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范 作者:青铜穗(起点vip2014.06.01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闺范 作者:青铜穗(起点vip2014.06.01完结)-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琉璃索性道:“明姐儿难得来京一趟;不如就在王府住些日子罢?我们兰丫头平日里也没什么玩伴。”

    顾氏想着琉璃他们冬月也要南下拜祭徐慎;便就答应了;交代道:“要听你表嫂的话。最多住到冬月里就要随你表韶来;可不许顽”一面又不好意思地对琉璃道:“别看这丫头人前话不多;私底下可有些淘气。你要是忙不过来;随时把她送回来。”

    琉璃与叶明相处了十多天;哪里会不知道顾氏这是谦辞?叶明人前是比较安静。人后也并不淘气;顶多也就是比较活泼罢了。琉璃喜欢富有朝气的女孩子;当下道:“明姐儿想住多久便住多久。我只怕舅母舍不得女儿。”

    “放在你这里。我有什么舍不得的?”顾氏笑道。见微知著;这些日子也认识了些与琉璃来往亲近的京中贵妇。个个都是那品性端方的;自然能够想象得出琉璃平日为人。江南虽好;到底比不上京都繁华;明姐儿人前太腼腆;她也欲让她跟着琉璃学着变大方些。

    祈木兰有了叶明为伴;整个人也活泼起来。

    定北王听说叶明启了蒙;因看陈青石学问不错。便就让陈青石偶尔也教她们些诗书;陈青石女儿陈翠之也才十三岁;正好可以加入她们。

    于是每日上晌祈木兰过来跟琉璃穆氏议完事;下晌便去与叶陈二人会合。

    东西两府因此热闹起来。

    穆氏出了月子之后。喜事又接连而来;浣华生了对龙凤胎;林夫人把浣华母子宠得跟宝贝似的;娄明芳又怀上了;冬天里就有生。陆沐阳生了个女儿。聂珏被她们娘们折腾的又累又乐。罗家姐妹也相继怀上了。而最重要的是四月里皇后请琉璃进宫闲话的时候;也按捺不锥喜的告诉了她;她也已经怀胎两月。

    皇后怀胎;自然是天大的喜事。琉璃由衷地表示了祝贺。

    皇后道:“就是不知道是男是女。”

    琉璃安慰道:“就算是位公主;往后也自然会有皇子的。椒房多子。皇后不必忧心。”

    皇后笑道:“本宫倒不是忧心别的;只是想早些生个皇子出来娶你的敏娘罢了。”

    琉璃也笑;但是没有接话。身处群狼环伺的宫中;皇后心底里果然还是有些担心着未来。不免又有些怜惜起她来;终究她走到这一步;也是她从旁推波助澜的结果。

    便就问:“圣上这几日忙不忙?”是打听陆诏私下待她如何的意思。

    皇后道:“听说南边儿有了水患;派去的钦差不得力;这几日忙着重新酌选人手前去治理。”说完;又温柔笑道:“不过不管多晚;这几夜倒是也会往本宫这里这来一转。他最近迷上了本宫新制的百花茶。”

    她说这话的时候;眉梢有一丝娇媚;看着琉璃也不由弯了唇。

    原先她就觉得皇后太刚毅;少了几分女子的娇柔;如今见她这样;心里也高兴。陆诏终究是个男人;是个男人哪有不喜欢女人小鸟依人的?所以适当的服些软;示些弱;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叶王妃墓旁的庙庵于六月底建好了;起了名叫归慈庵;定北王起的。琉璃与祈允灏上山看了看;只见白墙灰瓦;前庵后屋;翠竹掩映;倒是清静怡人。而里头阵设却就简单了;除了必要的一些用具;别的什么也没有。

    定北王把采买女尼的任务交给了琉璃;琉璃知道这是让她来决定梅氏后半生的意思;她也不客气;当即花重金请来一名有些功德的女尼;再买了四名伶俐的小丫头;剃了头充姑子放进去。

    梅氏这一进庵;吃穿是有的;但是她能熬得多久;那就是她的事了。

    琉璃弄妥当之后;定北王便选了个日子;让吴忠领着四个人;抬了顶灰昵小轿;将梅氏悄悄地送到了坟园山下。

    叶王妃在半山腰;而庙庵建在靠近山脚的位置;梅氏每日里都要抬头;才能见到叶王妃的墓冢。

    梅氏每日里都要在祈家祖宗的逼视下呼吸。

    七月里;定北王带着香英以及孩子们去南郊庄子里住去了。

    琉璃派去的侍卫和丫鬟婆子小厮随从足有三四十个。孩子们可以脱离琉璃每日的唠叨;兴奋自不必说。定北王也开始向佃农们讨教养花种菜的技巧。

    月底何朴松被派往黄河沿岸治理水灾;不慎溺入水中;因公殉职。朝廷大加抚恤;何廷荣与年仅五岁的平哥儿争家产;琉璃听说后前去吊唁;在何朴松灵前将宁氏和何廷荣各扇了两耳光;然后请来顺天府尹为证;将家产全部划到平哥儿名下;另给出两百两银子让宁氏安身;何廷荣一文不给;将他们赶了出去。

    柳氏负责抚养平哥儿成人;平哥儿以庶母称之。由琉璃作主;将平哥儿名下财产划分出一部分来给柳氏养老;平哥儿的家产暂由柳氏经管;但无论大小款项均须有登记。

    林蔚然与浣华均表示无异议。

    八月里淑华到府;说宋毗因为农桑上有功而受到了圣上嘉奖。虽然离三年之期还有年余;但这却是个好的前兆。宋夫人之后又率着幼子宋子蓝拎了些四色礼品上门致谢;一来是为宋毗;二来是为宋子玉。如今宋子玉在东阁混得风生水起;举手投足间少了几分文人的酸腐;却又多了几分主事者的沉稳持重。宋夫人欣喜不已;索性将府上事务尽都交给了淑华和他打理;自己乐得当起了甩手掌柜。

    而她此番却还有一事相托;宋家原有四兄妹;妹妹宋子君随同废太子他们一道发配去了西疆;早已经不知生死。如今膝下还有两子一女;宋子玉如今踏实了;可还有弟弟宋子蓝未有差事;如今也有十六岁了;于是想跟着陆十一爷和哥哥也到东阁学些见识。

    琉璃看了眼宋子蓝;倒是也不愧名门之后;行动谈吐都不落俗;东阁也不缺差事;但是宋毗若回来复了职;只怕又要抽身而走;走个宋子玉已经很勉强;如果一连走两个;只怕靳宣也会很头疼。

    便就与宋夫人道:“二公子还要求学罢?”

    宋夫人支退了宋子蓝;与琉璃叹道:“家中遭此变故;也是我们老爷急进的缘故。伴君如伴虎;原先我们老爷只想两个儿子能够随他入仕;可这条路到底不是那么好走的。不瞒王妃说;蓝儿如今对官场也有些心灰意冷;近来我又将家中的变化跟我们老爷说了;我们老爷深思后;也决定不勉强他。所以让蓝儿随他哥哥行走;也是我们老爷默认了的。”

    “那二少爷他自己愿意入这行么?”

    宋子玉才学不错;自然是还会要回到朝堂的。就是他不肯;淑华也定会劝他。淑华认准了的事;是不会回头的;她想当官太太;就一定不会让走别的路。

    东阁自营业以来;生意一直火爆;她如今也在筹划着再买下旁边那千亩地的庄子来;那时候肯定还需要大量人才。

    所以如果宋子蓝能够定下心来;那么宋子玉走后正好也能接替他的位置;人员上也就不至于乱了。

    “还是让蓝儿自己跟王妃说罢。”宋夫人想了想;说道。

    琉璃点头。

    宋子蓝在门外自是听见了;进来便撩袍跪下;朗声道:“回禀王妃;在下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提出要跟家兄入东阁;这段日子在下不但从家兄口中听悉了一些东阁的事情;也实地去观摩过;在下十分期望能够进入规模如此宏大的机构里任职;还望王妃能给在下一个机会。”

    话说到这里;琉璃也就不再拐弯抹角了;直说道:“东阁需要的不止是有才能的人;还要能够安得下心来的人。你哥哥是特殊;如果你要进去;那就不能再搞特殊了。如今凡是东阁里雇请的人都是写了契约文书的;约定雇佣的年限。毁约的话交由官府仲裁。你能答应我签几年?”

    宋子蓝想了想;说道:“十年是不成问题的。”

    能签十年还有什么好说头?

    琉璃道:“你明儿便随你哥哥去东阁找陆十一爷;他会安排你的。”

    宋夫人连忙与宋子蓝弯腰致谢;安心回了府去。

   

正文 431 衣锦还乡

    
    九月里李芙被诊出有孕三月;初为人母;她十分兴奋。

    十月底琉璃和祈允灏带着小嘟噜和敏娘还有叶明;以及靳宣一家;徐原一家;浩浩荡荡南下而去。

    定北王和香英回府料理两府事务。琉璃留下蕊儿月桂看家;带了铃兰春香出门。

    冬月初三早上到达余杭;地上下了薄薄的一层雪;镇上酒馆门口的小二正拢着袖子打哈欠;包子店门口的包子散发出熟悉而诱人的香味。

    一切都还跟童年印象里的小镇一样;琉璃甚至闭上眼;还依稀能听到外公牵着她的手问她:“吃芝麻馅儿的还是红豆馅儿的?”外公清雅一生;纵使买个包子;声音也跟诵诗一般韵味十足。

    马车静静地往镇外坳上的徐家宅子驶去;琉璃听着窗外熟悉的乡音;闭上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清晨。

    只不过那是春天。

    外公在冬月初七过世;徐靳两位师叔和许娘安葬了他;便打算外出去谋生。因为徐家无男子;外公留下的钱财又十分有限;又交代他们莫入朝堂;他们要是不出去谋生;那么许娘和琉璃的吃穿用度便将成问题。

    翌年出了元宵;靳师叔先出去;他本来就擅长烹饪;于是在姑苏一家菜馆里做了几个月小二;然后跟堂里的伙计合伙贩了批粮食赚了点钱;就盘了间面馆开起了面店。

    徐原原先留下来照顾许娘母女;靳宣安定了;而且离余杭又近;正好有镇上的相识约他上川蜀贩茶;便就交代了老仆和乳娘;打点行装去了川蜀。

    琉璃跟许娘就在老宅里生活下来。乳娘那时候也是镇上村子里的人;丈夫带着儿女去看赛龙舟的时候溺亡了;外公看她孤苦无依。正好那时许娘又要生产;便请了她进来当琉璃的乳娘。

    乳娘有点微胖;但是抱起来很温暖;也会做好吃的红烧肉。

    老仆原先是跟随外公的旧人;徐原出去后不久;老仆也染病死了。宅子里就剩下许娘三人。虽然靳师叔隔三差五就会回来一趟;可是许娘继承了外公的美貌;即使生了琉璃;成日荆钗布裙;可是家无男子。也还是引来一些不肖之徒的惦记。

    每当有不认识的男人在院门外窥视。琉璃就拿洗脚水泼他们。她还暗地里准备了一些烧红了炭火。还有许多荆刺;视程度对他们下手。

    余杭民风淳朴;官府也治理得严;徐家左右也都有邻舍。所以并没有人敢直闯进屋来欺负她们。但这也让人够受的了。琉璃暗地里将那些人打发了几次;终于被许娘发现。许娘一面拿戒尺打她的手心;一面流着眼泪。

    然后许娘就病了。

    先是咳嗽;后是咳血。琉璃急得不得了;让乳娘去镇上请大夫。琉璃亲自给许娘煎药;等她端着药碗出来;大夫已经走了。而许娘失魂坐在床沿;乳娘在一旁悲哭。

    琉璃隐约觉得母亲生了大病。她背着许娘问乳娘;乳娘却告诉她。小姐没事;就是有形热。琉璃说;那你为什么哭?乳娘顿了下说道;那是因为我看不得血。

    琉璃半信半疑;然后接下来许娘就开始变卖家当换钱。要上京去。琉璃问;厩那么远;我们去做什么?许娘说;去给琉璃找爹爹啊。琉璃那时候才知道她原来也是有爹的;她很高兴;因为徐原和靳宣的离去使她感到家里越来越冷清了;她不喜欢这么冷清;如果能进京把爹带回来;一定会热闹很多。

    琉璃记得她们走的那天;院墙下的李子树已经结果实了;桃子树上的桃子尖儿上也开始泛红;琉璃悄悄地跟桃子树说;你要等着我回来吃;别让人摘了去。

    左边邻家李婶知道她们要上京;给她煎了一大包好吃的鸡蛋饼;右边陈家的三姐姐送了最喜欢的玉荷色绣着小莲蓬的头巾给她;说;去京都;就要打扮得漂亮些。如今那块头巾她还收藏在箱笼里;也带回来了;不知道三姐姐嫁去了何方?

    马车很快出了镇口;往西偏向东边的一条曲道。虽然琉璃特地选了清晨回来;不欲惊动那么多人;可是许多乡邻还是经由县衙得知了消息;已经或近或远地朝车队行着注目礼。

    这条路原先没有这么宽;应该是朝廷替外公修坟茔的时候顺便修的。外公的坟茔就在徐家屋后的山坡上;徐原略通堪舆;选的朝向极好;半路上就能见到半坡上汉白石砖石砌成的墓园;威风地立在松柏之间。

    当然先回宅子。

    徐宅周围风光依旧;虽然对琉璃来说已经经历了两辈子;可是实际上算起来;她离开到如今;也不过十来年。

    徐宅院墙下的桃树李树依然健在;只是粗壮了很多;左边李婶家的院子也冷了些;看来应该人丁兴旺。右边陈三姐家倒还是老样子;陈三姐的父母亲站在篱笆下往这边张望;面上亦有激动之色。

    陈三姐应该也早就儿女全福了。

    琉璃这样想着;唇弯了;眼角也噙出亮光来。

    淮安王举家南巡;又还有临江王和窦家后人陪同;早就惊动了知府在城外相迎。南下队伍本就壮观;如今再加上府衙的兵马相护;更加显得声势浩大。

    马车停在徐宅院内;祈允灏伸手牵着琉璃落地;眼前的徐宅焕然一新;面貌仍是当初的样子;只不过用材和建造全都不同了。

    官府既然来了人;那么自然少不了一番拜见和叙话。

    这一日就在喧闹中度过了。

    是夜刘威将随行的府兵全部安置在徐宅周围;翌日早上;琉璃便就便衣素服;让人去请徐家周围的乡邻过来叙旧。乡邻们见着这位传说中的淮安王妃如此谦逊;而她的夫婿年轻的淮安王也一身常服带着小世子随意的在堂前走动;没有半点高高在上的感觉;慢慢地也放松了些许。

    初五日琉璃在徐宅设宴宴请乡邻。

    初六日琉璃开始带着小嘟噜在相熟的乡邻间串门。

    初七日徐慎大祭;靳宣奏读圣旨之后;琉璃与祈允灏还有徐靳两家人一同在坟前跪拜。

    初八日;沈氏和闵华陪着琉璃去赴知府夫人借县衙后堂专设的宴席。

    初九日又是知县夫人设宴。

    初十开始余杭当地名门望族进来拜见。

    一直忙到十四日。琉璃才终于得以喘下气来;而这时来余杭接他们上南田去的叶怀昌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十五日天色放晴;一日之间积雪全部融尽。叶怀昌于晌午赶到;不免与徐原靳宣又叙了番旧。叶明见得父亲也十分高兴;叶怀昌见她数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