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秦可卿梦红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秦可卿梦红楼-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电石火花间,秦可卿明白过来。
  忙对瑞珠道:“方才我落下了一件极重要的东西。这就去取。”
  转身拉着贾蓉会屋。在炕上翻找,果然在被子上见到一方雪白的喜帕。
作者有话要说:  

  ☆、姑苏

  
  秦可卿也顾不得那么许多,拖过贾蓉的手,拔下头上的簪子,用力在无名指尖上一戳。
  殷红的鲜血渗出来,秦可卿忙将喜帕拿起,擦了几下。喜帕上顿时点点红梅映衬。
  贾蓉起初并不明白,任秦可卿将自己扎出血来,恍惚才记起蔷儿教过他这个。若是初次破瓜必然流血。
  秦可卿见好了,顿时心中大安,只是对着贾蓉讪讪道:“这样就好。不会有人知道,坏了你的脸面。”
  贾蓉心道:明明是你不让,这会又来卖乖。
  又想到她是为保全自己的脸面,心中一甜。
  伸手将簪子给秦可卿别上,牵了她的收道:“咱们走吧。不要误了开船的时辰。”
  上房中贾珍与尤氏正等在堂屋里。
  尤氏小心的觑了一眼贾珍,心道:老爷的心思越发看不懂了。昨日唉声叹气的一夜都不曾合眼。早早的坐在厅里等着,也不知道是高兴不高兴。
  贾蓉携了秦可卿当厅下,端端正正的给俩人跪下。
  贾珍忙起身将秦可卿迎起来道:“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万不可再行这样大礼。”
  尤氏也附和道:“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用这样生分。”
  秦可卿将茶一一孝敬,方说话道:“媳妇,不孝。暂不能侍奉公婆。”
  贾珍道:“你自然放心去。若你母亲大好,便速速回来。”
  秦可卿道:“是。好在一路有蓉哥儿与我一起,事事都不用我操心。”
  尤氏拉过贾蓉嘱咐道:“路上一定要小心照看。照看好你媳妇,自己也要小心。”
  贾蓉道:“母亲放心,我知道。”
  贾珍喝道:“你过来。成亲的人了,若是还像以前没个踏实,仔细我捶你。”
  贾蓉唯唯称是。
  尤氏问道下面:“什么时候了。”
  下面答道:“已经卯时一刻了。”
  尤氏听了便道:“时候不早了。你们再去那府辞别老祖宗。要早去早回。切记路上小心。”
  贾珍瞪了尤氏一眼,虽是心中不舍。
  自然思踱:来日方长。只好放人。
  出了前门边见那府中的正门大开,两边的小厮们垂手而立。
  贾蓉挽了秦可卿的手往上房中去。
  还未道上方,只见凤姐急急的迎出来。形态大不如前。
  见了他二人,忙道:“快进去吧。老祖宗正等着呢。”
  秦可卿因问:“婶子,这是怎么了。这样着急忙慌的。”
  凤姐叹道:“快进去吧。进去你就知道了。”
  秦可卿与贾蓉双双进屋。屋中虽然被人塞得满满当当,光景却不似以前热闹。
  众人敛声屏气,细闻之下还有抽噎声。
  秦可卿心中疑惑,却少不得叩头。
  贾母忙命鸳鸯将她扶起来道:“正好你们要去姑苏。不然,可要我怎么好。”说着又哭起来。
  秦可卿不知是何缘故,便悄声问立在一旁的探春。
  俩人悄声来到外面道:“今早上姑苏的林姑父来信说‘敏姑母在半月前就宾天了。’”
  秦可卿一惊,忙问:“这可当真?”
  探春道:“这话还能乱说?老祖宗,正在伤心呢。”
  秦可卿忙道:“我们快进去吧。”
  俩人复携手进门,只听贾母哭道:“我最疼的就是这个,没想到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撇下鳏夫、小儿可如何是好啊?”
  众人都劝慰道:“老祖宗快放宽心些。若是再哭伤了身子,越发让敏姐儿天上不能安顿了。”又道:“儿孙自由人孙福。有林姑爷照看自然苦不了孩子。”
  贾母哭道:“没娘的孩子哪里有个人知冷知热。况那孩子身子自小就多病多灾的。我苦命的孩儿啊。”说着又哭了起来。
  凤姐忙上前劝慰道:“老祖宗,快别哭了。要我说若是老祖宗不放心,就把妹妹接来。这不正好容儿媳妇回家省亲。顺道伴着妹妹来岂不是更好。”
  贾母听闻忙一叠声的道:“好,好,好。快去给林姑爷修书,就说我甚是想念黛玉,将她放在我身边养着。这里姊妹兄弟又多,可陪伴她玩儿。”
  秦可卿边听边感叹:“原来林黛玉就是这样被急急忙忙的接来的。难怪那样草率,连正经的舅舅都没见上,还让人走角门。”
  贾母还不放心将贾蓉叫到跟前,叮嘱道:“蓉儿,你去姑苏定要把黛玉给我带回来。不然,我这下半辈子定不能安生了。”
  贾蓉忙道:“老祖宗,您就放心吧。定把她带来。”
  一语未毕,就听下面的人道:“外面的来催了。不然就要误了时候了。”
  贾母抹眼泪道:“你们去吧。蓉儿,定要照顾好你媳妇。”
  秦可卿也是心酸,老太太一把年纪,还要为儿女殚精竭虑,红了眼眶道:“老祖宗,就放心吧。他人定把黛玉完完整整的带到您跟前来。”
  又辞别了众人,这才由瑞珠扶着往外走。
  摇摇晃晃、晃晃悠悠、颠颠簸簸,将将走了一月有余才到姑苏。
  秦老爹早得了消息,一早派人在外面候着。
  等秦可卿一下车,只见府中安静肃穆,出门不到一年,便恍如来生。
  还不到正房眼泪便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止都止不住。
  秦老爹迎出来,见她这样,自己也哭成了泪人。道:“快到屋中看看吧。再迟怕是见不着了。”
  秦可卿两步并做一步,往屋中奔去。
  姨娘、侍妾、嬷嬷、丫头,在底下嘤嘤的哭个不停。
  秦可卿忙扑在炕上,哽咽道:“母亲。可儿回来。”
  再看姜氏,双目浑浊,脸颊瘦削凹陷,听见声音,僵硬的歪着脖子,看清是自己的女儿,强笑道:“可儿,回来了。回来就好。”
  喘息了着歇了半日,又道:“可儿嫁人了。是时候了。让我见见新姑爷。”
  秦可卿‘嗳’一声,忙把贾蓉叫到跟前,堆笑道:“这就是蓉哥儿。”
  贾蓉忙叫道:“母亲。母亲。”
  姜氏闻言,眼角显出笑来“嗳,嗳。”的应了两声。
  两眼一翻,脖子耿直,便瘫软在炕上。
  秦可卿再摸人已经凉了,再难自抑,便放声大哭起来。
  一时间秦府哭声震天,无人不哀悼。
  一路颠簸,寝食难安,又加上悲恸交加,秦可卿恍惚觉着自己头晕目眩,便哭晕在姜氏的炕上。
  贾蓉见状,忙将秦可卿抱起,由瑞珠领到闺房内。
  到了晚间掌灯时分才幽幽转醒。
  贾蓉见她醒了,忙将温着的粳米甜粥端上来要喂她。
  秦可卿撇开头,责怪瑞珠道:“怎么让蓉哥儿,在这守着?”
  贾蓉忙道:“我也是刚过来,你就醒了。”
  秦可卿问:“前面怎么样了?”
  贾蓉道:“你放心吧,都收拾妥当了。明日就入殓。”
  秦可卿点点头,道:“母亲不是病了一两天,大概父亲早着人预备下了。”
  瑞珠灌上一杯滚滚的热茶,递到秦可卿手里,秦可卿就着饮了。
  对贾蓉道:“给我吃点东西。我这就得过去。”
  贾蓉忙将桌上的粥碗端起来,秦可卿匆匆吃了半碗,实在没什么胃口。
  让瑞珠帮自己换了麻衣,就到灵堂中前受了整整一夜。
  日日忙碌,好在秦老爹都准备停妥了。
  等过了五七,发了丧,入祖坟才算是完了。
  这日姜氏入了祖坟。
  秦可卿便命人青来秦钟。
  有日子不见,秦钟越发的身材风流,俊颜郞目起来。
  秦可卿看着有感叹了一番,将来又是正太一枚。
  只是他身子单薄、行动纤弱、脸未语先红,大有女儿之态。
  秦可卿十分不喜,自己的弟弟怎么能这样‘娘炮儿’。
  正好这日全家人都在跟前。
  秦可卿便将秦钟揽在怀里,对自己的父亲道:“不出半年,这孩子怎么让爹爹养的这样文静了?”
  秦老爹一口茶,呛在嗓子眼儿里,喝也不是,吐也不是。这个‘文静’可不是形容男子的好词。
  半日才叹道:“我老了,你母亲自你走后汤汤水水的不断。也没工夫理他。下面的婆子便更不敢管他。”
  秦可卿道:“我看这样也不行。日后爹爹就不用管了。让鲸卿跟我吧。如今,母亲没了,长姐如母。”
  秦老爹道:“你说的也不错。”
  看了贾蓉一眼道:“你终要北上京中,平白带着他多有不便。”
  贾蓉忙道:“父亲,不再为这个担心。我家中虽人口多,亲近的却没有这么大的。我看着鲸卿模样也很是喜欢。”
  秦可卿又道:“我知道父亲不舍得他。谁说要父亲离了他呢?我就是再厉害,也不能让他亲娘见不着孩子。昨夜,我想了一夜,还是得请蓉哥儿修书进京,求了他二太爷,把父亲调回京城。”
  秦老爹早想过这事儿,只是不好开口,见秦可卿说,忙问:“这可行?”
  秦可卿道:“怎么不可行。爹爹,又不是寻什么了不得的官做。只寻个安稳轻快的差事就罢了。”
  贾蓉也道:“我来的前些日子,还听爹爹说。京中在任的工部营缮郎辞官归故里。父亲,正可官复原职。”
  秦老爹喜得道:“如此倒是极好。”
  秦可卿道:“父亲,便不用挂心此事儿。咱们先到京中再做打算。不说见女儿便宜。再者,等鲸卿成人了。咱们在京中常走动,给他谋个一官半职的也容易。”
作者有话要说:  

  ☆、和好

  秦老爹闻言,哪里还有不肯的。只点头,道:“一切全听你的安排。”
  秦可卿见秦老爹同意,便说:“既然爹爹同意了,就吩咐家人着手准备着。”
  贾蓉道:“我们来回时间紧。不若,咱们先带了鲸卿去。父亲,带着家眷一路上游山玩水,慢慢行走,正到了京中便可上任。”
  秦可卿闻言点头道:“果然,还是你想的周到。就按你说的办吧。父亲,一路上便可走访民俗。我们一早到京中还可打扫住处。”
  秦老爹喜得更是没话说。
  家中事儿处理妥当,再者就是贾母安排的任务,接林黛玉进京。
  秦可卿记得林黛玉是不愿进京的,临死之前,还求了紫鹃把她送回姑苏。
  只是不知道一别之后,她还是那样行动爱恼人。
  秦可卿道:“回来数日,竟不曾去过林家。这边去看看。”
  秦钟问道:“可是林如海林家?”
  秦可卿道:“正是。你知道林大人?”
  秦钟道:“并不知道,只他的小女儿与我是同一个老师。”
  “哦。你延请了西席,我记得黛玉的老师是贾雨村。”秦可卿问道。
  也不怪她奇怪,因秦老爹就是私塾先生,再请老师不是多此一举。
  秦老爹接过话来道:“正是贾雨村。”
  秦可卿问:“你老师教的你什么?”
  秦钟道:“与林家的女儿一样学的《四书》。”
  “学业如何?”秦可卿问道。
  秦钟道:“老师常说‘我与林家的小女儿是不可多得的人儿。’”
  秦可卿笑道:“是吗?这个贾老师倒是会看人。”
  秦老爹说:“还是多亏了林大人的引荐。他这位老师见咱们之间沾亲带故的便屈尊来教。我看着很是用心。”
  秦可卿心道:他贾雨村可最精通于忘恩负义,攀高枝、识时务。若不是看中贾家的门楣,没有银两哪里能请得动他。
  林府与秦府中的境况一样,都是刚去了当家主母。
  下人们正得着这个空偷奸耍滑,只是这点功夫,看着便不如先前齐整。
  贾蓉带了人与正房中去了。
  秦可卿只带了瑞珠到里面寻林黛玉。
  林黛玉因新近丧母,伤心欲绝之处,又病倒了。
  这病刚好正在屋中养着。
  秦可卿进了院子,只见院子静悄悄的。几个年老的婆子正在窗户底下打瞌睡。
  小丫头不见一个定是不知道往哪里玩儿去了。
  秦可卿与瑞珠打开软帘子进屋。
  屋里只有雪雁一个小丫头在地上自己赶围棋玩儿。
  见有人进来,忙站起身来去接。见是秦可卿,‘呀’的一声又道:“秦姐姐,你怎么来了。”
  不等秦可卿开口,里间的王嬷嬷便隔着帘子骂道:“你个作死的蹄子,咋咋呼呼的作什么。小姐,刚要睡实,又让你闹醒了。”
  说着便打开帘子出来要拧她的嘴。
  吓得雪雁直往秦可卿的身后躲。
  秦可卿忙迎着王嬷嬷道:“王妈妈,怎的连我也不认识了。”
  王嬷嬷年老昏聩。只顾赶着雪雁,听见有人出声,才见有个美人站在门前。
  再上前看看却是秦可卿,忙道:“秦姑娘,啥时候回来的?”
  秦可卿道:“回来没几日。黛玉怎么了?”
  王妈妈道:“你去看看吧。自从。。。。。唉,这孩子也要我的命去罢了。”
  秦可卿一壁说一壁走,道:“妈妈,别担心让我看看。”打开软帘子进去。
  林黛玉听见外面有声早醒了,已知道是秦可卿。
  外祖母让人来接自己的事儿,林夫已与她说过,这人多半就是她了。
  卷了被子装样子朝里躺着,并不理她。
  秦可卿进来见她这样,心里便有了主意。笑道:“妹妹,好大的耳朵。外面都打雷下雨了,你还能睡着?”
  林黛玉只是装作没听见,不理。
  秦可卿便于她床前的小杌子上坐下,道:“妹妹。这可是还恼我?”
  林黛玉冷笑道:“我怎么敢恼你。你现在是攀了高枝儿的人了。从此也别在我这里姐姐妹妹的。我担当不起。”
  秦可卿闻言半日不语,叹一口气道:“我终是不知道,你为什么恼我。若是嫌我嫁好了,我也是无话可我说了。”
  林黛玉忽的翻过身来急道:“谁眼红你嫁的好了呢。早知道自己定了亲。你就不该答应我。”气的讲话头截住。
  秦可卿并不知缘故只道:“妹妹,你怎么这样傻。定亲时我尚在襁褓之中哪里有什么知道不知道。至于答应你什么事儿与定亲有关碍,我倒是不记得了。”
  其中的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