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至上 作者:罗旭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品至上 作者:罗旭东-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是有生命的动物,既有长处,就会有短处,既能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好,又能在某种条件下表现不足。奖励的目的是扬长避短;因而奖励是种“扬长”,但是为了“避短”又需要一定的惩罚。只有奖励与惩罚相结合,才能真正使长处更长,短处最短。 
    但是奖励与惩罚所占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奖励是主流,对于一些不是原则上的短处尽量少惩罚或者不惩罚。 
    第三,宽待下属。 
    作为上司具备良好的宽容心态,能够坚持宽容原则,是调节人际关系,做好领导工作的首要条件。 
    但是,许多心胸狭窄,视野局限于眼前利益和个人范围的领导,不善于掌握宽容待人的用人原则,对有缺点和犯错误的部下不能客观评价,因而在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种阻挠和不应出现的困难。 
    上司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下属,即使他们犯了错误,只要不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都应该尽可能给予原谅。但是,宽容下属也应视其情节轻重、后果的严重性而采取具体的解决办法,一旦下属在人格或道德上有重大缺陷,就必须当机立断进行适当处理,决不能纵容、迁就,因为任何优柔寡断的态度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用人之长,是凡人皆知的用人策略,而容人之短也不失为一种识人方略。因此,上司在用人韬略上,决不能只求长处而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错误。 
    容人,不但要宽宏大量,而且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既要容人之长,也要容人之短;既容人之隙、容人之仇,还要容人之傲,甚至容人之错等。
  容人也就是要彻底了解下属的个性、才能,尽量使有才能的人充分发挥才干。因此,作为上司要善于容人,又要把握好容人的方法和尺度。 
    (1)容人之长。 
    世人皆论容人之短,其实最难者莫过于容人之长。因为,容人之短,既体现了自己的宽宏大量,又使自知不足者感恩戴德,实是两全其美之事。而容人之长却不同,即使是用了,也会使有些人感觉本来就该用或者产生“是否对我有取而代之的危险”的想法,因此,容人之长需要做上司的有更大的“度量”。 
    容人之长的天敌是嫉妒。嫉妒使同僚不容,使伙伴相拼,使领导对贤能的部属如临险敌。 
    容人之长包括用“贤者”之长和用“愚者”之长两个方面。容“贤者”之长固然不易,而容“愚者”之长则更难。因为,“愚者”智力一般,甚至不及一般,常受人鄙视、轻待,对其“长”一为不信,二为不屑,因而被人们承认、重视、容纳确不容易。但是,恰恰“下下人”常有“上上智”,所以,古人说:“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 
    作为上司要做到容人之长,就要敢于并善于使用比自己有才华的人,这样不仅能使组织增光,事业受益,还能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威望。 
    (2)容人之短。 
    任人必须容人之短,不可求全责备。同时,容人之短,亦是领导的美德,高明的领导总能善待下属的短处,以提升自身的魅力。 
    ①不以己长格物。 
    古人云:“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这就是说,不要根据自己的好恶判定别人的长短,不以己之长来否定人之长,不以己之情感待人之短。否则,必致长短界限混淆不清,必然伤害部分贤能之士,甚至造成人才的重大损失。 
    ②无害之疵不可灼。 
    古人云:“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意为眼睛里有小瑕疵,不妨碍视觉,就不应烧灼它;嗓子里有了病,不妨碍呼吸,就不能刺穿它。同理,“人贵适用,慎物多苛求”。人的某些缺点、弱点只要不碍其用,可以不予考虑。 
    ③不要苛求。 
    对于下属的短处,如果是不影响长处的短处,则可以任其存在,不必苛求;如果是长处与短处相伴而生,且有一定影响,则应大胆使用其长,同时帮助其克服短处,以利于充分发挥其长处的效用;如果其短处有明显的危害,则应首先帮助其迅速克服缺点,同时尽量发挥其长处。 
    ④使长短各得其宜。 
    长短各得其宜,是容人之短的最主要的体现。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教书时两腿“筛糠”,怯场得连学生都不敢见,可是一旦改行从事数学研究,却成果辉煌;《水浒》中的李逵在水中力不缚鸡,可让其担任陆战先锋,却凶猛如虎,力大如牛。可见,只要在用人时因人而异,用心安排,必能使人扬长避短,这恰恰就是容人之短的关键。 
    (3)容人之仇。 
    如果说,容人之短尚为勉行,而容人之仇则更为不易。因为,倘真能容人仇者,肚量不可谓不大,而其“大仇”尚能容之,则小怨小隙更能谅解,其震动之大,感召力之强,效果之妙,非一般用人措施所能及。 
    但是,容人之仇亦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它不仅需要极其宽阔的胸怀,而且需要远大的眼光、高尚的思想品质以及对人的深刻了解。要做到容人之仇,必须能做到: 
    ①以事业为重,以私仇为轻。 
    古人云:“私仇不及公。”对于领导来说,若以私仇为重,感情用事,则必使公务紊乱,贻误事业发展;若能以事业为重,不计私仇,则必使“人心归我”,事业发展。 
    ②以长远为重,以眼前为轻。 
    “大仇”当前,应首先考虑长远利益,切勿为眼前私仇所激,更不能因一时的激动而轻举妄动,贻害事业发展,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③以理解为重,以成见为轻。 
    处事谨慎的原则之一,就是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拿现在的话讲,就是多给予理解。容人之仇也应如此,应对事情所处的背景、条件,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如此常常能使仇恨化解,宽容之德也自然而生。 
    第四,善于处理好与不同类型下属的关系。 
    对性格迥异的下属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自私自利型的下属。 
    对待这种类型的下属,应满足他的合理要求,让他认识到你绝没有为难他,该办的事都尽力去办了。这种下属需要你循循善诱,不断开导,给其讲清道理,让他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又要拒绝其不合理的要求。你可以借题发挥予以拒绝,委婉摆出各种困难拒绝,或者拿出“原则”这张王牌给以拒绝,让他不存非分之想,切忌拖延轻诺。 
    在工作中你要把工作的计划、措施、分配方案等公之于众,让下属监督,充分利用制度管人,让制度去约束这种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他没完没了的纠缠。 
    ——争胜逞强型的下属。 
    对于这种下属,你千万不可以因他的狂傲自负显出自卑,应该泰然处之,做一个心里有数的领导,但确实是你的不是时,你就应坦然承认,予以纠正,用你的谦虚感动下属,让下属受到启发。 
    你还应认真分析、研究这种下属的真正用意。如果下属是怀才不遇,那么你作为领导就应为之创造条件,让他的才能有施展的地方。如果是那种爱吹毛求疵又无能的下属,你就严肃地点破他,甚至可以进行必要的批评,让他改变作风,尽心尽力地工作,心态平和地待人处事。 
    遇到争胜逞强型的下属,切忌不可动怒,应把度量放大些,表现出宽广的胸怀,静静地倾听他们的心声,而不宜采用压制的方法对待。 
    ——性情暴躁型的下属。 
    对这种下属,你应多关心他,帮助他,既讲原则,又注重感情,让他从心底敬佩你,视你为知己,忠于职守。在他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要忘记随时赞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赞扬会使这种下属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自大、过激的成分会慢慢地减少,有利于开展工作,促进交往。 
    你作为领导,不应讥讽、挖苦这类下属,否则只会引起“战火”。对其不良行为和缺点也不宜直接予以否定,应采用委婉或幽默的方式提出来,这样下属才易于接受,也才会真正地吸取教训。 
    ——自我防卫型的下属。 
    作为上司要尊重这类下属的自尊心。在谈话时要慎重,谈话中不要随便夹杂有轻视他能力的话,对他的努力结果和成绩多肯定,少否定;否则,就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从而产生灰心失意的情绪。 
    与这种下属在一起,你不要轻易议论别人,指责别人。如果这样,他会认为你也会背后当着别人的面指责他,防卫心理就会增强,会在与你的交往中设下“安全带”,从而影响你开展工作。


第七章 态度决定一切——改正影响人品的十个坏习惯
第1节  心不在焉、马马虎虎 
你不把工作当回事,也就没有领导把你当回事。 
    心不在焉、马马虎虎是职场最让人讨厌的劣迹之一,许多人就是因为此种原因导致失业。 
    这种人若去建造房屋,凭着他那半生不熟的技术,恐怕在砖块和木料拼凑成的建筑尚未售出之前,就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掉了。若让他们去当医生,他们只会草菅人命,视生命如儿戏。 
    工作的疏忽,随时都在发生。由于疏忽、敷衍、偷懒、轻率而造成的可怕惨剧,在人类历史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只要这种员工还存在一天,这些惨剧就无法避免。尽管从表面看来,这些人也时常会装出一副很敬业的样子,但结果总无法令人满意。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了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或者奇迹出现,否则没有人能一丝不苟把事情办好。 
    某公司的女经理,精明能干,手下一班干将自是精明能干、智勇双全。可是不久前,他的一名助手调离到别处,接任的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这位新来的女大学生,做事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一些资料总是不加整理便递交上去,办公桌上的文件乱七八糟的,为此女经理批评了她许多次。她仍我行我素,一切如故,最后被炒了鱿鱼。 
    这些人也许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马马虎虎、心不在焉、懒懒散散的坏习惯。随着学业的结束,他们又把这些恶习带入社会,一旦这种人成为领导,其恶习也必定会传染给下属。如果他们是作家,文章必定漏洞百出;如果他们是一个管理者,部门工作必定一塌糊涂。 
    芝加哥因工作马虎造成的损失,每天至少有100万美元。该城市的一位商人说,他必须派遣大量的稽查员,去各分公司检查,尽可能地制止各种马虎行为。 
    在许多员工眼里,有些事情简直是微不足道,不值得劳他们的大驾去做,但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很可能就会影响他们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他们的晋升,最终使自己成为失业者。
第2节 自以为是、眼高手低
 如果你认为没有你就不行,那么没有你就会更好。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总是自作聪明,喜欢夸夸其谈;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愿做。 
    他们丧失了天性与个人特质,而且无可救药,他们虽然总是故弄玄虚,表现出凡事高人一头的架势,事实上从来就没有比别人更高明。 
    父亲与儿子在安静的林间漫步,走到一个拐弯处父亲忽然停下来望着儿子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儿子仔细听了听,然后回答说:“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 
    “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父亲又问。 
    儿子又听了听,笑着说:“还有马车的声音。” 
    “是的,是一辆马车,而且是一辆空马车。” 
    儿子奇怪地问:“你没有看见马车,是怎么知道那是一辆空马车的呢?”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马车是不是空的。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儿子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明白。 
    父亲又接着说:“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一样,他们肚子里没有多少知识和涵养,可他们却总是口若悬河,一心想显示自己很有水平。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贬低别人,其实这样的人最无知,腹内空空。” 
    自以为是、眼高手低的人都是最无知的人。就像那辆马车,腹内空空,却虚张声势,以虚张声势来吓唬人,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它其实不过是只纸老虎。有那么一些人,经常是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愿意去进行实践。还有的人,自认为很有才学,但是不愿意对新的东西亲手去尝试,而且对那些积极尝试的人,还要摆出一副权威式的模样来发表“高见”,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其实是在拖别人的后腿。 
    19世纪,一些有胆识的人开始探索,以实现在天空中飞翔的宿愿。但是一些权威人士纷纷出来阻挠。甚至连最早用三角方法来测量月亮与地球距离的法国天文学家勒让德都断言:“制造比空气重的装置去飞行是不可能的。” 
    稍后,法国大发明家西门子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再后来,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克茨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论证:机械装置要上天完全是妄想。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航空史上的英雄。他们于1903年驾驶飞机飞上了蓝天。飞行过后不久,莱特兄弟去欧洲旅行。在法国一次盛大的欢迎酒会上,主人再三要求莱特兄弟演讲。 
    经再三推让,大哥威尔伯站起来演讲,只有一句话:“据我们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是鹦鹉,但鹦鹉是飞不高的。” 
    眼高手低,或者幻想一口吃成胖子的人,都有做事拖延的恶习。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心理阻碍,是一想到要干什么,就不由自主地发牢骚:“怎么这么难!”“又要干这种没意思的事了!”等等。 
    骄傲自大可以毁掉任何人、任何事。他们喜欢四处攀比,只有在比别人强的时候才感到满足。他们总觉得自己永远正确,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懂,至少要比别人懂得多。 
    没有人能够无所不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