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顺明-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七月下旬的时候,邸报上已经传来了消息,京师内阁首辅温体仁因为生病,主动请辞,被皇帝批准,致仕荣归。
    李孟本以为是正常的更迭,谁想到这几个月风向却是大变,朝野士人纷纷上奏折,说是温体仁在首辅任上,结党营私,所为不法,大有痛打落水狗的意思。
    “看这各处的消息说,温体仁那边本想以退为进,借着告病的机会做些事情,谁想到不管是曹化淳那边,还是东林党那边,都是蓄力以久,趁机在圣上那边大力的攻讦,圣上又是个眼里不容沙子的,当即是准了温体仁的告老致仕之请,眼下各方正在痛打落水狗呢!”
    李孟坐在书房中用手支着下巴,侧身听木云瑶把朝中的局势娓娓道来,大批的朝野时政消息汇集到木云瑶那边,女孩分析整理然后把自己的见解讲述给李孟听,若说一开始的时候,木云瑶不过是借助在王府内的耳濡目染,这段时间的锻炼之后,阅览大量的政事文告,又有结果作为印证对比,木云瑶的分析能力已然是变得很强。
    听着女孩优美的嗓音和有条理的分析,李孟有时候都觉得这是难得的享受,木云瑶说完,李孟笑着对她说道:
    “别的姑娘家在你这年纪,正是无忧无虑的年龄,在我这里每日对这些东西,辛苦你了。”
    木云瑶听到李孟这么说,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小声说道:
    “不辛苦的,每天看这些我也觉得很有趣的。”
    李孟笑着点点头,却突然发现木云瑶脸上化了淡妆,本就是绝色的女孩化妆之后更增亮色,点点头,开口赞扬道:
    “我家云瑶真是大姑娘了,知道打扮自己,果然是又漂亮了许多。“
    要知道女孩从开封城遇到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化妆过,这就是所谓的天生丽质,李孟这话不管怎么说也是赞扬,可听在女孩的耳中,却肯定不是李孟所预想的效果了,木云瑶脸立刻是沉了下去,也不说话,径直的转身就走。
    眼下在莱州府,敢跟李孟这么耍小脾气的人也就是这位众人口中的“大小姐”了。木云瑶化妆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每天都在看着顾横波和柳如是化妆,那两女可是梳妆打扮的大行家,看到对方经过化妆更是增添几分美丽的姿容,危机感顿生的木云瑶怎么说也要跟上,输人不能输阵。
    女孩的脾气李孟倒也不放在心上,他听完之后,直接就去往孙和斗的住处,人既然来了,费心笼络总是必要的。
    孙家人在搬进来的时候,就被告知了李孟分守莱州参将的身份,也算是安这些人的心思,被官府大将掳掠,总比被海盗反贼掳掠要让这些官宦人家心安些,尽管这安心毫无道理。
    主家上门,孙和斗也不敢拒之门外,只能是不冷不热的迎进门来招待,李孟落座之后,场面很是冷淡尴尬,李孟没话找话的问道:
    “孙先生可知道山东巡抚颜继祖吗?”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的历史渊源
     更新时间:2009…2…21 11:52:00 本章字数:3371


    所谓的没话找话就是说如此了,李孟所具有的火器知识和这个时代的相差太多,而且除却在码头上的对谈之外,孙和斗也不愿意多说什么。
    孙和斗起身相迎之后,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客气话,就端坐在哪里自己忙碌,反正这里的“孙府”下人都是李孟安排的从人,不用他招呼,下人们自然是诚惶诚恐的过来伺候,李孟那边自有人斟茶倒水。
    这些老弱军户和仆妇们对李孟到来也已经是习惯了,把茶水预备好之后,就行礼退下,有需要他们的时候,李孟会招呼的。
    按照观察孙家人的报告说道,孙和斗每天都是在这个书房之中,并不因为李孟来不来而有所变化,这时候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不过因为屋子里面装满了书籍笔记之类的纸张物品,不敢放置炭火盆之类的取暖设备,很是有些阴寒。
    偌大的书案上堆满了书籍,孙和斗在那里不停的抄录誊写,这在李孟第一次拜访的时候,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后,孙和斗就说明自己在做什么了。
    孙元化生前所翻译过来和创作的数学,百科以及武器的著作,都是孙元化一生的心血汇聚,曾经多次说在致仕之后要把这些东西整理成册,不过却遭遇枉杀的横祸,孙和斗从小喜欢的和他父亲喜欢的颇为一致,因此立志要把这些东西整理成册,流传后世。
    孙家人知道李孟的参将身份之后,普遍都是表示了冷淡的敌意,毕竟他们一家就是毁在山东武将的胡为上(辽镇也隶属山东,孔有德严格来说也算是山东武将)。说起来还是这孙和斗的态度好些。
    从平日里这些人忙碌的事情,李孟倒也是能判断出孙和斗是那个懂得火器的人,所以结纳的心思就放在他身上。
    要说这刻意的结纳效果确实是不好,李孟是个连此时武将规矩都不太明白地人,那里能结交孙和斗这种世家子。文贵武贱本就是天堑,更不要说李孟这种什么规矩也不懂的角色了。
    目前能有这般不冷不淡的态度,还是李孟手下铁匠们所打造的火铳所致,附带一提,郑家人招募而来的几十名铁匠都已经是到了胶州,不过试着筑了几门七百斤左右的火炮之后。李孟就让他们停了下来,这些大小地火炮,威力始终是达不到自己认为的那种地步,而且都是装在木箱车上的火炮,移动并不方便。
    一门火炮所需要的铜铁很多,而且这炮对于目前的李孟来说并不实用,李孟索性是停了下来,让他们跟着郭栋做火铳和兵器。眼看着又要扩军了,肯定是有什么技术难题自己没有解决的,希望等澳门买来的轻炮到手后会有些启发孙和斗在那里抄录东西,听到李孟问“山东巡抚颜继祖是何等人”,手中的笔停顿了下,淡淡说道:
    “没想到这边还真是山东地界,颜绳其啊。那可是东林地大人物,当年因为吏科都给事中的位置,让阮大铖怒而出东林自立,了不得。”
    “绳其”,李孟听到之后还是愣了下,古人称呼名、字、号,这是他到现在也搞不清楚的讲究,孙和斗说的应该是文人士林共知的一些事情,李孟点点头“哦”了一声,前几次来孙和斗还问了些火铳的问题。这几次看来是问得差不多了,也就不再出声。
    李孟记得很是清楚,当日这孙和斗看见那火铳之后很是惊讶,问了许多的问题,李孟倒是知无不言,能看出来对方地那种激动。
    两个人无话,场面有些尴尬的安静下去,只能到孙和斗在纸上写字的轻微刷刷声,李孟正要告辞的时候,孙和斗那边却停下笔来。迟疑了下,笑着开口说道:
    “崇祯九年的时候,颜绳其给当今圣上的题本里面说道灭奴先灭寇。逆奴负固,义在必讨。但以寇较之,奴尚隔藩篱。寇直逼堂奥矣;奴犹疥癣之疾。寇则膏肓之祟矣。很是精到啊!”
    用于奏折的这种文言和白话不同,李孟要理解还真是很吃力。不过他却看出来孙和斗的脸上的淡淡笑意有些古怪,不像是赞同这句话的意思。
    “奴”是指满清女真,“寇”是指李自成和张献忠为首地闯军,“疥癣”和“膏肓”,也亏得这些年李孟一直是坚持看书学习,这才是能明白这个意思。
    在院子里面守卫的亲兵们都知道命令,不要距离这房子太近,以听不到说话的声音为准,亲兵们身在砦堡之中,李孟是武勇之人,孙和斗随说粗豪,可只不过是个书生,他们倒也是放松不少。
    猛听得屋内一声大响,外面的十几个人立刻是抽出兵器站了起来,两人立刻是出门联系外围,其余人的朝着屋中冲去,“哐当”一声,那屋门已经是被撞开了,冲进去的亲卫却都是愕然。
    青砖地上又被摔碎的茶碗,李孟站在那里已经是愤怒到了极点的模样,而端坐在书案后面的那名书生,手中拿着毛笔,脸上却有惊讶的神色,不过却不害怕,亲卫们正摸不着头脑地时候,听到李孟沉声说道:
    “没事,叫人进来把地面收拾一下。”
    亲卫们点头躬身退下,把屋门直接带上,临走的时候都是禁不住盯了那书生一眼,心想真是不知道好歹的文人,我家大人的姿态已经是做的足够了。他们却没有注意到李孟地手一直在发抖…………怒极地状态。
    “李大人为何如此愤怒?”
    孙和斗倒是悠悠然的问道,李孟猛吸了几口气,这才是平静下来,开口冷然地说道:
    “颜巡抚居然如此的糊涂!”
    听到李孟这话,孙和斗禁不住笑了起来,手中的毛笔抖动,几点墨汁落在了誊写的纸面上都没有发觉,依旧是调侃说道:
    “李大人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先不提颜继祖是大人的上官,朝野之中,诸位清要,无人不是如此说,大人何必动怒呢?”
    李孟只觉得胸腹之间都要炸开,方才颜继祖那些文言所说的,倒是经常在某些文章内可以看到,华夏五千年常有东西流传下来,这明朝和晚清还有再之后的民国时代,都是有些共同的东西。
    那题本中所说的可不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意思吗,这种卖国论调,想不到在这明末就已经有了。
    要说李自成和张献忠、罗汝才等陕西乱军,也没啥大局观,外敌汹汹他们依旧把大明搞得天翻地覆,隐约间居然和东虏女真成了内外勾结的态势,合力把大明帝国这个本就是遭遇天灾人祸的大树扳倒。
    可从李自成进北京,山海关失利,天下汉人理应共同抗击女真鞑子的时候,在后面拖后腿,投降女真鞑子的人正是大明的军将官员。甚至到了明朝只能退守南明小朝廷,大顺军大西军残部主动要求和明军联合抗击女真蛮族的时候,还有南明重臣说满清是为大明报仇,理应借助虏力,驱逐贼寇的糊涂话。
    一直到了退守至两广云贵,双方才联合起来,只是到了那时候,女真已然是庞然大物,不可被撼动,最后的抵抗也毫无用处了。至于那所谓“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抗清斗争”都是什么人做到的呢,都是来自民间的力量,所谓不晓得天命变换的愚笨士绅和民众是也。
    李孟站在那里,极度的愤怒消散之后,却感觉到无比的茫然,甚至有些许的孤独,孙和斗所说的,在平日里所看的邸报和文告中也能看出一二,大明朝廷对征缴内乱几乎倾尽了全力,可对于东虏女真的威胁,却总是认识的不够。
    “大人,这东虏不过百五十万,大明何止千万,相距如此悬殊,这腹心之乱方是大祸啊!”
    孙和斗已经是放下了毛笔,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说着这些话,不过这“李大人”的称呼已然是变成“大人”,明显是亲近了不少。
    一名下人端茶走了进来,李孟不再出声,苦笑着坐在了椅子上,等到那下人出去,他端起茶喝了口,无奈的说道:
    “孙先生,都是糊涂啊!大明的心腹大患不是闯贼,而是东虏啊!”
    李孟本想说天下人都是糊涂,却及时收住了口,想起这李自成还真是灭明了,最起码让崇祯皇帝上吊,占领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但对于来自现代的李孟来说,知道彻底灭亡明朝,并且制造了种种屠杀血案惨剧,并将华夏拖住了今后几百年的黑暗时代的罪魁祸首,正是蛮族东虏鞑子,这是李孟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正文 第二百章 出不去门
     更新时间:2009…2…21 11:52:00 本章字数:3536


    可如何解释自己这个看法,却只能是用自己已经知道的,将来才会发生的几百年历史来解释,这真是无比荒唐,是个悖论。
    不过孙和斗脸上却露出理解的表情,从书案后面站了起来,略有些感慨的说道:
    “先父的恩师徐阁老曾经写过世人皆谓奴长于弓马,所言其强者皆曰弓马,却不知奴之步卒极精,分合有度,先父私下也曾讲过,东虏的步卒精修战技,敢于陷阵冲锋,而我大明,也只有将领亲兵方能如此。大概估算,东虏足能动员十万劲卒,而我大明将领亲兵能有几何?东虏女真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若仍是如今的对待,将来必然是灭顶之灾啊!”
    说到最后,孙和斗言语也开始激昂起来,孙元和的老师正是明末的科学大家徐光启,他算是明末脑筋清醒,了解世界大势的大学问家,见地自然和大明这种只读圣贤书的书生官僚完全不同。
    说到这里,李孟却又是站起来,郑重的说道:
    “孙先生,天下间能看到东虏女真之害的也不过是寥寥数人,李孟虽然位卑言轻,却愿用全力阻止其祸。先生可愿意帮我?”
    这话问出来,直接连“可否”的“否”字都是节省了去,双方谈到这里,孙和斗好像也找不出什么拒绝的理由了。
    孙和斗身体微微的弯下,以示对李孟的尊重,开口揶揄道:
    “来这山东,不答应大人,怕也就是被关这里一辈子了,孙某还想趁着未老的时候,泛舟出海看看。只是我却不明白,孙某除却这火器之术外,兵书韬略充其量也就是看过罢了。不知道大人用我何处啊!”
    听到对方答应,李孟激动的心情变的有些放松,朗声笑着说道:
    “正是为这火器之术!”
    和孙和斗的一席话,是李孟来到这个时代以来表达心中想法最多的一次,不过,谈话之后。固然有手上增添人才的高兴,却也是有孤单无助地惶恐,很多事情看来是不能指望大家都有共识,而是要放手去干了。
    既然巡抚衙门下文要分手莱州参将李孟加强在青州的守备,那李孟总要做些动作,手下除却保持联系的骑兵之外,其余的骑兵都是派到了青州府去。
    这一年因为大旱导致的大灾荒,让许许多多的农民甚至是小地主破家流浪。很多人更是落草为寇,李孟却又有“德政”,开始招募马队,凡是带马地武人,都可以进入胶州营为骑兵,考核也是不难,只不过进入之后能拿五成粮饷。
    虽说是五成。但稍微接触过胶州营的人都知道,这五成粮饷可是实打实的五成,毫无克扣,这钱粮拿到手上已经是比许多军队的足饷要多了,这天灾人祸,山东,山西,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