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风流-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大夏赶紧跪地朝正德连连磕头道:“臣有罪,陈卫这厮是报了假消息,这厮最大恶极,臣定不会饶了他,请皇上恕罪。”

    正德脸色铁青着脸道:“陈卫固然该死,身为兵部尚书,你便没有过错么?”

    刘大夏忙道:“臣御下不严,分辨不清,以至于发生这样的事情,臣一定严厉处置陈卫,也愿领失职之过。”

    刘瑾冷声道:“刘大人,此事可不是一句失职就可推掉责任的,因你兵部之失,导致贼兵蔓延坐大,呈不可遏制之势,这可不是一般的罪过。”

    刘大夏忙道道:“刘公公说的是,本人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此事因兵部疏忽而起,也要由我兵部来解决,臣恳请皇上给臣一个弥补的机会。”

    正德冷冷道:“你如何弥补?”

    刘大夏道:“臣请亲自领军剿贼,若不能剿灭贼兵,臣便死在战场,洗刷臣之过错。”

    正德若有所思,刘大夏可是亲自带兵剿匪,定可快速剿灭反贼,倒也是个将功赎罪的办法。

    但听身边刘瑾冷笑道:“刘大人打得好主意,这是想将功补过吧,皇上可不能再信你了,一个小小的暴乱你都能纵容其成为大患,皇上再让你领军前往,岂不是连大明江山都要没了。”

 第三六八章 都以为是个机会

    都以为是个机会

    刘大夏怒道:“刘瑾,你怎可如此污我?我不过是一时不察罢了,本以为霸州卫陈卫也算是精明老道,谁知他竟然连暴民都压制不住,怎可将陈卫之过完全加于老夫之身?”

    刘瑾冷声道:“很多人早就提醒你要派人督战剿匪,你置若罔闻,不是你之过是什么?身为上官,下属之过便是你之过,没见你诚恳认罪,反倒推诿狡辩,焉有是理?”

    刘大夏气的颤抖,指着刘瑾骂道:“刘瑾,你这是落井下石!”

    焦芳道:“刘大人注意你的言辞,刘公公所言句句在理,你怎么如此失了体统,皇上还在当面你都如此狡辩,若皇上不在这里,你还不知嚣张到什么程度呢。”

    刘大夏气的几欲晕倒,高声道:“老夫何曾狡辩了?我请求将功赎罪,这还不是认错的态度么?你们的手下便没有过错么?若因手下故意隐瞒之过便归咎于上官,在座的怕是个个身负大罪了。”

    刘瑾见刘大夏方寸已乱,也不说话,只冷笑不语。

    果然,正德被刘大夏的态度激怒了,拍着案几起身怒斥:“刘大夏,你太放肆了!犯了如此大错居然连言语也不受,你兵部所属一个卫的官兵六千余兵马,连所辖一个小小的暴乱都无法平复,还有脸在这里咆哮,朝廷每年花的数百万辆军饷,就让你养了这群窝囊废么?不是你的过失是什么?”

    刘大夏惊得脸色煞白,忙跪下磕头道:“臣……”

    正德摆手打断道:“不用多说了,朕不想听你为自己辩解,此次民乱,兵部处置失当,刘大夏更是有欺君之嫌,刘瑾!即刻拟旨!”

    刘瑾沉声道:“奴婢遵命。”

    正德负手道:“兵部剿匪不力,刘大夏渎职失职,且狡辩推诿,着即刻革去刘大夏兵部尚书之职,交北镇抚司诏狱查其兵费所用之处及其过失之行再做论处。”

    刘大夏身子站立不住摇摇欲坠,在座张懋李东阳等人也均大为惊骇,没料到皇上居然直接将刘大夏革职拿办了,这处罚实在太过了些,谁都知道刘大夏不可能是故意欺君,虽有过,但不至于受这般严厉处置。

    李东阳忍不住开口道:“皇上,此刻即将发兵剿匪,还需兵部主持诸般事务,刘尚书虽有过,但何不暂缓,让其为朝廷尽力以恕其过?”

    徐光祚沉声道:“李大学士,剿贼之事我五军都督府可担之,张老公爷的京营亦可担之,难道说离开了兵部咱们便成没头苍蝇了不成?。”

    李东阳欲辩驳,杨廷和悄悄拉拉李东阳的袖子,李东阳叹息一声第三六八章都以为是个机会

    不再言语。

    刘大夏知道今日已经不可挽回,老泪流满脸颊,缓缓取下官帽,朝正德跪下磕头;正德扭身不看他,刘大夏起身来缓缓转身,苍老的身形慢慢消失在御书房外。

    众人默然无声,正德开口正欲说话,忽听的门外一阵嘈杂,一名太监在书房外高声道:“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孙玄求见。”

    刘瑾皱眉道:“他不是午后刚来了么?怎地又来求见?皇上在商议要事,让他回去。”

    那太监道:“孙镇抚说锦衣卫指挥使宋大人送来紧急军情,须得面呈皇上。”

    屋内之人顿时一惊,眼下正德的案头便有一封宋楠的信,相隔半日又来一封,事情定是十万火急,否则宋楠不至于如此。

    孙玄快步进入书房中跪拜已毕,正德劈头便问:“信呢。”

    孙玄赶紧从袖中取出宋楠的信呈上,正德三把两把撕扯开封口,抖出信笺迅速看了一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语。

    李东阳道:“皇上,是否是文安贼兵的消息。”

    正德醒过神来道:“刘瑾读给诸位大人听听。”

    刘瑾赶紧取过信笺,展开读道:“皇上万安,臣宋楠经新镇抵达文安,现已率霸州陈卫部并臣所率一千兵马攻克文安,此信便是在文安县衙所发……”

    众人一阵哗然,宋楠居然率领霸州卫残部和他带去的一千骑兵轻而易举的拿下了文安,形势一下子变得明朗了起来,众人的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然,攻破文安之后,臣方知城中守军不足千余,且多为贼兵驱使胁迫之民间壮丁,贼兵主力以一分为二,一往东南进攻静海县,一往西进攻雄县,且据探报消息,雄县已失,静海县亦难幸免;贼兵两部均达三千多众,实力实不容小觑。”

    众人的身上顿时如同被一盆冰水浇下,刚刚露出的笑容顿时冻结。

    “臣判断,贼兵意图乃是沿途攻击防守薄弱之县城,裹挟当地壮丁,诱惑百姓入伙壮大,并可以战养战获得给养和兵器马匹;鉴于京师重地重兵云集,臣判断贼兵所攻击方向必然往南,进入山东湖广纵横我卫所薄弱之处;臣将动身增援保定府新安县城,快马赶在贼兵之前以期守住新安县城,扼断西路贼兵南下之路。”

    “鉴于贼兵裹挟劫掠之计颇为奏效,在文安一处便裹挟七千之众,可知攻下其他县城之后势力必更庞大,虽为乌合之众,但已成气候,故臣恳请皇上即刻派大军分头剿灭。放任贼兵纵横,后果难以想象,百姓亦将涂炭,需及早剿灭之。臣宋楠顿首再拜。”第三六八章都以为是个机会

    书房内静的一根针掉落都可听见声响,众人目瞪口呆的坐在那里,心中的惊讶无以复加;一个小小的暴动终于引发了大麻烦,当日宋楠在庭上所言,防微杜渐不可使之燎原而起的预言在座的各位不乏有小题大作之腹诽,现在看来,依然印证了。

    张懋缓缓开口道:“皇上,形势不容乐观,须得赶紧调集兵马前往了,贼兵南下,山东以南,湖广一带可是朝廷卫所薄弱之地,内陆之处兵力加起来不足万余,宋楠说的没错,只有阻断其南下,借助京畿重兵方可剿灭,否则难以收拾。”

    正德道:“东西两路派谁可往?英国公,要不命张仑率奋武营前往东路如何?”

    张懋还没出声,徐光祚便开口道:“皇上,京营暂不可动,那可是守卫京城的兵马,宋楠分析的虽有道理,但谁能知道贼兵是往北还是往南?京畿外围驻军属五军都督府所辖,这等事还是老臣的五军都督府来办为好。”

    正德看了看张懋,张懋欠了欠身道:“定国公说的对,老臣没意见,老臣会加强京营的戒备,防止贼兵北上;剿贼之事便劳烦徐老公爷了。”

    正德见张懋没意见,点头道:“那好,定国公亲自前往么?”

    刘瑾笑道:“定国公焉会出马,那不是杀鸡用牛刀么?徐老公指派人手带兵前往便是。”

    徐光祚笑道:“老臣老胳膊老腿的自然不能亲自出征,西路臣会命紫荆卫和茂山卫两卫指挥使率兵南下剿贼,就怕宋楠守不住新安县,放了贼兵南下,那便麻烦了。”

    正德道:“我相信宋楠。东面呢?”

    徐光祚道:“伏羌伯毛锐的营州前屯卫和定边伯秦山的营州中屯卫将集结南下,另外通州的神武中卫也将跟随南下。”

    正德道:“神武中卫不是老公爷之子延德所率的兵马么?”

    徐光祚微笑道:“多谢皇上还记得犬子之职,正是要他前去统率东路剿贼大军。”

    正德点头道:“好,朕便任命定国公徐光祚总督军务,东路以徐延德为都督,内监派出高凤随同监军前往剿贼。西路以谷大用总督紫荆卫和茂山卫军务南下剿贼,朕希望两路人马能旗开得胜,早日平息贼兵之患凯旋班师。”

    徐光祚缓缓跪下,高呼万岁万万岁。

    李东阳杨廷和等人冷眼旁观,都明白徐光祚这是要抢军功了,平叛之功非同小可,以前可以不争,现在则必须要争,因为众所周知,勋戚内部已经是两个山头,英国公和定国公之间已经开始了明争暗斗,之前徐光祚可以什么都让,现在却是当仁不让了。第三六八章都以为是个机会

    张懋虽然笑着,可心里却如翻江倒海不是滋味,只是京营轻易不可出动,此次平叛五军都督府优先出动是符合规矩的,自己也只好吃个哑巴亏了。

 第三六九章 包藏祸心

    圣旨一下,经过数日的准备,西路军务总督谷大用带着数百随从赶往保定府西北,谷大用丝毫不敢耽搁,飞骑一日一夜赶到易州。

    两日后,紫荆关卫六千兵马渡过易水南下挺进保定府北,茂山卫六千大军直接往东,挺进定兴县,两路大军呈犄角之势往西南压迫而至。

    谷大用的意图很明显,贼兵拿下安肃和雄县之后,其进攻的方向无非是北面的定兴县和南边新安县,据闻宋楠以一千锦衣卫在新安击退了贼兵,那么赶往定兴县增援则是第一选择,因为贼兵很可能因为南下受阻而转而往北攻击。

    紫荆关卫所大军的南下线路也是经过谷大用自己考量的,渡易水之后,紫荆关卫所的六千官兵更多的侧重于向保定府靠拢,这样便可防止贼兵铤而走险直接进攻保定府。虽然贼兵进攻保定府的胜算并不大,但他们大可虚晃一枪,借着攻击保定府之名直接往西攻击满城,从而跳出保定府地界钻入真定府地界或者是山西,那是谷大用不想看到的。

    总之,谷大用是要以紫荆关卫所大军、茂山卫大军、宋楠在新安的锦衣卫缇骑三者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包围圈,将贼兵困在三角形的中间区域,不断的缩小范围,逼着贼兵铤而走险,此举自然还有一层深意在其中。

    ……

    宋楠在新安县已经呆了八日,朝廷出兵的圣旨在七日前便已经下达,宋楠在等待北方两卫兵马到达安肃的消息,然而数日以来,杳无声息,这让宋楠很是诧异。

    宋楠下令保定府锦衣卫千户所利用散布在各州县的情报网汇总消息,探明西路剿贼大军的动向,数日后,终于得到了紫荆卫和茂山卫的具体位置。紫荆关卫大军此刻正驻扎在安肃以西的西水寨一带,茂山卫则从定兴县挺进至安肃北面白沟河南的河阳镇一带,两路大军距离安肃均不过五十里远,已经到了可以发动进攻的距离。

    但奇怪的是,两路兵马抵达现今的驻扎之地已经两日,但却没有丝毫开拔进攻盘踞在安肃的贼兵的动向,反而安营扎寨休整了起来。

    宋楠召集了锦衣卫众官探讨此事,提出自己的疑问,众人也觉得有些不能理解,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了半天,也得不确切的答案,最后只能理解为两路大军在做战前的休整,大概整顿数日之后便将发动进攻。

    然而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又过了三日,两路兵马依旧纹丝未动,毫无出兵的迹象;宋楠将自己关在县衙后堂半日,终于再次召集众人前来商议此事。

    “诸位,我不想做如此猜测,但恐怕不得不面对现实了,谷大用是故意命令不发动进攻,这两路兵马看来是不打算动了。”宋楠摸着下巴道。

    郑达疑惑的道:“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谷大用怕死么?贼兵压根经不住两路大军的进攻,他为何不下令进攻?”

    宋楠叹了口气道:“人心难测啊,在这种时候,居然还要动歪心思,我只能说谷大用这是在找死呢。”

    众人见宋楠话里有话,都一头雾水般的看着宋楠,宋楠将地图挂起来,手执朱砂笔在地图上画了三个圈道:“这是北面两路大军和我们的位置,安肃便被困在当中,谷大用本可发动雷霆进攻拿下安肃剿灭贼兵,可他却偏偏不动手,这意味着什么?”

    侯大彪道:“难道在等贼兵自己投降?”

    宋楠冷笑道:“可能么?朝廷并未打算招安他们,他们投降也是个死,没有丝毫的好处,若是你你会投降么?”

    侯大彪摇头道:“卑职可不傻。”

    宋楠道:“是啊,贼兵也不傻,他们不会投降的,况且他们还有数千兵马在手,也有一搏的资本。”

    “大人,莫打哑谜了,到底为什么谷大用迟迟不愿进攻呢?”众人叽叽喳喳的问道。

    宋楠道:“我不想把人想的太坏,但这回我不得不这么想,贼兵现在被围困在当中,他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事?”

    “当然是突围了!”众人道。

    宋楠道:“对,他们一定会想办法突围,咱们站在贼兵的角度上想一想,西面北面有两路大军驻扎,人数都是六千多人,而南边只有一千多人守着这座新安县城,贼兵若突围,他们优先往那个方向突?”

    万志忽然大叫道:“卑职明白了,谷大用这阉狗原来打着这样的坏主意。”

    侯大彪一脚踹翻凳子骂道:“狗贼,当真是胆大包天,这时候居然还在想着打坏主意,老子要将他千刀万剐。”

    郑达智商着急,急着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到底怎么回事。”

    侯大彪道:“还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