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女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好女婿-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弘治皇帝却不知道,正因为明朝恶化的财政,才有后来的张居正隆万大改革。
万历之后,天灾**,财政崩溃,国家这才走到灭亡的边沿。
明之亡,亡于缺钱。
作为一个在位十六年的一国之君,弘治皇帝对自己的家底子自然清楚。
苏木这一问,勾起了他的心事,忍不住又长叹起来。
“读书人……恩,我也勉强算是个读书人。读书人讲究的是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家国,国家乃是又一个又一个家组成的。这治家和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弘治皇帝蜷起一个拳头放在嘴上轻轻咳嗽起来,说了这么多话,他感觉有些接不上气来:“按照书本上的说法,要想治理一个国家,使得海内升平,当近君子远小人。我维持这个家业十来年,可谓惮心竭虑,战战兢兢。可这朝……这家里的小人却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苏木伸出手去轻轻地拍着他的背心:“老爷子你慢些说话。”
在不远处的树林里,几个太监正好看到这一幕,都惊得浑身冷汗。
万岁爷身子金贵,什么时候被人这么拍过。
这书生当真大胆,直接当刺客办了!
正要冲出去,却看到弘治皇帝微笑着抬起头来,又开始说话:“所以,当家人得时刻小心,分辨君子和小人。重用老实厚道的,罢黜*佞。”
几个太监这才又退了回去,不敢吱声。
苏木却不知道自己在生死之间转了一个轮回,笑着摆了摆头:“老爷子这话却是说得错了。”
“错了,这可是圣人之言啊?”弘治有些惊讶。
苏木笑道:“水至清则无鱼。君子和小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再说,君子个小人各有各的好处。”
“小人还有好处了?”弘治皇帝面上带着一丝怒色:“荒谬!”
苏木也不在意,道:“小人自然是不好的,可咱们今天讨论的是站在一个当家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朱老爷你的家业大成这样,手下总管着几十上百人吧!如果只用普通人的目光来看问题,来管家,这家只怕管不好。小人和君子各有各的好处,小人听话,使起来方便;君子办事能力强,却不好管制。”
“作为一个成功的家主,成功的官员,甚至大到一国之君听话的小人和能干的君子都是必须的。”苏木觉得朱老爷子这人挺不错,是个慈祥的长者,说话也随意起来:“亲贤臣远小人虽然是至理名言,却没办法实现。小人也有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烘托主人的英明,取悦家主和君王。唐太宗曾经说过,一人为镜,可以正衣冠。小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上位者知道人心的险恶,和这个世界并不像书上所写的那样清晰明白,凡事都能用圣人之言来概括。”
“君主需要君子的才干来治理国家,也需要小人来做一些自己不方便做的事情。一个明君的标志就是能够把握这两者的尺度,用人之长。”
弘治的眉头皱了起来:“一国之君,当光明正大,没什么不方便做的事情。”
苏木扑哧一声笑起来:“老爷子这话可说错了,这也就是打个比方。说难听点吧,当今皇帝若想知道民间的情形,直接问大臣就是了,实在不行还有御使言官。可为什么还要设置厂卫呢,因为兼听则明。
还有,东厂和锦衣卫办案吧,已经有了三法司,又为什么又要另外弄一套司法系统。主要是因为厂卫用起来方便啊,很多诏狱案子其实涉及到不少国家机密。若是走正规的法律途径,叫百姓知道了,未免会不敬朝廷,甚至还会让有心人使风弄雨。
君王使厂卫的确能够办成不少利国利民的大事,可最后背骂名的却是太监和锦衣卫,于圣誉无碍。在世人眼中,太监都是阉贼,锦衣卫更是声名狼籍,都是小人,但朝廷一样要用。”
“可见,亲贤人远小人古人是真理,但用于治国治家却行不通。”
“这……倒是有些道理。”弘治皇帝做为一个有为之君,自然有自己的政治手段,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下意识为之,并没有总结出一套清晰的理论。
如今听苏木这么一说,果然如此,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
沉默半天,才道:“那么,一个合格的上位者,又该如何把握使用君子和小人的尺度呢?”
苏木自从穿越到明朝之后,还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说过这么多话,一时间倒是来了兴头。其实他这一套理论本是从李宗吾的《厚黑学》上看来的,在古代已属帝王术的范畴。
若说给士林中人听,未免惊世骇俗,少不得要被一通痛批。最后,苏木免不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搞不好还要吃官司。
不过,这朱老爷自本是皇室宗亲,不能做官,不能经商,不能带兵,一辈子也只能做混吃等死的米虫。偏偏他好象很有文化的样子,听到这话又吓得满面惊骇,苏木心中好笑,顿时起了促狭之心。
再说,咱和朱寿又是好哥们好朋友。
这朱家外强中干,日子却过得艰难,很有点没落的迹象,不然,早饭怎么可能吃得那么差。
明朝政府一般都将宗室当成猪养,一个个都被养成肥猪和八旗子弟了。到了明朝末年,宗室日子难过,甚至还发生过饿死人的事情。
看朱老爷子也是个宽厚长者,估计这治家能力也是堪忧。
罢,就假借治国和他交流一下如何治家的办法。
忍不住笑道:“容易啊,小人的优点是听话,能够干一些家主和国君不方便干的事情。对这种人,宠之信之,多给些好处也无所谓,可以信任但不能授之高位和权柄。没有足够的能力而得高位,为了保住权势,必然妒贤忌能,排挤人才,剪除异己。至于君子,则可以给予高位,给予一定的权利。但不能让他们长期呆在一个位置上,这样容易营私结党。许多人都是混淆了这两者的区别,将小人当君子用,把君子当小人使,不出乱子才怪呢!”
    
    
第二百五十八章 真相大白

    说到这里,苏木为了保险,还是补充了一句:“也就是打个比方,这套法子用来治理国家显然是不成的,用来治家嘛,应该还是有一定可行性。”
话音刚落,就听到弘治皇帝叫了一声:“这个理说得透啊,苏木你果然有几分本事。”
苏木这一席话初听起来堪称是异端邪说,已离圣人大道远矣。有些地方已经世纪到帝王术的范畴,刚开始的时候,弘治甚至还对他有些反感,心中隐约已将此人比拟成尧广孝一类的阴谋家野心家。
可仔细一琢磨,却是暗暗安心惊。其实这一套用人的方法早就成为他和手下个大臣的选官手段,已实行多年,只不过自己没有意思到罢了。
儒家做人和做事从来就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温和妥协,有的时候其实也讲究手段,道不过是一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过程度如何并不重要。
原来这人继承的是陆九渊的衣钵啊!
弘治皇帝一笑,释然,陆象山治家本有一套独特的理论,讲究的是家庭成员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各尽其能,各供其职。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中的人能力有高有低,品德有贤有愚。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有他合适的位置,都能人尽其才,就看你这个做当家人的如何管理。
一家如此,一国也是如此。
如此看来,这个苏木也算是抓住圣人大道中的核心。
果然是一个才华出众之人,诗词文章了得,见识和手段也是不凡。
想到这里,弘治突然有些喜欢起这个青年才子,先前心中对苏木的那点恶感自是荡然无存。
又笑眯眯地端详起他来。
却见这少年二十出头,正弱冠年纪,生得英挺俊俏不说,偏偏身材匀称,有一种这个时代读书人所缺少的勃勃生气。
真要类比,恰如盛唐之时游剑天下的五陵少年,刚健清风。
再想起自己的儿子朱厚照,弘治突然发现,就气质而言,这两人却有些地方非常相像。只不过,苏木面上多了一股书卷气,而自己的皇儿则颇多荒诞。
如今的朝中虽然能臣贤士极多,但年纪都不小了。如刘健、谢迁、李东阳等人本是自己在位这十几年的肱骨之臣,王螯等人也是饱学之士,只可惜这些人在未来十年之内都要陆续退出政坛。
现在回过头一看,年轻一代的大臣中却没有什么人才。
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
弘治是一个豁达之人,从来不讳言自己将不久于人事的可能。
死亡谁都害怕,但怕却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对一个君王来说更是如此。毕竟背负着一个庞大帝国亿万臣民,身后事关系重大。
如今的太子年几尚小,又生性顽劣,如果自己去世,他能担负起这么大一个重任吗?
三大阁臣或许能够在辅新君一马,维持政局十年,但以后呢?
这个世界总归是要交给年轻人的,只不过年轻人们能成长到什么程度,又能让人放心吗?
也许,再过几年,有了历练,以苏木之才,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得用之人。
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就将他留给太子吧!
一想到自己的身子和太子的胡闹,弘治皇帝就有些担心,忍不住问:“听说前一阵子,朱寿经常跑府外去见一个朋友,应该就是你了,他在你那里究竟玩些什么?”
“老实说,你家少爷实在有些难缠,整日间只知道玩乐。我前一阵子又忙着准备参加乡试,直将他给烦透了。”听朱老爷子提起他的儿子,苏木有些没好气。
“恩,刚才听你说考上举人了,怎么,对中进士有把握?”弘治笑着问。
苏木有些得意:“却是中了,至于进士,在苏木看来,却是不难,只需再等上几个月。”
儿子整天跑苏木那么去干什么,弘治皇帝亲眼见过一次,不过,具体情形却不是太清楚。对于儿子的教育,他一向看重,既然今天同苏木见了面,就忍不住问:“苏木,你且将太……朱寿这小子在你那里做什么说给我听。”
苏木哈哈一笑:“朱老爷子,老师说,你家少爷真是顽皮,不过品质却好,人也单纯,就是做事不知道轻重,也不计后果。他不是喜欢学武吗,不知道怎么的就访到我家去,说是要拜师学艺。我虽然武艺还算不错,可哪里有功夫教他,不是要准备考试吗,就哄他说读书也是学武的一部分。你若是不读通圣人大义,就算给你一本武功密籍,你也看不懂。”
这事实在搞笑,苏木对自己的忽悠功力也非常得意,当下就连比带画将自己如果骗朱寿读书一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弘治听到好笑处,不住抚须大笑:“也亏得你才能哄得他服帖,哈哈,果然是个才子,连这种促狭的法子都能想出来,有趣,有趣!我就说,这阵他的学问怎么长进了,就连教他读书的师傅们也对他赞赏有加,却不想背后是你出了力。”
苏木也得意地笑起来:“朱老爷子,我算是把你家那不争气的儿子给扶上正路,你说,该如何谢我?”
“那是自然,你能让犬子发奋读书,那就是立了不世之功。”弘治慢慢地站起来,笑道:“还有几个月就是春闱,你若中了进士,将来未必不是一代名臣。”
这已经算是皇帝一个承诺了,自己的身体不行,眼见着就要撒手人寰。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太子。
太子的教育已经成为帝国一等一个大事,只要有人能够让他心甘情愿地读书,那就是大明朝第一功臣,就算是挽救了这祖宗江山。
只要苏木进入官场,弘治决定好好扶持一下这个才华出众的青年人,也好为太子留下一套得用的班底。
苏木却没有意识到这是老皇帝对自己的奖赏,笑着摇头,看玩笑地说:“中进士还得几个月,我苏木是必然会中的。可你老先生光顾着口头恭维,却不来点实际的。我现在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要不,你给我点学费。你们府上请不请帐房先生……哎,算了,你家人口多,开支大,就不给你增加负担了。”
“嘿,你这是想进我的户部啊,要当侍郎还是郎中?不过,左右得等进了翰林院再说。”弘治哈哈一笑,上下打量着苏木。
苏木一笑:“一个帐房先生一个月多少工钱,也不过是几两银子罢了,就不给你添麻烦了。”
“教书先生当不当……恩,失言了……要不,你给我儿当伴读吧?”
苏木笑笑,还没等他说话,突然间,旁边的树丛里跃出一个人,怒吼一声:“你这个骗子!”
右手挥来,一掌砍在在苏木的肩膀上。
力道很猛,却不疼。手刀也没有任何杀伤力,苏木回头一看,正是朱寿。
只见,这小子怒得眼珠子都红了,双手使了个白鹤亮翅的招式,双手捏成鸟嘴模样,不住啄来:“骗子,苏木你这个骗子,什么上乘武学,什么《九阴真经》,都是骗人的,原来是想哄我读书,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原来,太子一听说父皇从皇宫过西苑来看自己就吓了一大跳,忙叫护卫到后门等着苏木和刘瑾,让苏木在那里躲着,以免得被皇帝发现。
私自带外人进皇家园林可是大错,若叫父皇知道,免不了要一场责罚。
朱厚照虽然不怕,可被父皇的一通唠叨,却也是头大如斗经受不住。
可在殿里等了半天,却怎么也等不着人。
朱厚照越等越不耐烦,心中也是担忧,索性就跑出来迎接,就在玉渊潭边上看了弘治皇帝和苏木说说笑笑,相谈甚欢。
他立即大吃一惊,就藏在旁边的小树林里偷听,正要听到苏木骗自己读书一事。
这下算是将朱厚照彻底激怒了。
未来的正德皇帝是什么人,那可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行事肆无忌惮,当下就跳将出来,以一记力劈华山砍将出去,正好斩在苏木的肩膀上。
本来,他以为仅凭这一招就能将这可恶的家伙放倒在地,却不想苏木仅仅是晃动了一下身体。、
这让他更是恼火,使出绝招,将武当派的蛇鹤七式源源不断地使出来。
不得不说,这一套武功不愧是武当山的镇派绝艺,真真是变幻万千,苏木瞬间就被无边的攻势笼罩其中,胸膛上连中六七击。
不过,效果嘛……实在够戗,根本就没有任何力道。
“扑哧!”苏木反被他挠得笑出声来,这小子脑子确实是不够用,如果他上来废话不说直接给我一拳,没准就把我给放倒了,使出这么多花样,这是在跳舞吗?
这一笑彻底激怒了朱厚照,见这一招无效,太子一变招来了个二龙夺珠,伸出两根手指朝苏木眼眶插来。
“干什么,想要人命吗?”苏木吓了一跳,身体一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