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行大唐-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散关前,不仅是百姓,另一出悲剧也同时发生了。
    遵涂驿是一个登上大散岭之前的驿站,这个驿站很小。就在这个小小的驿站之前,一个皇族的车驾慢下来,襄王李煴掉队了。由于两日奔波,襄王李煴病情越来越重,眼看就要不行,绝望的随从再也不敢继续驾车跑了。。。。。。
    南青风关是踏上陈仓栈道的最后一道关口,皇族们跑不动了,后面没有追兵的消息,神策军大将军宋文通亲自断后,皇帝终于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了。
    天亮了,简单吃些东西,皇帝的车驾终于再次起程。
    也就在皇帝踏上陈仓栈道的同时,身后传来消息,以杨晟为首的将士已经退到了大散关。
    宋文通没有犹豫,在征得皇帝和田令孜的同意后,让上手下大将宋继鹏带兵五千去大散关支援防守。张造也不甘落后,他派出了自己看家的将领大将李铤带领三千人去协助断后。
    在将士和百官的护送下,皇帝銮驾再次加快速度。。。。。。
    大散岭是一道天然山岭,姜水在这里一直向南而去。防守住这道山岭就等于防守住了大散关,因为大散关就建在大散岭之上。
    尽管败的一塌糊涂,但杨晟、杨守亮、杨守宗等人并没有完全失去斗志,他们手下还有不少士兵。
    “我与几位将军负责东侧,请诸位将军放心,只要我杨晟还活着,就绝不会让朱玫的贼军通过眼前的关城。”吃的败仗很多,可久经战阵的杨晟并不胆怯,他首先要求担任这个最艰难的防守任务,因为东侧有一段关墙已经因为倒塌矮了一大截。
    宋继鹏和李铤哪里放心?两人担心这些杨家将领再次崩溃,另外还要防着他们放水,毕竟双方不是一个阵营,内部斗争加上外部斗争,不得不慎重。
    为了以防意外,李铤立刻请战:“我带人与几位将军配合防守东侧,宋将军兵多将广,就负西侧的防御好了。”
    “好,那就辛苦诸位!由李将军和诸位将军防守东侧,西侧由我来负责。”宋继鹏马上同意了。
    杨晟和其它几位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谁让自己是败军之将?双方不是一个阵营,现在需要的是同心协力,几个杨家将领也不争什么了,立即配合李铤投入布防。
    百姓们在纷纷逃跑避祸,朱玫和李昌符的军队还没有追上来,为了防止百姓添乱,李铤和宋继鹏派人赶紧去催促后面百姓越过大散岭。当大散岭前的百姓人流逐渐减弱,士兵们用石块把大散关的城门洞整个堵了起来。午时之后,一万余人防守的防线终于算是构建起来。
    时间很充裕,一众将士还吃了一顿简单的热饭。
    未时,几匹斥候的快马带着一路黄尘跑向大散岭,朱玫和李昌符的军队来了。

145 一箭双雕
    马匹也不要了,斥候么忍着心痛,不能便宜敌人,他们直接把自己的战马挥刀砍翻在地。
    斥候顺着城墙放下的绳子爬上大散关,这时,北侧尘烟滚滚,朱玫和李昌符的骑兵队伍到了。首先到来的是王行瑜,他带领着五千骑兵。今天的风向是北风,随着骑兵队伍慢慢在大散岭前停下,漫天的黄尘扑向大散关,让大散关的将士们立刻成了土人。
    不但大散关的将士们成了土人,王行瑜和他的士兵也一样,因为他的身后还有李昌符的骑兵。
    大散岭不宽,不过两百余步,在这狭窄的一段防区,一万余人挤得满满当当。王行瑜看着眼前的情景,他翻身下马:“下马休息,等待身后的步军。”
    王行瑜可不敢用骑兵去攻大散关,巨大的地势落差和严密的防守会让进攻者损失惨重,进攻这样的堡垒需要用人来垫,骑兵攻城的傻子行为不属于王行瑜这样身经百战的大将。
    。。。。。。
    通往凤州的栈道一片繁忙,皇帝的随驾队伍拉开了足足十里,在田令孜的陪伴下,銮驾一路狂奔。
    驻守在凤州的张造,姚开和西门重遂早早的得到消息,开始迎驾。陈墨没动,他平静的等待在凤州。
    经过修复的栈道虽然还是狭窄,但畅通无阻,二月十九,皇帝銮驾抵达凤州。
    也就在皇帝抵达凤州的同时,一个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留守在大散关的李鋋、宋继鹏、杨晟等将士经过血战,成功守住了大散关,他们现在仍旧坚持在大散关在抵御朱玫和李昌符手下庞大军队的进攻。
    皇帝的队伍进入凤州,随后是一片鸡飞狗跳。
    陈墨再一次见到了皇帝,当然也看到了寿王李杰等人。
    敌军被挡在大散岭,皇帝暂时安全了,銮驾停了下来。在张造的统筹下,开始安置皇族和百官。加上追随而来的军队需要安排,这让张造和姚开等人忙得脚不沾地。
    杜让能和萧遘跑的很狼狈,就在杜让能刚刚在凤州的一处衙署宅邸得到休息,陈墨出现了。
    首先拜望杜让能,然后两人跑到了萧遘的屋内。
    “见过萧翁!”陈墨精神不错,一如既往的彬彬有礼。
    “子涵来了,坐,坐!”
    累坏了,招呼过陈墨,杜让能和萧遘两人立刻瘫坐在榻上。
    “果然是要逃到兴元,朱玫和李昌符这两个贼子,竟然敢追杀陛下车驾。。。。。。”萧遘终于稍稍缓过气息,张口就开始讨伐朱玫和李昌符。
    “还上表要让陛下驻留凤翔,贼子欺人太甚!”杜让能也不甘落后。
    陈墨接话:“还不是为了让田观军去权,还勾连上了李克用和王重荣,杨家和王家也替他们说话,看来是要让田观军万复不劫了!”
    “陛下给田令孜去了权,朱玫和李昌符这两个贼子会罢手吗?此二贼还不是为了挟持陛下,自己想去号令天下,野心若斯,必遭天谴,人人得而诛之!”杜让能终于看清了,这些藩镇谁都不是省油的灯,谁都想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
    明白就好,陈墨笑脸以对:“田观军不去权,李克用和王重荣会不满,朱玫和李昌符其实对田观军的生死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自己拥有的好处。同时,过重的好处也是双刃剑,会让李克用和王重荣大光其火,朱全忠也会产生不满。贪婪。。。从来都是不得善终的根源,只要田观军下台,朱玫和李昌符的真实面目就会露出来。他们之间会再次反目成仇的,朱玫和李昌符会死的很惨。”
    “子涵的意思是。。。让陛下继续拉拢诸位将军,让田令孜下台会一箭双雕。”杜让能有些激动,他干脆站了起来。
    陈墨点头:“就是这个意思,陛下已经在有意拉拢神策军的两位大将军,龙武军魏大将军不会舍弃陛下追随田观军。所以,我们去兴元可以,一旦田观军有其他想法,诸位大将军只要不同意,我们一箭双雕的机会就来了。”
    这是要使用离间计,杜让能和萧遘对陈墨的分析很赞同。
    田令孜下台,其它藩镇不会容忍朱玫和李昌符去挟制皇帝,甚至会阻止两人继续追击皇帝,因为这样最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诸镇谁都没有强大到号令天下的地步,因此,皇帝就是一个平衡,而那个打破平衡的人就是众矢之的。
    只要田令孜失去手中的军权,朱玫和李昌符也将再次接受一下考验,他们唯一的正确选择是退兵,然后让皇帝回京继续保持这种平衡。否则,他们就是众人攻击的最好目标。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是不是忠心于国,谁冒头大家的矛头就会指向他,而且。。。最后会死的很惨。
    “其实,成功与否还是在诸位将军,只要诸位大将军服从陛下,田观军也无可奈何。萧翁和杜翁可以联络诸位臣公向陛下谏言。诸位大将军和将军们浴血奋战,护驾有功,可以重重封赏,想来这种情况下陛下也不会吝啬。”
    陈墨继续自己的步伐,不干掉田令孜誓不罢休。
    杜让能想了想,他开始担心出现意外:“关键是宋将军,宋将军兵多将广,善战的军士甚多。田令孜素来对宋将军不薄,如果宋将军。。。那可是杀身之祸。。。”
    “这点请两位相公放心,宋大将军忠心为国,小子和他的两位手下大将宋继鹏、宋继筠有交往。据私下所闻,宋大将军对田观军所为一直心中不满,只是田观军是观军容使,宋大将军不能犯上。。。这样就会架空。。。”
    宋文通巴不得早日脱离田令孜的掌控,这是历史已经验证的问题,陈墨知道的很清楚。只是田令孜真的对宋文通不错,宋文通还是念旧情,他在田令孜失去权利后放了田令孜一把,让他逃回了老家西川。
    萧遘眼睛一亮:“这可不是儿戏,子涵的消息是真的吗?”
    “当初是我和两位将军千辛万苦穿越河谷,随后绕路偷袭共同冲到了兴元城下,后来在一次酒后,两位将军才吐出这些口风,绝不会有假。”陈墨不介意编造一些小故事,当然这是善意的小故事,因为历史的走向就在他的脑海中。
    这件事有风险,宦官的毒辣以前有过不少次表露,但这绝对值得一试。宦官内部出现了分裂;各节度使也将矛头对准了田令孜;加上军队的慢慢失控;文官对他也不支持,田令孜的确到了下台的时候。
    “那我立刻召集诸人,共同草拟谏言。”萧遘迫不及待了。
    “萧翁不用太急。”陈墨阻止了萧遘:“陛下还要赶往兴元,这段时间可以忍一忍,免的打草惊蛇,另外,两位相公一定要谨慎,某些人还是不要让他们知道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杜让能点头,他支持陈墨的说法:“子涵说得对,此事是事关重大,还是找一些放心的人共同谏言比较稳妥。”
    三人达成一致,也就在三人继续探讨细节的时候,门外的禁军士兵喊了一句:“国公,郑侍郎来了。”
    来得是兵部侍郎郑昌图,这位身材高大的有些出奇的兵部侍郎满脸的焦急之色,进屋就向拱手向萧遘和杜让能道:“萧公、杜公,襄王殿下不见了,没有跟上来,应该是失散在了大散岭。”
    襄王李煴竟然丢了,这事情有些麻烦了。
    怎么说襄王李煴也是正经的皇族,他如果死了并没什么,可现在的情况是,襄王李煴最大的可能是落在朱玫和李昌符手里。当然,朱玫和李昌符不会杀了他,问题是,朱玫和李昌符占据着京师,如果足够丧心病狂,他们两人再立一个伪帝怎么办?
    皇族才是天下统治的标志,无论皇帝是不是傀儡,他的名分在那里,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要的一个大义名分。如果朱玫和李昌符真的在长安立襄王李煴为帝,现在的光启皇帝怎么办?将来怎么办?
    这是要出乱子,乱子还很大。萧遘和杜让能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两人傻了眼,这个意外情况让他们不知道说什么了。
    陈墨一阵懊恼,千算万算,这件事他没算出来,忘了还有这样一个插曲。真实的历史,襄王李煴就是被朱玫和李昌符立为傀儡皇帝。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被挟持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遘后来被赐死在老家永乐,尽管他不同意立襄王李煴为帝,拒绝下诏。但孔纬还是在后来抓住这个小辫子,狠狠的借机会报复了萧遘一下,直接除掉了萧遘这个最大的政治对手。
    而被陈墨干掉的门下侍郎裴彻,还有眼前这位兵部侍郎郑昌图,也是因为这件事丢了性命。
    不过。。。陈墨不需要参与这件事了。
    因为,这就是朱玫和李昌符败亡的最大原因。他和萧遘、杜让能商议的一箭双雕计划,就是不去执行,朱玫和李昌符也完了。野心从来就和坟冢画着等号,没能力有野心的成功者寥寥无几,以朱玫和李昌符的力量和智慧,他们禁受不住权利与利益的**,襄王李煴就是他们粉身碎骨的根源。
    萧遘、杜让能和郑昌图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感到无奈。
    陈墨胸有成竹,他向三人一一施礼,告辞而出。在这凤州没什么必要了,陈墨路熟,他要去前面给皇帝开路了。

146 威压
    出凤州,踏上通往兴元的栈道,陈墨带着一众手下不紧不慢的向兴元而去。
    皇帝可以走,但凤州必须有人进行防御。本来张造是感义军节度使,这次皇帝干脆换人,让仍在大散关的杨晟暂时替代了张造。因为张造再次升官了,除了仍领神策右军大将军,还加了一个辅国大将军、同平章事,暂领兴元节度使。兴元比感义军节度使的地盘大得太多,这次皇帝对张造了可以说恩宠备至。
    有张造的就会有宋文通的,宋文通的兵力最强。兵力最强封赏自然就更丰厚,神策左军大将军、武定节度使仍旧属于宋文通,在这个基础上,宋文通被授为凤翔和陇右节度使。这两个节度使的地盘还在别人手中,但将来就会属于宋文通,等于皇帝已经做出了承诺。同平章事也不能少,再加一个柱国,格外增食邑三千户。最后,皇帝对宋文通的恩宠再一次达到顶峰,赐宋文通国姓为李,名茂贞,字正臣。
    一直守护在皇帝身边的龙武军大将军魏玉霆也要在列,同样是加辅国大将军、同平章事,增食邑两千户。魏越更是受到飞跃性的提升,他被连越几级晋升为怀化将军。
    萧遘、杜让能和郑昌图还是没有忍住,但他们的谏言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皇帝重重的出手了。
    不但是宋文通、张造、魏玉霆、杨晟几人恩宠有加,其他将领和几位大将军的手下也纷纷被提升,比如姚开、王建、晋晖、李师泰、郭平、宋继鹏、宋继筠、李铤、满存、公孙郜、杨守立、杨守亮、杨守宗等人具封赏有加,就连管虎也加了一个游骑将军的名号。
    文官也要封赏,但相对来说,这些文官的晋升太难,只能加一些检校的名号和增加食邑。因为各个位置的大佬都在,只能这样选择性的进行封赏。唯一得到巨大好处的是兵部侍郎郑昌图,他成为了门下侍郎,对他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而一向和田令孜有交往的韦昭度也得到实惠,他被授为兵部侍郎,翰林学士。
    另外,诏以飞龙使杨复恭为枢密使,最后,皇帝也没忘记山南西道监军使严遵美的功劳,诏以严遵美为内枢密使,仍领山南西道监军使,授右军中尉。右军中尉本来属于汪文琪,汪文琪是田令孜的嫡系,如此时刻,换掉田令孜手下的汪文琪改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