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警戒之民国-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部队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大型军事行动。当初校长在军校就说过,伞兵求精不求多,伞兵是战略兵种,有时候可以关乎一场大型战役的成败,所以你们要更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能懈怠。
    伞兵的训练,按照人民军全兵种来说,训练强度唯一一个和特种兵一样重的部队。
    因为担负的都是最凶险的任务,去的都是最危险的战场。所以,伞兵不仅要练出最棒的体能和最好的战术,更重要的是要练出坚韧的耐力和超人的生存智慧。正式跳伞之前枯燥而艰苦的训练要按计划继续进行。每天的训练量大得惊人,这令所有的伞兵战士感觉到生活就是不停地训练和流汗。早上,雷打不动的5公里,外加300米蛙跳,100个俯卧撑,100个负重下蹲,单杠1到5练习,双杠1到5练习……兴之所至,班长还会让大家绕着营房来几个400米冲刺。晚上又是不少于早上的体能训练。
    然而,最紧张的训练还是每天不少于8小时的专业训练课目——伞训。伞兵们练习如何背着沉重的降落伞在颠簸的飞机上站立,这就是离机姿势;他们要练习原地弹跳、一步弹跳,最终在模拟的飞机平台上练三步离机;还要在2米多高的平台上千百次地跳下,以锻炼腿劲,使它能承受伞降着陆时的巨大冲击力;还有吊环,练习的是高空保持着陆姿态落地……
    世界再先进水平的伞也要叠,而叠起来是如此的难!光看看叠伞工具就足以令人头疼了:固定锥5个,包装钩1个,包装针2个,包装绳1根,沙袋4个,包装板1个……
    而叠伞程序之严格更是远远超出了对内务标准的要求。仅叠伞前的检查就有12项,从伞的履历表到稳定伞、伞衣、伞包、伞绳、连接绳……
    正如教官说的那样,当了空降兵,就不要想放松!检查伞具,折叠伞衣,整理伞绳、操纵带,把折叠好的伞衣穿进细长的伞衣套,把10米长的30股伞绳穿进束绳套,折叠稳定伞,完成包装……一切工作都是在跑动中进行的。空降兵的规定是,在叠伞过程中,一切行走都必须是跑动的。班长、排长、连长、营长都在盯着你,吆喝着催促着你。“注意伞绳是否扭劲”,“4块锦丝搭扣粘满粘牢”,“锁针到位不到底”,“拉绳要掖顺”……操场上,到处都是班长们来回检查的身影和他们老练的提醒、严厉的呵斥。
    伞兵是最幸苦的,也是最难训练的,几年的训练,人数才上万人而已,而且都是在人民军个兵种挑出来的精英,可见要求之严格,并不比特种兵少多少。要想当上伞兵还需要天赋,陈绍可没有专业的伞兵教官,无法把每个人都训练成伞兵。而且伞兵花费巨大,一万人的伞兵,所需要的费用可以抵上一个步兵军的费用。
    陈绍的要求是,每一个伞兵都要做到跳伞都能和他们在陆地上走路一样简单,都能独自的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如果离机后身体翻滚,开手开脚,就可能导致伞绳挂住身体的某一部分。哪怕是一根伞绳缠住了一条腿,开伞冲击力都会把你的那条腿拉成粉碎性骨折——想想看,当你以每秒50米的速度下降时,要把你猛地拉住会有多大力量?
    如果你在别人正上方20米的距离内通过,就会出现双伞交替失效,俩人交替下坠的恐怖情况……
    如果你着陆时挂在了楼上,那么你再次下落时,就等于赤手空拳跳楼……
    如果你在空中遇到上升气流,不降反升;如果地面风速高,一落地就发生拖拉现象;
    如果……
    这些事故怎么处理,对伞兵来说一一掌握那是基本要求。
    陈绍在伞兵开始训练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让伞兵们深受教育:“你们不要怕跳伞。我们的主伞的开伞率可以说是万分之万。让你们掌握特情处置方法是为了让你们不怕跳伞——因为你们懂得所有意外的处置方法;跳伞是一门科学,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就不可怕了。不过,总的来说,跳伞比你在附近城市的街头走路安全得多了。那个城市每天交通事故伤亡11个人。害怕是因为陌生,我们伞兵有各种紧急预案。我问你们,你们谁出门坐火车、汽车还会准备一套特情预案?”
    在伞兵的训练中,教官的话也一直回荡在他们脑海:为什么我们常常在烈日的暴晒下、在凛冽的寒风中练到下午2点?因为长时的劳累和过度的暴晒、冷冻会导致人的注意力下降,意志能力减弱。为什么我们要在坚硬的跑道上爬出一条条深沟?因为打仗时,就是铁钉地我们也要一声不吭地爬过去!这才是训练!你们现在这点训练强度和难度,还不够人家特种部队当早餐呢!
    在所有的部队中,只有伞兵的医务兵是最忙的,时常要处理一些突发情况。
    只有能每一个伞兵都能坐到跳伞和走路喝水一样简单,每次跳伞训练都能全部完整无缺的时候,伞兵才能算得上是一支真正的战略部队。


第九十七章 奇袭炮兵阵地
    等所有的伞兵都跳伞完毕,所有的飞机都掉头飞了回去。
    许实佑熟练的控制降落伞稳稳的落在地上,此时已经有不少的伞兵都已经集结完毕。各连队开始列队集合,清点人数。
    对那些还没有归队的部队,开始使用步话机联系。
    许实佑并没有等余下的部队归队,就带领已经集合好了一千多人直奔济南城去。只是交代还没有归队的士兵汇合以后,直接跟在自己的后面。
    此次战斗,伞兵准备得很齐全,各种弹药都加倍携带,虽然会对士兵造成不小的负担,但是严格的训练让伞兵们都习惯这样了负重。一路上的急行军,十分钟不到已经到了日军的阵地外围。
    许实佑并没有打算直接进城去帮助北伐军,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伞兵也不是一支防御部队,训练最多的就是如何进攻。他打算直接歼灭城外的部队,直接支援守城部队。至于有没有信心做到,他这倒是没有想过。
    一个尖兵班的战士,卸下了负重,带上各自的武器,渐渐的摸向日军阵地外围。
    要说日军的训练真的很不错,虽然现在他们还是进攻的一方,但也构筑了一个防御阵地,虽然由于时间的关系,阵地还不是很完整。假如遇到突发情况,挡住北伐军一阵子的攻击完全没有问题,可现在他们面对的是人民军的伞兵部队。而且还是在日军一无所知的时候,这对日军来说完全是致命的。
    一个班十二个人,悄悄的向日军靠近,借着迷彩服上的伪装和脸上涂满了绿色迷彩,渐渐的摸到一个小队的警戒阵地边。
    这个尖兵班并没有直接进攻,而是标记了下日军人数,防守情况便悄悄的退走。
    十几分钟后,日军的防御阵外围地都被尖兵班标记出来,而且根据外围阵地的人数,直接就推断出来对方的部队规模。
    另外一个尖兵班直接往日军的后方摸去,在行进了一两公里后,在班长的手势下,一个班的士兵都立即隐蔽起来。
    扒开挡在面前的草丛,战士们连望远镜都不用,顺着山坡往下望,就能看到远处一个山坳里面正在构筑阵地的日军炮兵。
    这是第六师团支援攻城联队的一个完整的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榴弹炮刚刚运抵这里,炮兵们正在构筑炮位。
    摸到这里的尖兵班班长立即派了一个战士回去向许实佑报告。
    一千多个伞兵正在一个树林里休整,两个尖兵班的情报都汇集到许实佑的手上。
    看着刺探来的情报,许实佑想了一下,便下达了部队继续开拔,直接朝日军炮兵阵地展开隐蔽行军。
    虽然许实佑的一个团也有火炮,但都是迫击炮和火箭筒,现在日军有重炮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他当然不会客气了,有了这些重炮,这仗打起来会容易很多。
    没有多久,许实佑就来到了尖兵班的位置上。看着远处的日军还在构筑炮位,他嘴角露出一阵冷笑。随即两个小队的特种兵就离开大部队,往山坳那里摸了过去。这是许实佑手底下仅有的特种力量,虽然每个伞兵都能算得上是特种兵,但是还是没有专业的特种兵专业。
    等二十几个特种兵离日军还有两百米的时候都停了下来,纷纷拿出自己的武器,两个手握匕首的特种战士身手矫捷的窜了出去,两个在站岗的日军连反映都没有,直接被割开喉管,抱住日军的尸体,轻轻的放在地上。两个特种兵借着草丛的掩护,又开始向前摸去,后面的特种兵也悄悄的跟了上来。
    两个日军只是外面的岗哨,此时的炮兵阵地有着一个大队的日本在防御,不过防御不是很严,好像只是在例行公事一般,就连防御阵地都没有构筑,最多只是把一些沙包堆在外围而已。确实按照设想,这个地方是绝对的安全,整个济南就只有城里才有中国军队。打死他们也没有想到,在后方有中国军队。他们也即将为自己的大意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时候再干掉十几个岗哨的时候,特种兵已经快摸到日军阵地上了。距离日军的沙包防御圈只有不到五十米的距离,他们一个个趴在草丛中。等候最后攻击的到来。
    这时候许实佑的部队也悄悄的靠近日军炮兵阵地,两军的距离只有两百米不到,借着伪装,机枪手开始构筑阵地,迫击炮也开始架设起来。每个战士也都在检查武器弹药情况,狙击手都各自找好自己的狙击位置。
    不知不觉十分钟过去了,日军炮兵阵地构筑完成,开始了第一轮的较射。
    一阵炮声传出,狙击手的枪也同时响了起来。
    日军的阵地上,一个鬼子兵看到,眼前的大炮发出怒吼,露出一副骄傲的神情。这就是自己的国家,是那么的强大,听说支那人连小型火炮都没有多少,更别说如此口径的火炮,估计他们都没有见过。想到师团长答应他们,等下攻下济南后,就可以为所欲为,男性荷尔蒙让他感到一阵兴奋。就在他正幻想这进城后,该怎么去杀死支那人的时候,感到有什么液体溅在脸上,还有点湿热。被打断幻想,他还以为是战友在和他开玩笑,一脸不高兴的转过头。此时在他眼中,一具无头尸体正在慢慢的倒下去,脖子上还在喷着血水,他脸上的液体显然就是战友脖子上喷出的血水。这时候他也反映了过来,刚要喊一声敌袭,就感到一阵剧痛,顺着痛处看去,自己的胸口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打出了一个大洞,张了张嘴,想到喊出什么的时候,意识一阵模糊,渐渐的消失。
    他的死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一轮的较射,借着炮声,上百个狙击手一起出手,纷纷干掉了外围的警戒兵力。严格的配合训练,并没有重复的目标,基本上一个狙击手对准一个。
    出奇的是,那些外围警戒的日军阵亡,里面的日军居然没有发现。这让许实佑感到一阵疑惑,本来还以为,死了这么多人,日军怎么样也会反映过来,到时候就是他们出手的时候。结果让他有些错愕,但是良好的军事素质,让他反映过来,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不发现更好。
    挥了下手,所有人又往前前进了一些。这时候炮兵较射完毕,开始正式炮击。借着炮击的声音,阻击手和特种兵纷纷出手。这回日军也发现自己的战友少了不少,一阵刺耳的啸声响了起来。不过此时反映过来也晚了,伞兵们已经前进到他们的外围警戒处,借着日军自己构筑的沙包阵地,纷纷朝里面开枪,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的密集射击网,让日军像被切割机割到的麦子一样,一排排的倒了下去。迫击炮和火箭筒纷纷出手,一发发炮弹在日军中间爆炸。
    如果说,日军的炮手水平达到了高级,那人民军的炮手就是完美级,强大的训练度,和像不要钱的炮弹一样,不限量的供应。现在的炮兵完全可以达到指哪炸哪,现在的炮兵连较射都不用,只要有准确的坐标,加上质量优秀的火炮,根本不会出现炮弹偏离的错误。
    这样的条件就只有陈绍给得出来,美国自然也可以坐到,但是他美国现在才多少士兵,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美国根本没有敌人。趁着一战结束,良好的世界环境,正在加紧赚钱,从而忽略了军队建设。此时美国军队才几十万人,还包括国民警卫队,装备差,训练也差。要不是工业底子好,二战时,美国根本不可能靠着士兵打赢战争,不然也不会在刚刚开始的太平洋战争中被日本打得节节败退,就连菲律宾也被日本拿下。
    陈绍走的是双线,不但要加强工业基础,还要一边不停训练士兵。他在尽可能的加大自己的胜利筹码。
    日军被打懵了,在死了不少的士兵后,在大队长和炮兵联队长的指挥下,勉强开始趴在地上反击。不过并没有太大的效果,面对伞兵强大的攻势,越来越多的日军被击毙,本来还仗着机枪和伞兵对射,但是在迫击炮和火箭筒的强大反击下,反击显得十分的苍白。
    护卫炮兵阵地的大队长,看到自己的部队节节败退,气得他不断的“八嘎、杀给给”,一支指挥刀挥舞的更加频繁,可能是他的动作太大,或许是他忘记了,他现在还在对方的攻击范围内。就在他又要喊出“杀给给”的时候,远处一个特种兵的反器材12。7MM狙击步枪已经瞄准了他的脑袋,再他刚刚喊出“杀”的时候,狙击手果断的扣动扳机,子弹出膛,强大的后坐力直接让狙击手不自觉的抖了一下。而那个大队长在身后日军士兵的眼中,自己的大队长整个脑袋突然间消失,脖子上喷出了血水把身边几个卫兵的衣服溅出了朵朵血花。
    在大队长死后,野炮联队长接过指挥权,但是他还没有记起那个大队长是怎么死的,为了鼓舞士气,直接跑到那个大队长的尸体旁边,还没有等他指挥部队的时候,又是一颗子弹直接轰开他的脑袋。


第九十八章 炮打鬼子
    大队长和联队长都死后,中队长跟着上去指挥,可是面对伞兵强大的火力,跟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而且由于之前都没有去请求支援,想要请求支援的时候,整个通信部直接被一发迫击炮命中。谁叫那里插着一根长长的天线,不炸它那炸什么。现在前方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