存入开户行金额,在其注册资本范围内部分计入实收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记作资本公积。
    (2)企业以实物资产投入的资本,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在办理实物产权转让手续时,在其注册资本范围内部分计入实收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记作资本公积。
    (3)企业以无形资产投入的资本,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在移交有关凭证时,在其注册资本范围内部分计入实收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记作资本公积。其中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入账。
    (4)投资者投入的外币资本,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合后记入实收资本,合同有约定汇率,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合后计入实收资本,合同约定汇率与当日汇率不同产生的折合差额作为资本公积核算。
    2、股本:股份有限公司在核定的股本总额及核定的股份总额的范围
    (1)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股票的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即为股本。股本应当等于企业的注册资本。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大于股本总额称为溢价发行,小于股本总额的称为折价发行。我国不允许企业折价发行。
    (2)股东大会批准利润分配方案中应分配的股票股利、可转换公司债券按规定转为股本,都需要按股票面值和分配的股数或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计入股本,超过面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3、股份公司募集资本费用的处理
    股份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的手续费和佣金等费用,扣除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收入中抵消,发行股票的溢价不够抵消或无溢价,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两年的期限平均摊销。

    二、独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
    独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的会计处理包括:
    1、评估确认后调账。独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要经过资产评估和评估后的确认,评估确认的资产与企业资产原账面价值有差额,应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同时在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
    2、如果规定调账日期与资产评估的基准日、确认日不一致,在评估基准日到调账日期间内资产数量已经发生增减变化,如果评估资产数量减少,减少部分原评估确认的差额不再调整,如果资产增加,增加部分按实际取得的价值入账,需要调账的,只是原被评估资产在调账日依然保留在企业中的部分的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3、原有净资产折股。独资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按公司法规定,折合的股份总数应当等于原公司净资产额。

    三、国有独资公司的投入资本
    特点:全部为实收资本,没有资本公积。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投入资本
    1、初建:投入资本全部记入“实收资本”,实收资本等于注册资本。
  2、增资扩股:新股东的出资额大于约定注册资本比例份额部分,记为资本公积。
    五、股份有限公司的投入资本
  1、发起式设立:筹资风险小,筹资费低。筹资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2、募集式设立:筹资风险大,筹资费高。
   溢价发行的,筹资费用从溢价收入中支付;
   面值发行的,筹资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两年内分摊计入管理费用。
    六、独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
  1、改建的三种形式:整体改建、分立式改建、合并式改建
  2、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程序
   ①、开展资产清查
   ②、进行资产评估
   ③、按评估后净资产折股
  3、独资企业改组成股份制企业的会计核算
   ①、资产评估:所有资产以评估价值重新入账、差额扣除递延税款后,计入资本公积。
    借:有关资产科目 (调增项目)
      贷:有关资产科目 (调减项目)
        递延税款 (未来应交所得税)(33%)
        资本公积 (资产评估净增值的税后净额)(67%)
   ②、原有企业净资产折股:净资产折股和确认的公司股本之间如有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会计处理上有两种方法: 
  A、沿用旧账:注销原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同时将净资产换取的股份总额和股票面值(一般为1元/股)的乘积作为股本入账;
  在会计处理时要注意:将累计折旧冲销固定资产原值,不再确认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以后在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
  B、结束旧账,开设新账。首先注销原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然后,开设股份制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
    七、实收资本增减变动的核算
    (股份公司采用收购本企业股票方式实现减资,按照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减少股本,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依次减少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低于面值总额的,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
    1、变动条件:
      ①、符合资本化条件并报批
      ②、按法定程序报批减资
  2、增加实收资本的三种基本途径:
   ①、资本公积转增:
     借: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
   ②、盈余公积转增: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③、所有者投入: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④、发放股票股利的
          借:利润分配—转作普通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贷:股本
    3、实收资本减少的核算原因:
     ①、资本过剩:
   A、回购价格高于回购股份所对应的股本
        借:股本(回购股份的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超面值部分)
          盈余公积(超面值部分)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超面值部分)
         贷:银行存款(回购价款)
   B、回购价格低于回购股份所对应的股本
        借:股本(回购股份的面值)
          贷:银行存款(回购价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C、发还股款的,对于超面值部分,按以下原则处理:
    a。收购溢价发行的股票的:
    借:股本
        资本公积 (首先减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减完资本公积后再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还不够减时才减本年利润)
      贷:银行存款
    b。面值发行的:
     借:股本
         盈余公积 (直接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还不够减时才减本年利润)
      贷:银行存款
     ②、发生重大亏损:
      借:股本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八、资本公积
    (一)、概述
    资本公积的明细科目
    (1)资本或股本溢价,反映企业实际收到的股款大于注册资本的金额。
    (2)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反映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的价值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资本公积准备金额。
    (3)接受现金捐赠,反映企业接受的现金资产捐赠直接计入该项目的金额。
    (4)股权投资准备,反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接受资产捐赠等原因增加的资本公积,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而增加。
    (5)拨款转入,反映企业在收到国家专项拨款项目完成后按规定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
    (6)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反映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折合差额。
    (7)关联交易差价,反映因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交易所形成的资本公积。
    (8)其他资本公积,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资本公积以外形成的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准备项目的性质:以上股权投资准备、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等项目,是所有者权益的一种准备,不得直接用于转增资本。
    与留存收益的区别:形成来源不同:
      A、资本公积:投资者投入
      B、留存收益:利润转来
    (二)、核算
    1、股本溢价
    形成:投入资金超过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形成。
         借:现金
            贷:股本 (股份公司)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股份公司)
         借:资本公积 (非股份公司)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非股份公司)
    发行费用大于股票冻结期间利息收入部分,先减溢价,剩余作长期待摊费用
    2、股权投资准备
    三种形成原因
      ①、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企业受赠
      ②、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企业增资扩股
      ③、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企业权益份额的差额(股权投资差额为负数)
          借:长期股权投资—X(股权投资准备)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出售或转让股权时确认,转入其它资本公积,之后才可用于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3、受赠现金:交税后可用于转增资本
          借:现金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赠货币性资产价值
  期末,计提所得税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赠货币性资产价值   1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
              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67
    4、接受非现金资产损赠
          借:资产类科目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期末,计提所得税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赠货币性资产价值   1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计税价格*33%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差额(与现金不同)
    处置时: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5、拔款转入:当拔款项目完成时,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拔款转入
    6、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借:银行存款 外币*现行汇率
              借或贷: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差额
            贷:实收资本 外币*约定汇率或现行汇率
    7、关联交易价差:因关联交易显失公允而视为对本公司的捐赠。这部分资本公积不能用于增资,也不能用于补亏,待上市公司清算时再处理
    8、其它资本公积
    以上情况以外的,各准备项目转入金额,包含豁免的债务。
          借:有关科目
              资本公积—以上各项准备
              应付账款
            贷: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在资本公积中有三个明细项目不能直接用来转增资本,即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股权投资准备和关联交易差价。其中,关联交易价差永远不能转增资本,只有在企业清算时再作处理。

    九、盈余公积
    1、盈余公积的组成
     ①、法定盈余公积:按本年净利润的10%提取
     ②、任意盈余公积:由股东大会决定
     ③、法定公益金:按本年净利润的5—10%提取
    2、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盈余公积的用途
     ①、补亏:不必作专门账务处理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②、增资:转增资本后剩余部分不得少于转增后注册资本的25%
          借:盈余公积 (派送新股)
            贷:股本 (股票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差额,不论正负)
     ③、发放现金股利
          借:盈余公积
             贷:应付股利
    4、公益金的用途:
    集体福利设施、宿舍、托儿所、理发室等。账务处理:按照规定以法定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为了反映剩余的可使用公益金数额,以实际使用数额
          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福利设施等固定资产在处置时,原分录冲回
          借: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十、未分配利润
    1、科目设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方反映未分配利润,借方余额为未弥补亏损
    2、利润分配的程序依次是:
   ①、从净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