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现实讲,贵我两国的实力都是有限的。贵国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它是黄种人百年来第一次战胜白种人,也给我国,以及亚洲个国以极大的鼓舞和启示。但是,贵国在这场战争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贵国高达19亿日元的外债,大部分都是这一时期,以及稍后的扩军,所欠下的吧!
  目前的欧战是个极好的机会,可以大力发展两国的国力。
  ……
  然而,即使如此,像贵我两国这样的国家,想要同时建设海军和陆军,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如果两国结盟,贵国全力建设海军,我国全力建设陆军。想必,操纵亚洲局势,也不是不可能。”
  小幡听到此处,忍不住叫了起来,“现在谈什么结盟,你是在说笑话吗?”
  “哈哈哈哈哈……”,我大笑起来,笑了足足有两分钟,接过秘书递过来的毛巾,我擦了擦眼泪,“失礼了!”我向日置益表示歉意,“贵国领事的话,真是太好笑了,一时便放肆了。”
  我转向小幡,小幡的脸涨得通红,我一字一顿,大声说道:“结…盟…是…有…力…量…者…的…事…情!”
  我停顿一下,轻蔑地说:“如果,我在之前说‘结盟’,才真是个笑话呢!”
  ……
  日置益在来之前,曾经仔细研究过我的资料,我提的建议,虽然在其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就像我所说的那样,“结盟是有力量者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就这么相信我。虽然知道安徽这两年建设不错,国防军也有相当的战斗力。但是,日置益此前,从来没有把安徽与日本相提并论过。而且,日本的利益重心在东北,日置益觉得,对安徽的了解,还是不够。日置益决定,把我传递的信息,传回日本。具体的判断,则需要阅兵演习过后,方能作出。日置益建议陆军派出优秀军官,对国防军的战斗力作全面评估。收集情报,也符合日本的利益。
  9月7日开始,受到日本陆军本部派遣,正在中国活动的陆军参谋次田中义一等人,陆续抵达安庆。其公开身份为日本驻华使馆武官。其中,田中义一刚刚与孙小山达成协议,支持其进攻国防军,并将一笔巨款交给了孙小山。
  在这一阶段,日军由于英国的警告,更重要的是,受到其兵力的限制,暂时停止了军事行动。
  9月10日,国防军出动五十万兵力,同时在安庆、青岛、杭州、武汉、长沙、扬州、济南、南昌等地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国防军展示的装备、军容和兵力,极大的震撼了各国人民使节。知道国防军的是一支现代化军队,与知道国防军是一支拥兵百万的现代陆军,是两回事。前者是量变,后者是质变。
  我知道,展示力量,会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很多人看到中国拥有这样的力量,会在夜里睡不着觉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地主如果知道佃户家里养了一群壮汉,地主也会心里不安的。以后,可怎么得了?怎么才能继续掠夺呀?
  而且,像“印度能够得到各国的先进武器,而中国却的不到”的原因,我很清楚。以后,我的待遇,也很成问题。
  然,我已经顾不上那么些了。如果日本大规模入侵中国,难道我还能避而不战吗?
  稍后的军事演习,规模不是很大,最多的一起,不过是师级。国防军演练了阵地战,遭遇战,攻坚战等等战术。训练有素,技术娴熟。如果说阅兵,是外行看热闹;演习可就是内行看门道了。
  在阵地战中,国防军善于利用地形,构筑阵地。铁丝网、战壕、交通壕、火力点、火炮掩体等,层层迭迭,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互相掩护支援的阵地。客观的说,这是一个简陋的阵地。毕竟它是在短短几天内建好的,大部分火力点的掩体还不够坚固,经不起重炮的持续轰击。如果遇到欧美军队——每次进攻都会火力准备好几天,这个阵地并不足以作屏障。但是,该阵地的构筑速度,对地形的利用,以及其良好的结构,仍然给参观的各国军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什么叫良好的结构?就是个火力点能够互相支援,方便移动补给——重要的火力点,受到攻击时,最少会得到两个火力点的支援掩护,而且可以通过交通壕补充士兵武器。这就使得进攻方,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达成目标。
  同样,火炮的使用和转移,完善的后勤补给,坚决果断的进攻,高昂的士气,训练有素的士兵和专业的军官,都明明白白的显示出:这是一支强有力的现代军队。
  没有什么,比遭遇战,更能展现军队的素质。军官的应变能力,士兵的训练程度,军队的士气,以及心理承受力,一切的一切都会展现出来。当两军突然相遇,先头部队的指挥官必须迅速的判断出进攻,还是防御,然后坚决的执行,以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而主力部队则需要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作出生死攸关的判断,一般来说,除非敌人一触即溃,多半会选择在合适地点构筑阵地,掩护先头部队退下来。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军事行动。国防军在这一过程中的出色表现,说不上“完美无缺”,却也是瑕不掩玉。
  ……
  演习持续了整整一周,每次演习过后,战后总结照例进行,分析演习中出现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它。当然,这一过程,是不容许参观的。
  在演习过程中,我自然不会把所有的实力表现出来。我减少了国防军装备的重炮、机枪的数量。同时,我也没有举行山地部队的演习,像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的四个山地师,更是严格保密。国防军的弱点,我很清楚,火力猛也就意味着后勤压力大。山地师增加了卡车数量,减少了冲锋枪、重炮等武器的配备,增强了其连续作战的能力,以及机动能力。即使如此,山地师的火力也不会弱与任何一支亚洲军队。我是预备,日军大举进攻时,撕开北军防线后,四个山地师直插山海关,以减少对日之战的破坏。那时候,山地师前有日寇,后有北军,身陷丛围之中,不能够持续作战,可不行。然后,出动国防军主力,全力在短期内扫平河南河北,起码打通河北至山海关的交通线。最后,再与日军,在东北,决一胜负。
  田中等人给日本国内的报告,对国防军的评价,总体上还是客观的。
  “……
  国防军总兵力在七十万左右,应该不到一百万——这是从国防军阅兵仪式中出动的兵力,加以推断得出来的。
  ……(推断的详细过程)
  国防军装备武器,还在俄军之上,整体火力大大超过我军(指日军)。具体装备如下:
  ……(相当详细的一张清单,大体准确,只是机枪和火炮数量少许多)
  当然,这只是国防军中在演习中使用的武器,估计只有精锐部队是如此装备。但是,即便如此,以阅兵中展示的武器装备,国防军的火力也应该与我军(指日军)相当。
  ……(充满了军事术语的详细分析)
  ……(对国防军训练程度和士气的评估)
  同时,国防军仍然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应该是后勤。火力的加强,极大的增加了后勤工作的压力。在中国目前的交通情况下,国防军的持续战斗力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此外,国防军的火力配置,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可以利用。
  ……(具体分析缺陷,以如何利用这些缺陷)
  结论:如果我军(指日军)与国防军开战,需要进行全国总动员,力争在一到两年时间内,全力打垮国防军。如此,方有胜利的可能,目前的局部动员,是不行的。即使占据了北中国,也无力与国防军决一胜负。建议将国防军引入北方,用几次大会战,消灭国防军主力。然后,再向南进攻。
  '注':联省的交通情况,比北方强许多,所以,如果战事发生在南方,国防军的许多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田中义一 大正X年X月XX日”
  田中义一的报告,在陆军内部引起很大争议。如果,田中义一不是一向积极主张进攻中国,并且为陆军元老山朋有县所看中,对田中就不会只是指责了。
  不知道,是外交斡旋、百万国防军、财政压力、,还是我的说辞起了作用。也许都有一点,也许是日方想麻痹我。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们与日方,就青岛的意外冲突,展开了谈判。中方代表顾维钧,日方代表日置益。英国调停代表朱尔典,美国调停代表芮恩施。
  双方一连讨论了整整一个月,这时候,我已经收到,来自隐龙社和董氏的日本情报,日本完成了局部动员,结束了征兵,目前,陆军拥有17个师团,总兵力约四十万。有两个师团,派驻到朝鲜,现在,朝鲜有三个师团,辽宁有两个师团,及约一万“满铁”守备队。暂时只是加紧训练,没有采取军事行动。需要时,日军立刻可以出动四~五万兵力。一周内,可以出动,十万兵力。
  国防军自然也在全力备战,加紧武装训练,积累军用物资,制定作战方案,编制作战集群,并在合适地点配置部队,以便需要时,能够直接执行作战计划。现在,国防军在山东、安徽、湖北一线囤积兵力高达五十万,需要时,可以出动四十万军队,向北展开攻势。
  北洋军在南北两个方向构筑防线,形势最为不妙。在国防军展露獠牙后,对北京政府造成的冲击,远远超过了日本。一时之间,北洋军惊慌失措,士气低落。目前,把希望都寄托在英国主子身上。与此同时,日本领事小幡,被派到北京,与北京政府展开谈判。
  一时之间,战事陷入停顿。各方都在积蓄力量。战争,一触即发。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兄弟们,三十比一的点推,也忒难看了,多少给两票。  ?
  第38章
  午餐过后,我慢慢走向书房。九月的天气了,反而更热了,真是个鬼天气。
  警卫远远的跟在身后,真是事无两全。
  我在少年时,也曾梦想着前呼后拥的生活。时至今日,梦想化为现实,却觉得是负担。然而,毫无办法,为了安全,必须如此。
  我虽然没有私仇,两次“严打”却逮捕了数以万计的会党,加之国民革命党以暗杀起家,不要说我,就算是我的孩子们,也只能生活在重重保护之中。(注:我早已经忘记了;当初在上海的‘行医’生涯)
  还没有到书房门口,我就听见黄侗与蒋百里的说话声。
  黄侗原本是我在新军时的亲兵,当时年纪最小,但学识不错,人又很本份好学,深得我的信任。民国后,一直作为我的军事秘书。
  黄侗问道:“参谋总长,你说,大帅到底会不会开战啊?”
  “以大帅的本意来讲,肯定是不想打。”慢声斯语的声音,一听就是蒋百里。
  黄侗道:“切!大帅不想开战,谁不知道,我是想知道为什么?会不会打起来?大帅想动手,还会这么磨磨蹭蹭,早打过去了。”
  蒋轻笑一声,“你想知道?你真想知道?你想知道,那你就说嘛,……”
  我在门外一听,汗都下来了。自从有一次,我把这段话,对着蒋百里绪绪叨叨说了五分钟,这话就在军政府内部流行开了。目前,还有扩大的趋势。
  蒋说完之后,明显心情舒畅,开始给黄侗解释,“打仗就是打后勤。这两个月,虽然没有正式用兵,但新增军费开支,就高达三千七百万。如果开战的话,只怕连续作战两个月,预备的这点军费,就花光了。你说,大帅愿不愿意开战?再说,开战有什么好处?”
  黄侗说:“怎么会没有好处?怎么会没有好处?起码,起码可以统一全国。”黄侗的声音越来越小,明显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蒋笑道:“去年以来,国防军什么时候不能统一全国?要知道,‘国防军,保家卫国,抵御外辱’,并不是说说的!咱们这位大帅,可从来没有把北洋军、国民革命党,放在心上。国防军从建立那天起,就是瞄准列强军队的。要不然,去年就把北洋军主力都消灭了,更不会给国民革命党留下广东省了。”
  黄侗对这些也很清楚,却不肯就此服输,便道:“那大帅阅兵有什么好处?还不都是麻烦?”
  蒋百里说:“正是因为大帅不想打,所以,才会又阅兵又演习的。生怕日本误会,得寸进尺,那样一来,大帅不想打都不成。麻烦是有,不过,真要是开战,国防军这点儿家底,也瞒不了人。何况,也都是些将来的麻烦。现在,欧战方兴,欧美列强就是知道,也只能看着。短期内,还会来拉拢联省。大帅的眼光深远,好几年前就盘算着利用欧战挣钱,真是让人佩服呀!”
  黄侗讪笑一下,道:“大帅说了,拍马屁要当面,效果才显著。”
  我听到此处,不由笑道:“这不正是当面嘛。”
  蒋百里脸色不由红了一红,“去,鬼才会拍你马屁!”
  我走进书房,继续嘲笑道:“台词不对呀,百里应该这么说,‘大帅,我可不知你在外面,所言俱是真心诚意’,这样一来,马屁效果才会显著。”
  蒋百里呲之以鼻。
  玩笑过后,蒋百里问我:“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日本应该不会向我发动全面战争,它们没有钱,崇文,你担心什么?”
  我苦笑一下,道:“日本人这次可是吃了大亏,绝对不会轻易罢休。百里,你心不够狠,带不了兵,这辈子,就是个参谋的命了”,我笑了下蒋,便严肃的说道:“日本与英国关系密切?还是我们与英国关系密切?英国人需要日本,还是需要我们?日后,统治中国的,是北京,还是我们?英国人看得很明白,对我们的实力,也是满怀猜忌之心的。如果日本下定决心与我方开战,英国人会支持哪一方,多半不会是我们吧!可不能小瞧英国人,这些洋鬼子现在虽然在走下坡路,可毕竟统治过大半个世界,不是那么简单的!”
  蒋百里追问道:“就算如此,以日本的财政状况,现在不过勉强维持,如果大军一动,眼前的军费开支,从哪里来?”
  我轻轻摇摇头,道:“百里,说你心不够狠,就是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