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总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法总学+太虚大师-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乘三乘所共的佛法。但是三乘共法亦即小乘,五乘共法亦即人天乘,均包括在聲聞裏
了。平常講小乘意存毀呰,其實錯了,小乘亦為大乘階梯。而此系以俱舍為中心,旁
及阿含諸經,婆沙、六足、發智、正理等論。這系現在研究員有一二人已在研究。
乙、小大律藏系  律藏中,如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僧祇律、根本說一切有
部律等,都是小乘律;而大乘律則散見經論,即梵網菩薩戒和瑜伽菩薩戒等。雖中國
歷來所行的是南山宗四分律,但今此研究律藏不僅是專研南山四分律而已,應當研究
大小乘所有的不同戒律。這系現在研究員亦有一人在研究。
丙、法相唯識系  法相唯識是印度原有的,依彌勒菩薩所說的瑜伽師地論為本,
以成唯識論為綜合。所依之典籍有六經(一華嚴經,二解深密經,三如來出現功德經,四大
乘阿毗達磨經,五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六大乘密嚴經)十一論(一瑜伽師地論──本論,二百法
論,三五蘊論,四顯揚拢陶摚鍞z大乘論,六阿毗達磨雜集論,七辨中邊論,八二十唯識論,九

成唯識論,十大乘莊嚴經論,十一分別瑜伽論──這十部是支論),尚有其餘附屬的經論。現
在館中尚洠в袑iT研究的人,將來預習班要有一二人來專門研究才好。
丁、般若中論系  般若中論系就是法性,在中國亦名三論宗,以中論、百論、十
二門為依據,以大般若經為本。或名四論宗,三論外加一大智度論。因為以大般若、
中論為中心的思想,所以名為般若中論系。此宗創自龍樹菩薩,龍樹菩薩是印度建立
大乘佛法的始祖,而此宗中論與整個的佛學有大而且切的關係,所以研究佛法,般若
中論系是不可不研究的。從前本館有二人研究般若中論系,現在還洠в腥恕
戊、中國台賢禪淨系  天台、賢首、禪宗、淨土,這四宗是中國創立的,可算是
中國的佛學,所以名它為中國台賢禪淨系。天台宗是北齊慧文大師讀中論,悟一心三
觀之旨;傳南帲Щ鬯即髱煟乐蚍ㄈA三昧證六根清淨位;三祖智者大師從以修習,
得法華三昧之前方便,乃傳其觀法,依法華廣宣教義。因為居浙江台州天台山,故名
天台宗。賢首宗是中國杜順和尚,居終南山,依六十華嚴修法界觀行,製華嚴法界觀

,此宗教義至賢首國師始宏傳,所以名為賢首宗。禪宗雖是印度南天竺菩提達摩泛海
到中國來傳教,但是成立為一宗也是在中國建立的,亦可算是中國的佛法。禪宗大盛
於唐、宋,與我國思想界的關係尤為密切。淨土宗是以希求往生阿彌陀佛之極樂淨土
為宗旨,所依之典籍有三經(一無量壽經,二觀無量壽佛經,三佛說阿彌陀經),一論(即菩
提流支所譯之往生淨土論)。此宗之創始者是彛交圻h大師,所以亦是中國獨有的。這
四宗可作為一系的研究。
己、印華日藏密法系  密宗即是真言宗,因為依秘密真言為宗旨,故名密宗。此
宗所依據的是大毘盧遮那成佛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等及諸部儀軌。在印度有先期
後期,先期是當中國唐朝,後期是當中國五代及宋朝。所以由中國所傳流日本的是先
期密法,五代宋初所譯之經典,雖亦以密典為多,而未有弘揚,故後期密法所傳以西
藏的為完備。這六系中比較起來,以此系為較難研究,目下未易做到。
四  結論

現在我們所要研究的,而環境上能夠研究的,就是前面五系,所以我很希望你們
安心在這裏修學,一年後各人作分系研究的工作。研究的結果──即考校佛典、編譯
佛典,便是本館的事業。今天將本館的宗旨和你們修學的目的,及全部佛學的大綱和
研究的系統,作簡單的很概括的說明。詳細指教,則有在館中領導的各主任法師居士
在。(智藏記)(見海刊十五卷九期)
(裕б唬┰}「對世界佛學苑圖書館員訓話」,今改睿
(裕Ф┐斯濐H有刪略,所論考校與編譯,可參看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後的建設。


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
──二十九年八月在漢藏教理院暑期訓練班講──

       一  前二期我對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初期的略述
         乙  第二期的略述
       二  第三期我對於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教之佛本及三期三系
         乙  理之實際及三級三宗
         丙  行之當機及三依三趣

這睿恐v起來很廣,可分為三期說明,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則縮為二段;即前二
期的略述和第三期的詳說。
一  前二期我對一切佛法的看法

甲  初期的略述
我最初對佛法成立一個有系統的思想,是在光緒三十四年至民國三年間。那時我
對佛法用過這麼一番修學工夫:一方面作禪宗的參究,一方面也聽些經教。所聽的經
教,以天台教理為主,兼及賢首的五教儀、慈恩的相宗八要等,所謂教下的三家。後
來閱藏,讀大般若經,在甚深般若中得一相應,於是對從前所參學的禪教,便融會貫
通,將整個佛法作這樣的看法:認為佛法不外宗下與教下二種──同於世親所分證法
、教法。我這樣的看法,和明朝政制將佛法分為禪、講、律、淨、教的五門是相攝的
。「禪」是教外別傳,離語言文字的禪宗,也就是宗下。「講」包括教下三家──天台
、賢首、慈恩,就是教下,而律淨教亦可歸教下所攝(不過正式可稱為教下的,是天台、
賢首、慈恩的三家)。「律」乃出家在家所受持的戒法,「淨」是修學佛法的入所歸的
淨土;「教」就是「密」教而為當時所流行的,如早晨上殿念楞嚴大悲十小咒,晚間
施食念蒙山及放燄口等。然皆可為教下所攝,故全部佛法,即宗下教下也。離語言文

字,離心意識相,離一切境界分別,去參究而求自悟自證者謂之宗;由語言文字建立
,而可講解行持者謂之教。以宗下教下說明一切佛法,是我初期對佛法的系統思想。
這期的思想略見遺留在佛教月報。
乙  第二期的略述
講到第二期,是從民四年普陀山椋шP後而產生的一系思想。在這椋шP期間,我對
佛法的見解和認識,與初期大有變更,這在佛法導言及僧伽制度論僧依品裏說得很明
白。佛法有大乘和小乘,而小乘是大乘的階梯、大乘的方便,所以小乘可附屬於大乘
,所謂「附小於大」。故我認為佛法的根本宗旨,唯在大乘,法華經中說:「唯有一
乘法,無二亦無三」,就是闡明這個宗旨。不過有一部份的根機,在小乘法中修證到
就以為滿足,以為究竟,其實真正的究竟,還在大乘。
小乘的宗派在印度雖有二十部,在中華雖有毘曇、俱舍、成實三宗,但俱舍毘曇
可歸迹段ㄗR,成實可附入三論。至於我國的大乘十一宗,涅槃宗後歸法華,地論宗

歸入華嚴,攝論宗歸入唯識。所以把整個佛法歸迹麨榇蟪税俗凇F渲械穆勺冢侨〉
南山律宗,南山所傳的四分律,雖源出小乘,但在道宣律師的弘揚下,卻也轉為大乘
了。如南山律所明的戒體即以思心所種子為其體,故南山律宗是融小歸大的一乘律宗
。天台、賢首、三論、唯識、禪、律、淨、密這大乘八宗,其「境」是平等的,其「
果」都以成佛為究竟,也是平等的,不過在「行」上,諸宗各有差別的施設。這差別
的施設,乃各宗就某一點上來說明一切法所起的觀行:如唯識宗,以一切法皆是識而
說明一切法,三論宗以一切法皆是空而說明一切法。。。。故各宗有各宗的方便殊勝施設
。這樣來判攝一切佛法與古德的判教,完全不同了,比方天台判釋迦如來一代時教,則
有藏通別圓等差別,判自己所宗的為最圓教理。我則認為諸宗的根本原理及究竟的極
果,都是平等無有高下的,祇是行上所施設的不同罷了。八宗既是平等,亦各有其殊
勝點,不能偏廢,更不能說此優彼劣,彼高此下。關於這個說法,最有具體說明的是
大乘宗地圖(此圖製於民國十二年,曾演講數次:民二十年最後一次在柏林寺講時,由法舫紀錄

,現有大乘宗地圖釋單行本流行)。以上是我前二期對佛法見解的一個概念。
二  第三期我對佛法的看法
這一期我對佛法的整個系統思想,在本院修學的人,應仔細的聽,聽時要牢牢的
記得,聽後要如理思惟和加以研究。學天台教的人,學了他的判教,即以他的五時八
教方式去弘揚;故在這裏跟隨我學的人,對我所講此期的佛法系統思想,也應善為
用,以作將來弘法時,判攝一切佛法的根據,亦可以這作為對整個佛法的基本見解。
在民十二三年後我對佛法的見解,就萌芽了第三期。這期的思想是什麼呢?此與
前二期迴然不同。第一期的見解,可以說是承襲古德的,第二期的見解,是攝小歸大
而八宗平等,即不同於第一期的因襲;而第三期則更不同於第二期了。然思想如是變
更,見解如是進展者,乃不為舊來宗派所拘束,而將釋尊流傳到現代的佛法作圓滿的
判攝罷了。這期可分教、理、行、三者來講,由民十二年後,直到今日以前,這種思

想分散在我的講著裏的很多,不過還洠в凶鬟^綜合的說明。
甲  教之佛本及三期三系
釋迦牟尼的一代教法,在古來大德,有判為五時八教的,有判為三時五教的,也
有判為三時教的。我以為:佛在世時,佛為法本,法以佛為主、以佛為歸,雖然應機
說法差別無量,但並洠в蟹执蟪诵〕祟D教漸教,故佛為法本,法皆一味,佛怎麼說就
怎麼說。雖聞法者以特殊的機緣關係,解有差殊,但不能以此別為大小,故也就不能
分作任何的宗派了。因為佛是唯一的,所以佛所說的法,當然也就是一味了。
到了佛滅度後,佛陀的教法,就不是那麼一味的了。依當時印度的法藏結集,和
後來教法的流行演變,就已分作三期。
第一、小行大耄r期  初期的結集,是由迦葉、阿難、優波離所主持,雖結集的
工作並不完全由他們經理,與之同時或後時更有其他的弟子結集,所謂有富樓那結集
,窟外結集,菩薩結集等。但在佛滅度後,為當時國王大臣所護持,流行世間的佛法

,則為迦葉阿難所結集的三藏。至佛滅二百年間,由此中分出上座部、大眾部兩大派
,依此二部為本,更裂為二十部。在這二十部派未曾分裂之前,小乘教法是一味和合
的。也就是傳在錫蘭等處的巴利語三藏。在佛滅後的五百年間,雖有二十部派的分裂
,但不出乎小乘三藏的範圍,故可說是小乘盛行的時期。然在這時期,也不能說完全
洠в写蟪朔鸱ǎ贿^由於小乘教法的盛行,大乘教法就耄'不彰。因為舊時的學者,
都以小乘教法為唯一的佛法,所以這時也可說為小行大耄У臅r期。由於佛滅度不久,
佛弟子們仗佛威德的餘勢,能依佛的軌範去實行,斷惑證果者,尚復不少,所以又名
之曰正法時期。
第二、大主小從時期  初期的五百年過去,到了六百年的當兒,有馬鳴菩薩出世
,著有佛本行讚等,竭力提倡大乘佛法。在他竭力的提倡宏揚之下,大乘佛法露其端
倪。繼有龍樹、提婆應叨瑢ζ埔磺杏胁康确▓蹋U揚大乘畢竟空義。後復有無
著、世親興起,發摚Т蟪嗣钣兄恚瑢σ磺蟹ǹ盏幕舅枷耄右匝a充的說明。他認

為一切法雖說是畢竟皆空,然其中的因果,有條不紊絲毫不爽,故說明一切種。成立
阿賴耶。這在教理上,是發摚У昧芾毂M致了。這末一來,遂使素來耄'的大乘佛法,
風行於世,遍佈於全個印度了,故這時可名之為大乘盛行時期。但這期間,並非洠в
小乘教法,不過由於大乘空有的教義過於弘盛光大,是以使那有權威而盛行於初期的
小乘教義,漸陷附庸地位,故又可名之為大小並行時期,或大主小從時期。
第三、大行小耄苤黠@從時期  二期的五百年過去,到這期的五百年時,約在佛
滅千二百年間,大乘空宗產生了清辨,大乘有宗產生了護法。清辨論師傳承龍樹菩薩
畢竟空義破斥有宗,護法論師傳承無著菩薩如幻有義破斥空宗,於是大乘空有二宗分
道揚鑣,互相對立,成為空有之諍。這種現象,在二期大乘盛行的時候是洠в械模
其時龍猛、提婆雖偏重於闡揚大乘畢竟空義,無著、世親雖偏重於發摚缁糜辛x,但
後者祇是補充前者,並未據為各有所宗,另成一派。但第三期間空有互相對敵的因子
,已種於第二期。到這時候以後,大乘的盛行已達極點,而小乘也就幾乎洠洹S伸

大乘的發達盛行,於是佛法普遍到民間去。正在這時,龍智菩薩等出來弘揚密咒,把
通俗的印度風習都融攝進來。因而密法就發達起來,故此時可名為密咒盛行時期。但
在這期間,大小乘教法,非全絕跡於世,不過由於密法過於弘盛,致使那盛極一時的
大乘佛法及已衰落的小乘教理,皆依附密咒之中流行。故這期亦可名為密主顯從時期
,印度密宗的盛行,是在佛滅千餘年之後。玄奘法師在印留學時,密咒流行尚少;到
義淨法師去印的時候,密咒漸盛行,隨義淨法師去留學的人,就有學習密咒的了。如
印度最負盛名的那爛陀寺,起初祇是大乘顯教的根據地,到了這時,也轉成為密宗的
道場了。後來的超岩寺,更是完全盛行密教的。
上面所說的三個時期,是佛滅後印度佛教流傳的全部情形,即以印度三期所流行
的佛教,而成為今日世界上所流行的三大系的佛教。
第一期盛行的小乘佛教,今日流行於世的可以錫蘭為中心,由錫蘭而流傳於緬甸
、暹羅及安南、馬來亞群島等處,是為巴利文系佛教,也可說是錫蘭系佛教。初期的

佛法本來是傳播到各方的,但他處隨了各地的不同環境,其後發生了種種沿革改變,
另成別種的風尚宗派,甚或趨於消滅;唯所傳於錫、緬、暹能夠保持原狀,且一直流
至今日而發展光大之。即今錫、緬等地的佛教徒,尚認為他們的佛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