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局春秋 作者:古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镖局春秋 作者:古彧-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R虼耍庋娘谑Ω豢赡芟蚬倭抛肮ハ蛩切е摇

  与贼同路不同道

  镖师和贼匪不能互相转化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意识形态中的分歧。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对皇权、对社会、对祖宗、对鬼神的态度上。镖师和贼匪都承认皇权,不同的是,镖师尊重皇权,盼着有个好皇上,自己也好沐浴恩德,当个尧舜之民。贼匪虽然承认皇权,但对“皇帝老儿”已经绝了望,因此常常与皇帝老儿叫板,有把皇帝拉下马的大无畏精神。由此可见,镖师和贼匪虽然共处于一个社会之中,可是对社会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镖师虽然生活困窘,但能够接受这现实。而贼匪对于现实社会强加给他的不公平的待遇是不能接受的,落草为匪、结伙做贼就是对社会现实的抗议和反叛。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镖师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极深,可以说是儒家在武林中的传人,镖师信天命,对神佛虽然敬仰,可是并不崇拜和畏惧,也不畏鬼,认为“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贼匪不信天命,可是怕鬼畏神,对鬼神的态度和对人间官吏的态度一样,是惧之、畏之,并不尊之、敬之。贼匪的鬼神观念极强,怕神降罪、怕鬼敲门,所以叩头烧香,遇庙则拜,可是又没有宗教信仰,宣称“神鬼怕恶人”。镖师虽然今生血斗,可是对来生和彼岸也很关心,所以镖师遁迹空门、为僧为道者不乏其人。贼匪只顾今天,不管明天,所以很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镖师处污泥而不染的品德以及其特殊的意识形态,决定了镖师就是镖师,不论作为一个阶层还是个体,它都是稳定的,这种稳定又进一步促成了镖师意识形态的稳定,意识形态不但决定政治态度也决定了镖师的生活方式,更是决定了镖师作为一个习武之人的武德——职业道德。

  洁身自爱的品行

  镖师在个人生活上大多能洁身自爱,贼匪们常说“吃喝嫖赌我不抽(抽大烟)”,因为当贼为匪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喝、嫖、赌,如抽上鸦片烟,五尺之躯也就要困卧在床,也就难以当贼为匪,也就不能吃喝嫖赌了。嘎杂子们是以“坑、蒙、拐、骗,我不偷”为信条,因为坑、蒙、拐、骗几乎无人过问,偷则触犯王法。镖师常年和贼匪、嘎杂子打交道,不但与坑、蒙、拐、骗、偷绝缘,而且也不沾嫖、赌、抽的边儿,在生活上追求的也就是吃大碗肉、喝三盅酒而已。

  镖师的业余时间不多,即便在休息的日子里,也仍然要早起遛马、练功、习武,这三件事完毕后方能休息,到茶馆品品茶,逛逛天桥、庙会。

  老北京的茶馆中有不少书茶馆,茶客们一边品茗,一边听评书。茶馆中流行的书目大多是包公案、彭公案、七侠五义等,其内容充满了封建正统思想,贯穿着忠君、敬上、守义、孝亲,而且是片面的愚忠,单方面的守义。镖师心中敬仰的人物,也正是评书艺人口中赞美的人物,耳边听着赞歌,心中其乐融融。

  北京饭馆虽多,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但这都不是镖师能去的地方。许多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倒是镖师们时常光顾的地方。大大方方往那里一坐,吃多少叫多少,不穷作、不摆谱,饮酒有德,七分而已,八分算尽量,决不会有酒后无德之举。

  闲着没事,有时镖师也逛逛戏院子,当时前门一带盛况空前,八大镖局,八大茶楼比肩而立,大戏院就在身边,进去听听戏也很方便。在戏院里,镖师绝对是文明听众,不像有的嘎杂子那样大叫,拍手、喊倒好。

  助人为乐的品格

  这里所说的助人为乐,可不是镖师在走镖的时候,管别人的闲事,而是说他们在不走镖的时候,在难得的休息日里,所做的好事。古时候,北京前门一带的镖局和天桥是近邻,所以镖师们是天桥的常客。天桥有许多打把式卖艺的武林朋友,这些朋友,极少数有真功夫,大多数是花架子,但嘴上功夫厉害,什么武艺都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一操练,内行人却能看出许多破绽,所以才有了“天桥把式,光说不练”这一俗语。有些习武的人性格刚烈,常常对于口出狂言的把式加以戏弄,教训教训他。可是镖师由于武德所系,决不干踢场子的事,不帮钱缘,也会帮个人缘。

  老北京的庙会众多,一个月三十天几乎排得满满的。只是到了清末时期,许多庙会由过去的宗教色彩变成了商业活动,算卦相面的,卖针卖线的,卖药卖糖的,玩物拉洋片的,跑马戏耍猴的,卖食品卖花布的……五行八作,齐汇京城,好不热闹!镖师们大多是外地人,在北京没有家室,所以也是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等地庙会的常客。

  在京城,镖师是很有影响的人物。一是他们的穿着、作派、言行与众不同;二是他们勇于仗义执言,有些嘎杂子在街面上闹事,敲诈勒索小商小贩,旁人都怕祸及其身,所以不敢出来说句公道话,这时如有镖师在场,一定会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久而久之,街面上如出了什么纠纷,受害的一方往往会拦住过路的镖师:“请达官爷帮着评评这个理。”

  镖师在这种情况下,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理、有利、有节地解决这场争端。如嘎杂子们蛮横到底,“给台阶不下”,镖师也不惜用武力解决,三招二手将其打翻在地,然后又把他扶起来,拉着他喝酒去,表示愿意交个朋友,声称“不打不相交”。如果将嘎杂子打倒后就算完事,嘎杂子一定会恼羞成怒,待镖师走后,会更加变本加厉地欺负受害者,老北京的市民们管这种情况叫“帮人不到家,不如不帮”。所以镖师宁可赔几个酒钱,也要彻底平了这件事,也不枉让别人喊声“达官爷”。


第十四章何为亮镖

  古代江湖的规矩很多,特别是开镖局,规矩更是多得让现代的人难以理解。就拿镖局开业来说,首先要打点当地台面上的人物,下帖请官、私两方有头有脸的朋友前来捧场,这个举措在江湖中就被称作“亮镖”。

  亮镖在镖局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常言说“头三脚难踢”,这“亮镖”还是头三脚的第一脚,若是各方面的关系不够硬,亮不了镖,这往后的生意必然会非常难做。如果人缘再不怎么样,在亮镖的时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前来“踢场”,是件更加糟糕的事情。倘若手底下的镖师没两下子,被踢了场子,“亮镖”就算是彻底“亮”失败了。如果“亮镖”没出事,镖局的这第一脚算是踢腾开了,算是立住了脚,站稳了脚跟,接下来能不能出人头地,就要看第一次买卖头趟镖是否能打响名号了。

  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亮镖是一件出力并不一定讨好的事情,亮不好不但砸了牌子,连门儿都开不了。既然如此,开镖局为什么还要非亮镖不可?难道说不亮镖就不能开镖局了吗?

  这也并不是说开镖局一定得亮镖,也有的镖局开业没有亮镖,可是不亮镖就没有人知道,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生意可谈了。江湖中的人会说,一个镖局连亮镖的胆量都没有,还能保什么镖?言下之意是你亮镖都没有亮得出来,还有什么保卫商人的能力?

  那么,镖局的创建、开业,难道说只是亮亮镖就行了吗?是否也要像工商业那样向官府备案、获准、请领执照以及纳税呢?这在文献中很难觅到有关记载,但是按照当时商业发展的状况来看,应该是有手续的。首先是需要官府的“路引”,就是镖局在开展业务时官方发放的一种文书,没有这个“路引”,镖局就根本不能开业。其次是镖局立在哪个省,开镖局的人得在这个省内官私两面叫得响,花钱雇用真有能力的教师充作镖头。没做买卖之前先把官私两面的朋友请了来,亮亮镖,壮壮威势。若是没有个名姓,再没有真能力,不用说保镖,就是亮镖都亮不了。自己要逞强,亮镖的日子非叫人给踢了场子不可。

  这就是说,开办一座镖局首要的两件事,一是必须拥有具备武艺高强的武士充当镖头,否则非但保不了镖还会丢镖;二是“当家的”要凭借自己在当地社会的声望、影响进行“亮镖”活动。看来“亮镖”和当今企业开业“剪彩”的形式是差不多的,无论是企业开业典礼,还是商店开张志禧,都会请一些相关的头面人物来捧一下场,同时这种“亮镖”和一些产品的“广告”性质也是极其相似的。

  按照这样的推理,镖局应该是现代商业的先行者了!似乎比现代人还早先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弊端,明白做生意就要“酒香还要叫得响”的道理,这样才能招揽生意获得更大的利益,难怪镖局开张要先“亮镖”了。

  如何亮镖

  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是亮镖,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亮镖的重要性。既然亮镖这么重要,事关镖局的前途,开镖局一定得亮镖,那么究竟亮镖是怎么亮的呢?

  我们来看看郭广瑞、贪梦道人在《永庆升平》中关于亮镖的一段描写。

  再言圣上在驴上,心中暗想,说:“我前次私访,获五虎庄的恶霸。今日览奏,不知前三门外土教匪徒在于何处?”正思想间,已至顺治门大街。忽听纷纷传言:“兴顺镖店亮镖!”圣上不知亮镖是何缘故,心中暗想:“必是人吃的胖,要亮亮膘头儿,朕不免前去一看。”遂跟众人一直往南,见大街南头路东人烟稠密,举目一看,有一高大席棚,悬挂花红甚多。也有书写“陶朱事业”及“本固枝荣”等字,下款俱是士、农、工、商有名之人。大门上有泥金匾一块,双插金花,上写:“兴顺镖店”四字,乃系名人之笔。圣上看罢下驴,将驴拴在隔壁粮店门口,手拿鞭子,分开众人,往内便走。

  进了大门,坐在大板凳上观看。只见以东为上,上房五间,前出廊后出厦,满窗户玻璃,照耀眼目。南边雪白的院墙,当中有绿屏门四扇,上写“斋庄中正”。南边还有院落,北房五间,直通北后院。……又见天棚底下摆着刀枪架子两个,两边有十八般兵器,件件皆精。北房前有八仙桌儿三张,上铺猩猩红毡,摆定元宝无数。

  圣上看毕,并不知里面是何等买卖,只听南院内划拳行令之声,十分热闹。……那小子转身方才要走,忽听外面有人说:“老爷行好,有剩饭无有?赏给我兄妹两个一碗半碗。”圣上回头一看,见来了一男一女,那男子约有二十有余,面带病形。

  女子低头不语,五官倒也端正,钗荆裙布,窄小弓鞋,虽无倾国倾城之貌,亦有羞花闭月之容。圣上看罢,心中暗想:“各省大吏,年年进奏五谷丰收。我辇毂之下,谁知也有乞讨之人!看这二人之貌,并非久作乞丐,其中必有缘故。朕出来可惜未带银两,若带银两,必定问明,周济周济他二人。”正想之间,见看门的小秦椒胡大,手举一藤鞭,照那乞丐劈头就打。那人还手,一拳将小秦椒打倒在地。

  《永庆升平》中所描写的“光顺镖店”,史料中没有记载,虽然其起形式和规模也不算小,但是从其亮镖的仓促来看,这个镖局应该只是一个小镖局,而上面的描述其实只是对镖局“

  亮镖”的一个侧面的展现,但是从这个小镖局亮镖的侧面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镖局亮镖所造的声势——纷纷传言,所请的人士——士农工商,所摆的阵势——兵器财宝,所需的破费——大设宴席,这种热闹的程度,已经足可以让我们看到镖局对“亮镖”重视程度。

  我们知道练武之人都是性格豪爽,对钱财视若粪土的侠士,作为没有积蓄的他们还是倾尽所蓄,力求把“亮镖”亮得热闹一点,规模大一点,大造声势,尽可能地扩大影响面,把方方面面的知名人物,无论是当家的,还是镖师的熟人朋友,也不管是为官的,还是务农的、从工的、经商的,只要是在当地有些名头,必然一一请到捧场,让名人题字,书写个对联,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把十八般兵器往台两旁一摆,威风凛凛,关键时候再耍上几式,来几招绝活,然后热热闹闹大摆宴席,宴请各位来宾,好不气派!

  亮镖会

  “亮镖会”其实是亮镖的另一种形式,和亮镖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也是镖局开业时举办的开业典礼活动。所不同的是能开得起“亮镖会”的当家人,不是江湖大腕,也是已经有了镖局,要开分号的镖局举办的,场面大,费用多,讲排场,更具有炫耀性和表演性。

  “亮镖会”对于将要开业的镖局举办者叫“亮镖会”,但是对于被邀请过来捧场的镖局来说就叫“走会”。对于这样的走会,被邀镖局一般是非常乐意捧场的,因为走会一是和将要新开业的镖局联手,增加了自己的势力;二是“亮镖会”到会的人员,会有很多自己不熟悉的官府要员、巨富商人,对自己的镖局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

  旧时一说“会”,大多和习武团体、镖局有关,千里走会也只有镖局才有这份人力和物力,因为走会和江湖卖艺不同,是一项自我娱乐的活动,表演是分文不取的。镖局组织走会,从表面上看是劳民伤财的买卖,其实不然,走会这种亮镖活动是一箭双雕,名利双收。

  “亮镖会”首先是为了宣传,也相当于现在花巨款在电视台、报纸上作广告,它的利益是潜在的。同时“亮镖会”也是为了进行“示威”,因为亮镖会是实打实的武会,就是表演给商家、达官贵人以及盗贼们瞧的,亮亮家底和真本事,不但显示了自己的实力,在贼匪面前也显示了自己的震慑力,在官僚、富商面前扩大了影响,在世人面前露了脸出了名。

  关于亮镖会的热闹和排场,单田芳先生的《童林传》里有这样一段详细而精彩的描写:

  这十三家镖局代表着全国南七北六十三省的所有同行。他们转了一圈,挨个儿地都看了。熟识的呢,就进去喝口水儿,说几句闲话;不熟识的,也就是一走而过。

  这十三家镖局子就是前面提到的“双龙镖局”、“永昌镖局”、“永发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