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风流- 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于如何渡过这里的黄河的会议从一开始便陷入了僵局,若说仅仅是渡河而已,那大可以就地取材造各种筏子去尝试一番,但问题是,大将军要求要有将辛苦随军运抵此处的三十五门宋夫人火箭炮渡过黄河,还有大批的沙橇上的物资粮食箭支弹药等物,只是这一个要求,便立刻让大家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可是黄河,不是什么布龙湖畔风平浪静的都思图河,这里号称抛一片鹅毛都会被卷入河底的黄河,人渡河都不易,谈何战马辎重上千斤的金贵火器?

    宋楠托着腮,看着众人愁眉苦脸的模样有些好笑,一片沉默之中,江彬终于沉不住气道:“大将军,临来之前你可没说这里根本过不去河。咱们出发的时候你还特意大张旗鼓的散布消息,要将我们北上攻击磴口的消息让把秃猛可知晓。早知如此的话我们便不该那么做,否则也可多个几天时间思量如何渡河。现在可好,说话间鞑子便到对岸聚集防守,而我们却又没有渡河的办法,哎。”

    宋楠淡淡道:“如此说来倒是我的不是了。”

    江彬忙道:“我可没怪你,想必你也不知道这里是无法渡河的。”

    宋楠摇头道:“我确实不知,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其实压根就没想着能渡过黄河,我这么做只是要吸引把秃猛可收缩黄河北岸罢了。现在看来,我的目的达到了,许泰派人送来消息,除了留下小股兵马守杭锦之外,把秃猛可率两万骑兵星夜从乌拉特前旗渡河收缩,正经五原赶往此处。也就是说,黄河南岸基本上无鞑子主力了。”

    江彬道:“这些我都知道,许泰分了五千兵马将要奔袭杭锦,拿下之后进而扫荡黄河南岸的残敌,这些都是我们计划之中的事情,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拿下黄河北岸的鞑子,连河都过不去,如何完成您所说的收复整个河套地区,在黄河以北恢复东胜卫大宁卫等卫所建制一劳永逸?”

    宋楠笑道:“江侯爷还真是急性子。”

    “你不是说时间不等人么?这天气一天冷过一天,咱们可没法子再等了。”

    宋楠哈哈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我也不是一味的怕天气冷,只要补给线畅通,我倒也不在乎在冰天雪地里跟鞑子打一仗。咱们静候消息,如果把秃猛可确实已经将全部主力撤回北岸,那我们的补给线便是畅通无阻的,许泰肃清残敌之后,我不介意跟鞑子耗到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可是那样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咱们还是无法渡河夺取黄河北岸的土地。”

    “错了,天气极寒,对渡河而言便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这里虽然不成,但往下数十里过了几字弯的转弯处,水势会变得相对平缓,那里将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到时候别说是人马,咱们的火箭炮只要在下边安上平板滑行,也是轻松过河。”

    “啊?”众人一阵讶异,原来大将军是打着这个主意,一直以来信誓旦旦的告诫众人要速战速决,这会子又要拖延到结冰的时候渡河了,这位大帅眼睛眨一眨便是个主意,众人完全跟不上他的节奏。

    “当然了,我个人是不建议熬到河面结冰的严寒时刻,虽然渡河相对轻松,但我们的士兵惧怕严寒对作战不利。事实上我已经命人开始制造渡河的工具,只是这玩意适合在水流平缓之处渡河,所以,我选择的地点是下游三十里处的一处河面;那是万志带人亲自选择的地点。”

    “是造船么?恐怕来不及吧。”众人甚是困惑。

    “这样吧,明日一早我带诸位去瞧一瞧,顺便大家也给个意见,毕竟这玩意我也是第一次命人制造,也许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好了,今晚就到这里了,诸位这几日好好的休整,领略一下草原的风光,再过几日,我们便要连番苦战,再无闲暇了。”

    宋楠说着话,微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众将满腹疑窦议论纷纷的告辞出账,各自回营。

 第七六六章 廊桥

    逃到杭锦的把秃猛可惊魂未定,身后的坏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追了过来,乌海当天夜里便失手了,两万留下做炮灰的兵马确实成了炮灰,只陆陆续续逃到杭锦不足两千,其余的不是战死便是被俘,可称得上是全军覆没。?。

    杭锦城中死气沉沉,众鞑子将领连喘气都不敢大声,看着大汗凝重如锅底的阴沉脸色,所有人都明白,此事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让大汗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到自己头上;虽然人人腹诽大汗的决定,但却没一个人敢吭声。

    两日后,不断探听明军动向的斥候送来消息,明军离开乌海之后直接北上进入了死亡之海乌兰布和大沙漠,根本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往东进军杭锦,对于明军的异常举动,把秃猛可很快便明白了他们的意图。

    这是要直接攻击磴口,从磴口所在的黄河强渡夺取临河县,抄自己的后路啊。宋楠啊宋楠,你的心挺大啊,你的心挺狠的啊。

    把秃猛可一面感叹一面立刻做出应对,应对的方法其实并不多,唯一能做的便是立刻将主力退回黄河之北,集中黄河北边的五原、乌拉特前中旗、固阳等地仅存的六千多兵马死守临河县,借助黄河天堑作为工事,将明军阻挡在黄河以南。

    在率两万主力撤离杭锦的那一日,把秃猛可意识到,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从此之后便不属于自己了。数十年来,这片土地为鞑靼国积累了大笔的财物,养活了十多万鞑靼国百姓,产出的牛羊马匹不计其数,这里是最好的牧场和产粮之地,竟然就这么轻易的拱手相送了。即便有千万种的无奈和不甘,当此大势之下,把秃猛可的决策依然果断,主力撤往黄河以北,会同正星夜运抵的数千发神鹰大炮开花弹一批重要的装备物资快速往西赶往临河镇。

    把秃猛可最担心的是到了半路上传来明军渡河成功的消息,虽然他自己也觉得不太可能,明军穿越沙漠之后面对的是湍急开阔的滔滔黄河,这当中起码要花费六七日的时间,但把秃猛可的内心里已经不太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面对着宋楠这样的对手,处处被人家压制,处处被人家牵着鼻子走,长久以来建立的自信心已经丧失的差不多了。

    全军星夜兼程赶到五原之时,好消息传来,明军刚刚抵达磴口一日,此刻并无渡河的动静,只驻扎在磴口以东的草原上休整。把秃猛可喜出望外,催促兵马一夜狂奔一百二十里,累死了数百匹战马,终于到达了临河县。接下来,四十门神鹰大炮被陆续架设在岸边高地上,士兵们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立刻被驱赶这沿着河岸修筑工事。大批的弓箭运达装备给士兵,加上数十门神鹰大炮的就位,把秃猛可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在如此强大的阻击面前,明军要想渡过这一段黄河,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若非他不想暴露神鹰大炮已经装备在岸边,他都想朝着对岸轰上几十炮来挑衅一番。

    对岸鞑子兵力积极部署到位的同时,黄河以南的明军大营也是一片忙碌,营地以东三十余里的两座小山下的荒草地上,近五千明军源源不断的从小山上往下扛着砍伐下来的木头堆积在草地上,这两座小山上原本长满了松柏和各种杂树,几日光景,山上的树木便被砍伐的成了秃头山。但凡粗细超过手臂,长短大于三尺的松柏杂树都被尽数砍光运抵山下。数百名工匠忙碌着劈砍刨削忙的挥汗如雨。

    宋楠兑现诺言,率众将领前来此处视察,这里便是宋楠所言的打造渡河工具的地方,众将张着嘴巴看着这里漫山遍野的忙碌场景,不知道大将军到底要造出什么名堂来,搞得这么大的阵仗。

    事前已经说明了这不是造船,造出能运过去数万兵马的众多船只,恐怕到明天春天也难以完工,那这一摞摞搭积木一般的数丈高的木架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成了众将心中最大的谜团。

    “诸位不妨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宋楠知道大家心里很疑惑,微笑着问众将。

    众人猜来猜去宋楠总是摇头,最后还是许泰猜到了些边儿:“看着像是搭浮桥的样子,大将军该不会是真的在搭浮桥吧,这么宽的河面这么湍急的流水,即便能搭上浮桥,也成了鞑子的活靶子了。”

    宋楠点头道:“猜对了,确实是浮桥,不过却非一般的浮桥。准确的说,这是浮廊,你们瞧那边组装好的玩意儿,上边和两侧以树木封住,连接在一起像不像是一条浮动的走廊?这可比造船快多了。下边宽大,上边狭小,浮在水面上不虞倾覆,人在里边往对岸冲锋,根本无视对面的箭支。目前要解决的便是火箭的问题。上面还需覆盖一层放火的玩意儿,我问过军中工匠,他们说以油毡覆盖上厚厚的沙子便可有效阻挡火箭的射击。沙子还不多么?后方的沙漠里多的是。”

    众将目瞪口呆,这种渡河的廊桥倒是第一回见到,谁能想到以这种办法躲避对岸的箭支?整个人就像走在山洞里一般,完全无惧箭支的阻击,倒是个极佳的办法。

    “大将军,卑职不是抬杠,这种浮桥确实能浮在水面上,人也能不受箭支的伤害,但是这么急的水流,如何能将此物固定在水面上呢?安装连接恐非易事。”许泰皱眉道。

    宋楠笑道:“简单的很,看到那些大盘石了么?每段四角以粗绳捆扎磐石沉在水下,就像船只的锚链一般,只不过简易些罢了,便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工匠们做过实验,除了微微随波浪起伏之外,平稳的很。不但人可快速通过,马匹和小型车辆也可通过。待大军顺利渡河之后,在造十几只巨型木筏运送重型火器过河便是。”

    众将除了咂嘴,没有别的话好说。昨日刚刚抵达,昨晚大将军视察了黄河岸边的河流之后便立刻派人来打造这玩意,这脑子转的是有多块。当大多数人都在纠结于如何渡河的时候,大将军已经开始动手了。今日午后大将军提议众人前来参观此处的时候,众人还有些狐疑,现在看来,这种担心纯属多余。

    为了让众人打消疑虑,宋楠命人用马匹拉了十余段制造完毕的梯形木廊来到河边,在四角捆上大盘石下水之后,木廊果然稳如泰山;一段段的木廊连接到距离河岸数十步之外,虽然水势越来越湍急,但却除了有些起伏颠簸之外,根本不影响在上面穿行。

    众将咂舌不已,看着宋楠的眼神充满的钦佩,这样的办法也许只有眼前这个人才能想的出吧,换做任何一人,除了乘舟强渡之外,恐怕再也不会有任何办法了。

    数千士兵协助之下,进度堪称飞快,倒是木材有些跟不上。马鸣不得不派了千余骑兵往草原深处寻找,又寻到几处小树林和长满树木的山丘,几个时辰之后,这些山丘和树林都成了光山秃顶。

    一天之后,三百多只梯形的木廊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黄河岸边,马车拉着一车车的油毡磐石以及从十余里外的沙漠中挖去的沙子赶来,上千士兵和工匠们忙着给这些木廊做最后的整修和装备。油毡被披在顶部和两侧,上面以沙土密密的洒了厚厚一层,再用水喷撒到潮湿。为了以防万一,木廊中配备有长柄容器,一旦起火,可就地取用河水灭火。

    天黑之后,木廊开始慢慢的连接搭建,河面上寒风刺骨,河水冰冷。千余士兵站在齐腰深的岸边浅滩上。将一只只的木廊推向深水处,再由人用绳子拉拽到尽头处,将大盘石放入水中固定,再用铰链同固定好的另一端连接。

    湍急的水流到底还是有着巨大的阻碍,整条木廊也弯弯扭扭的朝下游方向弯成弧形,但仍旧倔强的往前延伸,到了三更时分,百余只木廊安装完毕,长度已经长达四百多步,星光下看去,就像一条蜿蜒在水面上的长龙,缓缓的蠕动着,极为壮观。

 第七六七章 空中轰炸

    明军的一切动作实际上都没有逃过对岸鞑子大营的窥伺,且不说散布在南岸的部分鞑子哨探远远的窥伺,并以鹞鹰传递消息给北岸的鞑子大营,便是明军大张旗鼓的数千人忙碌的情景,对岸的鞑子凭肉眼也能观察到。《

    打造廊桥的地点虽然是在明军大营以东三十里的黄河岸边,但宋楠选择这里的原因不是因为需要避开鞑子的耳目,而仅仅是为了一个目的,此处的河面开阔水流较缓,是搭建廊桥的最佳地点。

    事实上明军丝毫没有做任何的保密措施,无论是数千人的喧闹和忙碌还是夜晚拼搭廊桥时的点点火把,都会第一时间让对岸的鞑子兵警惕并探寻。把秃猛可很快就弄清楚了明军在干什么,他岂能容忍明军如此大张旗鼓的在眼皮底下搭出一座浮桥来。

    于是,让宋楠和明军诸将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廊桥搭建到后半夜的时候,已经接近了黄河的河心,难度也越来越大;众人绞尽脑汁想办法驯服被水流冲击的不听话的木廊,却混没注意到危险已经降临。

    把秃猛可终于将神鹰大炮被暴露出来的疑虑抛诸脑后,命人拉了十门神鹰大炮架设到北岸的高地上,静夜中,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大地,惊得草原上的夜鸟纷飞,野兽遁走;呼啸而来的炮弹咚咚咚落入廊桥两侧,有的直接命中,掀起滔天巨浪和满天的木屑,只短短的一炷香时间,搭建廊桥的近五百多名士兵和工匠以及一百多断木廊便被轰的稀烂。被炸成木屑的木廊带着火苗脱离控制,顺着河水在黑夜里飘远,落水的士兵根本无法游回岸边,在冰冷的河水中只需盏茶时间便手脚麻木像一块木头一般随波逐流而去。

    宋楠接到禀报立刻带人赶往现场,在黎明的曙光中朝黄河上看去,本是一条巨龙一般蜿蜒的廊桥已经支离破碎,只剩下近岸的三十四段依旧横在河水里,河面上满是被激流冲击到岸边缓流处的士兵尸体和漂浮的圆木,景象惨不忍睹。

    赶来的众将也尽皆愕然,心情也随着死去的士兵一起沉到冰凉的河底。

    鞑子有神鹰大炮,他们居然还有这令人生畏的火器。若是面对面作战,倒是不太虚,但这是渡河,有了这大炮在对岸防守,浮桥是永远也别想搭起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