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室-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老太太冷哼了一声不说话,屋里的气氛格外凝滞。

“嗳,娘哎,你啥时候来的呀?!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儿啊?我好让二姐多弄几个菜……”不知什么时候,刘老抠笑盈盈地在大门外头喊道。

“你你你……”二姐指着刘老抠有些发愣,她没想到刘老抠会在这个时候回来。

“哟,还是省省吧,你们家的日子也艰难……”刘老太太看着刘老抠倒是恢复了淡淡的笑容,只是眼神儿还不断往二姐那里瞟去。

“看什么看呢?!一群没眼力劲儿的!”刘老抠一边往里走,一边在门口吆喝着那群看好戏的游侠儿,然后一脸得瑟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屋。

二姐心里热热的,还好,她有事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在她身边。

第三十四章 收服小毛

  婆婆走的时候,脸上竟然是带着笑的。
二姐受宠若惊,更多的却是好奇——刚刚这娘儿俩就猫在一块儿嘀嘀咕咕老半天,还都是堂而皇之地背着她的。

所以二姐很好奇——刘老抠到底是怎么收服婆婆的。不过她才不会拉下脸去问他,除非……刘老抠主动跟她说。

显然,刘老抠并没有二姐想的那样善解人意,他只是得意地瞟了瞟二姐,然后换上一脸讳莫如深的笑意。

下午,二姐连吆喝带赶的把刘老抠打发回衙门过后,就开始一心一意地扑入了伟大的教育事业——教小毛认字。

午后的阳光是极好的,二姐去寻了两张小杌子,摆在自家小院子里那张石桌旁,二姐心里恐怕阳光太盛过于刺眼,便在石桌旁支了一把描着秋兰的旧伞,又怕小毛肚子饿,于是又给添上了一盘儿绿豆糕与一壶茉莉。

二姐搓了搓手,这布置得倒有几分文人墨客的雅趣。

可是今天的主角刘小毛却呆呆傻傻地杵在一边儿,一点儿都不配合,还拉着一张小脸,无论二姐在那儿又央又求的,可是他说什么也不肯上桌,只是背着一双小手杵在那儿。

这孩子真是……太倔强了。

二姐擦了擦脸上的汗,柔声说道:“小毛,听话,你不是想读书认字吗?娘教你啊……”说着,二姐就把一支毛笔塞在刘小毛的手里。

刘小毛嘟着一张嘴,也不看二姐的脸色,直接就把手里的毛笔一下儿给扔了出去。

二姐看着毛笔掉在地上还滚出好几丈远,嘴巴张开,怔了老半天,却一个字都说不说口。

“刘小毛!!”二姐一掌拍在石桌上大声地喊道,桌上的茉莉花茶全都溅满了桌子。

刘小毛闻声抬头,见二姐挺着高挑的身躯站在阳光下,满头大汗似乎镀上了一层金黄。

“刘小毛,我教你认字是教你学问,你就应该把我当成先生,你不只不学,还把笔给扔了,你难道不知道尊师重道吗?!你这样做,对得起你爹吗,对得起你死去的娘吗?”二姐双手叉腰,义愤填膺地说道。

“对不对得起我娘,关你什么事!你算什么,凭什么说我娘?!你不过是我爹的填房!”果然,刘小毛一听到自个儿娘的事情就会炸毛。

“越来越没分寸了,越来越没大没小的了,”二姐气得在原地踱来踱去,嘴里直喘气,“要是任你这样糊涂下去,你迟早要被毁了!”

二姐决定,就是冒着被人诟病的危险,她也要好好儿修理小毛一番,她绝不能让好好儿的一个孩子自个儿长歪了!

于是二姐从杂屋拖出了一根沾满蜘蛛丝儿的鸡毛掸子。

“看我不好好儿收拾你!”二姐拎起鸡毛掸子就朝刘小毛扑过来。

出乎意料的,刘小毛丝毫没有闪躲,反而瞪着眼睛站在那儿直直地看着二姐手中的鸡毛掸子——二姐顿时傻了,这孩子骨头也太硬了,她原本以为,刘小毛再强再聪明那也是个小孩子,看见大人打他至少也得满院子瞎跑什么的,却没料到,这孩子居然一点儿都不怕她,哼,果然是个扮猪吃虎的,跟他爹一个德行,她于二姐简直被吃得死死的!

“你……你……你小子长本事了呀!”二姐把鸡毛掸子随手一扔就扔到了茅房门口儿,还撒了鸡毛一地。

其实二姐是下不了手的,要是他真是他于二姐的亲生儿子,他要这样做她非打死他不可——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忤逆父母,这还了得么?!可事实上……他不是。

刘小毛瞪着二姐,眼睛发红,小拳头也捏得紧紧的。

二姐气结:“怎么着?你还想打我不是?!我倒要看看,你一个吃饭还没我吃盐多的臭小子,能翻出多大的浪花儿!”说完,二姐双手抱胸,双腿就像两根挺立的标杆一样死死戳在地上。

刘小毛小脸儿红红,心里也闷闷的,站在那儿也不说话。

这个时候,不冷又不热,天气本是极好的,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下雨了。

是的,下雨了,并且这雨还不小,像是拿瓢儿泼的那种,稀里哗啦的,而且貌似还没有速战速决的迹象。

二姐忍不住了,鼻子里哼着气,转身就往屋里走去,门“砰”地一声关上了,动静之大,似乎连门都已经有点儿松动了。

进了屋,二姐用干净的抹布擦着打湿的头发,却还不忘扒在门缝儿上偷眼瞧着院子里那个任凭雨打风吹去的便宜儿子。

二姐咬了咬嘴唇,这刘小毛的忍耐力简直超过了她的想象,而且竟是比刘老抠还犟!此时若是刘老抠在雨中淋着,他必定会赶紧往屋里躲,要是二姐把门扣紧不许他进来,他也会嬉皮笑脸地在门口说着蜜糖一样的甜话儿。不过……二姐摇摇头,刘老抠这种人还会让二姐有机会让他在雨里淋着?!

果然是一代更比一代犟啊!二姐叹了口气,在屋里拿了雨伞就往雨里冲了去。

“你这孩子咋这么犟呢?!”二姐撑开雨伞,嘴里一阵抱怨,脚步却一点儿不落。

“你不是我娘!你不是我娘!”刘小毛背着手在雨里喊着,全身上下已经湿透了。

“好好好,我不是,我不是!”二姐倒是被气笑了,说得她多稀罕一样,“可是你娘在天上要是看见你现在这自暴自弃的样子,她该又怎么想?!她冒着风险辛辛苦苦地生下你,又把你拉扯到这么大,你倒好,叫你念书你不念,还一点儿都不懂事——你也狠得下这份儿心肠?!身体发肤,受于父母,这句话你给我记住了,永远的记住了!”

“我……我……”刘小毛终于哭了,眼泪和着雨水哗啦哗啦地流成一条儿小河。

“要是你哪天忘了这句话,你就不配做焦玉娘的儿子,也不配做刘老抠的儿子!”二姐死劲儿把他往屋里拉,可这孩子却“哇哇哇”地站在那儿哭个没完。

“哭哭哭……你就知道哭!你哭个什么?!须知男儿要坚强,方能顶天立地!”二姐掰正刘小毛的脸,掷地有声地开始教育。

此时的刘小毛终于忍不住了,他拉着二姐的衣角,干嚎着叫道:“娘……娘……我不闹了,我不闹了,你教我识字吧!”

第三十五章 前往大房

  这晚刘老抠回来,从兜里摸出一块儿银子放到桌上。
二姐上前掂着银子的重量,嘴里漫不经心地问道:“你找谁借的银子啊?怎么这么多,这至少都二两四钱了。”

“嘿嘿,手感挺准的嘛,至于是谁借的,你就别操这心了!”刘老抠一边儿脱着外衣,一边斜眼看着二姐说道。

“哼,你不说我也猜得到,不就是县太爷嘛……”二姐收好银子,又借着灯光上前帮刘老抠叠好衣服,嘴里又像是在赌气,却又仿佛在轻描淡写一样。

“哎……你咋知道的呀?!”刘老抠正端起一盅茶准备喝点儿热的,却被二姐的话给吓噎着了,于是赶紧放下手里的茶,挡在灯光前看着二姐问道,他就不信凭二姐那个不太灵光的脑袋瓜子能猜得出这个。

二姐淡淡地瞟了他一眼,若无其事地站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举手投足间倒有几分能谋善断的气质:“你年纪虽然大了,但却是衙门里的新人,那些混迹多年的老人能跟你亲近吗?!更别说是借钱了,你又是个名声在外的,别人哪里敢借钱给你?!无非……也就是县太爷了,你文不成武不就,又是个白身,却偏偏得了县太爷的青眼,还被一手给提拔出来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和县太爷的关系一定不简单,要不也不会连亲事都是县太爷保的媒。所以,这银子一定是县太爷给的,第一,他有那个实力,第二,你有这个关系,怎么样……我猜得对不对?”二姐说完转过身来冲刘老抠挑眉一笑,气定神闲间,眉宇间尽是自信的神彩。

刘老抠瞠目结舌地盯着二姐直瞧,这人……这人还是二姐吗?!

“我还猜到,县太爷并没要你还这笔钱,是不是?”二姐随意地笑了笑,然后端起刘老抠那盅倒好放凉的茶,一饮而尽。

“阿弥陀佛……我的个娘哎……菩萨显灵了……菩萨显灵了……”刘老抠张着嘴,脑子里还是蒙的就赶紧稀里糊涂地开始拜四方。

二姐在一旁掩嘴偷笑,看来多看看书多动动脑子还是不错的,至少别人不会把自己当蠢人来看。

眼见的刘老抠恰好看到了这一幕,于二姐居然在耻笑他!于是刘老抠讪讪地停下动作,撇着嘴,还一脸的不乐意,接着一屁股就坐到了床上,二姐只听得那张刚修好的床又开始“吱嘎”直响。

“哎,对了,你今儿个教小毛认字儿教得怎么样啊?他用心学不?”刘老抠可劲儿地往下脱着鞋。

二姐听到这个还有些尴尬,不过幸好刘老抠此时只顾着低头脱鞋,并未发觉二姐的不安。

二姐咳了几声说道:“还行,小毛很努力,也很乖,比你可出息多了!”说完还装模作样地等刘老抠一眼。

“这一下午的,你教的什么呀?”刘老抠又开始脱袜子。

二姐眼珠转了转,最后笑道:“也没啥,不过是教他尊重师长来着。”

这话即像是二姐对刘老抠的汇报,又像是对这一下午的总结,总之是别有深意。

不过刘老抠这一局外人倒是没听出一点儿别的意思,他只是咂着嘴,还眨巴着眼睛,一脸的欣慰和感慨,嘴唇嚅嚅的,原本还想要说什么,最后却只化为一声叹息。

**********************分割线*******************

日子就跟带风的风车似的,呼啦呼啦的,过得飞快,转眼便已是团圆节。

团圆节,又叫中秋节,恰好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极大极好的时节,因着这天是赏月玩月的好时候,所以民间又俗称之为月节。

团圆节,既然名为“团圆”,那便就是举家团圆的好日子。所以,这一天,刘老抠和于二姐,连带着刘小毛,全都要在刘家大房里度过。

既然是要去大房,还要见公婆,二姐这些做晚辈的,也免不了要带上自家准备好的节礼。这个二姐原是预备好了的,便是那四盒聚香楼的宫廷点心,可惜二姐却一股脑儿地给了大嫂——虽然刘老抠是不知道的,可就连二姐每每想起这事,都会觉得有些心疼,罢了罢了,左右不过是要送人的。

结果团圆节的前一天晚上,二姐现蒸了五笼屉的月饼(PS:月饼,古时候称为“宫饼”,流传至民间被称为“月团”“小饼”,这里为通俗易懂,扯扯还是选用了“月饼”这一称呼)。

二姐做的月饼,胜在口味繁多,就连外头的小贩们,都不及二姐心思巧妙。那五笼月饼,一笼是桂花月饼,那桂花还是二姐让小毛现去摘的,即香甜又新鲜;一笼是豆沙月饼,其中一半是红豆沙的,口感甜腻,另一半是绿豆沙的,口感清新,二姐还特意加了点子桂花糖进去,吃起来软滑甜香,冰凉爽口;一笼是玫瑰冰糖馅儿的,晒干了的玫瑰,和上自家熬的黄冰糖,吃起来甜香满颊,齿颊留香,是姑娘们的最爱;一笼是蛋黄月饼,二姐把咸鸭蛋和板栗蓉的分量调得极好,连小毛试吃过后都赞不绝口;最后一笼是兰熏月饼,挑的是半肥半瘦的金华火腿,看上去嫣红如火,嚼起来香中带甜,甜中带咸——这一笼是二姐特意让刘老抠拿去孝敬县太爷的,毕竟人家帮了刘家这么多,要是没有县太爷借的银子,恐怕二姐也只有回娘家想法子的份儿了,那估计又是好一番的周折,虽然都是一家人,借银子什么的也没什么话说,可是要是自己这儿老出这些事儿,就算是至亲,也总会叫人离了心的。

二姐装好了四盒月饼,让特意休假的刘老抠给拎着,两人雇了一辆半新不旧的牛车,一路颠簸地向刘家驶去。

当看着路边的风景从小镇风光渐渐转变为一大片金色的麦田时,二姐晶亮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今天……可有一场大仗打呢!

刘家大房和二房情况不同,二房的屋子在镇里的热闹地带,可惜依着刘老抠如今那点子月薪,在青阳镇也只能算是中下等的人家,当然,如果只算月薪就是这样。而大房活活儿就是一土财主,虽然没能在镇上,却有好几亩地,地里还有好十几个雇农,和二房相比,那简直就是富得流油。

“到了,到了!”路边顽闹的孩童们一拥上前,围着牛车指指点点,二姐晃眼一瞧,恰好,满哥儿也在里面。

第三十六章 刘家大院

  这是二姐第一次到大房来。
她刚一跳下牛车,就有大嫂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刘老抠一见到大嫂就赶紧提着月饼带着小毛去见爷爷奶奶了,只留下二姐一人在外头应酬着大嫂。

刘何氏今天打扮得用心,朱红描金的外袍,深紫色的内衬,高高的发髻梳得一丝不乱,浑身上下插金戴银,手腕儿上还有那个标志性的羊脂玉镯。

好一副长房儿媳的派头!只是不知道这大嫂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

二姐不禁眯上了眼睛,笑着走上前去,握住刘何氏的手,屈膝施礼道:“请嫂子安。”

刘何氏一愣,她可没想到二姐竟然会主动亲近自己,于是赶忙扶起二姐,口里不断地念叨着“使不得”。

待到二姐抬起身来冲她笑的时候,刘何氏不禁看花了眼。

二姐今天来是要打仗的,不能在气势输给人家,这派头一定不能弱了,于是二姐今儿个一大早就起来开始梳妆,才有了这副令人震撼的场面。

因为二姐肤色不好,于是脸上抹了好几钱自家磨的玉兰花粉,脸蛋看上去竟是晶莹透亮,白皙如脂,再加上修好的双燕眉,和她原本就又大又亮的眼睛,细细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