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爆炸-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不是,我是个研究彗星的学者。” 
  此人倒是有问必答,滴水不漏!他说话不带嗑巴,但又虚虚实实,捉摸不定,显然是胸有成竹,所以不显真山真水,像个表演大师……也许真是个演员吧?那么威尔菲尔德也客串过了?或者是某个和威尔菲尔德一路的货色,疯疯癫癫的。 
  该结束了!不能整夜陪着一个精神错乱的人大谈世界末日和霍皮印第安人。搜索软件现在好像集中于某个方向,也许是欧洲的某点?亚当姆斯打定主意再拖一段时间,就问道: 
  “您的工作是跟踪彗星?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追踪天体星球和太空漂流物体,任务是将之转向或者摧毁,自从《恐怖战争》结束后,空中残留的飞行体比比皆是,所以这种工作挺赚钱。” 
  “您怎么摧毁呢?向它们开火?” 
  “不,这种办法太危险,我讨厌用武器,也不喜欢暴力。我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使它们自行消亡。我也因此出了名。” 
  “您说什么?” 
  “我下指令让它们自我爆炸。” 
  “我听到了,但还是不懂。” 
  “这些年放进太空的飞行体,无论是武器还是间谍卫星,都有自行摧毁软件。一旦在屏幕上发现了飞行体,我就报告总参,总参的人知道我是谁,现在各国均都精疲力倦,愿意出高价请我把这些飞行体清除掉,我先请有关国把自动引爆的密码告诉我,但这些密码自从《大清除》以后,一般都不见了。这就靠我显本领了,我能把它找出来。我有这方面的才干,装备也齐全,所以只要我出马,飞行体都在火先中销逝;有时碰到难题,或是密码难以解破,或是启动码发生障碍,那么我更有施展才华的天地,也更倍受倚重。我一般都把太空漂浮物体引向木星,办法是启动其本身的动力装置或者给它发射另一个拖运装置。上个月,我用这种办法销毁了一艘穆斯林世界的运兵飞船。” 
  听到这里,亚当姆斯以为找到了话茬:“您的话前后矛盾;您对这颗彗星了解得那么详细,远非一个‘天空清道夫’所能及,您是不是某个政治首脑,或者某个政党头目?” 
  “的确,我……” 
  通讯突然中断。难道对方因不愿具体作答而关了机?亚当姆斯费了半天劲,想重新对话,但元结果。这个名叫已尔希特的人没有留下任何踪迹,一场闹剧到此煞了尾。亚当姆斯犹觉余兴未尽,对此他自己也觉意 
  深夜,他还起来看看屏幕上留下的对话字迹,以证实自己并未做梦。 
  最令他惊异的是, 对方居然利用HP5的网络来与他“穷侃”。这条频道是美国政府为美军高科技研究中心设立的;专家们按照美国总统的提议,在该中心专门探索威胁地球生存的种种可能,这是本世纪的一个空白,要在新世纪到来前填补上。中心负责人是位将军,由最高执行当局任命,下面有气象,火山、生物,海洋。传染病等各方面的专家,还有像亚当姆斯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诸如威尔菲尔德等天体物理学家。他们研究的课题包括一切灾害现象:大气升温、干旱。海平面上升。新型传染病种。水荒,城市拥挤等等…… 
  就像当年的洛斯阿拉莫斯一样(美国于1942年在洛斯阿拉莫斯建立绝密的原子能研究中心) ,HP5是个绝密的研究计划,耗资十分巨大,每个研究人员对其同僚的工作内容均一无所知。 亚当姆斯来此以后, 只限于了解自己的课题:核废料和 WKsT反应。大家都怀着紧张的心态工作着,对他们探索出来的种种危险,又害怕又无能为力。 
  实际上,亚当姆斯之所以不相信有人从2126年与他对话,是因为有时他不相信那时地球还能存在。 
  有人告诉他说,威尔菲尔德这位专家堆里的拔尖人物,有一天会给他吃点苦头,给他这个新来的人一个下马威,想到这里他反而处之泰然了,这场恶作剧,可能就出自他的手笔。 
  然而,今晚这个巴尔希特的那一套东西,又不像威尔菲尔德这位老古怪开得出的玩笑。 
  亚当姆斯没有睡意,又不能在屏幕前空等,这种孤独从未如此难熬。 
  他把对话全都打印出来,叠成四折装进口袋,穿上衬衣,重新回到桌旁,把一张软盘插进电脑。一年以来,他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每天把无头无尾的偶然思绪记录下来,昨夜他写的是: 
  “麦悍以为大海因他而暴怒;溺水人抓住风当救生圈。” 
  他拟定一个准则,不管前一天写下的东西多么毫无意义,也决不将它毁掉,今晚他什么也不想写,也无勇气把巴尔希特的出现记录下来。他查看了搜寻软件,见仍毫无结果,就关机出去了。 
  他的房子在城外沙漠边沿上,靠近纳瓦霍人的地盘。他登上车,打开刺耳的收音机,漫无目的地向东驶了一程。他穿过几乎沉睡的城市,在“彼路”饭店停了下来。威尔菲尔德这时候不会在饭店的,他能找到的就是友玲。这姑娘他离不开,虽然他不愿承认。 
  况且,他还有个理由,友玲是霍皮人。 
  一年前他刚到温斯洛的时候,他和阿娜哀尔一同来这儿吃中饭。这餐饭吃得艰难,阿娜哀尔时而喃喃地抱怨,时而强忍抽泣。就在他的生活陷入灭顶之灾的时候,出现了这位年青的服务员小姐,她容光焕发的脸盘,明亮的眼睛,长长的黑发,蓝色的长衫,满载着印第安人饰物的双手,以及服务的优雅姿态,都令人难亡 
  此后他单独来了,还是这位姑娘招待他,最后她问: 
  “她走了么?” 
  声音很细微,他却颇为所动,哀哀地回答说: 
  “她走了,再也不来了!” 
  年轻的霍皮姑娘打量他一眼,作了一个优雅的手势,像是摸摸他的头安慰他,又未触到他的头发。他感到一丝战栗。 
  “你们一起生活了多久?”她问。 
  “两年。” 
  “她走了,你很难过?” 
  一个陌生人这样问他,他并不觉得冒昧,而且很自然地回答说: 
  “当然,简直难过极了。” 
  “难过极了?为什么?” 
  “因为失去了心爱的而且自认为所爱的人。” 
  “那么你就仔细品味这种痛苦吧,你会感到从来未有的甜蜜。” 
  她说这话时仍然不停地为他端菜斟酒,毫无夸张的表情。他不明白自己怎么会与这个陌生人谈这种话。她又说: 
  “你这样想心里就会踏实了:她前世让你受了两年苦,今世还你两年幸福。” 
  “你们霍皮人信这个?” 
  她没有回答。后来他们熟了,她也从不提霍皮人的事。他读了几本关于这个部族的书,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霍皮人既受别族的尊重,又遭他们的忌恨。凡是创造了一种文明的民族都要经受这种命运,那些嫁接于其文明的人迟早会采取这种态度。 
  饭店处在两条高速公路的交叉点上,一条向西通佛拉格斯塔夫,一条向北通霍皮人住的梅萨高原,他进去时午夜已过,威尔菲尔德并不在座,只有两个祖尼族青年不声不响地吃夜饭。 
  他坐在习惯的座位上,友玲对他微笑一下,送来了咖啡,不言不语地坐在旁边。他两个星期没来过了,也没捎个信。她等着,没有任何不满或不耐烦的表示。 
  “今夜有人对我说起你们的部落。”他说。 
  “真的?” 
  “他说急需使用你们的那种‘神圣牌位’,霍皮人有这种东西么?” 
  她立刻显得壁垒森严: 
  “你是开玩笑?” 
  “决不是。这种牌位确有其事?” 
  “谁向你要?是个白人?或者纳瓦霍人?” 
  亚当姆斯把与巴尔希特谈话的打印稿递给了她: 
  “这个人我不认识,也未见过,他通过电脑对我讲的,你知道,就是网络。” 
  “我当然知道什么是网络。他说了些什么?” 
  “作为开场白或自我介绍,他先传来这几句话:‘冥冥天外,诸神在彼’,他们讲述着灵魂的故事。” 
  “下面呢?” 
  “他们说:‘创始之初,唯有造物主’。” 
  她抖了一下,小声说: 
  “这是我们最神圣的经典上的第一句。” 
  亚当姆斯对此并不意外。 
  友玲盯着他的眼睛背诵道: 
  “创始之初,唯有造物主,余者为茫茫空间,元始元终,无形元生,只有存在于太和华精神中的元头无尾,元形无生的茫茫太虚,而无穷尽的太和华则构思了穷尽。,这篇神圣经典没有任何外族人或局外人能知道。那么此人是谁?” 
  “我不晓得。他自称名叫巴尔希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他的真名。” 
  “他还说了些什么?” 
  “他对我还讲到大和华。太和华是谁?” 
  他感到友玲犹豫了一阵,但她最后还是讲出来了: 
  “我们把造物主叫太和华。” 
  “你们的一位尊神?” 
  她没有说话,又去倒了一杯咖啡,回身坐在他对面,他又问: 
  “这都是秘密吗?你无权泄露出去,是不是这样?” 
  “不,这些事你们白人不会懂的。” 
  “就这么难?” 
  “不是难,而是只有内部的人和智者才能懂得。” 
  “我相信你的话,刚才你背的一段就很隐晦。你无权再多背一些?” 
  她耸耸肩说:“不,这倒不是什么秘密!上帝太和华既为无尽,也就不能创造有尽,他就令侄儿索图克朗创造了物质……” 
  “那么是索图克朗奉叔叔之命创造了宇宙?” 
  “正是。他不仅只创造了一个宇宙,而是9个。一个给太和华,一个留给自己, 7个给未来的生命。” 
  “就是说同时存在着9个宇宙?” 
  “不, 并非同时存在。一共有9个,一个接着一个。我们所在的是第四个。这个人为什么要与你谈太和华?” 
  “不知道。他没有说清楚。” 
  她显得不安,手里摆弄着记菜本。后来又问: 
  “他要牌位干什么?”“这事有些荒诞。他惊恐万状说地球将会被一颗彗星毁掉,只有用霍皮人的神圣牌位才能免除这一劫难。你说怪不怪?而且,更荒唐的是,他说自己是从2126年与我对话……” 
  “什么?” 
  “他说他生活在我们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之后,而且他有办法和过去年代通话。” 
  友玲在小本上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先是些不规则的方块,后是一个男子的身形。觉察到亚当姆斯在看她,她就把纸片撕了,好像是做了错事被当场捉住似的。她自言自语地说: 
  “一颗彗星就能摧毁地球?” 
  “我不是天文学家,但我们以为那是不太可能的。要么那颗彗星很大很大。” 
  “你相信生命有一天会从地球上消失么?” 
  “大阳熄灭了,生命也就没有了。到那时候,也许我们会已经搬到另一颗星球上了。等我们的银河系被毁的时候,也许那时又有别的办法……” 
  她忽然变得异常专注。她问: 
  “有可能把生命从地球搬到另一个星球上去?” 
  “我不知道。有人说可能有另外的某些星球,上面也可以住人。我也认为,不能断定除了此地以外,别的星球都不适于生命存在。” 
  她陷入深深的沉默,有些心不在焉。他问道: 
  “要是有人对你说一个世纪后地球要被毁灭,并请你救助,你会怎么回答他呢?” 她惊跳了一下,好似突然被从梦中唤醒来,说: 
  “我会尽力帮助的。” 
  “你相信他的话?” 
  她睁大眼说。 
  “当然相信。他干嘛要撒谎呢?” 
  他倒没有想到这一点。 



第二章 天

  威尔菲尔德静静地听完了亚当姆斯的叙述。他坐在一张小凳上,显然不怎么舒适,就把胳膊支在小桌上;桌上堆满了书籍和照片,旁边还有一台电脑,一架朝向窗口的天体望远镜。 这是他的办公室,位于HP5研究所主楼第五层的一个角落。亚当姆斯说话的时候,他表现得漫不经心,好似在听一个无足轻重的玩笑。但亚当姆斯讲得原原本本,仅仅略去了他本名叫拉·丰登这一细节。既然威尔菲尔德不知情,何必告诉他这段隐私呢? 
  威尔菲尔德是世界知名的老学者,对太阳辐射有独到的研究,有一大堆前共产主义国家授予的勋章,他戴着一付角质眼镜,仔细地阅读了亚当姆斯和巴尔希特对话的记录稿。 
  过一了会儿,亚当姆斯略带吃惊地问: 
  “您好像蛮认真的,您认为有几分可信么?” 
  威尔菲尔德取下眼镜,伸了个懒腰。他说: 
  “我这个人从不想当然,不经检验我什么都不信。在这个故事里,有几点好像有些影儿,值得探讨,这倒令我惊讶。” 
  “您是开玩笑?” 
  “绝对不是……我当然不相信居然有人从22世纪与您对话,一定是某个当代人出于什么动机,讲了个荒唐故事要您相信,所以应让他讲完,因为他所说的某些部分,意义颇为重要……” 
  “这某些部分是指什么?” 
  “他所讲的内容,有很多并非不可能。” 
  “您这样认为?” 
  威尔菲尔德又戴上那付宽边眼镜,像只猫头鹰,他认真地翻阅着记录。他为什么这样重视?是他干的吗? 
  “譬如说,几个价值观相同的国家完全可能以文化背景组成集团,为争夺原料或领土发生新的冲突。由此,又产生另一种可能,即某一集团面临失败,感到生存有危险,就在空中布署轨道核武器,或者打算使用,或者至少作为威慑手段。” 
  “但这种武器是无法使用的!怎么能让核武器在天上爆炸呢?” 
  “您这么说是因为您是核专家,而站在他的立场,完全可以说相反的话。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完全可以设想,在一场令各方面均精疲力尽的冲突之后,任何一方都不敢把核武器从轨道上转移到地面,害怕出事故。” 
  “我不相信。谁也不敢把核武器安装在轨道上,这等于自杀!” 
  老学者转过身去,从书架上的电热水壶倒了一些开水在速溶咖啡杯里,喝了一口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