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个潜规则: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79个潜规则: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全-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下存在的。我们认识某一个事物时,如果把与它相关的事物列举出来,进行参照对比,更能显示它们各自的特点,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对比效应”,也称作“感觉对比”。
 
  形成“对比效应”是由于相似或相反的两种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在对比中加深了印象;而单独出现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缺乏对比的诱导作用,显得平淡而不易记忆。比如,同样一种颜色,如果把它放在较暗的背景下会看起来明亮些,反之,若将它放在较亮的背景下,就会显得暗淡一些。
 
  在生活中,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和别人比较着:小时候,父母拿我们跟邻家的孩子作比较,“你看隔壁家的某某多听话啊,你怎这么淘气!”上学以后,老师拿我们和其他的同学作比较,“某某进步了很多,你要努力啊!”工作了,我们和同事们明里暗里对比着,“他这个月的业绩是这么多,我要不加把劲,这个月的奖金可就泡汤啦!”
 
  美与丑,优与劣都是相对而言的,只有通过不断比较,我们才能分辨出事物的优劣好坏,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断。当我们去买东西时,通常习惯“货比三家”,然后选择相对物美价廉的那一家购买;相貌平平的一个女子,站在美女面前黯然失色,如果她面前正好走过一位满脸麻斑的女人,对比之下,她就会立即显得光彩照人。
 
  在物理学上,事物有了参照物才能确定正确的坐标。生活中也是这样,有了参照物我们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在肯定自己的长处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自己的差距。没有对比就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了向上的动力。我们只有不断地与他人作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在压力下不断地创新和进步,求得生存与发展。




第103节:对比效应:在比较中脱颖而出(2)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奔跑。狮子对自己孩子说:“你一定要跑得更快一些,如果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被活活饿死。”在草原的另一端,羚羊妈妈对自己的幼崽说:“孩子,你必须跑得快一点,更快一点。如果跑不过最快的狮子,你就会被它们吃掉。”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如果你只是孤芳自赏,一味地埋头苦干,不去了解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很容易被对方迎头赶上,甚至失去立锥之地;相反,如果你能够全面了解多方面的信息,速度比别人快一些,效率比别人高一些,就会成为职场的赢家。
 
  有时候,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别并不太大,甚至只是极其细微的差别。在体育运动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只需要那么一点点的差距,就决定了你是否能成为万众瞩目的冠军。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美国选手菲尔普斯以50秒58的成绩,夺取了男子100米蝶泳冠军,仅仅领先于亚军塞尔维亚选手查维奇0。01秒。
 
  一步一天堂。或许你只要再往前迈出一步,就能叩开成功的门扉。在职场中,如果你能时时与别人相比较,就能知道自己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究竟是比别人优秀很多,还是旗鼓相当,或是落后了许多。通过全面而客观的比较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渐减少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在应聘中,招聘人员也在暗暗观察你和别人的差别。有时决定你能否能脱颖而出的原因,并非你是否拥有超群的业务能力,而是一些能让他感动的细节。小黄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公司面试,前来面试的人很多,甚至有一些还是业内的精英。第一轮面试完毕后,小黄和另外一些应届毕业生站在公司门外等候消息。
 
  这时,经理走到他们面前说,这次公司需要招聘一位有经验的人员,他们都不太合适,因此决定送给每人一本纪念手册做留念。大家都很沮丧,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经理双手递过来的手册。唯有小黄双手握住手册,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经理眼前一亮,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询问他叫什么名字。第二天,小黄接到了经理的电话,让他下周就去上班。后来他得知,在这次录用的人员中,只有他一个是应届毕业生。




第104节:参与效应:让员工产生主人公意识(1)

  当然,“对比效应”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较暴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较差的一方容易产生一种自卑的消极心理。比较使我们在欣赏别人的同时,容易妄自菲薄,贬低自己。当一位清丽妙曼的女子从身边走过时,我们可能会为自己不具有完美的容貌而自卑;当我们与一位才华出众的同事共事时,我们也可能会为自己相形见绌的能力而自卑。
 
  这些都不是对比的过错,错的是我们不能抱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永远存在,竞争同样没法消除。在对比中认清真实的自己,肯定别人的长处,承认自己的不足,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缩小与别人的差距,不失为一种健康的生存之道。成不了完美的别人,不妨做最优秀的自己。
 
  41。 参与效应:让员工产生主人公意识
 
  1980年,受日本汽车的冲击,福特汽车出现了34年来的第一次亏损。从1980年至1982年,短短三年亏损总额达到了33亿美元。与此同时,福特汽车内部工人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举行了多次罢工。福特公司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从1982年开始,福特公司实行“全员参与决策制度”,鼓励员工参与公司事务的管理,从而改变了公司管理者与员工的对立关系,福特公司从此出现了转机。
 
  “全员参与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将所有能够下放到基层管理的权限全部下放,对职工抱以信任态度并不断征求他们的意见;另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向员工公开账目,每位员工都可以就账目问题向管理层提出质疑,并有权获得合理解释。
 
  这次改革,缓和了劳资间势不两立的矛盾关系,激发了员工的参与意识。员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尊重与发挥,积极性也随之高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只要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都有一种“想要了解更深”和“想参与其中”的欲望。如果这一欲望能够得到满足,就会激发工作热忱,心甘情愿地付出心血和汗水;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参与欲望受到遏制,他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打击,极有可能产生心灰意冷的负面情绪,对工作就会缺乏热情。




第105节:参与效应:让员工产生主人公意识(2)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参与公司的管理和决策,是提高公司效率的重要途径。“参与效应”是指管理者让员工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让企业的下级员工与高层管理者共同商讨企业中的重大问题。这样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与信任,激发起对组织的强烈责任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参与管理”思想的提出,源于心理学上的“社会人”假说。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后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人”假说。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需要管理者能够满足自己获得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社会需要。因此,管理者应该把员工当作社会人来对待。
 
  后来,管理者在“社会人”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让员工不同程度地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50年代末,管理学家麦格雷戈等人,提出了“自动人”的人性假设,认为管理者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采取参与式的管理,让员工们在与自己相关的事务上享有一定的发言权。
 
  员工参与管理可以增进组织内部的沟通协调,增强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将不同的部门整合为一个有着共同追求的整体;员工参与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潜力和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参与管理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的企业也开始运用参与管理的方式,例如许多企业开始采用员工持股的形式。
 
  员工股份所有制是指,员工拥有公司一定数额的股份,从而使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在心理上能够体验到做主人翁的感受。员工除了合法拥有公司的股份外,还获得公司的经营状况的知情权,以及对公司的经营方式提出建议性看法的权利。这种方案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主人公意识,激励他们热情洋溢地投入工作。
 
  创立于1976年的台湾宏碁电脑,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推动员工入股,现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品牌。台湾宏碁电脑前董事长施振荣,将自己的创业称作“对人性的创业”。他曾说道:“可以说,如果不是宏碁的集体创业、全员入股等机制作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种参考,还是沿用传统的、我们以前的家族企业的方式,那么根本不可能出现宏碁今天这样蓬勃发展的局面。”




第106节:参与效应:让员工产生主人公意识(3)

  宏碁的企业信条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宏碁从集体创业到推动员工入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意是,要让同仁知道,老板和大家一样都是伙计。这是宏碁建立互信基础的关键所在。在对人的管理上,施振荣对自己的属下极为宽容和尊重。当一个业务员不慎给公司造成十几万元损失时,他把这笔钱当作应缴的“学费”一笔勾销,他说:“如果同仁疏忽造成损失,我不会责怪他‘输掉我的钱’,因为大家合伙经营公司,输钱大家有份,只是我损失多一点而已”;他甚至开创了“以下试上”的做法,即在招聘和提拔干部时,允许下属面试上司。
 
  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员工的参与意识。宏碁的员工们有了主人翁的意识,发挥出最大潜能,为了公司和个人的共同利益,心甘情愿地付出全部的心血。
 
  除了实行员工股份制以外,管理者适时采用征询意见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美国心理学家雷德曾说:“对部下不能用命令的方式,而要用询问的方式。”以询问代替命令,能够让部下由被动变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某小型工厂接到了一笔大订单。订单所给的供货时间很短,如果要如期交货,就需要工人们每天加班加点地赶工,这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抱怨。厂长很为难,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
 
  一天,厂长召集所有工人参加了一个讨论会。会上,厂长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准时赶制出这笔订单,月底每个人将会得到丰厚的奖金,然后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他们讨论。“我们究竟有没有办法如期完成这笔订单?”“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人们围绕着订单,展开激烈的讨论,提供了很多能够按时完成订单的好建议。后来,工人们按照自己所提出的方法,加班加点,如期完成了这笔订单。
 
  作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要让员工觉得自己是公司的主人,积极参与到公司的运营管理中,与公司一起成长。




第107节:竞争优势效应:合作才能双赢(1)

  42。 竞争优势效应:合作才能双赢
 
  可口可乐公司与百事可乐公司是一对老牌竞争对手。特别是在广告宣传方面,他们的竞争更是不遗余力,只要对方一有新动作,另一方肯定也会有新花样。
 
  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在古巴用飞机在空中喷出烟雾,画出“COCA…COLA”的字样;1940年,百事可乐租用8架飞机,在东西两海岸城市,以机尾喷雾,写下百事可乐的广告。1939年,可口可乐赞助了的纽约世界博览会,请名人啜饮,将其照片刊在杂志封面;百事可乐见招拆招,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卡通片,而且还创作了一首风靡全美的广告歌曲。在多年的竞争中,两大巨头使出浑身解数来击败对手,其结果却是二者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共生共荣。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都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强更优秀。因此,人们面对利益冲突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竞争,即使双方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即使双方的利益一致,人们也会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均,放弃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优先选择竞争。这便是心理学上的“竞争优势效应”。
 
  人类从幼年时期,便具有竞争意识。竞争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即健康的竞争心理和不健康的竞争心理。前者是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个性反应,有利于激发自身的潜能,将不服输的劲头化为前进的动力;后者是一种毁灭对手,以求得心理平衡的消极情绪。
 
  竞争让人进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可以采用“竞争激励”的机制,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不断进步和提高。在一家大型的工厂中,工人们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总是达不到指标,颇让工厂的管理者们犯愁。
 
  一天,厂长亲自到车间视察工作,询问一位上白班的工人:“你们这班今天做了几个单位的工作?”“5个”工人答道。厂长叫人在墙上写了一个大大的“5”字,一言不发地走开了。夜班工人看见这个“5”字,得知缘由后,工作时手脚比平时勤快了许多。第二天,白班的工人来上工的时候,他们看见一个大大的“7”字写在墙上,每个人都很不服气。于是,他们拼命地加紧工作。下班前,他们把一个大大的“10”字神气地写在了墙上。不久,这个一度落后的工厂超过了公司其他的工厂。




第108节:竞争优势效应:合作才能双赢(2)

  这位聪明的厂长巧妙地激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