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与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熊与龙-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后果如何。和他们握手道别后,你可以马上进厕所用肥皂洗手;她就曾不只一次
这样做。从事间谍活动的难题之一,就是和你打交道的那种人不一定是你乐意邀请
来家里坐的客人。不过间谍活动的目的在于为国家撷取必要的情报,以维护国家的
战略利益,甚至如果战争爆发时,能够在战场上洞察先机,因为人民的生命直接或
间接地受到威胁。总而言之,你必须和有你需要的信息的人打交道,对方是不是牧
师都无所谓。
    “好吧,宝贝。有新消息就让我知道。”弗利告诉妻子。
    “我会的,小亲亲。”副局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回信给野村:收到了。一有
进展,立刻通知。玛丽。
    野村醒来后检查了电子邮件,看到回信,不禁松了一口气。当他醒过来时,发
现身旁没有人令他有些失望,但这种期望并不切实际。柳明如果处宿会受到严厉的
警告,而野村也不能开车送她回家。她带着礼物―――有些穿在身上―――步出大
门,徒步走回与人合租的公寓。野村非常希望她不要和室友讨论这一夜的经历,他
不知道这些女人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有些男人也是这样,野村大学时代的某些
室友喜欢大谈床上的历练,眉飞色舞的模样仿佛亲手用冰棍屠杀了毒龙。野村向来
不喜欢加入他们的吹嘘行列,如果不是他当时就有间谍的心态,就是他坚信有绅士
风度的男人不应该公开女伴的私事。女人也和他有同样想法吗?对他而言,女人是
一团迷雾,就像她们上厕所总是两两成行一样令人不解。总而言之,女人比男人多
话。这点他很确定,她们对男人守口如瓶,但女人之间能保守多少秘密?天啊,柳
明只要告诉一个室友她被一个日本上班族操得天旋地转,而那个室友又正好是国家
安全部的线民,就会有国家安全部的人来找柳明;别的不说,至少会劝导她不要再
和野村见面。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他会要求柳明把那堆堕落的美国资产阶级垃圾还
给野村,还可能威胁她,如果再和他出现在同一条街上,保证会丢了委员秘书的饭
碗,而这同时也意味着他将被国家安全部跟踪、观察、调查。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国家安全部的人不需要在他进行间谍活动时人脏俱获,这是个共产国家,正当的法
律程序在此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概念,不值一提。他在中国的身分是外商,可能会因
而受到宽待,但不见得会宽待多少。(我觉得这段写得太差,就行你美国人在中国
搞间谍活动,还不让我们阻止?汤姆是怎么想的,难道只有美国才是世界警察,才
能要求别人这样那样,别的国家一切都要为他们服务?)
    好了,他不仅和柳明发生性关系,野村告自己,共享了美好的激情之夜,他也
越过了一条警戒线,现在他的安危全仰赖柳明的口风紧不紧。他并没有叫她不要告
诉别人,而当时也没有办法说出口,这种事难以启齿,因为说出来会扫兴,也会让
友谊……甚至比友谊更深的关系蒙上阴影。女人都会这么想,野村提醒自己,正因
如此,下一次照镜子时,他可能会发现自己的鼻子变长了,不过这一切都是公事公
办,无关儿女私情,他关掉电脑时如此告诉自己。
    公事公办没错,但一件小事除外。他与一位资质聪慧而且不算太丑的年轻女性
发生性关系,问题是如果你动了一点点心,就永远也不要回来了,而野村现在才明
了他的心和老二的关系并不密切。他不是邦德,他不能像妓女为金钱拥抱男人般地
和女人上床。他的本性善良,无法摇身一变成为狼心狗肺的无情郎。从好的方面来
看,他暂时能够忍受照镜子时的压力;从坏的方面看,如果他把柳明当儿一件物品
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么他的良知可能无法持久。
    野村需要有人指点他如何在这项任务中拿捏情感,不过他无计可施,他不能寄
这种电子邮件给傅玛丽,也不能向中情局负责辅导行动处人员的心理医生求助,这
种事必须面对面谈,因为你可以从对方的肢体语言和音调来察觉弦外之音。不,他
现在需要飞回东京,和行动处的长官见面,或许他能指点他如何处理情事。万一长
官要他和柳明断绝亲密关系怎么办?野村问自己。他连个女朋友都没有,总要有个
发泄管道,何况如果和她断绝关系,这对他希望网罗的情报来源会有什么影响?尽
管书上都这么说,外界也都这么想,但加入中情局并不代表要摒除人性。受训练期
间大伙儿在晚上喝啤酒谈笑的光景,现在似乎都变得遥不可及,百他们当时所怀抱
的期望也同样遥不可及。尽管教官三令五申,但当时的他们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他当时年纪还轻,在日本还会被认为是小孩子,现在突然间长大成人,而且孤身处
在一个对他和他的祖国存有疑虑,甚至是敌意的国家里。如今一切都掌握在她手里,
侧他并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
    柳明的同事察觉到她有那么一丝丝的不同。她的笑容比往常来得多,笑起来的
模样也有点不同;一定有什么好事,有些人这么想,而她们也暗自为她高兴。如果
柳明想她们分享最好,如果不愿意也没关系,因为即使是一群无所不谈的女人聚在
一起,有些私事也是无法触及的。当然,她们的谈话内容也包括与委员那耗时甚久,
偶尔还会无功而返的床事。他拥有智慧,也懂得对女人温柔,不过就身为上司而言,
他也有他的缺点。然而柳明今天完全不在意这些事,她的笑容比以往更加甜美,眼
睛宛如钻石般晶莹闪烁,所有的同事都注意到了。他们以前也看过这种情景,不过
主角并不是柳明。她曾有的一段非常短暂,虽然她很讨委员的欢心,但可惜他是提
供给她的服务不尽完美也不够频繁。她坐在电脑前,为委员翻译他有可能有兴趣知
道的西方媒体文章。在这栋大楼的这处角落,柳明的英文能力比谁都强,而且她的
新电脑系统也是功能一流。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后的主意输入终将取代键盘,到时
候全世界所有的秘书恐怕都将因此而丢掉饭碗,像恐龙般绝迹;不过也不一定,因
为老板总没办法和电脑有一腿吧?反正方委员的要求也不算太高,而且他给她们的
回馈也不差。
    她早晨第一份工作和往常一样花了九十分钟;她打完字后列印出来,用订书机
将每则文章订在一起。今天早上她翻译了《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以及《华盛
顿邮报》,让老板知道世界各国的野蛮人如何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明的政策。
    这时方委员在办公室里处理其它的事务;国家安全部为他送来两份有关俄国的
报告:石油与黄金。这么说来,他心想,张汉三是对的。西伯利亚东部的确遍地宝
藏,到处都是大家都需要的矿藏。大家都需要石油,因为汽油相当于现代社会的鲜
血;大家都需要黄金,因为除了实际的交易价值之外,黄金还具有工业及科学上的
价值。而这次的发现不但包括了石油,也包括了黄金,这样的财富如果落在不知善
用的人手中真是可惜。说来也奇怪,俄罗斯人把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大礼送给全世界,
但自己却无法善加利用,还弃之如敝屐,最后在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时一败涂地。
方刚点燃香烟―――这是他今天的第五根(为了迎接七十大寿,他已尽是少抽烟)
―――然后把国家安全部的报告放在办公桌上,向后靠在椅背上,抽着没有过滤嘴
的香烟,并在心中盘算着。西伯利亚,张汉三已经说了好几年了,蕴藏着许多中国
需要的物资,林木与矿产都取之不尽;西伯利亚也有的是土地,而中国最迫切需要
的就是土地。
    中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庞大了,尽管进行了许多控制人口成长的措施,但至今仍
然食指浩繁;而且那些措施不论就内容工残酷的实行方式来说,都只能称为古板苛
刻,与中华文化格格不入,因为中国人一向把儿童当成宝,如今这项社会改造工程
却产生了当初没有预想到的结果―――实行一胎化政策之后,父母通常会选择男婴,
拎舍弃女婴。方刚知道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何在,女孩长大要嫁人,成为新郎的附属
品,而男孩日后可以为父母提供生活的保障,延续香火。女孩只能为其他人传宗接
代,这样对女孩的父母有什么保障?
    方刚就是现成的例子,自从他晋升为高干之后,就悉心照顾父母,让他们住得
舒服,这就是为人子女报告父母养育之恩所应尽的责任。他当然也结了婚,太太因
心血管病早逝,而他对岳父母只是虚应故事。
    然而没有人―――甚至在中央委员会也是如此―――提到中国的问题是人口政
策已经影响到人口结构―――男孩的身价被抬高,女孩则被贬低,造成性别结构的
失衡,并逐渐拉大男女人数的差距,预计十五年后,女人的数量将会短缺。有人认
为这样才好,能提早达成控制全国人口成长的目标,不过这也意味着将有一代,高
达数百万的中国男人,无法得到女性伴侣来传宗接代。这会造成同性恋人数暴增吗?
虽然中国仍将同性恋视为是资产阶级堕落的象征,不过从一九九八年起,肛交不再
被视为犯罪行为。如果男人得不到女人会怎么办?被父母抛弃的女婴通常都被送到
欧美国家,让无法生育的夫妻收养,这类案例有数十万件。在中国,女童遭杀害、
弃养的情形就像美国人在购物中心卖小狗一样稀松平常。方刚内心对此感到不满,
但这种感觉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多愁善感,不是吗?国家的政策必须贯彻到底,而政
策是用来达成必要目标的工具。
    特权使他的生活过得非常舒适,除了拥有和资本主义一样高级的办公室之外,
还有一部座车和司机接送他上下班;豪华的官邸里有仆人照料他的日常起居,为他
张罗全国最可口的食物、最美味的饮料,还有卫星电视可以接收各式各样的娱乐节
目,甚至日本的色情频道都有,因为他仍然拥有男人的欲望。
    方刚的工作时间依然很长,他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不到八点就已经坐在办公
桌前了。他的秘书与助理都表现得不错,其中有些女职员也都很乖巧,每星期和他
来个一次,偶尔两次。方刚相信很少有男人到了他这个年纪还能如此硬朗,而且他
也不像。。。(省略200 字)。当柳明拿着媒体文章进来时,方刚抬起头。
    “早安,委员。”她以顺从的语调说道。
    “早安,小朋友。”方刚亲切地点点头。这个小妞在床上挺合作的,值得对她
好一点,所以他帮她弄了一张非常舒适的办公椅,不是吗?之后她就和往常一样,
在离开前对年纪可当她父亲的委员鞠躬表示尊敬。方刚并没有注意她的举止与平常
有什么不一样,只是拿起卷宗里的文章,边看边用一支铅笔在上面做笔记。他利用
这些文章来检视国家安全部对外国政府的评估,让国家安全部的人知道中央委员会
的人还是有自己的头脑,会自己思考。国家安全部明显错估美国与台湾建交一事,
不过平心而论,美国的新闻媒体似乎也不太能预测这个雷恩总统的所作所为。他真
的是怪人一个,而且绝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朋友。国家安全部的分析家称他
是平民总统,这样的评估就许多方面来说,似乎是既正确又合适。他的想法有点天
真,令人想不透,《纽约时报》就经常评论他这一点。为什么《纽约时报》不喜欢
他?是因为他不够资本主义,还是他太资本主义?分析、理解美国新闻媒体是方刚
无法胜任的工作,不过他至少能消化报上的文章,而这一点是国家安全部美国研究
所的情报‘专家’不一定办得到的事。方刚边想,边点起另一根香烟。
    真是奇迹,普罗瓦洛夫心想,中央陆军资料室终于把在圣彼得堡发现的两具尸
体的档案、指纹。以及照片传给他―――而不是传给在圣彼得堡的阿伯拉莫夫与乌
斯提诺夫,这无疑是因为他提起了葛洛佛科的名字,才促使德辛斯基广场的大人物
们加快了工作速度。姓名与重要数据也会立即传真到圣彼得堡,好让那里的同事可
以从中理出头绪。姓名与照片只是一个开始,随后找出的文件则有将近二十年的历
史,相片里的人很年轻,而且面无表情。他们的纪录可圈可点,彼得·亚利克赛维
奇·阿马力克与巴威尔·波瑞索维奇·齐姆亚宁曾经是公认的优秀军人,聪明、健
康……而且思想纯正,值得信赖,因此他们都进了苏联陆军特种部队学校和士官学
校。两人都到过阿富汗,表现优异,而且都没有战死,这对特种部队来说并不寻常,
因为阿富汗一役其他战役都来得惨烈,他们的任务更是如此。阿马力克和齐姆亚宁
并没有自愿延长服役时间―――苏联军队几乎没有人愿意这么做―――之后他们就
回归平民生活,在列宁格勒的同一家工厂工作;然而他们又觉得平民生活枯燥无味,
因此便改了行。普罗瓦洛夫希望圣彼得堡警方能发掘出更多细节。他从抽屉里取出
一张送件单,然后用橡皮圈把它固定在包裹上;它会被送到圣彼得堡,让阿伯拉莫
夫与乌斯提诺夫好好研究一番。
    “部长先生,有位薛曼先生找您,”温切斯顿的秘书透过对讲机说,“三线。”
    “嘿,山姆,”财政部长拿起电话,“有什么事?”
    “关于我们在北方的油田。”大西洋李希福公司的总裁回答。
    “是好消息吗?”
    “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勘探人员说蕴藏量比我们原告估计的还要多百分之五十。”
    “这消息可靠吗?”
    “和你的国库券一样可靠,乔治。我的首席勘探人员是尔尼·比区,他发掘油
田的技巧和你当年在华尔街呼风唤雨的手法不相上下。”
    “好,说来听听。”财政部长说道。
    “如果这片油田正式开采,所生产的原油将会超过整个沙乌地阿拉伯、科威特,
再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