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我是谁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来自何方-去向何处-我是谁全书-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猿进行杂交,这种杂交后代就是人类的祖先。
  近年来,有人又提出了“大四季”说,他们根据太阳系不停地围绕银河系运动的事实,假设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与地球绕太阳旋转一样会出现四季变化,称为“大四季”。人类在大四季交换中,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生存的方式。随着夏秋交替,人类为适应环境变化,慢慢由陆生变为水生;又由水生变为陆生。因此人类体表具有海洋生物特征。 
    而在《人是太空人的实验品》一书中,作者更大胆提出:人是基因重组的产物,人是其他高级生命创造出来的一件产品,人是“上帝”的实验品。他认为,太空人用先进的遗传基因科学,从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出遗传基因,将这些基因进行分离、剪切、组合、拼接后创造出一个既具有海洋生物特点,又具有陆地生物特点的新物种,那便是人类。
  当然也有直接说我们是外星人后代的学说,然而又有谁有能力能够确凿地考证到一个外星人呢?但话有说回来了,有又谁能证明外星人不存在呢。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Glen Rose的拉克西河的河床中发现有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的脚印,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在恐龙脚印化石旁十八英寸半的地方,同时发现有12具人的脚印化石,甚至有一个人的脚印迭盖在一个三指恐龙脚印上。把化石从中间切开,发现脚印下的截面有压缩的痕迹,这是仿制品无法做到的,显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层还发现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铁锤,有一截手柄还紧紧留在铁锤的头上。这个铁锤的头部含有96。6%的铁,0。74%的硫和2。6%的氯。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合金。现在都不可能造出这种氯和铁化合的金属来。一截残留的手柄已经变成煤。要想在短时间内变成煤,整个地层要有相当的压力,还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才行。如果锤子是掉在石缝中的,由于压力和温度不够,就不存在使手柄煤化的过程。这说明岩层在变硬、固化的时候,锤子就在那儿了。发现人造工具的岩层和恐龙足迹所在岩层是一致的,而其它岩层都没有恐龙足印和人造工具。这说明人类和恐龙的确曾生活在同一时代。 
  三叶虫是5。4~2。5亿年前的生物,早已绝迹。美国科学家麦斯特在犹他州羚羊泉的寒武纪沉积岩中竟然发现一只成人的穿着便鞋踩上去的的脚印和一个小孩的脚印,长约10。25英寸,宽约0。5英寸,嵌在岩层中,就在一只三叶虫的化石上面。经犹他(Utah)大学著名的化学家Melvin A。 Cook鉴定这的确是人的脚印。
  1817年,考古学家Henry R。 Schoolcraft和Thomas H。 Benton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的一块石灰岩石板上,发现了两个人类的脚印,长约10。5英寸,脚趾较分散,脚掌平展,与长期习惯于不穿鞋走路的脚印相近。脚步强健有力,脚印自然,各种迹象均表明:其压痕是在岩石很软时踩上去的。据鉴定,这块石灰岩石板有2。7亿年的历史。
  在中国云南富源县三叠纪岩石面上发现有4个人的脚印。据考证,这些岩石已有2。35亿年的历史。
  1880年,地质学家J。D惠特尼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波山(Table Mountain)的地下300英尺的地方挖出的各种石器工具作鉴定,发现有类似现代的杵一样的工具。据测定,发现这些工具的地层年代是在五千五百万年前i。 
  1887年考古学家 Florentino Ameghino在阿根廷的海滨、一个叫Monte Hermoso的地方,发现了350万年前的燧石、雕刻的骨头化石及古代壁炉等,证明那时就有人类生活。 
  1999年5月27日《科学时报》第二版报道,西班牙古生物学家在该国北部布尔戈斯省阿塔普埃卡山区,发现了30万年前的史前人类骨盆化石、股骨及一些石制工具。同日该报在第一版配发图文报道,在我国浙江考古发现的、7000年前的水稻种子,已被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标本馆保存。 
  1998年美国权威杂志《Science》11月20日报道了考古学家Tim Appenzeller、Daniel Clery等人在亚洲西部半岛安纳托利亚(Anatolia)发现一个9000多年前的城市遗迹vi。1998年5月该杂志还报道,在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Mungo湖、Willandra湖附近发掘出2万6千年之前的135个人类骨骼、壁炉等史前古器物。在Mungo三号坑出土了一具完整的3万年前的、男子骨架化石,涂抹着赭石染料,手臂叠放在胸前,是按照葬礼仪式埋葬的。 
  1965年,考古学家Bryan Patterson和W。 W。 Howells在肯尼亚的Kanapoi发现一件经鉴定为400万年前的人类上臂肱骨化石。加州大学的Henry M。 McHenry和Robert S。 Corruccini教授称,此肱骨和现代人的肱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1972年在肯尼亚的Turkana湖发现的大腿骨化石也几乎和现代人类形态十分相似,其年代是在200万年前。1913年德国科学家Hans Reck在坦桑尼亚Olduvai峡谷发现一具完整的现代人类骨骼,它处在约100万年前的地层中。 
  1999年6月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以“我国发现迄今最早人类遗存”为题报道,中国古人类研究又获得重大突破。中国考古学家在对安徽繁昌人字洞进行发掘时,发现大量石制品和骨制品。经专家联合鉴定,确认这批石器是200万年至24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遗存,从而把人类在亚洲出现的历史又提前了至少30万年。新闻配发的评论指出,人类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考古专家和古人类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国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最早人类化石;随着大量化石的出现,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在不断修正。 
  以上事实虽不可全信但也不能忽略其的存在,在我们人类目前还没有能力对这些发现去伪存真前,或还没有那个学说能完全的找不到疑问之前,人类起源的任何假说都有是其存在的意义的,谁也不一定比谁更接近事物的的真实。事实上,考古学的证据还证明人类的史前文化是十分发达的,在史前建筑、天文、地理、物理、冶金、医学、艺术等方面均取得惊人的成就,有的甚至连现在的科技水平也达不到那种程度,人类的起源并不是我们教课书上说的那么简单。
  关于生命以及人类的起源,现在还有许多的疑问,而我们要做的是学会用自已的大脑去思考,不在被别人意志所左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发现真相,我们人类社会才会有长足的进步,才能在未来赢得生存的机会,因为这宇宙中不可能只有我们人类的存在,宇宙中的智慧生命总有一天会在条件成熟之时,走向面对面的生死竞争,而竞争的实质就是智力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如果我们人类不停自我束缚打压,不论是对于我们全人类还是某一个种族,未来的命运不是被外星生物消灭就是被奴役无人能逃。
  
  
  
第五节      我的观点

  我们到底来自何方?放开已知的那些学说的束缚,也不要把自已的思维局限在我们地球上思考,我说过人类的起源,如同我们这个宇宙一样的深邃,其本身并不是孤立于宇宙,而是与我们宇宙有着秘不可分的联系,我们本身就来自于宇宙,同时也和这个宇宙一样,都受着同一种自然力量的控制,都同样的遵守着它的法则生存进化,创造这宇宙万物的力量,其实也是创造我们人类的力量,我们人类真正的起源根本不在于地球,也不在于这个宇宙,而在于这股能控制宇宙数百亿年来按其规则演化的力量,而它才是我们生命真正的幕后主使。
  站在这个角度,再回过头来看人类的起源,一步一步是那么的清晰明了,以我们人类已经介定了的事物去看,宇宙由一极小的可能比针尖还小的奇点爆炸而来,这是现代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它来源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本身和预言既:时空在大爆炸奇点处开始,并会在大挤压奇点处(如果整个宇宙坍缩的话)。科学家们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就在大爆炸时,宇宙体积被认为是零,所以是无限热。但是,辐射的温度随着宇宙的膨胀而降低。大爆炸后的1秒钟,温度降低到约为100亿度,这大约是太阳中心温度的1千倍,亦即氢弹爆炸达到的温度。此刻宇宙主要包含光子、电子和中微子(极轻的粒子,它只受弱力和引力的作用)和它们的反粒子,还有一些质子和中子。随着宇宙的继续膨胀,温度继续降低,电子/反电子对在碰撞中的产生率就落到它们湮灭率之下。这样只剩下很少的电子,而大部分电子和反电子相互湮灭,产生出更多的光子。
  在大爆炸后的大约100秒,温度降到了10亿度,也即最热的恒星内部的温度。在此温度下,质子和中子不再有足够的能量逃脱强核力的吸引,所以开始结合产生氘(重氢)的原子核。氘核包含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然后,氘核和更多的质子中子相结合形成氦核,它包含二个质子和二个中子,还产生了少量的两种更重的元素锂和铍。可以计算出,在热大爆炸模型中大约4分之1的质子和中子转变了氦核,还有少量的重氢和其他元素。所余下的中子会衰变成质子,这正是通常氢原子的核。
  氢原子与氦原子的产生,这也就意味着组成我们人类最基本的物质形成了,氢原子与氦原子就如同我们道家所说的二,氢原子与氦原子最终产生了组成我们人体的所有元素,人类起源的物质基础准备正式开始。
  各种元素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有序的过程,大爆炸后的几个钟头之内,氦和其他元素的产生就停止了。之后的100万年左右,宇宙仅仅只是继续膨胀,没有发生什么事。最后,温度降低到几千度,电子和核子不再有足够能量去抵抗它们之间的电磁吸引力,它们就开始结合形成原子。宇宙作为整体,继续膨胀变冷,但在一个略比平均更密集的区域,膨胀就会由于额外的引力吸引而慢下来。在一些区域膨胀会最终停止并开始坍缩。当它们坍缩时,在这些区域外的物体的引力拉力使它们开始很慢地旋转;当坍缩的区域变得更小,它会自转得更快——正如在冰上自转的滑冰者,缩回手臂时会自转得更快;最终,当这些区域变得足够小,自转的速度就足以平衡引力的吸引,碟状的旋转星系就以这种方式诞生了。另外一些区域刚好没有得到旋转,就形成了叫做椭圆星系的椭球状物体。这些区域之所以停止坍缩是因为星系的个别部分稳定地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但星系整体并没有旋转。 
    随着时间流逝,星系中的氢和氦气体被分割成更小的星云,它们在自身引力下坍缩。当它们收缩时,其中的原子相碰撞,气体温度升高,直到最后,热得足以开始热骤变反应。这些反应将更多的氢转变成氦,释放出的热升高了压力,因此使星云不再继续收缩。正如同我们的太阳一样,它们将氢燃烧成氦,并将得到的能量以热和光的形式辐射出来。它们会稳定地在这种状态下停留一段很长的时间。质量更大的恒星需要变得更热,以去平衡它们更强的引力,使得其核聚变反应进行得极快,以至于它们在1亿年这么短的时间里将氢用光。然后,它们会稍微收缩一点。当它们进一步变热,就开始将氦转变成像碳和氧这样更重的元素。
  一些恒星接近生命终点时产生的重元素就抛回到星系里的气体中去,为下一代恒星提供一些原料。我们自己的太阳包含大约2%这样的重元素,因为它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恒星,是由50亿年前从包含有更早的超新星的碎片的旋转气体云形成的。云里的大部分气体形成了太阳或者喷到外面去。
  组成我们身体的所有元素,就这样产生了,同时这一些重元素集聚在一起形成了我们地球这个绕太阳公转的星球,人类未来的摇篮。地球其实是一个受到严密保护的星球,首先我们地球有一个贴身的保镖月球,月球以它那不可思议的运行方式和构造为地球阻挡了绝大部分陨石的侵害,你看月球表面那些陨石坑就知道它曾为地球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而地球的外围有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和火星五道防线。
  1994年7月16日至22日,一颗命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断裂成21个碎块其中最大的一块宽约4公里,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连珠炮一般向木星撞去。释放出相当于2000亿吨TNT炸药的能量。撞击后产生的多个火球绵延近1000公里,发出强光。人们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木星表面升腾起宽阔的尘云,高温气体直冲至1000公里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如地球大小的撞击痕迹。科学家们测定在慧木相撞前的一段时间内,木星发出的强电磁波比平时强9倍,撞击时溅落点温度瞬间上升到上万摄氏度。
  如果我们地球没有外围的这些行星层层的防护,说不定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就会被地球引力吸引撞向地球,要知道木星比地球大11倍;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重量是地球的318倍,相当于其他8大行星总质量的2。5倍,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撞在木星上威力都是那么惊人,要撞向地球其后果可能是地球球生命再一次的大灭绝。
  如果没有上帝存在,那么我们这能说自然把地球所处的空间环境设计的太精巧,但我相信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自然本身就早于计划好要在地球播种生命的种子。
  但我们人类组成物质复杂,单个的元素不可能组我我们的身体,而且我们人类对生存的环境也要求极高,于是一地球又开始了它的进化,为未来的人类准备组成其身体的更高一级的化学有机物质,原始基因程序。同时也会人类将来的发展备好所需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和各种矿物质,因为我们人类将来的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文明进步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能源和物质的支特,光靠太阳实时传送的能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