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范 作者:青铜穗(起点vip2014.06.01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闺范 作者:青铜穗(起点vip2014.06.01完结)-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宋大人德才兼备,如今甚得圣上的意,来日定还大有作用。他那三少爷我也打听过了,不是什么绣花枕头,竟是很聪敏有担当的人物,如今有他爹为他铺路,自己再继续努力,再加上有我从旁辅助,将来也是当一二品的好命。你何苦这么着?便是把我锁在这屋里一年两年,我也不会去应选。”

    梁氏听闻后一顿。忽地又扑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

    正房里因了这桩事,这些日子也显得十分沉闷。这日老太爷下晌便回了府,老太太便问起他对此事的主意。老太爷叹了半日,却只叹出一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竟是也还未曾有什么头绪。去信给了何江鸿,又数日都未曾有回音。而朝上遇见过宋毗两回,对方主动地上前来与他打招呼,怕他提起此事,因而总是不敢多说。

    何苁笠立道:“宋毗如今正得宠,此事可不宜久拖。应或不应,父亲还要尽快拿主意。”

    老太爷无奈,便只得唤了梁氏过来,问她:“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梁氏早被淑华气得没了主意,这时候听老太爷问起,便就无语起来。何苁笠立道:“终究是二弟房里的事,他不在,二弟妹也作得主。这宋府的门槛也不是一般人迈得了的,如今既专程请了媒人来,究竟应是不应,二弟妹也该有个话。”

    梁氏绞着手绢子,嘴唇张了又张。要她开口把放弃选秀的话说出来,真可比割了她的喉舌还为难,她嫁来何府二十年,好不容易等来这个机会可与余氏一争高低,如今眼看着就要得手了,却栽在自己女儿身上!这口气要她如何咽得下去?!可如今淑华闹成这模样,是铁了心不去应选了,依她那软硬不吃的脾气,她又能奈她何?

    她这里跟自己做着斗争,老太爷却等不及了,指节叩着桌面道:“究竟如何,你给句话!”

    梁氏蓦地回过神来,心一横,狠绞紧了手绢子,咬牙道:“罢了,便应了她罢!”

    何苁笠立一愣,看了眼老太爷,而后击掌道:“好!那就依着这么办!”

    于是,原本一心要送去宫中为何府稳固地位的淑华转眼成为了参知大人府上未来的三少奶奶,老太爷与梁氏这边意见定下来后,接下来纳采之事简直就如喝白开水一样容易顺利了,三日后宋毗与媒人一道携礼过来提亲,十日后交换了庚帖,行聘的吉日则定在九月廿八,正在三少爷何廷芳成亲之后几日。

    三奶奶是中书省参议阮洪的嫡三女,阮家品级虽然比老太爷低了两阶,但跟何苁笠立却是平级,也算是门当户对。成亲当日老太太未曾前去长房,琉璃便也陪在安禧堂。散席后苏姨娘来看老太太,说起今日竟连淮宁候府也派人送了贺礼。虽未亲自来人,这却也表明着淮宁侯府或者说长公主的态度,显见这是沾了毓华的光,余氏一众的惊喜激动自不必说。而梁氏见得侯府来人,当场那脸色便不对了。

    苏姨娘传达此话的意思是:“梁氏这人不是省油的灯,这回送淑华进宫做娘娘的心愿未曾得逞,如何心服?出头的橼子先打烂,走着瞧吧,不等咱们动手,有的是人往余氏眼里下沙子。”

    琉璃引以为然。不过除此之外也还有点疑虑,选秀是皇家的事,长公主身为出嫁的皇女,如此重视着选秀的女子是为何呢?

    三日后宋府上门过聘来了,要说门户,对方是从二品大员,何江鸿是五品的外放,相差何止几许?但对方却丝毫未曾怠慢,从纳采到过聘礼的预备样样都做得无懈可击,于是连老太爷都不由得赞叹说“宋毗此人真深沉也”,也不知是指城府还是指作风。

    过完聘后,淑华便依旧回梧桐院上课去了,郭遐待她如故,只是毓华看她却显得有些不一样了,如今竟比从前还亲热些,上下学时常一道。浣华有些替她惋惜,不过看她欣然接受的样子,便转而就高兴起来了。毕竟,宋夫人相中了淑华,她便不必再担心自己被齐氏塞过去了。

    不过因着年纪且小,成亲的日子却要等到淑华满十五岁,也就是说,起码要等到明年冬月才会筹办婚事。

    如此过了月余,这风波便就渐渐平静下来,而日子也在几番喜忧之中悄然到了十月。才见得窗外芙蓉花开了满树,老太爷身边的长随何忠才进户部衙门给他送了件卷宗,就带来件震惊人的消息回府;——边关将士大批死亡的真相查出来了,居然是三月前送去的饷粮里有几车发了霉,负责煮饭的军士不曾细看,结果酿出了大祸,致使军中惨失了两员大将,连祈元帅的长子、新封的威武将军祈允灏,因在前线杀敌时突觉不适,也中了敌人一刀,险些丧命!

    前往调查的兵部和大理寺官员以及担任钦差的太子来去路上花了二十余日,也就致使消息延迟到如今才送到朝廷。如今与此事有关的十来名将士皆已当场正法,而圣上一收到奏报,就立即传唤了左丞相罗丞相与右丞相余怀卿以及担任征粮使的何苁笠立进宫,到何忠回府时,这三人还未曾出来!

    老太太可巧正在午睡,琉璃听到何忠禀报,心下不由大震,哪敢让他再进去传话,连忙地打发他往长房来了。

    何忠在正院传话的工夫,消息便已在府里炸开了锅,余氏听得采萍禀报,顿觉两眼发晕,采萍忙将她扶到榻上,一面叫着人,一面替她揉搓着胸口。谢氏阮氏听到动静,飞快进了来,毓华正好下学,听见动静也立即往回赶,一直到隔壁院里苏姨娘陈姨娘也闻讯来了,余氏才被搓顺了气。

    毓华劝道:“母亲稍安勿躁,父亲也未必有事!”

    余氏眉心揪成了死结,拨开谢氏阮氏便下了地来,走到屋中央又忽地转身,说道:“速派人去宫中打听!”又指着谢氏:“去把四夫人给我叫来!”

    谢氏哪敢怠慢,连忙走到门外吩咐下去。阮氏不解地道:“此事未必跟四婶有关系?”谢氏看了她一眼,暗暗摇了摇头。阮氏也是个明白人,见状便不再做声了。

    事出后聂氏娘家也来了人送消息,这会子也在屋里发慌,见得余氏派人来请,便有些慌神。在屋中站了半日才一横心回到妆台前,理了理两鬓往长房来。

    进了屋还没来得及开口,余氏便将谢氏阮氏等人赶了出去,冲上来指着她咬牙道:“你这个掉钱眼里去了的败家娘们儿,你是不把我们拖到沟里便不甘心哪!你那个什么兄弟,竟敢在饷粮里掺发了霉的米,你们哪是要带契我,你这竟是要害死我这一家老小!”

第一卷 113 迟早要倒

    聂氏被她这么指着鼻子臭骂,心下已发了虚,连连后退了几步方才稳住了脚跟,见余氏怒成这般,来时路上想好的对策也没有机会说出口,只得把头低下,且等她把火完了再说。

    余氏手指着门外,逼近了她道:“你如今倒是好,钱也赚了财也发了,我倒还要白白赔进去一个相公,你说,你究竟安的什么心?!”

    聂氏吞了吞口水,强笑了笑:“依我说,大嫂未免太心急了些,如今大伯兄不是还没怎么么,你如何就这般失了方寸?大伯兄是什么样的人,那是在官场上,在圣上跟前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人,哪里就能被这点事放倒?”

    余氏咬牙道:“你倒说的轻巧,合着不是你相公,便觉着上牙碰下牙忒地轻松!在饷粮里掺霉粮那是多大的罪,如今边关因此已就地弄死了十余人,此番太子回朝还不定怎么着,你是不亲眼见我们老爷倒霉你是不甘心是不是!”

    聂氏忙道:“这粮食发了霉我们也不清楚,都是那帮刁民以次充好来骗钱,说到底,我们也是受害人!”

    “住嘴!”余氏冲她一呸,“你还有脸说人家刁民,若不是你们出的价钱太低,人家能拿发了霉的粮食给你们吗?若不是你们也想从中获取高利,能去买这些粮吗?还说人家是刁民,我看你们就是刁民!”

    聂氏被骂得哑口无言,几次张了嘴都没话说出来。好容易等余氏气哼哼在榻上坐下了。才支吾道:“大嫂起先可不是这态度,这赚饷粮钱本就是有猫腻才有钱赚,这要是都拿高价买好粮去,咱们不乐呵了么。大嫂如何竟全怪起咱们来?”

    余氏蓦地把头扭转。两眼铜铃也似地瞪着她。她连忙又道:“大嫂真是太心急了。此番既是太子主事,那咱们大老爷岂不更安全了么?您难道忘了,太子殿下当年奉命南巡的时候,大老爷当初可做过他的亲随。后来虽然进了六部任职,可老交情还在,太子不会不念旧情的。”

    余氏一听,脸色凝住,眉心的死结也渐渐放缓,不错,十多年前太子南巡的时候。何苁笠立确实是他的亲随。也正是因为这次出京。他才认识了许娘,从而有了如今的琉璃!后来虽然被调去了六部,可何苁笠立与东宫也始终有着隔不断的联系。偶尔她也会听他说一两句太子与庆王之间的矛盾,没想到一急之下她竟然忘了这层!再有,这聂氏的亲爹不也正是大理寺卿正卿么,此次前往边关的人也有大理寺的人,聂正卿莫非会袖手旁观?

    如此看来,何苁笠立此事倒的确有可能化险为夷了!

    她斜眼横了下聂氏,经她这一提醒,心情倒也确没方才那般焦急了。但是却仍不能放过她:“话虽这么说,到底结局还未知,大老爷若当真逃不过去。你们也休想安生!”

    聂氏咽了咽唾沫,陪笑道:“这个自然,但大老爷多少大风大浪都过去了,自会吉人天相!”

    余氏哼了声,自顾自喝起茶来,也不让她坐。

    聂氏落了个没脸,想这霉粮害死了一千多人,圣上盛怒之下,何苁笠立终究能否安然无恙也没把握,余氏真要闹将起来,只怕有可能把责罪全推到自己身上,到那时莫说自己姐弟,只怕连自己那正当着大理寺卿的爹也要受牵连,到那时可不就是受余氏几句骂的事儿了。

    因而一面思量着,一面见余氏仍旧脸色不好,手指在袖子里掐了手背半日,便就出声道:“太子便是念旧情,也得用钱打点。回头我便拿三千两银票出来,便当是给大嫂的赔罪,还请大嫂莫再计较我这回。”

    余氏举着杯子顿了顿,片刻后眼皮垂下来,哼道:“三千两?”

    聂氏微怔,咬了咬牙道:“三千两太少的话,便就五千两如何?到如今两批粮我也就分得五千两,还请大嫂见谅。”

    余氏放下杯子,眼睛望向了别处。

    聂氏胸脯起伏着,无奈道:“若是还不够,如今便给五千两,这事若平安过了,将来还有粮要送的话,我便分一股给大嫂,如何?!”

    余氏这才徐徐转过身来,看了她一眼。

    日偏西的时候余氏派去宫里打听消息的人才回来,但是却也带回了好消息,何苁笠立出宫了,而且居然不曾受到圣上发落。余氏等人一颗心终于落定,而聂氏也松了口气,深觉不必因此而受余氏及娘家两面夹击实在是桩好事。只是回房后翻起银库来时,看见那么大一沓的银票几乎要全部白送给余氏,又不免咬牙切齿在屋里发了好一阵狠。

    因着琉璃交代,故而老太太竟分毫不知这消息,只在何苁笠立回府后琉璃觉着安全了,才跟老太太提了提。哪知老太太竟然冷哼几两声,说道:“她们简直是不知死活!”等老太爷回来,便跟他关了门议此事去了。

    至于余氏听到何忠传话后立即唤去了聂氏,且将她关在屋里大骂了一顿的消息琉璃也有听闻,琢磨了一番也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原料着何苁笠立此番只怕要遇上点麻烦,可没想最后竟然安然无恙,再一想,那聂氏的父亲正是大理寺卿,而何苁笠立也陪着太子南巡过,这二人正巧经办着此事,要想出大事也难。

    翌日早饭后,老太太把梁氏齐氏也遣了回去,单留下余氏聂氏在房里说了好一会儿话。余氏出来时琉璃见得她脸色很不好,一看聂氏也是,不过却还稍好些。琉璃进房后老太太坐在榻上出神,等她走近了也未曾发觉,琉璃正要轻唤她,她却忽然道:“何府这棵树,迟早要被她们这些人蛀倒!”

    琉璃见她面色哀凄,也不敢多问。

    近来因着老太太的病,有时候也会想想自己以及何府的未来,她虽然赞成苏姨娘斗垮余氏,可是她自己也是依傍着何府而生存的一只蝼蚁,她希望余氏垮,却不代表希望何府遭殃。没有何府支撑起她的身份,她又拿什么去争取更广阔的未来?因而不止是毓华得到长公主青睐这件事,还有如今何苁笠立险些带来的危机,对此她都禀持着一种关心,是一种想要控制自己命运的本能,迫使她想要把整个何府变成自己的助力。

    可是这个太难了,苏姨娘肯争取她是因为她看到了她可利用之处,才会放下身段与她结盟,若想让整个何府的人都觉得她有可利用之处,她还需要更好的跳板,更好的契机。

    被边关的事这么一闹,老太爷也渐渐结束了闲散的日子,又开始日复一日地在衙门处理公务。而琉璃为他研磨的次数却多了起来,而她一手小楷很是适合公文录注,于是有时候还会让她帮着抄写一些无关乎朝廷要事的公文。

    这日又值朝中休沐,老太爷早饭后在书院与何苁笠立三兄弟谈了会事情后,便回了安禧堂。琉璃给他上茶时,见他手边放了个卷轴,遂问:“老太爷莫非又新得了什么宝贝?”老太爷捋须点头,“确是个宝贝,却是个假宝贝。”

    琉璃疑惑着将之打开,一看不由呆住,不是因为纸上写的一首《如梦令》,而是因为这纸上的字!这字体她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她练它可足足练了五六年!而且如今还未曾敢把它公然写出来示人!——当然,这字是仿的,只消一眼她就能分辩出来,可是即算是假的,又为什么有人会仿外公的字呢?

    “老太爷这是打哪儿来的?”

    “街上买的。”老太爷道。

    琉璃皱眉又将它细看了一遍,说道:“这字体是好字体,可惜这人写出来却少了几分该有的硬郎,软绵绵的带些酸腐气!”

    老太爷横眼,倒是也没说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