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风流-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算功劳?老子的左营六日前突破明军万全前卫镇守的长城隘口,杀了上百明军,摧毁了两座烽火台和两座临近寨堡,夺粮一千石,牛羊马匹无数;吉达的那点破事跟我的功劳比简直就像是地上的蚂蚁跟天上的雄鹰比较,没得比。”一名满脸横肉喷着酒气的高大鞑子将领高声叫道。

    “色勒莫老狗,你他娘的骂谁是蚂蚁?老子是天上的雄鹰,你只是草原上拉稀的劣马罢了,报喜不报忧,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的左营此役死了二百多兄弟你怎么不说?他娘的,左营总共一千人,一场仗便死掉两成,你还有脸来表功。”吉达怒骂道。

    “去你娘的,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这老狗在玉林关被明军打得抱头鼠窜,死了近三百兄弟的事,你怎么不说?”

    两人在帐内便大吵大闹起来,互相按着腰间的刀柄,眼看就要拔刀相向;阿日斯兰喝道:“都别吵,两位将军都是我察哈尔前旗的勇士,窝里斗作甚?有能耐去杀明军,抢明人的珠宝美女牛羊去攀比,真替你们丢脸。”

    两人惺惺的互瞪一眼,啐着吐沫回头。

    阿日斯兰看了看站在一角垂头不语的一名矮小的将军问道:“扎日夫将军,你的中营昨日战况如何?明人的蔚州实力最弱,又夹在两山之间,左右有吉达和色勒莫两营牵制,定是收获不小吧。”

    那矮小的鞑子将领脸色尴尬,上前拱手道:“大将军,末将无能,蔚州前线并无建树,五日前在黑山堡和蔚州守军遭遇,我一队袭扰的兵马被明军包围,死了四十多人;蔚州卫守将刁滑悍勇,实在是不好下手。”

    吉达和色勒莫同时大笑,色勒莫指着那矮小将军的鼻子道:“扎日夫,你也是窝囊透顶了,跟你这个瘸腿的灰兔为伍,真是我等鞑靼勇士之辱,我要是你便早就辞了官回家放羊了。”

    吉达也道:“是啊,扎日夫你太丢脸了,不如告老回家算了,前线不适合你,你在这里只会消磨我鞑靼勇士的锐气。”

    阿日斯兰脸色也阴沉了下来,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蔚州前线已经一年多没捞到什么便宜了,相反,前前后后搭进去数百士兵的性命,这个扎日夫看来是真的老了,该考虑其他人去领军了。

    扎日夫脸色涨红,忽然叫道:“大将军,虽然这次我们又中了明军的奸计,损失了不少人手,但是我的手下无意间探听到了一个惊天的消息。”

    “什么消息?”阿日斯兰漫不经心的问道,他觉得扎日夫不过是因为无所建树故意找些事情来搪塞罢了。

    “我手下的两名被明军打散的士兵在蔚州境内发现了一个人。”扎日夫道,“一个你们谁也想不到的人。”

    “哦?”阿日斯兰见扎日夫的表情郑重,倒有些感兴趣了。

    “明朝的小皇帝到了蔚州了。”扎日夫道。

    “什么?”大帐内的人均惊呼出声。

    色勒莫叫道:“别胡扯了,扎日夫,你若还是个汉子的话,就不该将无所作为的责任归于明朝皇帝的亲临前线,这也太扯淡了,明朝的皇帝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蔚州前线?”

    扎日夫怒道:“我说的是实话,亲眼见到明朝皇帝车驾的查干巴拉兄弟已经随我来到大营中,你们若不信,可叫了他们来问。”

    阿日斯兰脸色郑重,伸手阻止众人的鸹噪之声,叫道:“让他们进来。”

 第二五六章 狼伺

    明朝皇帝亲临蔚州的消息很快得到了证实,阿ri斯兰迅速的将这个消息送达位于后方的达延汗金帐所在地乌兰察尔。

    大明朝君臣口中所说的鞑靼小王子其实已经年过四十,或者称其为老王子更为适合,此君迅速崛起,横扫瓦刺,鞑靼各部,迅速将鞑靼各部一盘散沙的局面终结,自立为‘达延汗’(大元可汗之意),他也很快被鞑靼国各部落奉为神明,称其为‘贤智卓越,万古第一大汗’。

    这位‘老王子’的蒙古名字叫做秃猛可,称其为万古第一大汗自然是扯谈,但此人在短时间内结束鞑靼分裂的局面,将各部落统一在自己的金帐之下,自然不是泛泛之辈。

    即位之后的小王子对明朝怀有深深的敌意,他的祖先被明朝赶到漠北苟安,此举被秃猛可是为耻辱,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夺回祖先的大好江山。

    来自察哈尔前旗的消息送达之时,鞑靼老王子秃猛可正在乌兰察尔城外的草原上呼啸来去追逐着一群草原狼;身边的卫士将阿ri斯兰的信读给他听的时候,他手上的弓箭正拉开对着一头山坡下的野狼瞄准,当信读完之时,秃猛可的手一抖,箭支竟然偏了数丈,连一根狼毛也没碰着。

    跟随的金帐武士们噤若寒蝉,达延汗武力超群,箭法高明,他的箭从未she偏,只要被他瞄上的猎物,其结局只有一个,那便是死;达延汗也绝不容忍失败,不仅是对手下的将领,也包括他自己。

    今rishe偏这一箭,达延汗定然心中愤怒,在此时谁都有可能成为他的出气筒,卫士们曾亲眼看见达延汗在叼羊大赛中失利之后,回到帐中砍杀了三名帐中伺候的少女泄愤。

    然而,令他们害怕的达延汗之怒并未到来,相反,达延汗的口中竟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一把将弓箭丢到地上,伸手从卫士手中取过那封信,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高举双臂仰天笑道:“长生天助我,机会来了。”

    秃猛可迅速带人回到乌兰察尔,立刻召集各部落首领和手下大将宣布这个消息,末了道:“诸位,你们可以提前庆祝了,咱们复仇的机会到了,不久之后,本人便成为真正的大元可汗,咱们被汉人攫取的江山就要夺回来了。”

    众人面面相觑,一名部落首领问道:“尊敬的大汗,您的话虽然鼓舞人心,但我们丝毫没觉得这跟明朝皇帝在他们的边镇巡视有干系。”

    秃猛可哈哈大笑道:“那是你们没感觉到这里边的机会,明朝小皇帝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到边镇巡视,这不是天大的机会么?如果我们能在边镇抓住这个小皇帝,那该是怎样一副场景?”

    “尊敬的大汗,您的意思是说,要去捉拿这个小皇帝?这恐怕不易,再说这消息传到大汗的金帐之中已经有十余ri之久,在蔚州的明朝小皇帝怕是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即便是知道他还在蔚州,咱们又如何抓的住他?”

    秃猛可笑道:“阿ri斯兰的消息说的很清楚,明朝小皇帝的去向是西北,亦即是说,他的动向大同边镇,很明显,他是要巡视边境的防务;经大同之后,要么他往西前往灵州一带,要么往东前往宣府,我推测他前往宣府的可能xing更大,因为往西行进,满是风沙戈壁,路途又遥远,他一个养尊处优的小皇帝定然吃不消,也不可能离开京城时ri太久;故而,本汗推断他要经宣府巡视之后正好返回京城。”

    众人看了地图缓缓点头,承认大汗说的有道理,但这仅仅是推测,又怎能保证他们一定会往宣府赶。

    秃猛可看出大家的疑惑,捋了捋黄胡子道:“诸位,阿ri斯兰已经广派探马探听其动向,探马带有鹞鹰送信,不ri内必有确切消息传来;咱们要做的便是集结兵马做好准备,这是长生天赐给我们的最好机会,我一定不会放过;各位回部落集结人马在乌兰察尔城外待命,我命人快马去鄂尔多斯,让吉能抽调一万右翼骑兵赶来集结。”

    一名须发皆白的部族首领皱眉道:“大汗,消息未确定便集结兵马不太好,万一明朝小皇帝早已掉头回京,兵马粮草岂不折腾了?再说,即便得知其行踪,凭我鞑靼的兵力,如何抗衡明朝边镇的十余万雄兵?此计绝对不可行。”

    秃猛可横眉怒喝道:“你是在怀疑本汗的决定么?赤鲁温,本汗知道你背后怪话连篇,本想给你机会让你证明你的忠心,现在看来完全不需要了,你的忠诚已经被草原上的野狗叼走了,从今ri起,你的部落归于我的帐下,你将不再是部落首领了。”

    赤鲁温大惊道:“大汗,您怎可如此?我对大汗的忠臣可昭ri月。”

    “睁眼说瞎话要被长生天抛弃的,赤鲁温,给你留五百户食邑,你带着他们去北边草原牧马去。”

    “大汗,你真是狠毒,我赤鲁温忠心耿耿为你卖命,我的部落为你牺牲了数千勇士的xing命,换来的却是这些;我明白了,你是想吞并我的部落,你是想将草原上的部落全部攫取囊中,你休想!”

    秃猛可冷笑连声,缓缓背过身去,猛然间转身过来,手中寒光一闪,一柄长刀兜头劈下,赤鲁温连哼都没哼一声,脑袋便被劈成两半。

    “这老东西是糊涂了,居然如此诋毁本汗。”秃猛可将长刀上的血迹在赤鲁温的身上擦干,双目环视帐中惊慌失措的众首领。

    “本汗是他所说的那种人么?你们当中肯定也有人以为本汗是为了夺取你们帐下的百姓和牛羊,为了表明本汗的心迹,我宣布,赤鲁温帐下五千户百姓和牛羊马匹由诸位均分,本汗一毫不取。”

    众首领本来胆战心惊,为达延汗的翻脸无情而心寒,但闻听此言,顿时一个个面露喜se,赤鲁温死了,好处却给了大家,需知赤鲁温的白刺部落占据了最肥美的牧草,也出产最貌美的姑娘,本就是最让人垂涎的部落,若不是赤鲁温是最早归顺大汗的得力部署,众人早就想动他的手了;现在大汗亲手宰了他,却便宜了大伙儿,众人很快便忘记了秃猛可的凶狠和无情,转而高声颂扬起来。

    秃猛可森然道:“跟着本汗,迟早有你们占据中原花花江山的一天,到那时,汉人的百姓都是你们的奴隶,汉人的女子都是你们的胯下之物,金银珠宝堆成白头山一般的高,随便你们花销;可有一点,在此之前,诸位须得对本汗的决定毫无异议的执行,没有忠诚的人,换来的不是富贵而是屠刀。”

    众首领表现的群情激奋,纷纷表示遵从大汗之命,各自回部落整顿兵马。

    次ri上午,从察哈尔前旗飞来的送信的鹞鹰带来了好消息,派去查探的探马探明了明朝小皇帝车驾的动向,他们过了大同府往边境行来,看样子正如秃猛可所预料的那样,他们是要经长城内侧往东,跨过太行山余脉前往宣府。

    秃猛可细细的研究了路线,这一路上都是明军的边镇卫所,从大同北的高山卫、镇虏卫直到天成卫,再到宣府的万全左右卫和怀安卫,都是明朝重兵集结之地,任何一处都不适合动手。这之间只有一个地方是真空地带,那便是宣府和大同府的交接地带,那里是太行山和大青山山脉分割成的天然通道,只有一处的兵马可以快速抵达救援,那便是南面的蔚州卫。

    以蔚州卫的兵马实力,秃猛可完全不放在眼里,但问题是,如果在此处动手,自己也必须要在大同和宣府两处佯动,吸引明军的注意力,否则一旦被两处包夹,后果不堪设想;即使有高山阻隔,但明军可通过长城栈道增援,速度是慢了点,但绝不是不能做到。

    事不宜迟,按照明朝皇帝车驾的行进速度,抵达那个防卫的中空地段大约需要七八ri,留给自己调兵遣将的时间也不多了,秃猛可当机立断,即刻传令下去,要右翼吉能率部赶来的一万骑兵无需感到乌兰察尔,而是直接奔赴大同以北发动佯攻,牵制住大同西北四卫的吸引力。

    而乌兰察尔城外集结的约两万兵马则分出一万飞骑前往大青山东麓,配合察哈尔前旗右营佯攻宣府万全卫,自己则率领一万骑兵直奔两府交界之地,拦截明朝皇上的车驾。

    当ri晚间,大军出动,乌兰察尔城外的草原上一片火把的长龙,绵延数里之外,马蹄踏碎夜的寂静,城内外居民们一个个紧闭毡帐,祈祷长生天保佑大军平安。

    与此同时,大同西北边疆巍峨的长城脚下,大明正德皇帝的营帐内丝竹声声歌舞升平,浑然不知危险的临近。

 第二五七章 天眼

    (感谢bobby75222、老花熊两位的月票)第二五七章

    在大同府境内逗留的数ri里,宋楠从王勋口中得到了边镇最新的形势,王勋的忧心忡忡和宋楠的担心不谋而合,边镇不宁,皇上的车驾在此就像是个极大的隐患,让人不能安寝。

    王勋恨不能赶紧让正德离开大同府地界回京城,然而当他得知正德要取道长城内侧从边境前往宣府巡视的计划之后,吓得浑身冷汗,赶紧跪求正德改变主意。

    正德决心已下,加之洞悉正德心思的刘瑾等人投其所好,正德将王勋的劝告当做耳边风,不但不接受,反倒斥责王勋胆小怕事,不堪为将。

    王勋委屈的要死,可又无可奈何,只得全力封锁皇上在大同的消息,凡正德巡视过的寨堡和卫所城镇,一律下严令禁止将消息外传;同时,王勋恳求宋楠劝说正德速速离开边镇,宋楠也是无奈,正德正玩得在兴头上,每到一处寨堡,必高调接见卫所官兵,对城防兵事指指点点,发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看法,让宋楠也是毫无办法。

    数ri后,正德一行到达大同西北天成卫乎远堡所在的长城脚下,在长城脚下歇息了一夜之后,次ri一早,正德带着众人游览乎远堡一带的长城烽火台,众人站在高高的长城烽火台之上,望东方一片崇山峻岭之地,长城蜿蜒在群山万壑之间,宛如游龙惊鸿,时隐时没。

    正德心情大好,对着左右笑道:“有此巨龙天堑,我边镇何愁不宁?鞑子们看似闹腾的欢,朕便不信他们能翻越这长城之障。”

    刘瑾等人连声附和,一番歌功颂德谀词如chao,唯王勋宋楠二人闭嘴不言。

    “今ri便可离开大同境内,过了乎远堡往东,便是太行北麓余脉,再往东百余里,穿过山谷便到了我宣府万全卫所辖,朕决定,即刻出发。”正德豪气干云的道。

    王勋想做最后一次努力,上前道:“皇上,此处往东皆为高山峡地,仅有栈道可行,也是我大同和宣府守卫不及之地,皇上当真要从这里往东前往,路途难行不说,万一有事,两处兵马恐援助不及,还请皇上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