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行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行大唐-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道长怎是我这凡夫俗子相比?运气有时候就是这样,干了也就干了,我就是运气好罢了!”
    本来以为陈墨会彬彬有礼的谦虚一番,可怎么看。。。这也不叫谦虚,魏子矩和无崖道人一阵无语。
    “道长在龙虎山清修,是不是功力见长?这次回长安准备如何大干一场?”
    “我带了些人过来,准备。。。你怎么知道?”无崖道人就纳闷了。陈墨怎么知道自己是带着任务而来要大干一场?这未卜先知的本事应该是自己和魏子矩所擅长(忽悠),陈墨竟猜的如此准确。
    陈墨当然知道,这是道教即将兴起的又一个转折点。隋朝是道教发展的转折时期。实行了佛道并重政策,随后在唐代兴盛起来,唐玄宗时期基本已经完成道教新的的理论建设,道教也发展到全盛,社会上的崇道之风发展到极致,让盛唐高道辈出。而到了这段时间,由于战乱不断。道教陷入暂时的低迷。
    唐代皇帝本来就有尊本崇道的传统,低迷就需要崛起,新皇帝继位。有自己这个朋友,陈墨用屁股猜也能猜到无崖道人是带着任务而来。
    “是不是想要见一下陛下?”
    陈墨很直接,直接的让无崖道人有些不好意思:“子涵知道,陛下自然要召见贫道。只是有你在。。。我才安心不是吗?”
    有陈墨这个皇帝面前的红人存在才放心。无崖道人没什么矫情的,教派的兴盛从来脱离不开政治,哪怕是后来的草原民族入主中原也因此树立了一个道教之神,至于原因。。。愚民而已,就这么简单。
    陈墨从来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也走不到今天,想借用我的力量我也要借用你,他微微一笑:“有什么好处?可不可以给我封一个很大。很耀眼的封号?也好在将来羽化成仙,让人记住我这么一号人物。受人尊崇的感觉我喜欢!”
    能不能不这样无耻,无崖道人差一点栽倒。
    “朋友是朋友,交易是交易,道长你看我一个护法的名号怎么样?将来不在朝中任职了,吃不上饭了,我可以用这个护法的名号吃遍天下!”
    你还有完没完,这样的人做护法?可无崖道人一想就——有好处。
    “子涵你确定吗?”
    “真的能做护法吗?道长,我开玩笑的!”
    不用指望陈墨守规矩,可用处不言而喻,无崖道人揖首:“天师那里贫道还说得上话,子涵若有此意贫道就让人去与天师商议,定不会让子涵失望。”
    这个在陈墨面前没什么特长的无崖道人看来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能够被派到长安就有他的能力,陈墨也不客气:“那就需要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号,这样我
    才有面子不是吗?”
    “翊圣保德天玄护法,和我平级怎么样?”
    这也行!陈墨突然感觉自己被无崖道人一脸的憨厚表情圈住了。很响亮而又不花钱的封号啊!业务熟练,早就等着自己呢。
    “规矩什么的以后再熟悉,本教源远流长,能够做这个护法可是子涵的福分,将来万人敬仰可不要忘了我!”
    “道长有这样的权利?”
    “我没有,天师有啊!”
    陈墨明白了,这是早有预谋的事情,为了得到皇帝的支持,自己这条路线早已经在那位天师的算计之中,只要自己不夺了他的天师之位,想怎么样都行。
    “就翊圣保德天玄护法吧!”陈墨认了,反正不会吃亏:“请问道长,这个翊圣保德天玄护法什么级别?有多少酬劳可拿?”
    “尊生贵生,生道合一,清静淳朴,无为无私,慈俭济人何来酬劳?那岂不失了子涵的翊圣保德天玄护法身份?”
    竟然是免费打工!皇帝用我还要给工资呢,这个护法免费啊!
    免费就免费吧,谁让自己将来会更有钱,陈墨不计较了:“那就这样定了,那个玄武殿和三清殿我之前收拾的差不多了,道长只管入住,将来有什么需要管开口。”
    竟然没有忘记在权限之内给自己的宫殿进行修缮,陈墨够朋友,无崖道人再次揖首:“多谢子涵照拂,那也是你的宫殿,将来要多走动,也好让大家瞻仰护法尊荣,贫道回去后就让人把文书送过来,知会天师之后子涵就是本教护法了!”
    果然是有准备,护法做的如此容易,四个职位变成五个,这个护法应该很牛x,陈墨全盘接受:“都坐,我亲自泡茶,一会在我这吃饭,好久不聊了,好好聊一聊。”
    “今天就没准备走,不吃了饭谁走?”魏子矩和无崖道人才不会客气,陈墨这厮混的风生水起,名扬天下,不吃他吃谁?
    。。。。。。
    。。。。。。
    五月六日,秦宗权所署山南东道节度留后赵德諲投降。
    赵德諲,蔡州人,为秦宗权右将,曾以讨黄巢功授申州刺史。光启元年与秦浩、鹿晏弘合兵攻襄州,逐节度使刘巨容,被秦宗权授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后又受命进攻荆南,抢得宝货无数,留部将王建肇据守。四月的时候,归州刺史郭禹攻占荆南。赵德諲既失荆南,又知道秦宗权必败,于是举众投降,托于朱全忠。朱全忠随即上表请以赵德諲为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加忠义军节度使。
    赵德諲的投降带来严重后果,这让秦宗权军士气低落到了最低点。朱全忠士气大振,随即大破秦宗权军于蔡州之南,并攻破北关门,兵围秦宗权当做老巢的蔡州。
    含元殿的翔鸾阁一直皇帝喜欢的地方,今天,皇帝陛下等待在翔鸾阁。
    能够让皇帝等待的人没几个,陈墨无疑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皇帝很期待的。当陈墨带着无崖道人出现在翔鸾阁,皇帝陛正在对着陈墨提供的一张军事舆图在慢慢研究。
    细致精确是重点,陈墨提供的军事舆图是他自己改良过的,山川河流、城市村镇界线分明,更让皇帝惊讶的是,这些军事舆图带有比例尺,让人震惊不已。
    这可是宝贝,当陈墨和无崖道人出现在翔鸾阁,皇帝立刻让景丘把军事舆图全部收了起来。
    陈墨竟然做了道教护法,皇帝很好笑,不过当着无崖道人的面也不能说什么,陈墨和无崖道人施过礼,三人就坐。
    道门有相当完整的仪式,早期道教教派主要在民间活动,所以参与民间的葬礼几乎是应有之义。比如墓门解,解除复连,都是经常性的活动。而在以后在的发展中,华夏葬礼的内涵逐渐突出孝的主题。强调经过道士作法,使亡者早升天堂,使已亡的祖先早日脱离幽冥之苦。这类活动很早就成为民间常行的风俗,到了唐代,玄宗时规定,不准士庶之家平时与僧尼道士往来,但在家中的吉凶需作斋时要先于州县陈牒通知寺观,才能准许前往。凶事用僧道,早已成俗,皇家也不例外。
    这次,无崖道人让陈墨带着他过来除了和皇帝套近乎,主要是为了做法事。光启皇帝已经做了很长时间法事,不过做的却是佛家法事,无崖道人怎么会让佛家压自己一头,既然回来了,目的很明确,就要让道家光辉照耀宫廷。
    道教佛教的神好像数不清,比较符合华夏百姓的要求和想法(处处有神)所以道教佛教是主流教派。道教尊老子李耳为教主,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从李渊起皇帝就以教主的后裔自居,积极扶植道教,借助神权来巩固皇权。
    佛家道家都一样,请僧人和道士并没有什么规定。皇帝没有任何为难和抵触,何况道家还是国教。
    事情办妥,无崖道人很有风度的告辞而去,风姿仪态完全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不一样,竟然真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这让陈墨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在他眼中很无用的道士,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真人不露相了。
    “果然和大郎说的一样,杨复恭这个老奴想要学田令孜,朕岂能容他!”翔鸾阁内只剩下了两个人,皇帝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一脸的恨意表情。
    。(未完待续。。)

256 国舅发飙
    “他翻不了天,京师有神策右军与龙武军,也有天成军,外有大将军坐镇。陛下还要等,等等再看,到时陛下给微臣一个机会,让微臣来做这件事,也让我风光一下。”
    “你已经够风光了,这件事等等也好,省的别人说朕凉薄,过河拆桥。”皇帝显然已经看透了,宦官果然无法改变那种执掌一切的也野心,只是现在的机会不好,刚刚即位,兄长尸骨未寒,只能等等再说了。
    “杨复恭可是最有势力的宦官世家的成员,他的祖先在神策军充当高级将领近百年之久。经历和一个普通的朝廷官员是很相似。在被原枢密使杨玄翼收为养子之后,他先后担任过很多地方的监军使,并在镇压庞勋叛乱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党羽众多不说,还有立陛下之功,必须慢慢来,也好名言正顺。”
    陈墨说的也是皇帝担心的问题,抑制宦官的势力这件事必须慢慢图之。现在不急于一时,让杨复恭折腾,折腾的越耀眼越好,也好在将来给他多一些罪名。
    “前日朕的阿舅对朕说想要讨一个节度使,朕征求杨观军的意见,杨观军说先前有吕产、吕禄败坏了汉朝,武三思危害了我朝,节度使把持一方,集军、政、财权于一身不可让外戚作地方执政,以免尾大不掉。陛下若真的爱护阿舅,一定要给什么官职的话,可以给个品级高些的闲职,不能让他去作节度使。不知子涵怎么看?”
    外戚做节度使的确不是一个好主意。但陈墨可以理解皇帝,皇帝是人不是神,他也有自己的亲厚的人。王瑰是惠安太后的弟弟。两任皇帝的亲舅父,惠安太后当年只是一个出身微贱的宫女,当年在险恶的宫廷中过的很不容易,皇帝的舅父王瑰无疑给了很大帮助,现在惠安太后已然作古,皇帝要照顾自己的舅父这也是人之长情。
    “这要看陛下的意思,也要看国舅的能力。若是有能力,可以给一个不太重要的节度使,这未尝不可。”
    陈墨说的在情在理。稍加思索,皇帝点头:“朕明白了。”
    历史上的这位皇帝李晔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悲剧性的皇帝,嗣位时二十一岁,是个聪明而又有才华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这种境况恰恰是皇帝的哥哥唐僖宗造成的,现在一切好像很不一样,有着巨大助力的皇帝已经和历史上那位皇帝完全不同。
    君臣二人在算计,看似越来越强的杨复恭其实早就在可控之中,这种默契的算计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
    探讨了一些问题,陈墨离开了翔鸾阁。
    而就在陈墨离开翔鸾阁不久,一件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王瑰现在挂着一个鸿胪寺卿的头衔。鸿胪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
    一大串的位置看着很热闹,实际上王瑰根本无事可做,因为他是挂职,只是一个名誉称号。
    作为皇帝的舅父,田令孜掌权后就一直被压制,现在换了皇帝,还是自己的外甥,王瑰认为自己也该有点事干了。当一个节度使自然会不错,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能活的逍遥自在,这是王瑰生活的目标。
    京师内太拘束,各种规矩太多,还是出去好,可惜,有人不同意。
    内侍省一直是掌权内官坐镇的地方,杨复恭一般都在这里办公,今天也不例外。
    刚刚处理完几件事,杨复恭正准备歇歇,不成想一名内侍突然火烧眉毛样跑进来:“观军。。。不好了,不好了。。。观军。。。。。。”
    杨复恭气炸了,这是什么话,我有什么不好的,站起身就要大发雷霆。
    “贼厮鸟!原来是你这个没卵蛋的在阻挡,怪不得陛下不让我去做节度使,今日和你没完!”
    一个虬髯大汉突然冲了进来,大汉身后还追着几名内侍,可是谁也敢靠的太近,更不敢动手,因为。。。这是皇帝的舅舅。
    “关我何事?”杨复恭可不傻,他起身就跑。
    王瑰本身就出身低微,草莽脾气,大字不识几个,请求化为泡影,现在是恼羞成怒忍不下这口气。皇帝的舅舅发飙了,杨复恭总不能动手,当然动手他也不是对手,王瑰比他强壮的多,至于侍卫那是不要指望了,皇帝的舅舅谁敢动手。
    杨复恭跑了,因为总有人要掩护一下,气急败坏的王瑰跳脚大骂。随后不解气,干脆直接动手,杨复恭的办公室倒了霉,一应物品被砸的七零八落。
    王瑰出了一口恶气,随后扬长而去。
    。。。。。。
    。。。。。。
    第二天早朝,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观军容使杨复恭举荐鸿胪寺卿王瑰为黔南节度使,请陛下恩准。
    王瑰大闹内侍省辱骂杨复恭的事情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国舅发飙,想不到灰头土脸的杨复恭妥协的这样快。不过,谁都可以理解,有这样一个太岁在头上总是不舒服,想来杨复恭也是怕王瑰在朝中影响他的威信,干脆放出去也算省了心。
    黔南路途遥远,汉夷混杂,而且气候湿热,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皇帝犹豫了,这个舅父虽然粗俗,可对自己一直非常好,皇帝不想让他去这样的地方。大臣们没人说什么,黔南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地方,没人重视,皇帝愿意王瑰就可以去,就是在黔南做土皇帝也随他了。
    这事情还要征求舅父的意见,于是,退朝后,皇帝问起了自己的舅父愿不愿意去黔南做节度使。
    王瑰不是一个特别精明的人,否则也不会去内侍省大闹,可他也不是一个特别无脑的人。得罪了如日中天的杨复恭,时间久了自知也没好果子吃,他就这样答应了。去黔南就去黔南,虽说条件艰苦些,怎么也是一个节度使,去了之后也算一方大员,总比在长安城防着杨复恭算计自己要强。
    既然自己愿意,皇帝也无话可说,于是,国舅王瑰就这样成了黔南节度使。
    。(未完待续。。)

257 我喜欢热吻
    (感谢稻草人、小炮兵085、唐深深、书友419026392书友的打赏和月票)
    夏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