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大中华198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警大中华1985-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情不自禁地,在孙静女讶异的眼光中走下了功底,拿起了铁锨,自己并不多么壮硕的身板与大家一起舞动着,那种劳动的美丽,居然让他感到如此甘甜。
虽然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不过大家都对他报以微笑,似乎他们都知道,劳动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不需要第二个名字,他们都叫同志!
齐一鸣做着做着,觉得身体中那股热情仍旧无法释放,于是他像神经质一样地扯起嗓子,高唱道: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他的歌声嘶哑而且凌乱,虽不至于五音不全,但绝对不怎么好听。可当他开始高唱,与他一起挥舞着工具的人们就像喊劳动号子一样,纷纷扯开嗓子跟着他一起唱着: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这工地的一角这歌声传的越来越远,就像一滴小水滴开始汇聚更多的水底,最终那水滴变成了一股澎湃的潮流,在这工地上猛烈地翻滚起来,那股令人敬畏的力量洗刷着人的心灵,激励着前进的脚步,是人类灵魂可以迸发出最美妙理想的缩影。
就连冷冷淡淡的孙静女也站在那里,张开自己的樱唇,跟着这粗犷的汉子们的歌声,一起和着唱这首《国际歌》。这空旷的草原本不应该能让声音如此激荡,但那神奇的力量,如同生生盖在了世界的顶上,即便是再空旷,它都凝聚了起来。
直到三遍主歌三遍副歌已经结束,似乎歌声隐隐回荡着。齐一鸣已经悄悄离开了热火朝天的工地,但是他眼睛明亮,腰挺得特别直。在这个时候,齐一鸣深切的明白了,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究竟有什么价值——他要让赤旗永远飘扬,让这份伟大的精神永不干涸!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第6章 006 工程师不修桥占油井了

在一面建设达里诺尔基地的时候,齐一鸣还在一面跟廖怀仁商讨武装pla这个宏大的计划。
“基地的能力我都看到了,确实是增强我们pla装备水平的必要途径,不过全面换装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军委商讨认为,一手先武装咱们在前线陆战的部队,另一手将一些能够转移的技术移植到咱们的军工企业上来,毕竟只有基地这一家,产能还是跟不上的。”廖怀仁坐在齐一鸣的办公室中与他道。
齐一鸣心里却清楚,基地虽然这些天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以及其他资料给官方,但毕竟掌握基地的人不是军委而是齐一鸣自己。特别是基地拥有的能力足以让任何的当权者畏惧,齐一鸣觉得大首长们同意与自己合作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技术和本领自己的企业掌握才算是拿到手里,而基地这种姑且也就算是外物吧。比从国外进口的东西划算又近,但是本质上还是属于不可控的因素。
他对于官方的这种考虑心知肚明,也表示理解,当然也不会当着廖怀仁的面将其戳破。
红警基地中的那些武器,齐一鸣就算想要教给军工企业们,他们也没法造出来,更何况齐一鸣手中缺少那些资料,须得作战实验室也升级到一定地步才能得到完整资料,更何况自己现在连作战实验室都造不出来的。
但天朝三十年军工发展的所有成果自己倒是能够提供,可即便如此也并不乐观。军工业是工业生产中难度最高的一个类别之一,考验的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综合水平,木桶效应下,一个短板都无法支撑起高性能的武器装备,更何况现在刚经历完十年动乱没几年的天朝,缺钱、缺人才、缺妥善的管理模式、更缺经验。
首先武器设计方面,缺乏经验,没有系统被指导过的共和**工人就很难在起点上胜过自己的竞争对手们,考虑到现在是技术转移,设计的问题被弥补了。但设计材料学上,冶金、复合材料等学科,学术理论都没跟上来,更别提生产能力了。还有就是精密加工工艺,这里一是缺设备,数控机床在这个时代方兴未艾,共和国想要搞到一台都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那些大型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都是国之重器,巴统上严格限制出口的;二是缺加工经验,工业化搞了几十年的国家在这方面绝对不是盖的,可别以为工人们只要有了一套完整的说明书就能搞定一切了,一些德国、美国的工人操作机床,在什么地方多车一刀,什么时候偏几分,都不可能记录在文字上,而这些东西是中国工人不能掌握的。
系统盘点下来,在几乎全面落后的共和国,即便是有技术转移,拿到了什么各种冶金配方、复合材料配方,知道了加工工艺,可是想要搞出来这些东西,真的相当困难。
齐一鸣想要帮忙,可是他基地里那些战车工厂、兵工厂之类的东西,都是严格密闭起来的东西,谁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怎样一个运行机制,齐一鸣猜测以那种不符合常理的产能,估计运行原理都跟现代的工业制造不是一码事。
“设备的问题我能够多少给你们解决一些,我接下来会开设第二间战车工厂,这一间的产能将用来生产大型水压机、自由锻油压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一系列跟国防有关的重型装备,有了这些东西,就算是为不管搞怎样的生产都奠定了基石。呵呵,我那个时代老是喊‘跨越式发展’,现在咱们要搞的东西才真的是跨越式发展呢!”虽然这些重型装备并不是军工产品,但是跟军工产品分不开,没有这些东西绝对无法制造先进武器装备。
在齐一鸣穿越前的年代,中国的重型装备已经是世界驰名,连续攻克了重重难关,世界上最大自由锻水压机、世界上最大的连铸机,似乎那个时段中国的重工业跟世界最大几个字卯上了。最经典的一个笑话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在一些个重型装备上的发展成就:次贷危机之后,美国总统奥观海在某港口发表讲话,声称要振兴制造业,夺回属于美国的就业岗位,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微风吹过,将他背后当作背景,象征着重工业力量的巨大龙门吊上的一片红布吹掉了。人们看到之后,顿时哗然,奥观海也无比尴尬,因为那红布是专门为了遮挡四个中文汉字而设置的,那四个中文汉字就是:中国振华。
可中国重型装备腾飞也是在2005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可不是美国连造一艘朱姆沃尔特级超级驱逐舰也是拿中国装备造的时代,也不是f…35不用中国的磁性设备就飞不起来的时代。现在是连零件标准化都没有统一起来的时代,一个全面落后的时代。
“不论用多长时间,设备到位之后,一重、二重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必须加紧时间消化吸收掉这些转移的技术,重型工业设备都是国之重器,同时还是高附加值产品,如果能够提前二十年做出来,靠着我们的成本优势,对于提振经济也是很有帮助的。”齐一鸣交代道。
他坐在沙发上将一条腿枕在另一条上,又想到了什么,说道:“我的兵营不是可以招募士兵么?之前你们交代了不让我随便招募战斗人员,我同意之后还忘了另一回事,除了动员兵这类基本战斗人员之外,我这里还可以日产80名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完全是可以定向培养的,比如说一些事航空工业工程师,一些是船舶工业的工程师,或者造动力的,或者搞冶金材料学的。”
廖怀仁眼中大亮:“你还有这本事?怎么不早说!”
齐一鸣也有些不好意思:“想不起来这种事情,因为技术转让这事情我也不是很懂。”
人类虽然制造出了诸多的机器,但是劳动中最核心的部分仍旧是人类本身。而廖怀仁也十分清楚一些技艺娴熟的工程师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当初在一穷二白工业能力甚至还不如一个殖民地印度的农业国底子上,当时还是好大哥的毛熊家派出了数不清的各行各业的专家来到中国支援兔家建立工业。那时候的毛熊也没有藏私,我们自己又在建国的热情中和举国体制下疯狂地吸收,终于赶在了历史的最后一个契机点之前,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日后共和国的腾飞铺就了坚实的基础。
在七八十年代兔子家还是“北约第十六编外国”的时候,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技术人员也对兔家进行过支持和支援,但是那是相当有限的,比如说罗罗公司塞给兔家的斯贝发动机,以当时来看确实是好东西。可是给了相关的技术资料,人家就不愿意手把手地教你,1975年双方签订技术转让协议,直到2003年西飞才完成了国产化工程……
所以有些事情还真不是拿过技术来跟着琢磨就行的,有人手把手地教,带着徒弟们拆掉几个机器,再装回去,让徒弟自己搞一次,哪里有问题指出来,为什么这样行那样不行说明白,这种状况下才是最有效果的。
每日80名可以分派到各行各业的工程师,一个月就能有2400名熟练的工程师,散入每一个大型的企业中,他们能立刻成为技术中坚,并成为种子们的最佳肥料,种出一颗颗参天大树。
廖怀仁也不用请示上级了,本来他们禁止齐一鸣招募战斗人员就等于废了他兵营的生产能力,现在基地里的兵营也就是在生产火箭筒、机枪步枪之类的轻武器。能够重新利用起来招募人员的能力,属于意外所得。他也相信如果这些工程师水平真的不错的话,识货的那些企业们愿意出大价钱来请人的。这个不是那些普工,而是高工,维持企业的命脉的存在。
工厂界以前经常有这样的故事,一间车间里有一个老师傅带着工人们生产,老师傅哪天要是生病没来,整间车间只能做一点零碎活,根本无法正常生产。技术骨干对于制造业的作用可见一斑。就算是精密而复杂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业也是如此,高工不来上班,其他人都等于白来工作。
所谓基地出产的工程师,在游戏里其实就是那些修桥梁、占油井、建筑物的那些安全帽们。具现化之后这些工程师们是没本事走入一个建筑物然后就能宣称主权了,但是定向培养工程师的能力,使得齐一鸣可以获得大量的技术骨干。兔家现在继续这些高工们,有了他们势必可以让中华的工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廖怀仁把事情汇报京城之后,各大公司又因为争抢先后获得这些人才的顺序差点打破了头。原本还是兵器工业部可以优哉游哉地分配各企业谁先谁后,谁领走多少。后来石油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等部委也掺和进来了,到最后居然连轻工业部这种属于打酱油的角色都认为不能甘于人后,有什么好处也要抢着捞。


 第7章 007 99式打爆59式

在二月的时候,达里诺尔基地已经建立起了空指部,空指部自然不仅仅是指挥体系,还包含了雷达基站、航空兵器制造厂以及机场等多个设施。空指部一到位,就意味着达里诺尔基地已经具备了真正的攻击能力,防御的范围也大大扩大了,面对可能存在的来自北方的威胁,将会显得更为游刃有余。
兵营每日招募大兵100人,战车工厂每日可制造坦克12辆,空指部可每日生产战斗机4架。大体想象成正规的编制就是一日一个步兵连、一个坦克连、一个飞行中队的样子。
因为忌惮不受控制的士兵可能带来的危险,所以兵营现在主要是提供轻武器和工程师,不过年产几千辆坦克、上千架战机的战车工厂和空指部,都是自建成起,就开动马力生产武器。
战车工厂的生产主要是以99式主战坦克以及09式8轮步兵战车为主的,除此之外,产能也被分配给05式155mm自行火炮、ws…3火箭炮、95式自行高炮等装甲战斗车辆。
从达里诺尔基地到其他地区的交通尚未形成,一开始仅仅是设计在此处建设一条通往赤峰的公路,不过随后发现这里出产的大量坦克装甲车不可能仅仅靠着公路运输,于是便从张家口往这边计划修筑一条专用铁路,专门运输以上装甲车辆。
现在为了快速接收这些先进的军事装备,军委专门从万岁军调拨了一个装甲团来到达里诺尔,学习如何操作99式等一干先进的战斗兵器。
他们也不是完全靠自己摸索的,战车工厂制造出的装甲兵将会成为他们的教官,协助他们进行训练。
齐一鸣以及廖怀仁专程来到离达里诺尔有一段距离的112师336团的临时驻地,他们这段时间已经从达里诺尔接受到了120辆99式主战坦克,虽然其他的车辆并没有齐备,但是作为装甲团,坦克对战是他们的主业。
336团团长许广福在接到齐一鸣等人要来他们的驻地“视察”后,亲自迎出营地外。
“各位首长好!”许广福很热情地敬礼。
廖怀仁也向他回礼,他本身是总参情报部门的人,素有声名,许广福也听说过他。齐一鸣就不假装军人了,虽然穿着军服,却老老实实地跟许广福握手。
营地里的士兵们也都将自己刚拿到手还没焐热的坦克摆成一排,站在车顶、车前展示威武军容。有些不一样的是,在齐一鸣于基地造了一个补给站的建筑物之后,他们都获得了新的军装,正是07式数码迷彩服,换了形象的他们更是已经有脱掉土气,往美帝范儿发展的迹象。
38军112师是全军第一个进行机械化的师级部队,而336团也是112师的拳头部队,专司攻坚打硬仗的装甲团。该部队的战斗力和士气都在全军水平来说是出类拔萃的,这也是为什么上级挑选了他们直接来达里诺尔接手新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的原因。
许广福虽然不知道齐一鸣这个年轻人的具体身份,但是隐隐明白他应该是这个庞大的达里诺尔基地的主事人之一,所以说装备情况如何,向他反应是没错的。
“说实话,我们在接到新装备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象过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强悍的坦克。125mm口径50倍身管,1500马力时速能到80公里每小时,而且用了这种惰性附加装甲,不会像爆炸反应装甲那样对协同的步兵造成误伤了。嗯,最让我们觉得惊艳的是先进的火控系统,有了这种猎歼火控,战车的战力至少提高了数倍。”许广福虽然才拿到了新武器没多少天,但很明显他和他的兵都是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