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至上 作者:罗旭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品至上 作者:罗旭东-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振超发明的“二次停钩”如今已经被桥吊司机们广泛应用。他经过统计发现,桥吊作业中最容易出安全问题的环节就是箱子一起一落的时候。为避免发生类似问题,他要求桥吊队每名司机在吊箱时都要做一次“二次停钩”,就是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的一刹那,放慢速度,先观察后起落,这样做虽然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几秒钟,但杜绝了事故隐患,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多少人下岗,其中不乏高学历者,而许振超以一个初中生的学历,硬是靠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的绝活儿成为一个大型企业的员工楷模,成为“老板”心目中的“重要人物”。 
    要想像许振超那样拥有一技之长,就要受别人受不了的累,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善于学习,勤于钻研。 
    例如,“清朝最后一个大太监”小德张,先后赢得了慈禧、裕隆两朝皇太后的宠信。那么,他是靠什么起家的呢?宫中有数以千计的太监,并不是每个太监都直接为皇帝、太后、皇太后服务,更多的太监是在宫中干一些杂役、粗活儿,许多人一直到死,连皇帝、皇后、太后长的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南府戏班的太监戏子就不一样了,看戏是“老板”慈禧太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给她演戏总是有机会得到赏识的。一旦能演主角,得到“老佛爷”赏识,自己也就有了出头之日。 
    要想在南府戏班立住脚并成为主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小德张进南府戏班时已17岁了。内行人都清楚,演戏需要唱、念、做、打等多方面的深厚功底,演员必须从小练起,一招一式要精雕细琢,练就所谓“童子功”。17岁的小德张一切都要从头做起,练出点儿名堂,必须付出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小德张就像当年渴望发财致富、心一横自阉当太监一样,心里想的是出人头地,十分刻苦地练起功来。小德张练功一时一刻也不放松,别人自以为功夫到家了,游手好闲,可小德张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有时白天当差,晚上偷着练。小德张还在腿上绑着十几斤重的沙袋,练踢脚、弯腰、翻跟头等等,有时摔得鼻青脸肿。即使这样,他也咬牙坚持练习,从不放松。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连自己也不清楚。为了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小德张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练着,他所付出的血汗和代价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小德张的辛苦终于没有白费,他抓住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并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一天,慈禧太后要看《盗仙草》,小德张出演鹿童——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他正要上场演出时,一个意外事情发生了。当时台上正在演出一场打斗场面,饰演白蛇的演员一个人要踢回从几个方向飞来的长枪。这个太监多次在台上亮这一手绝活儿,能不偏不倚不轻不重地把长枪踢到所设计的地方。这一次,他一脚将一根长枪踢飞,长枪直奔台下飞去,眼看一场横祸就要发生,在场的所有太监戏子都惊呆了。只见小德张一个跟头翻过去,把那杆长枪挑了回来,不轻不重地落到“白蛇”脚下,“白蛇”赶紧接住,踢到了该踢的地方。一场虚惊过去,谁也不曾想到小德张有这种化险为夷的本事。 
    事后,从外面请来教这出戏的京剧名家杨隆寿对戏班首领说,小德张是一个演戏的好材料,让他学武生和小生吧。这意味着小德张从此再也不用默默无闻地跑龙套、演配角了,他终于有了正式登台演出的机会。小德张特别高兴,更令他高兴的是“老板”慈禧太后对他的赏识。慈禧太后对这出戏非常熟悉,知道剧中没有鹿童飞身接回长枪这一情节,觉得有些奇怪。当她弄清楚是小德张急中生智、化险为夷之后,不但没有怪罪南府戏班,反而提拔小德张为太后宫中的回事太监,并赐小德张“恒太”之名。 
    喜从天降,小德张万万没想到一切都来得这么突然。他得到这一消息后,竟当着戏班首领的面失声痛哭。他知道,能得到这位“老板”的赏识实在太不容易了,能在她身边服侍是许多太监求之不得的。小德张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终于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因为任何一个太监走红发迹,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得到主子的赏识,这是起码的条件,小德张终于具备了这一起码的条件。 
    在短短的几年里,小德张被慈禧太后连续提拔了五级,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太监,一跃而为御前首领兼管南府戏班总提调,提拔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小德张凭借自己的“绝活”,得到了一步步高升。 
    勤学苦练,拥有一身真功夫,并在适当时候显露出来,这样受到重用自然顺理成章,让人心服口服。 
第2节 拿业绩来说话 
  业绩才是硬道理。出众的工作业绩更能证明你的能力,体现你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世上没有一个老板会喜欢一个能力很强但怀有二心的员工。因为,本事越大的员工,一旦生有异心,那么他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就可能更大。所以,许多时候,老板需要并提拔那些忠心耿耿,人品高尚的员工,对朝三暮四、心有外骛的人自然拒之门外。 
    既然做一个忠诚员工便可能赢得老板的赏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你只须朝“忠心”这一个方向努力就够了呢? 
    当然不是。 
    拥有忠诚的人品是根本,但不是全部。基本与实际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做好了基本的事情并不等于一定就能达到目标。 
    就像枝与叶的关系一样如果没有叶,枝干可能会变得丑陋乃至死亡——你在努力做人品高尚员工的同时,还必须拥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 
    效忠公司乃是员工必须做的事,但并不是突出的优点。所谓“在商言商”,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老板也不是具有菩萨心肠的慈善家,他的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获得赢利,使生意越做越大。这是根本。老板雇佣你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这一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拥有忠诚等人品以外,更大程度上还需要你做好业务,对公司的发展有价值。 
    对员工而言,通过一系列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工作业绩,最能证明你的工作能力,显示你过人的魄力,体现你的个人价值。 
    事实表明,既能跟老板同舟共济,又业绩斐然的员工,是最令老板倾心的员工。如果你在工作的每一阶段,总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你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你将会被提拔,会被实际而长远地委以重任。因为出色的业绩,已使你变成一位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如果你仅仅忠诚,总无业绩可言,尽忠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起色,老板想重用也会犹豫,因为把重要而难办的事交给你他不放心。更进一步讲,受利润的驱使,再有耐心的老板,也绝难容忍一个长期无业绩的员工。届时,即使你忠贞不贰,永不变心,老板也会变心,甘愿舍弃有忠诚无业绩的你,留下业绩突出的员工。 
    下面这个故事中,两个女孩的不同遭遇就很好地说明了了这一点 
    这两个女孩均受雇于张先生的公司,给他当助手,替他拆阅分拣信件。两个女孩都对张先生忠心耿耿。但其中一个虽忠心有余,却懒惰、拖拉,能力低下,就连自己份内的工作也常常不能做完,结果不到两月便被张先生解雇。 
    另外一个女孩儿却常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份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等。她认真研究张先生的语言风格,以至于这些回信和老板自己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张先生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合适人选时,张先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女孩儿。 
    故事并没有结束。这位女孩儿能力如此优秀,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他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为了挽留她,张先生多次提高她的薪水,与最初当一名普通员工时相比,已经高出了4倍。尽管如此,张先生仍深感“物超所值”;其出色的业绩远非提高4倍的薪水所能匹配的。 
    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而绝不希望看到员工工作卖力却成效甚微。即使你费尽了全部的气力,却做不出一点实绩,那也是没有用的。任何一位有进取心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干并且会干,如果自己的员工都属于平庸之辈,那么这位老板肯定会倍感苦恼。 
    老板需要能创造出优秀业绩的员工。在公司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如果有一个稳健果断、效率很高的员工出现,使本公司的工作业绩一下子得到提高。那么老板才能放心地任用这样的员工去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才有可能重用并提拔他。 
    不要责怪老板薄情寡义。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仅仅依靠员工的人品是不够的。一个成功的老板背后,必须有一群能力卓越,忠心耿耿且业绩突出的员工。没有这些成功的员工,老板的辉煌事业将无法继续下去。所以,老板看重人品,也看重业绩,势在必然。 
    总之,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人品,获得了老板的认可,就有理由保证自己不被列入裁员的名单中。仅靠人品获得老板的欢心,还是不够的。还需拿出更好的业绩,这样才更具有竞争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