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高科技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高科技霸主-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空袭造成了英军水面舰只损失大半,两艘主力战列舰被击沉,只有少数几艘中小型舰艇受伤较轻,可以修复继续使用,地面人员伤亡达到三千人左右,可谓是已经给他们造成了重创,一无法恢复元气。
    在红海曼德海峡巡逻的几艘英军舰艇,也被振**潜艇发『shè』的水雷没有例外地击沉,没有一艘逃回了红海海面。
    第二舰队潜艇的突然袭击,使得英国人的舰只毫无准备,他们也鞭长莫及,对来自水下的幽灵手足无措,在逃跑过程之中逐一损失,毫无还手之力。
    莫拉从此看到了振**潜艇先进的侦测手段,和鱼雷技术的领先,在海战之中占有绝对优势,大为感叹,相比之下,土耳其海军相形见绌,战力实在是太弱。
    一向以为可以依靠红海德曼海峡阻止任何一支海空力量侵犯他们的北非领地的英国人,这次不得不发出了一声发自内心的惊叹,因为他们制造的飞机航程远远不及振**的飞机,甚至达不到对手的一半,这对于英国航母与振**航母进行海上对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英国人彻底认栽了。
    英国人,中国可以在亚丁湾起飞战机,然后对一千公里外的苏丹港基地进行空袭,这意味着对手可以在比己方更远的距离起飞舰载机,而己方只能靠近到飞机的作战半径内,才能对对方舰队进行空袭,这对于海战而言,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对侦察能力的要求更高。
    但飞机的飞行半径却远远低于低于对手,要在对手之前,先他们,那将是很难的事情,除非对方的侦察机和侦察船恰好过了己方敌舰队,否则根本没有机会接近对方,双方航母实力的差距已经显现出来,虽然英国拥有四艘航母,但他们也不敢轻易撼动振**第二舰队的锋芒。
    “中国人来了”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听闻苏丹港海军基地遭到中国航母舰队偷袭的消息,立即发出了一声耐人寻味的感慨,这一声让全体英国人感到刺骨的冰寒,仿佛在他们的心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yīn影。
    第二天欧洲大部分媒体的报纸都用丘吉尔的这个感叹词作为重大版面消息,刊登了中国舰队空袭苏丹港,然后神秘撤退的消息。
    “中国人奇袭苏丹英军基地,给协约国迎头痛击,昭示着中国海军已经高调介入了欧洲地区的战事……”
    “在即将结束东南亚和南亚的战事之后,中**队已经将触手伸到了阿拉伯半岛地区,他们强大的航母舰队已经让协约国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威胁……”
    “中国人是否会派遣地面部队进入欧洲,这场战争究竟何时结束,欧洲战局是否会朝着有利于同盟国的方向改变……”
    各大报纸都发布了的观点,大家都为这次空袭造成的军事和政治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揣测,大多数欧洲国家认为,中国人很快便会介入欧洲战场,无论是提供地面部队,航母舰队,还是武器装备援助,都将极大影响欧洲战争的进度和格局。
    同盟国阵营内一片欢呼,高声叫好,协约国则一片哀鸣,这意味着欧洲战场上双方力量的对比即将发生巨大变化,力量的天平很显然正在朝同盟国方向倾斜。
    此战之后,英军立即宣布将红海内的所有海军舰只都退至地中海和大西洋地区,红海地区立即成了海军舰队的真空区。
    而振**航母也不敢轻易进入红海,因为红海是一条绵长的水道,北部是通往地中海,位于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南部是连接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任何国家舰队进入红海内,都有可能被敌人堵截在苏伊士运河和曼德海峡而无法逃脱,即便是振**拥有强大的舰载机,但也无法保证敌人会在海岸布置防空炮火和对舰攻击火炮,也无法防止敌人在红海内进行潜艇战和水雷战,很容易被堵死在红海内而无法逃脱。
    所以无论是协约国舰队还是同盟国舰队,都不会轻易进入红海地区,事实上这一地区在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海战,任何海军力量都不敢冒险在红海作战。
    同样地中海地区也是属于受到欧亚非三个大陆包围的内海,同盟国舰队要进入地中海,将很难和协约国的舰队进行战斗,因为这一地区的海岸线几乎都在协约国控制下,进入地中海就会被敌人关门打狗,根本无法逃脱。
    一战期间,协约国曾经组织过五十万兵力在黑海和地中海连接点的土耳其海峡进行登陆作战,企图攻占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但由于海峡很狭窄,协约国登陆舰只和人员受到了土耳其岸防火炮的猛烈打击,在经过几个月的登陆和反登陆作战之后,协约国伤亡超过十三人万,最终这次登陆作战以失败告终。
    狭窄的土耳其海峡,给土耳其提供了天然的防守要塞,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这是典型的地理坏境对战争的巨大影响,占有地利的军队,很容易取胜的原因。
    同样由此可以看出为俄国人要将魔爪一直伸向东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因为俄国沿海的波罗的海和黑海、里海,都是内海,俄国舰队要进出大西洋,都有可能会被别国堵截在狭窄的海峡而无法通行,俄国北面的北冰洋地区到了冬季结冰也无法通行,所以俄国千方百计威『逼』之下,从清朝获得了海参崴地区这一天然不冻良港,从而使得俄国海军拥有了通向大洋的海港。
    但不幸的是海参崴港所面对的rì本海,也被朝鲜和rì本之间的对马海峡和狭长的rì本岛封锁在内,俄军太平洋舰队依然被封锁在rì本海内,受到很大牵制,由此二战结束后,苏联果断地出兵占领了rì本的北方四岛,就是要使俄国拥有直接面向太平洋广阔水域的岛屿,这样俄海军才真正可以直接通向大洋,而不用受到别国的牵制。
    这种地理环境的限制,在战争之中有很大的影响,海军如此,陆军影响则更大,所以对于红海而言,第二舰队同样不会进去犯险,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广阔的印度洋水域,而可以随时机动作战。
    红海偷袭事件发生之后,果然如李国强分析的那样,英军没敢集结舰队进入红海地区寻找第二舰队航母决战,他们只得忍受了遭受袭击的痛苦,而无法对振**进行报复。
    振**第二舰队随后一直在亚丁湾附近海域巡航,威慑协约国舰队和商船,使他们放弃了使用苏伊士运河作为交通要道的选择,而至此协约国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从欧洲至远东地区的联系。
    八月底,印度的叛军在中国『zhèng fǔ』的支持下,武装越来越强大,逐渐达到了超过二十万人的部队,他们逐渐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区,将英军包围在了印度西南部的几个邦内苟延残喘。
    而到了九月初,和欧洲本土失去联系多rì的英军不得不选择了举起白旗,因为他们的孤军奋战已经显得毫无意义,失败已经成了迟早的事情,英军士气低落,也无心抵抗,只得选择了投降。
    印度dú lì之后,立即在万民狂欢之中宣布成立了以甘地为总理的印度新『zhèng fǔ』,甘地在建国大典上第一个感谢的国家就是中国,第一个承认印度dú lì的也是中国,中国『zhèng fǔ』也第一和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互派了大使,两国关系一开始便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
    印度虽然宣布保持中立,但表示愿意向中国提供陆上通道,和土耳其建立联系,这一点中国『zhèng fǔ』也表示十分感激。
    到了九月份之后,迫于形势的压力,缅甸英军终于向振**投降,躲入丛林的英军已经失去了缅甸当地人的支持,他们已经无力再战,缅甸新『zhèng fǔ』此时也已经成立,类似于马来西亚的亲华政权保证了缅甸和中国的同盟关系,振**获得了缅甸东南部港口的基地,为将来在印度洋的军事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亚局势
    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亚局势
    *。。。
    更多到,地址
第三百一十三章 情报
    第三百一十三章
    情报
    振**八月底在越南金南湾进行了登陆作战,将固守金南湾的两万法军击溃,从而对法军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态势,越南国内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浪『cháo』一浪高过一浪,在越南当地人的积极反抗和振**五万兵力的配合下,越南法军在孤立无援之下,宣布投降。。
    对于在缅甸和越南投降的英军和法军,后来都被运回了中国国内,进行劳动改造。
    越南成立了胡大明『zhèng fǔ』,这个『zhèng fǔ』也同马来西亚和缅甸一样,是在中国的推动下成立的,也几乎处于中国的实际控制之中,中国同样获得了越南东南部海港金南湾等地的基地使用权,使得振**航母舰队在南海地区拥有更多可以进行休整补给的基地。
    九月的南京非常炎热,人站在太阳底下,如靠近火炉般炙热难耐,干净整洁的总统府门口缓缓驶来了一辆漆黑如墨的长形奔驰车,车子稳稳地停在了总统府外面的广场上,从车上走下了一位金发碧眼的欧洲男子,来人正是德国大使赖思尔。
    “大使请进,李总统正在办公室等候您。”年轻的总统府实习生礼貌地朝赖思尔点头致敬道。
    “谢谢。”赖思尔对年轻人笑道。
    赖思尔径直来到了总统府三楼的总统办公室。
    “赖思尔,好久不见,听说你一趟欧洲,这次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李天成上去和赖思尔握了一下手,客套道。
    “好消息倒是没有,坏消息倒有一个,我这个扫把星,恐怕要让总统阁下扫兴了。”赖思尔却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变得有几分严肃起来。
    李天成闻言,顿时眉头微微一皱,盯着赖思尔望了几眼,然后不解道难道欧洲战局出现了不利于德国的状况?”
    “何止如此,我们了一项重大的情报,那就是美国和英国的联系变得异常亲密起来,而且美国刚刚宣布停止向德国提供一切与战争有关的物资,美国人这次真的要彻底偏向协约国了。”赖思尔面『sè』浮现出一丝忧虑之『sè』道。
    “看来美国人果然要出手了”李天成眸光闪动了几下,感叹了一声道。
    “噢,李总统看来早就对此事有所耳闻。”李天成的话却让赖思尔感到有几分意外,因为德国人一直没有将美国参战的因素考虑进去,如果最开始就考虑到美国人会加入协约国阵营,他们就没有足够胆量发动这场战争了。
    “我国情报机构早就收到美国在为战争做准备的信息,我们也早有堤防,只不过是这只是一个假设而已,我们还没有就此问题与贵国进行过探讨和磋商。”李天成微微点头道。
    赖思尔感到有些意外,眸光不禁闪烁了几下原来贵国早就在收集与美国相关的情报,贵国是从时候察觉到美国人有异动的。”
    “我们的情报机构早在几年前就在美国进行活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控之中,我们并不怀疑美国人参战,我们只关心美国人参战的,我个人认为,这只是早晚的事情。”李天成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这样就更好,既然贵国早有准备,李总统心中应该有了对付美国的策略了吧?”赖思尔感到中国在各方面都进步太快,就连情报工作都超前了很多,心中感慨,又问道。
    “我们只在土耳其部署了两艘航母,就是考虑到了美国因素,我们担心美国会在太平洋地区对我国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将最大的防范重点放在太平洋地区,这样我们才能保住自家门口,而不让美国人趁虚而入。”李天成分析道。
    赖思尔点着头,似乎有些失望起来,略微沉『吟』之后,又说道本来这次我前来拜见李总统的目的,是想让贵国出兵大西洋地区,和德国海军一起遏制英法两国和美国的勾结,阻止美国人继续向英法提供军事援助,更要阻止他们可能向欧洲大陆派遣地面部队,但听了李总统的话,我觉得这好像有行不通了。”
    “是啊,我谢谢威廉二世皇帝对我国的信任,但我们一直在防范太平洋方向的美国,如果我们的海军jīng锐尽出,我们就失去了看家护院的力量,我们刚刚得到的东南亚地区和可能再次失去,成为美国人的基地。”李天成面『sè』微沉了下去,语气凝重地说道。
    “这是我们最大的顾忌,我们暂时恐怕无法尽最大努力驰援欧洲战场了,还请贵国皇帝体谅。”李天成表示遗憾道。
    “既然如此,贵军应早做好对美国开战的准备,如果美国参战,德国可能没有多少兵力可以与他们相抗衡,必须依靠中国抵挡住美国人,否则战局将大大不利于同盟国。”赖思尔也摇头表示无奈道。
    “听说美国人马上有四艘航母要下水了,美国此前已经拥有七艘航空母舰,美国人的航母数量很快就要超过贵国海军了,而且他们明年还要下水四艘航母,这种航母建造速度实在是太惊人,美国人看来已经将贵国看做最大对手了,他们的海军唯一有可能的作战对象,就是贵国海军,你们不得不防。”赖思尔又头头是道地说道。
    “根据情报显示,美国很快可能会在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地部署超过十艘航母,这样庞大的航母舰队部署在太平洋地区,显然针对『xìng』十分明显,我想是时候让美国人『露』出狐狸尾巴了。”李天成略有所思地点头道。
    “李总统有办法可以让美国人『露』出狐狸尾巴呢?”赖思尔听到这里,眉『毛』不禁颤动了几下,顿时感兴致地道。
    “这个我还在考虑之中,我们必须有完整的行动计划才行,不能等到美国人突然发动袭击的那一天,必须『逼』美国人出手,看看他们真正的战略意图,早一点让这个潜伏的敌人蹦出来,我们也可以集中jīng力对付他。”李天成事关军事机密的事情,也不便和赖思尔详谈,于是卖了个关子道。
    “我贵国有能力解决好这件事情,希望贵国能够取得成功。”赖思尔点头道。
    “不过这次我又要遗憾地向威廉二世皇帝交差了,我要告诉他贵国海军暂时还无法参与欧洲战事,德国面临的压力将更加巨大了,真的叫人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