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与子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与子归-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屋外天青如水,烟云卷舒似浪一般,空气里满是沉闷的湿意,远空轰隆隆的几声雷,大雨将至。

瞟了一眼廊角铜漏上的刻度。

果然,错过了朝食,又要饿肚子了。郁闷地摸了摸干瘪的胃袋,她深吸一口气,刚要叹便闻到一股诱人的饭香。

“一起用?”

朝东的窗子不知何时打开,从鸾放下手中的笔,诚邀道。

也不矫情,余秭归从容走进厢房,微微一礼。“多谢山老。”

案几上数盘精致小点,刻有问鹤楼篆字的黑瓷缶里鲜粥还冒着热气。目光扫过早已放好的两幅碗筷,她心中含疑却不发问,只含笑看着从鸾以主人之姿为她盛食,而后双手接过。

“多谢山老。”

食不言寝不语,江湖人向来不会恪守这等礼数。只是对面坐着的是南山院的山老,武林中的礼正,大老粗中的儒生,加之这位行止间颇有正气,她原想客随主便从礼即是,却不想安静的气氛反被对方打破了。

“粥和糕点可和口味?”

“好极,问鹤楼果然不同凡响。”她弯弯眼眉,“在下真是沾了山老的光。”

拨了拨碗中的鲜粥,从鸾疏淡的眉目中透出一丝笑意。“谁沾了谁的还说不定呢。”

话中有话,若换做旁人定顺竿而上问个明白,可惜她是余秭归,眼中只有这碗香喷喷热乎乎的粥食,对这顿饭的背后却不感兴趣。

见她神态自若咬了一口韵姜糕,从鸾兀地笑开。果然,果然,怪不得送食盒的时候上官意那般说。

“她不会问。”

“若我诱之?”

“那山老注定失意。”

“哼,你这嘴脸还真是讨厌。”

她从小就不喜欢上官意成竹在胸事事知晓的臭屁模样,还是小匡好啊,永远逃不出她的手掌心,蹂躏得好爽。

“不在意的便不会去好奇,那位余姑娘真不像是江湖人。”

她只是无意说了句,不想却收到了奇效。若她没看错,方才上官意眼中闪过了一丝恼色。

恼色!

这一认知差点让她假装了好久的正道气质毁于一旦,忍住忍住,脸皮抽了又抽。好好想想,究竟是哪句话破了上官意的“不动神功”。

思来想去,终于灵感拖着孛星的尾巴,嗖地一下从她的脑中划过。

“不在意的便不会去好奇”,是…是……这句?

颤抖了,她兴奋地颤抖了。

“阿鸾。”小匡又在叹气,“舅舅的背影纵然很赏心悦目,你也不用这样看他吧。”

“哪样?”

“很…”

“嗯?”

“很色情……”

太露骨了么?藏起不能言明的诡异心思,从鸾正了正眼色,极认真地打量着正在喝粥的女子。

如果说上官意是刚刚开窍,那这位显然是不得门道。有道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看来上官意这次有的磨了。思及此,她心情不由大好,取过书簿掭起笔墨。

竟能让上官吃瘪,真是功秉千秋不世出的奇女子,一定要著书立传,大书特书!

余秭归,元宁十五年春现于岭南道廉州,后入天龙门,为王叔仁第十二弟子。少……

少时如何,原籍何地,从鸾不知道。自她十四岁接任山老后,这还是第一次承认自己无知。

笔尖停滞,她看向对面。

“余姑娘芳龄几何?”

余秭归怔了下。“十七。”

“生于元宁五年?”

“是。”

“几月几日?余姑娘莫要误会,在下是看姑娘已到婚龄,本院虽不才可人面极广,成人良缘之事颇愿为之。”

“多谢山老好意,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秭归的父母虽不在身边,可师尊犹在,婚姻大事秭归也无法做主啊。”

从鸾自认套话技巧一流,掌院以来从未失手,却不想被一招“太极八卦连环掌”推了个干净。

好,好,果然不是个容易相与的聪明人,这回上官可要吃苦了。

半掩容,她欲以衣袖遮住嘴角的邪恶笑意,不想却被一阵乱风吹翻了袖角。掩饰性地咳了两声,再抬首就见余秭归偏首看向铅云低垂的天空。

微乱的鬓发扑朔了容颜,如水墨渲染了一般,让同为女子的她也不由看楞。

远处紫电如一道狰狞的伤疤,划破重重密云,悬停了许久的春雨终于落下。

雨滴敲打着窗棱发出近似于乐音的旋律,只不过这旋律不是红牙慢板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是琵琶击玉的“大江东去”,听着惊心。

飞溅的雨滴落在脸上,余秭归也不避,任凉意渗进肌理。她微地笑开,轻问道:“这场雨会下多久呢,山老?”

“江南的雨耐性向来极好。”

“和人比呢?”

从鸾一怔,而后笑开。

余秭归站起身,冲她微微一礼。“今日有劳山老款待,改日在下一定回请。”

“客气。”抬眼看了一下窗外,从鸾自书案上取来一本书,“梅雨缠绵,不如览卷打发时间。”

余秭归接过,念出书名。“《八段锦》。”

“一本淫书。”从鸾眉色微扬,带抹挑衅。

原以为余秭归多少会有点犹豫,却不想她眼不带眨地将书收进袖里。

“多谢山老,在下定完璧归还。”

而后洒然离去。

愣了好久,直到雨滴溅入眼帘,从鸾这才回过神来。

真是……

她愉快笑开。

上官意的天劫真的到了。



屋外风雨如晦,室中一灯如豆,余秭归的目光垂在已至末页的书卷上。

文后的跋墨迹犹新:

江湖皆道此书淫,只因此书最清明。

八段锦,一段一旖旎,织就世间情。

第一段,弑妹杀亲贪破钞,同根相煎何太急;

第二段,怂子暗害多年友,与虎谋皮存侥幸;

第三段,妒美独夺艳郎心,贪色破戒成鬼蜮;

第四段,路遇佳人被药淫,春风一度好欢情;

第五段,年少贪欢又贪银,夫妻同床不同心;

第六段,嘴上念佛偏吃肉,老尼破戒无悔意;

第七段,点上朱砂扮观音,惺惺作态鬼画皮;

第八段,书不淫来人自淫,盖棺定论待君评。

八段锦,寸寸心,经纬画作真武林。

——南山老人圣德二年梅月玉剑山庄雨前题

南山院前无秘密,除了她的身世,那位山老怕是全都知道了吧。

出山的半月竟比过去的十年还要漫长,可想而知当年爹娘是怎样的艰辛。

江湖么。

这潭水本就不干净,微风一阵便起黑色的波纹。

精湛的耳力捕捉到细微的呼吸,她收起唇畔的讽笑,推开窗正对一双温水似的春眸。

“子愚。”

见他衣袍略湿站在窗下,她有些惊讶,不过须臾便已明白。

“出事了?”

若不是有事发生他又怎能毫无阻拦地走进女眷院落,而且这西厢无人,静的有些诡异。

上官意也不答,扬了扬眉。“秭归如此待客?”好似一切如常甚至还越发惬意似的。

打开门她刚要侧身迎他进来,不想被他一把捉住手腕。她刚要皱眉,就见他低头示意自己因救她而受伤的左腿。瞟过弃在门边的手杖,她叹了口气,认命地将他扶进房里。

“崖下几日秭归也是这般以身为杖呢。”

闻言她头也不抬,笑道:“子愚因我受伤,我很是内疚。”

颈侧温热的鼻息微变,她抬起头,正对他幽暗不明的目光。

“内疚么。”他眼中没了一贯的笑意。

“自然是内疚的。”斟酌了半天,她还是不清楚他为何不悦。

轻哼一声,上官意松开她的手腕,鸠占鹊巢地坐在她适才落座的木墩上。

目不转睛地,眼中犹有一丝恼恨,上官意看着她燃起木炭。橘色的火光映在她的侧脸上,一股说不出的暖意冉冉地袭上他的心头。苏苏麻麻,让他情不自禁地握住她垂下的秀发。

见状,她偏首看来,全然无知的眼神看得他又是心恼。

“小心烧到头发。”他面不改色地胡诌道,顺手将那缕发别到她耳后。

他做得很是自然,余秭归却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有劳子愚。”她向后撤了撤身,微窘的神情取悦了某人。

上官意支手托腮,欣赏着她难得显露的女儿态,眼中绽出无边春意。

这种全神贯注的凝视让她直觉竖起寒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般。忘了烫,她提起热在炉上的茶壶,为他斟了一盏茶。

心知不能逼得太急,上官意顺水推舟地端起茶呷了一口,目光无意瞟过桌上的书册。

“《八段锦》?”黑眸抹过异采,他一瞬不瞬地看着她,倾身靠近,“怎么,秭归春心萌动了?”

轻巧地避开他的动作,适应性极强的她此时再无窘色,姿态从容地坐在他对面,笑道:“‘书不淫来人自淫’,我倒是觉得跋比正文更有趣些。”

直接翻到末页,一目十行,上官意飞速扫过。眸光遽沉,他抬起头。“曼老板死了。”他进门许久不谈正事,此时却突然开口,“秭归好像并不惊讶。”

放下茶盏,她定定回望。“想必子愚已经知道昨夜曼老板曾探访过曼夫人,由此也应推断出曼老板缘何被杀了吧。”

“此时提议回西土无疑是自寻死路。”他轻笑。

江湖人伸长脖子盼了十年,等了十年,终于有余家人的消息,哪里会放走这块“肥肉”。

“曼老板欲携妻离去消息的走漏,不是因为隔墙有我这对耳,而是因为住曼夫人东侧的那对师姐妹。只是……”她意有所指地看向他,“同路时向来以胡语对话的夫妇二人,昨夜却很‘体贴’地说起华语。”

是了,不仅声音没有丝毫压低,反而以华语交谈,分明就是有意让人听去。而那位冲动的冯姑娘无意间为他人做嫁衣,成为小道消息的传播者,于是成就了曼老板被杀的事实。

“不管是谁动的手,曼夫人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余秭归眼睫微垂看着炉火,“韦庄主一直以曼夫人再嫁他姓为借口,不想留她在玉剑山庄,更不想柳无双与她有过多接触。如今曼老板身亡,寡妇留在女儿家也是很自然的事,韦庄主赶人的借口算是没了。”

她瞥向那本《八段锦》,真是触目惊心。

“只是,再好的计策也怕万一。”

她抬眸看向对面,上官意似笑非笑,眸间带着一丝嘲讽。“曼夫人绝没有想到江都府会插手此事。”

江都府?

“以往江湖人打打杀杀,只要不牵连显贵要人,官府向来睁只眼闭只眼。只可惜曼老板是个胡人,而他的死又与传说中富可敌国的武林秘宝有关,朝廷若不抓住这个空子趁机插手秘宝之事,那上位者便是愚蠢至极了。”

看着她微讶的神态,上官意轻笑。

“百川东到海,江湖不仅是江湖,终要流进更脏的地方。先帝是个贪欢爱色不思进取的人,他在位的时候无意江湖,也因此那时候的江湖还算纯粹。”

她明白,他这是在暗示十年前的虎跳崖一战与朝廷无关。

“三年前先帝病重,诸子夺嫡。如今的这位帝王虽终登大宝,可数次征伐已将国库消耗殆尽。偏偏这位心又大得很,若不是军饷掣肘,怕是早要攻打北狄。”眼底讽色渐浓,上官意轻哼了声,“偏巧这时江湖送出个大礼,传说中的倾国财富,那位是有礼不收的傻子么?”

见她臻首略偏若有所思,他又道。

“江都府介入就是讯号,今后的风浪怕是江湖难以承受的。不仅是玉剑山庄,连地位超然的南山院也难以独善其身。”

他意有所指,提醒她不能将自己的秘密透露给任何一人,连南山老也不能。

可他为何如此?

若说先前与她合谋,是因他兴风作浪的癖好。那如今他冒雨而来,将个中曲折一一详解,为的又是什么?

她迷惑地望着他,试图找出原因。可想了许久,还是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

“秭归。”上官意压低了声音,“你这般看着我,我可是会胡思乱想的。”

她愈发茫然。

看了一眼廊角的铜漏,他向她伸出手,见她许久未动,不由心情大好,似真似假地调笑道。“秭归不来扶我出去,难道是想留我共度良宵?”

雨越发得大了,上官意走在雨帘垂落的长廊里,就听身后有人道。

“朝廷盘剥犹以商户最盛,世人将你的散财读成慈悲,却不知你是有心避祸。

子愚子愚,真是个好字。”

黑眸撑大,他猛地回身。

春阑珊,伊人独立影色残,无意向南山。

那个能让他记在心间的人,终于找到了。


第十章 最大的贼

这夜雨疏风骤,北院里一片阴恻诡谲。此时此刻,稍懂眼色的人都会选择缄默,偏有些人还是一根筋。

“师弟,这里这里!”

远远便望见十一挥手示意,余秭归稍稍加快了脚步,走近。

“师兄。”连檐廊里都挤满了人,她假装咦了声,“今日只有北院供饭么?”

“十二,不是为兄说你,都这个节骨眼了你怎么还想着吃饭,还有十一。”

出声的人相貌刚毅,棱角分明,一看便是方正严峻之人。只见他虎目微瞪,吓得十一缩到余秭归身后。

“出门在外不比家里,你们俩虽然年幼可也不能随意放肆。”

“师兄说的是。”两人乖乖低头。

“出山前为兄怎么说的?入江湖者,应行侠仗义,举止合宜。看看你们,一个大呼小叫,一个张口要吃,也不分分时间,也不看看场合。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我们天龙门……”

又来了,十师兄洛川虽然长得很有男子气概,但只要一开口连三姑六婆也要自叹弗如。在他长期荼毒下,她和十一已经练就了“话不入耳、听骂能睡”的绝顶神功。只是可怜了这帮江湖大侠,明明已经不耐却只能咬牙忍着。

半柱香过去。

一盏茶过去。

“你们看看人家武当、少林、峨嵋、崆峒、青城、九华、丐帮……”

生怕漏了哪个,他一口气报出在场所有门派,话锋波及之处众人皆是青筋直冒。

“师兄不去摆摊说相声实在是太可惜了。”十一唇形不动,低声对她道,“连虹桥下的快嘴老张,报菜名的本事都不及他。”

“十一!”

“师兄说的是。”他下意识回声。

哎?师兄的面目怎么开始狰狞了?

“刚才师兄问‘今后还要这般放肆么’?”余秭归好心提醒道。

“啊?你怎么不早说!”

十师兄长期兄代师职,负责教导他俩。看师兄狰狞到一定程度的表情,他便明白了自己的下场。

“禁足。”

只有在罚他们的时候师兄才会言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