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行大唐-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据西川线报,成都府城背靠群山,府城全部是厚达几尺的巨石为基,毕将军虽擅长炸城,可也炸不开如此坚城。陈敬瑄在西川经营日久,兵马都是本地土著,人数上亦不少,守城并不吃亏,因此。。。。。。”
    反正没几个人知道炸药的威力,也不知道姚开和毕忠在出工不出力的消耗王建,还在背后不停捣乱。这不能和皇帝说,杜让能和萧遘知道,其他人不知道,不过。。。难度要摆出来,只是很可惜,无坚不摧的炸城神话好像破灭了。
    “诸卿所言公忠体国,朕允了!”皇帝理解了,既然这样就慢慢的来。
    皇帝已经从宫廷事件中恢复过来,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天下局势,每个皇帝都希望自己的江山社稷稳定。年轻的皇帝经历的事情很多,想一想曾经颠簸流离,想一想以前的不稳定,和这段时间比较,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皇帝允了,但不是最后的结果,除了朝堂文官,还有枢密院这一关,因为枢密院实际上才是管理军事和财政的最重要部门。枢密院同意不同意,这还很难说。
    这烦心事随后再说,杜让能果断转移了话题:“东都之战结束了,陛下看是不是要封赏一番?”
    前不久,趁着秋季来临,河阳的张全义不甘心失去东都洛阳。不过,不甘心的后果很严重。张全义领兵三万进攻洛阳,谁知,在洛阳城下拉开架势,仅仅半天时间就被陈崮手下的掷弹手炸得鬼哭狼嚎,紧跟着,董怀玉领兵出城,一直把张全义追到了河阳城内。
    好在洛阳的骑兵被漫野的庄稼延缓了进攻脚步,不过张全义带领的士兵也损失过半。
    这还不算完,正是秋收季节。没事可干的董怀玉当了一把好农民,他带领的士兵把河阳府附近的庄稼和人口狠狠收拾了一番,随后赶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运粮车和百姓回了洛阳。
    很搞笑的一次作战,也很解气,之前陈墨已经说的比这还要过瘾,皇帝差一点没笑出声,强忍着保持住皇帝威仪,皇帝陛下很痛快的做出了回应。
    “自然要封赏,将士们忠心为国,朕岂能寒了忠君爱国心。卫爱卿先给加一个谏议大夫,陈崮陈将军加授归德大将军,董爱卿就加辅国将军,另外授通议大夫,其余将士诸位爱卿议一下封赏,这样可好?”
    果然是有亲有后,董怀玉是皇帝的大舅哥,勋授冠军将军已经是正三品上,这次直接就是二品的归德大将军;授通议大夫虽品级不算太高,可更牛,所谓的授和加授完全不是一码事,授就是实授,董怀玉做了通议大夫就可以有资格参与政事堂公议了,这完全是文武通吃的节奏。
    “陛下英明!”
    反正是各种高官封的遍地都是,也不缺皇帝大舅哥这一个,各位大佬也不在乎,立刻附和。
    兴奋就有所表现,这种表现有时候会过头,而且毫不自知。
    就在众人围绕着皇帝欢欣鼓舞之时,杨复恭远远到了,一顶两人抬的小肩舆出现,杨复恭稳稳当当坐在上面来到殿前。
    只有皇帝和皇族内眷、妃子才有资格在宫内乘坐,杨复恭竟然乘肩舆而来,这根本就不符合他的奴才身份。毕竟是孔子后裔,一向看重礼仪规矩的孔纬看不下去:“陛下,复恭这个家奴竟然在宫中乘舆,眼中哪有陛下?”
    杨复恭乘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杨复恭几乎不离开内宫,皇帝一直也没在意,孔纬的提醒让皇帝皱起了眉。
    很对!一个家奴竟然在宫内如此招摇,杨复恭有什么资格?年龄没有老迈到的走不动的时候,在宫内乘舆根本就是超越礼仪的事情,杨复恭严重越礼了。
    此时,毫不自知的杨复恭悠悠然下舆。
    满脸小人得意的样子,杨复恭微微昂着头,内侍和禁军侍卫纷纷向他致意,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户部尚书张浚这时候也站了出来:“陛下,杨子烙如此行径就是不把陛下看在眼里,陛下和皇家的威仪何在?待微臣斥他一脸!”
    众人谁也没说什么,因为谁都知道张浚本来是杨复恭之前提拔上来的,随着杨复恭一度失势,他转身就依靠了田令孜。谁知道风水轮流转,田令孜失势,杨复恭重新站在了权力顶峰。张浚想要重新回头,可惜,杨复恭对喜欢“摇头晃脑”的张浚已经看不上眼,根本就不理会他,还总是给他制造障碍,双方的关系已经撕破了脸无可挽回。
    皇帝也没说什么,因为杨复恭已经过来了,远远的就开始行君臣之礼。
    除了乘舆,杨复恭见了皇帝还算规矩,还有正事,皇帝也不和他计较了,召唤一声,杨复恭也加入了商议国事的行列。
    杨复恭落座,皇帝立刻执行自己的封赏计划:“东都大胜,朕自然封赏,卫爱卿先给加一个谏议大夫;东都留守陈崮陈将军加授归德大将军;董爱卿加授归德大将军,授通议大夫;其他将士另行封赏,杨爱卿看这样如何?若可行,朕就颁旨,让吏部行文,枢密院通过。”
    皇帝满是商量的口气,因为枢密院实际控制在杨复恭手里,谁知,杨复恭却不给皇帝面子,他竟一脸肃然的站起来:“陛下,东都大胜进行封赏本是应有之义,其他将士官员尚无疑义,只是董将军已经位列三品,再授通议大夫,这样不符合国体,外戚权威过重于国不利,请陛下三思。。。。。。”
    谁也想不到,施施然而来,一向对皇帝恭顺的杨复恭竟然这样教训起了皇帝。就连皇帝自己都想不到,他愣住了,一时间,场面很尴尬。
    户部尚书张浚眼睛一瞪就要发飙,一旁的工部尚书郑昌图一把抓住了张浚的手,狠狠的掐了他一下。
    张浚徒然间明白了,文官们和宰相在看热闹,看来是要让皇帝和杨复恭对掐,无论谁胜谁败,都是文官的胜利。张浚恍惚起来,怪不得杨复恭最近这么翘尾巴几位大佬也不阻止,还对杨复恭安排的事情一路畅行无阻,原来在这里等着他。
    一点不给面子,皇帝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随后有些通红起来。
    “董将军本来就是勋授三品,这加一品有何不可!凭借昔日血战潼谷关险些丧命,凭借这次东都大胜的斩获有何不可?”
    “陛下,董将军毕竟是外戚,不如这样,给董将军加食一千户,授河阳刺史如何?”
    杨复恭和皇帝的面红耳赤截然不同,他很平静,也不缺乏恭敬的姿态,就是。。。对董怀玉压制的太狠了。
    。(未完待续。。)

270 为了反对而反对
    压制董怀玉当然有原因,如果董怀玉不是董贵妃的兄长杨复恭也不会这样。
    另外,杨复恭也很阴险,河阳还在张全义的控制之下。这的做了河阳刺史,董怀玉想要去上任就要拿下河阳,当然,以东都洛阳的实力拿下河阳没有问题,问题是拿下河阳以后怎么办?
    河阳与洛阳距离并不远,只有不到百里,可河阳与洛阳之间还隔着一个邙岭,还有一条黄河。拿下河阳不难,严重的问题是怎么守住?河阳孤悬在黄河与邙岭之北,董怀玉占据河阳不但张全义不答应,朱全忠恐怕也不会答应,李克用的盟友河中的王重盈恐怕也要窥视。
    三战之地,等于死地,东都增援起来难度之大可以想象,这等于让董怀玉去送死差不多。
    杨复恭最近干的事不少,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情,无论怎么样,皇帝都是支持的态度,文官方面也是顺着皇帝。今天,杨复恭的阻挠让皇帝有些恼火了。
    “举贤不避亲,董将军虽是外戚,可骁勇善战,天下皆知!朕的眼睛雪亮,此时就这么定了,朕做主了!”
    皇帝毕竟年轻,也不知道迂回,这件事本来等于要讨价还价,一切商量着来,谁想到皇帝如此意气用事,就差没说出这是我李家天下,关你何事了!
    这次杨复恭愣住了。
    皇帝和杨复恭第一次出现严重分歧,文官们谁也不开口。一副乐见其成的模样。至于都有谁在幸灾乐祸,杨复恭也分不清,他有些懵了。皇帝怎么突然变成这样?这段时间一直脾气很好啊?对自己一直很支持。自己反对一下不算什么大事,完全可以商量吗?
    场面很尴尬,文官希望看到这种尴尬,但最后还要解决,作为第一宰辅,萧遘看到火候差不多,他站起身:“陛下息怒。魏国公也是忠心体国。魏国公也体谅一下陛下任用贤能之心,我看就依陛下吧,我们还有大事情要商量。”
    萧遘明显是偏向了皇帝。其让他文官岂能不看势,一看萧遘站出来,立刻对皇帝表示支持,纷纷附和萧遘。
    至于后面。当然还有大事情。贡赋的问题估计杨复恭还要反对。
    果不其然,杨复恭为了不犯众怒,也为了皇帝的面子,同意了皇帝对董怀玉的任命。紧跟着,皇帝说起了西川战事的难处,随后提出了附近地方的贡赋供应西川问题。
    这件事若是杨复恭第一个提出来当然没问题,既然不是自己提出来的,杨复恭当然反对。
    这可是严重的撬墙角。撬的嘎嘎乱响,军事和财政才是国家的控制力。历来都是宦官掌握财权和军事。杨复恭岂能就范,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恐怕要洪水泛滥。
    “陛下,此例万万不可开!不经朝廷之手,贡赋直接供应不符国制,也会让地方轻视朝廷,请陛下三思!”
    不符合国制,轻视朝廷的事情多了,大部分地方根本就不给朝廷贡赋,也没见把谁怎么样?
    杨复恭完全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他需要的是这个过程,贡赋是贡赋,供应军需是供应军需,不能混为一谈,怎么一个过程那是权利问题。干掉陈敬瑄和田令孜兄弟也是杨复恭的愿望,西川平定是好事,可事情不是这么回事,贡赋直接供应西川等于夺权,杨复恭决不答应。
    “那贡赋送到京师,然后再供应西川?这样要徒增多少消耗?”皇帝有皇帝的想法,他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这是基本常识,徒增消耗还不如直接供应西川。
    “陛下,贡赋与供应西川的军需焉能混为一谈?此事不在于消耗与否,若直接把贡赋共供应西川,国体何在?朝廷法度岂不废弛?”
    杨复恭说的有道理,国家由国家的规矩和法度,可皇帝认为这样不合理:“与其这样徒增消耗,还不如直接供应,这样才更利于西川的作战,朕看就这样定了!”
    皇帝很强势,当然道理也对,只是和国家法度有矛盾。
    问题其实很好解决,文官们脑子更灵活,知道有两全的办法,可惜。。。今天就是为了看戏,谁也不说。
    杨复恭今天的确被皇帝搞得有些懵了,也忘记了采用迂回和拖延战术,继续解释:“陛下,东川、西川、山南西道和黔州的贡赋是朝廷用度的重要来源,如此多的贡赋岂能都用于西川,还请陛下。。。。。。”
    “陛下,西川之战恐怕要天长日久,若因军需耽误了战事会得不偿失?陈敬瑄现在龟缩在成都府城和绵州,此时不赶紧围而攻之岂不失了战机,粮饷与军需之事绝不能马虎,还请陛下三思!”张浚早就和杨复恭撕破了脸,根本不需要顾忌什么,此时不火上浇油等待何时?他立刻站出来表示支持皇帝。
    “国家大事岂能儿戏?张鼠!在陛下。。。与诸公面前哪有你说话的权利?”
    杨复恭一个张鼠让张浚恼羞成怒,这个张鼠的外号还是来自于宦官,全是因为张浚善于钻营,总是望风看势,就像老鼠一样。于是乎,宦官们背后就称张浚为张鼠。
    这可是当着皇帝和众位宰相的面,张浚丢不起这个人,他一窜而起,直扑杨复恭:“杨复恭你个没卵的阉奴,今天和你没完,鄙人就代陛下教训教训。。。。。。”
    张浚窜的挺高,可惜,他身边的郑昌图身高马大胳膊长,一伸手,身高足足比张浚高两个头的郑昌图一把就把窜出去的张浚抓了回来。
    身材矮小瘦弱的张浚就像一个愤怒的小鸡仔,他在郑昌图手里拼命挣扎,大有不暴揍杨复恭一顿就誓不罢休的劲头。
    这一幕很搞笑,可谁也明白郑昌图是好意。别看陈墨揍了杨复恭等人,杨复恭能忍,那是因为陈墨的靠山够硬,他自己本身总是有彪悍的护卫护在身边,京师内还有军队。张浚可不行,就是骂了杨复恭恐怕事后也不会善了,若打了杨复恭还了得。就连皇帝的亲舅舅都敢偷偷谋害,张浚在杨复恭面前根本就不算一棵葱。张浚可以说不久后绝对会变成死人一个。
    。(未完待续。。)

271 大唐黑社会的战斗力
    董怀玉的事情杨复恭能够妥协,几地贡赋的事情杨复恭不敢妥协。
    这是涉及到至关重要的权利使用问题,一旦开了先河,闸门打开,就是洪水泛滥。杨复恭坚决不同意,哪怕是皇帝再坚决,杨复恭也不会同意这个省时省力的方式。
    文官全力支持皇帝,人单势孤的杨复恭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最后终于醒悟过来。文官们这是集体下套,这个套子锁不住杨复恭的脖子,但会让他很难受,一贯言听计从的皇帝,对他的信任度会严重下降。
    杨复恭也不是吃浆糊长大的,宦官世家出身的他知道勾心斗角不能涉及到全线敌人,于是,杨复恭终于妥协了。他同意东川和西川的贡赋供应西川军需,山南西道和黔州的贡赋仍旧要上缴京师。
    妥协了,文官还是胜了一场,杨复恭郁闷的咬牙切齿,开始准备对付骂他没有小鸡鸡的张浚。
    就在张浚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被吓得整天提心吊胆时,陈墨却开始收拾自己经商的第二桶金。第一桶金陈墨卖的是木头,这个白白砍伐的生意已经很赚钱,当初足以养得起两三万军队,现在这个生意仍旧在进行,不过已经远远不如从前。
    宣传到位,产品的质量空前绝后,尤其是香皂、洗发香波膏、牙粉和牙刷,简直成了长安城有身份地位的人的一种身份象征。
    头上香喷喷的,脸上、手上香喷喷的。就是衣服也香喷喷的。以往衣服都是靠熏香,现在也不知道是谁,竟然奢侈的用香皂洗衣服让自己全身都变得香喷喷的。也导致了这股风潮越来越盛。
    香皂、洗发膏、牙粉和牙刷脱销了,根本就供不应求。用陈墨的话说,这是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