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修建了一所中式别墅。我可得好好休息一下,累死我了。
  自辛亥以后,我就在庐山设立了管理机构牯牛岭管委会,管理庐山的建设开发。其实,牯牛岭管委会的主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给“牯岭开发公司”找麻烦,给居住该地的外国人找麻烦。大事很少,如取缔“大英执事会”、“市政议会”等非法组织;但小事很多,比如说,在上风处修建几个沤粪池,破坏道路后长期不修而且还不让人修,禁止修建新建筑物,等等。终于在一年前,由董氏以象征性的低价,赎回了租约。之后,我开始在此修建地一所中国别墅。以前看过一个非常惨的故事,就是关于牯牛岭中式别墅的。该死的英国佬!在中国的土地上,还不让修中国别墅,岂能容你?!
  虽然,幸灾乐祸,不是什么好习惯,但杜奥蒙之战,还是让冲锋枪名声大振,联省顺利打开了市场,协约国开始大批采购董枪。
  欧战开始后,欧洲几乎无穷无尽的军火、军用物资和农产品的需求,就不说了。光是欧美各国不再向亚洲倾销产品,就空出了一个庞大的亚洲市场。因为联省大量的留学生,都曾在各种工厂工作过,生产技术不是问题。而且,轻工业的投资小见效快,扩大生产容易。所以,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多半是生产日常用品的轻工业。从而导致联省的轻工业,比历史上,要强很多。这与董氏无关,董氏投资的,基本都是重工业。最初,这些产品只能在中国内部,主要是联省内部与外国产品竞争;这个时候,竞争者消失,又有了庞大的亚洲市场,联省的轻工业,自然也爆炸式的发展起来了。
  1916年之后,战争的关键就在于美国的态度了。这个问题后来有许多分析,我就少说两句。
  美国为协约国提供了许多贷款,并储有大量的英法货币。无论是利益,还是血缘,美国都倾向于英法。
  由于有联省在1916年提供的2亿美元贷款,以及源源不断的高价物资支持,德国的经济情况,要好不少。但是,德国已经没有耐心了。
  1917年5月3日,德国政府宣布开始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当德国满怀信心的宣布“无限潜艇战”时,已经预计到了美国的参战。但在另一个世界,德国高估了潜艇的作战能力,或者说,没有预计到自己潜艇数目不足。所以,德国最终战败。这里不同的是,战前我从德国大批订购了潜艇,所以,德国此时此刻的潜艇数量和生产能力,都应该比历史上强。不过,这时候,我已经不那么在意了。我已经达到“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的境界了。说白了,深水炸弹和声纳已经研究出来了,美国也会出钱在全世界造船,怎么看,德国也输定了。再说,联省现在的财力大增,实在不行最多还钱而已。反正,现在也还得起了。有心思,不如多争取些美国的订单,造船可是600%的利润啊!
  解释一下,联省这时候的政策,联省对德国、英国和法国都提供了中元贷款,或美元贷款,也收取了部分各国货币。对德国的贷款,只此一笔,依靠这笔贷款,联省在德国取得了一批尖端技术。总的说来,联省的金库里,堆满了英镑和法国法郎,德国马克则数量有限。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财力更不用说,胜负一目了然。
  1917年7月5日,美国对德国宣战。
  同月,中国(北京)对德奥宣战。联省宣布断绝了与德国的贸易。
  其实,联省早在五月就悄悄终止了对德贸易,现在只是宣布一下。终止与德国的贸易是理所当然的,中国并没有自己的远洋运输力量。一切贸易都是通过外国船只,主要是美国船运输。五月美国与德国断交,现在美国对德宣战,对德贸易只能结束。值得一提的是联省在这一年,将德国母机等一批尖端技术资料,运抵联省。虽然为此提供了巨额的贷款,但是,一个字,值!这一成就的取得是艰难的,一方面是源于德国极度迫切地需要这批物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蒋方震与德国良好的关系。当然,德国新一代母机等技术都在研究中,有些新技术即将完成,也是重要因素。
  贷款基本是以物资的形式支付的,其中主要是数量相当可观的农产品,自然价格也不菲。但是,德国人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一切食品价格都已经上涨了一倍多,即便如此,德国也不能够提供最基本的配给。当时,德国人只能把通常作为饲料的蔓菁,当作主要食品了。1916年的冬天,德国人讽刺的称之为“蔓菁之冬”。于是,联省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许多尖端技术,德国人大呼,“中国人在抢劫我们”。这多少损害了中德关系,然德国没有任何办法,而中国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一切。物资的运输,也是困难重重,英国人在海上对德国严加封锁。从而,使德国窘迫至此。阿庭下了很大工夫,辗转经过希腊等几个国家,动用了董氏一直隐蔽的几个商行,也不过,只运送了一小部分。但是,这就足够了,运输行动本来就是个幌子,转移各方面的注意力。在战前,阿庭秘密在德国、希腊等国设置了数以百计的物资储备仓库,存储了大批物资。这些仓库看起来,与董氏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提供储藏场地。每次新物资到达后,就更换标签,以同样同量的原来物资替换。这个时候,阿艇一次清空了所有这些仓库,圆满完成了这一交易。
  虽然,联省早在1914年,就在美、英、法、德、俄等国设立了商务代办处。但是,为了从德国谋求更大的利益,蒋百里从1916年起,就偕夫人与军事观察团,长驻德国,主持处理联省与德国的一切外交事务。说句实在话,德国对联省的感觉并不都是美好,联省的军火和农产品,的的确确给了德国很大帮助。但是,随着联省生产的军火、物资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俄军、法军和英军的手里,也带给德军以很大杀伤。中德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于是,我不得不派遣蒋百里常驻德国。蒋百里也不负众望,迅速缓和了与德国的关系,使中德关系恢复了一贯的良好。
  客观的说,联省与德国在这些技术方面仍有十年左右的差距,某些方面,甚至更久。但是,德国在大型母机等许多方面,代表着世界最高的科技水平。以此为契机,联省在这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从此以后,联省也可以说是世界一流了。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精尽了.今天午夜12点,加精大会.  ?
  第43章
  “知识就是力量,信息等于财富。” ——皮特·董
  1917年10月2日,伦敦哈克大街105号。
  阳光透过云朵,散发着它的明媚,世界一下子明亮起来,肮脏的街道,也平添了几分生气。在有雾都之称的伦敦来说,今天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然,戴维斯·费恩的心情,却前所未有的糟糕。当然,这并不是说,戴维斯喜欢阴冷潮湿的天气。戴维斯是个正常人,虽然不见得喜欢烈日当空,但晴朗的天气,总要好一点儿。
  戴维斯敲敲门,因为有约在先,马克·怀特亲自来迎接他。
  大英帝国的年轻高官,前途无量的戴维斯,是这里最受欢迎的客人。他的到来,受到了热情周到的接待,一切都是最高标准的。然而,戴维斯清楚的知道,古巴的雪茄也好,巴西的原产咖啡也好,还有主人的殷勤也罢,都不过是商人的一点点投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诱人的魔鬼——花花绿绿的钞票。
  像所有的英国人一样,谈话是从天气开始的。从这少见的好天气说起,戴维斯与马克回忆了上一次好天气——三个月前,上上次好天气——已经五个月了,……
  当戴维斯开始回忆三年前的某一天时,他看到了马克胸有成竹的微笑和洞察一切的眼睛。戴维斯愣了一下,努力累积的勇气迅速冰消雪融。到达英国的商船数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伦敦从九月起配给已经断断续续,粮食黑市价上涨幅度又创新高,议会已经有和谈的声音出现,民众的怨气也在酝酿发酵……马克·怀特不可能知道这一切,但是,他更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戴维斯突然间愤怒起来,这该死的美国佬!如果马克·怀特不是个该死的美国佬,如果皮特商行不是一家该死的美国商行,大英帝国一定会让它好看!戴维斯愤愤不平地放弃了最后一次,毫无希望的努力。
  这一天,戴维斯·费恩永世难忘。
  ……
  戴维斯逃跑一样的离开了伦敦哈克大街105号,跳上自己的马车。这天,戴维斯的马车夫约瑟夫意外的发现,被誉为“英国模范绅士”的戴维斯·费恩先生,也是会骂人的,而且还大声地诅咒了一路。“该死的美国佬,强盗!流氓!这是抢劫!……”戴维斯无意之中,发出了与德国人一模一样的感叹。
  一个人的幸福往往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目送戴维斯离开,马克·怀特兴奋的几乎浑身发抖,他快步返回屋内,步子越来越大,步伐越来越快,他手舞足蹈的回到会客室。在会客室中央,马克甚至完美的表演了一小节踢踏舞,有生以来,他还没有跳得这么好过。
  ……
  后来,马克·怀特在的回忆录中,还特别提到这件事。
  “我一生挣过很多钱,谈过无数的生意。却从来没有一件生意,在我的记忆中,能够与1917年10月12日的交易相比。从那时起,我明白‘商业最需要的素质’,就是眼光。
  你能够先人一步看到金矿,自然就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黄金。有生以来,我第一次挣到如此之多的钱,而且如此简单。
  ……
  尽管,我希望能够挣到更多的钱。然,看到戴维斯的样子。我还是决定,选择一个对方不受损失,我又能够获利的方法。双赢,方是长久之道。
  ……”
  ——————————————————————————————
  事情是这样的。我和阿庭来到这个世界,手里没有大百科全书,本身的历史知识也很贫乏。
  我们虽然知道一些大事,但发生时间、详细过程,都不是准确无误。然,只要肯动脑筋,一切都不是问题。在德国,我们得到了技术;在英国,我们得到的就是资金了。大英帝国对整个世界刮地三尺,已经快两百年了,累积了惊人的财富。在欧战,以及后来的二战中,都便宜了美国人。现在,我们自然也要从中分一杯羹了。
  德国在19151年提出了无限制潜艇战,后来德国潜艇击沉“卢西塔尼亚号”客轮,致使1000余名乘客葬身海底,其中有一百多名美国人。美国政府据此向德国提出了强烈抗议,德国遂终止了无限制潜艇战。但是,这使阿庭想起了一件事,从而使阿庭得到了董氏在战争中最大的一笔交易,当然也是最挣钱的一笔交易。
  1916年,阿庭院不仅在操作对德国的“贷款”行动,同时,也向英国运输了大量物资。这些物资部分贩卖,收回成本,部分储藏起来。整个物资运输,从1916年的下半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17年春天。5月德国宣布无限制潜艇战开始,当月击沉协约国商船48万吨,随后猛增至6月份的80万吨,直到7月份的115万吨。英国出海的商船中,平均每3。5艘就有1艘被击沉。到了9月份,英国国内的物资匮乏到了极点,英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储藏了大量物资的美国皮特商行,适时地出现在了英国政府的面前。然后,提出了一个高昂,呃,也不算很高,只相当于其时黑市价七成,的价格。这么说,不是很形象。这样吧,将购买物资的成本,加上途中的运费,储藏费用、关税等所有这些费用,然后乘以十,基本就可以算出物资的成交价格了。同时,皮特商行还从英国政府取得了差不多数额的订单。自然,皮特商行选择的都是利润丰厚的订单,如,利润率600%的商船订单等。这么庞大的交易,皮特商行理所当然的给予了许多优惠待遇,如年息六厘、为期十年、数额达交易额半数的优惠贷款。
  说到这里,我们都已经知道,皮特商行就是董氏(美国)的一家子公司。阿庭想到的就是美国参战的借口——“无限制潜艇战”。但是,阿庭想到此事,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不清楚德国宣布“无限制潜艇战”的准确时间。于是,阿庭从“五四”运动往前推,“五四”运动1919年,那么,欧战结束应该是1918年,那美国参战,也就是“无限制潜艇战”,就应该是1917年了。然后,阿庭就开始了准备。在英国购买仓库,确定需要的物资,物资运输,囤积物资,等等,等等。说起来很容易,但是,既不能妨碍公司资金运转,也不能引人瞩目,还要风险小,利润高,具体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一切都顺利实现了。
  这笔买卖,双方一直对外保密,我也就不多说了。反正,阿庭告诉我一个令我吃惊的数字。相形之下,给德国的贷款,就不算多了。虽然,这笔钱基本都被变成了给英、德的贷款。然,值了!收获的现金,仍然有不错的利润。何况,贷款早晚会连本带利收回来。此外,董氏还有一批订单在手,不着急,慢慢来,钱是挣不完的。关于马克·怀特的回忆录,我们不必当真,这家伙为了自己的佣金,拼命要价。双赢?纯粹是马克·怀特对自己的美化!这是皮特商行与英国政府的最后一单交易。此后,皮特商行就被英国政府列入交易的黑名单了。当然,马克·怀特在回忆录声称交易总额高达五十亿美元,也从来没有被采信——这人喜欢吹牛。通常的分析认为,马克·怀特把这个数字,夸大了四~七倍。
  这只是董氏的一笔交易,虽然它的规模大,时间长,利润高;但是,积少成多,其他交易数量繁多——国内贸易,除了欧洲国家直接采购的部分,其它部分近半,由董氏(美国)承揽承运。董氏在经手的时候,自然要取得合理的利润。虽然董氏为了长期打算,利润率不高,但架不住基数庞大,总的利润自不是那一单交易所能比拟的。而且,董氏投资的钢铁、化工等重工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