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钦老和尚访问记+传奇事迹+行持语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广钦老和尚访问记+传奇事迹+行持语录-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开示:「我们来这世界是带业而来,若不知皈依佛门,找一条解脱
的路走,仍是迷迷糊糊的为衣食住等种种贪念,而造无量恶业,如此
带旧业来,又带新业去,这番下去,四生中便有我们的一份,而人身
也就难得了。」「今天,两位既然晓得来皈依三宝,便也知道要戒杀
茹素,不造杀业,有所约束,不造四生轮回生死因。否则,若不知皈
依佛门,在世俗社会中,无所约束,随著习俗恣意宰杀□食,你杀他
一命,来日必还一命,因果不失,不知又要造多少生死业。你们既来
皈依,师父开示几句,得知道皈依佛门的意义,否则,皈依毕,拜拜
佛便回去,也不晓得皈依三宝是要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图具形式,
便一点作用也没有。」「你们以后可常上山来,拜拜佛,看看师父,
多亲近佛法,社会的意识观念要尽量淡些,在烦恼时,要一句佛号提
起不断,这样念头才有个归处,烦恼才能对治,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
,则烦恼自然渐习,智慧清明,便能走出一条解脱路,免再堕入生死
轮回,而我们这趟人生走一遭,才有个目的。」「要知道,我们这个
人身,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得这个人身,便要过人身劫,利用这个
人身,来度我们种种的贪念,来度我们的生老病死苦。要知道,佛菩
萨是由人身修行而成就的,三恶道也是由人身造业而去的,我们这个
人身,包含了十法界,为善为恶,超升下堕,全由这个人身,这是个
转捩点,是个劫数,不可忽视。」徐XX指著对面坐的妹妹,对老和
尚说:「我这妹妹是台大哲学系毕业,留美四年,专研哲学,尤其对
佛学颇有涉猎,现已取得硕士学位,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以佛学为基
础,来教东方哲学,在美国弘扬佛法,师父认为这方式行得通吗?」
老和尚摇头说:「不可能,一个大学毕业出来的知识份子,或是一位
思想很丰富的学者,想以居士的身份,用自己的的思想形式,来弘扬
佛法,那是不可能的事。」徐XX对老和尚说:「我现在想再出国继
续深造,取博士学位,师父认为如何?」老和尚说:「不必出国了,
到佛国来留学才有了脱的一天。」「到佛国留学?」徐XX问。「是
的,出家。」老和尚说。「出家!哦!」「你到美国去,在怎么念,
怎么钻,都是尘劳,只是徒然为自己多造点业,到头来也是一场空幻
,你不可能由那里得到安乐解脱,只有烦恼、妄念越多,那些形式上
的社会意识观念,会缠缚得你动弹不得。」老和尚继续开示说。「对
!对!对!这个我有同感,在美国四年,真吃尽苦头,哲学方面的书
,实在是太多了,那些思想观念,真的把我的头脑塞得都要爆炸,而
且使我无所适从,觉得从这条也不对,走那条也不对,想自己走出一
条路子,又不知从何走起,也走不出来,在那里钻来钻去,钻不出个
所以然来,每天头都很痛,生活又紧张,实在痛苦之极。」「所以说
,叫你出家,社会上的学问,不论是科学、哲学、医药学,都是形相
上的学问,是治标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老和尚说。「既然
如此,那我改从职业上去发展,自立更生,自己独立生活,不必仰赖
父母,师父认为如何?」「你要致力于事业上,固然是好,但是你必
须考虑到,你把你的时间、精神耗在职业这条路,到最后,是不是能
得到一个好结果?能得到解脱?能得到解脱?否则,迷迷糊糊的投下
去,也不过是另演一场戏而已,这样子,这条路便也不是个好路头了
,出家学佛,才能从娑婆世界中,走出一条解脱安乐的路,才会有个
好结果。」「我也想到要出家,可是总觉得自己肚子空空的,所以不
敢来出家。」徐XX答。「要出家,没有东西才好,如果你还有什么
东西,那就不好,出家学佛是没有文字相,也没有形色相的,这是一
条解脱的路,心无□碍。你在外国求学,是不是也要帮人扫地、洗碗
、作种种杂务来过生活?」老和尚说。「是的。」徐XX答。「来出
家也是一样,不论你是大学生、是博士,还是不识字,也是要从扫地
、劈柴、煮饭等杂务苦行开始,慢慢消除你的业障,渐渐的智慧清明
,而得到解脱。过去的佛菩萨,他们是这样做、这样修,而得到解脱
成就,我们现在循著过去诸佛菩萨,所修习的路径而修,自然也会得
到和佛菩萨相同的结果。否则,怎么称为学佛?学佛便是随过去诸佛
的作为,修习而学,而不是把学佛挂在嘴边,写在文字上,放在学术
思想研究上,便能成就的,那是断不可能的事,修行是修心,是脚踏
实地,实际的身心修持。」老和尚说。「要出家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没有世俗烦恼,可是,总觉得父母太辛苦了,这样对父母实在无以
为报。」徐XX道。「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那是不可能的事,父
母亲眷都是希望我们和他们一样,走那条生死的路,既然我们也知道
要图报亲恩,就应该出家走了脱生死的路,把父母引度过来,免其生
死轮回苦,令他们得到解脱安乐,这才是真正的尽到孝道,如果要以
世俗的方法来还尽孝道,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这娑婆世界,一代一
代所走的路,都是不离其辙,而结果也不出生死轮回,假设你现在不
出家,顺父母的意思结婚,对象若不理想,父母也为你难过操心,对
象若是适你的意,是否也同时合父母的意?若不能,岂不又徒增父母
的难过和失望,这样,你将再以何方式,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出家
修行,能度脱父母,度历代祖先,也能报师长恩,所谓能上报四重恩
,这样,我们人生走这一趟,才有个目的,有个价值,也才有一条解
脱的路,否则,懵懵懂懂的乱闯乱走,再堕入四生轮回中,也就枉费
我们这个难得的人身了。」两姊妹听了老和尚开示,非常的欢喜、感
动,顶礼而去。


日期:民国70年1月11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有美国留学生施姓皈依弟子,来函请示师父,有关科学家和一些宗教
家,对于宇宙的起源,有关科学家和一些宗教家,对于宇宙的起源,
与未来的发展之看法。施函中表示,目前科学家对于宇宙执有两派论
点,其一,谓宇宙里有无量的银河,每一银河里,有无量的星球和太
阳系,而这些银河不断的向外膨胀,旧的银河膨胀,又消失了,新的
银河又产生出来。另一说,谓宇宙的银河向外膨胀,是会有一止境的
,到一时期,所有向外膨胀的银河将会收缩,这样,一膨胀,一收缩
,循环不息。这两派的论点,以佛法观之,不知何者为是?老和尚嘱
弟子覆函谓:「以佛法的智慧来观这宇宙,并无所谓的大小、限量,
膨胀或收缩,这宇宙的一切,都是吾人自心幻化出来的虚幻色相,是
有生有灭的,是变化不定的,不是恒常如此。」

          X            X              X

午后,狮头山XX寺,XX法师一行四人上山参拜老和尚。在客堂顶
礼老和尚后,便对老和尚说:「请师父开示。」「念佛,修苦行,扫
地,煮饭,捡柴···」老和尚答。「师父对出家人念书的看法如何
?」再问。「出家是无色相的,是粗衣淡饭,是信愿行,没有在讲求
吃好、穿好、睡好、或是去念书,这些是属于社会习俗的形式。我们
出家就是要从衣、食、住中去掉我们的贪念,粗衣淡饭,修一些苦行
来消业障。过去的佛祖、高僧,它们并不识什么字,可是他们靠他们
的愿力,由这样修行过来,最后自己开悟出来的。我们学佛就该以过
去诸佛、祖师修习的方式,来作我们修习的榜样,这才叫学佛─学佛
的榜样。否则,只一味的念书,念到最后钻不出来,那些秀才、大学
士、有学问、有地位的人,他们要是进佛门,还是要从扫地、劈柴,
学我们拜佛、念佛起步。」老和尚说。「我们念佛常常昏沈、散乱,
这是为什么?」「没有愿力,如果有愿力,自然会将我们在社会中放
逸惯的心,收摄起来,一心念下去,妄念自然就消失。」「有人说,
诵戒一定要在规定该诵戒的那一天诵,过了那一天便不可诵,师父认
为如何?」「诵戒,必须熟谙戒本,则自然每天都有戒,只要有愿力
要持戒,自然心里会晓得自己的持犯,否则,依文诵戒,天天也诵不
完。」「师父认为持午是否易持?」「易持。这要看自己的能力和愿
力,有愿力自然易持。」「有时想,时间实在太宝贵了,所以舍不得
睡觉,晚上整夜静坐念佛。」「行不通,要睡好,精神足才好念佛。
」老和尚答。


日期:民国70年1月12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老菩萨传X师,由菜园挑回一堆芥菜,大夥儿在大殿旁的空地上挑检
,师父指著那堆又肥又大的芥菜说:「我们这些菜是最好的,没有洒
过农药,外面卖的菜都洒过药,吃了对我们的身体很不利。我们出家
修行要舍贪欲,吃只吃得饱,穿只穿得暖,这样就好,并不是要贪求
吃得好,穿得好,睡得舒适,要粗衣淡饭舍悭贪。自己菜园种的菜,
又营养,又无农药,又不花钱,若不懂得出家生活的意义,还要贪享
口欲美味,到外面去买各种形形色色的菜,煮得满满的一桌,像宴客
一般,大嚼一番,不但吃了对身体不利,又花钱损福,不但不能消除
口腹的贪欲业障,反而助长贪欲,与世俗人无异,那又何必出家?」


日期:民国70年1月14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上午,有慈航堂XX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在参观三圣
殿工地后,便离去。传X师对老和尚说:「现在交通发达,参学的人
可真方便,古时的人要参学,就得万里行脚跋涉,沿途还要遭忍冻受
饥之苦,有时还遭盗寇的侵犯,到了寺庵,还要受到诸多的挑难,可
是,他们却不以为苦,道心反而更坚固,像『一梦漫言』中见月老人
的参学就是这样。」老和尚说:「以前的人求法,虽然受尽辛苦,但
却能藉此增加身心的能力,做为他们日后担负宏法度众的资本。师父
年少时,参学行脚四方,也是历尽饥疲,加上病魔缠身,也是这样磨
练过来的。只要有实际的修持,自然有诸天护法的拥护,否则,师父
整天在这里闲坐,又凭什么每天那么多的信众上山礼拜?」XX道:
「见月老人后来能得三昧老和尚的重委,扶树戒幢,广传律法,任劳
任怨,实在得力于当初参学时的磨砺。」老和尚说:「不错,我们参
学,并不是在参别人能给我们什么厚待好处,是要从别人的亏中去参
,才叫做参,不吃其亏,参不到东西。所以,忍字非常重要,不但要
忍一切的劳苦,更要忍一切的辱,别人怨恨我们,我们还得用一句阿
弥陀佛跟他结善缘。只有能忍辱,才能启开大智慧。」


日期:民国70年1月16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圆X法师与信众十多人,上山请老和尚开示学佛门路。老和尚说:「
念佛。」「如诸位在家居士,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
的事,大家也是走文字般若、参研经典的路。所以,诸位在家学佛,
还是以念佛为根本。不要看念佛很简单,业感重的人,念佛会念得索
然无味,而起烦恼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一句佛号,一直念下
去,那也不是简单的事。」老和尚说。

          X            X              X

有居士林坦平,八十四岁,曾于去年五月间,身体不适,一度心脏休
歇四十多秒,全身失去知觉,又复苏醒,自谓死而复生,上山请求师
父指示人生之道。老和尚回答说:「像居士这般年纪,实应放下身心
,一心念佛,不要再留恋这个假壳子。」居士说:「当时,我是都放
下了。不过,我现在还有个愿,在无量寿经中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
有言,凡一切有情众生,不论□飞走兽,只要临终时,闻到阿弥陀佛
圣号,便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我认为念佛靠佛力超离娑婆
世界,比那些靠自力的禅宗等,更来得稳当、速捷。因为,我对无量
寿经中的弥陀四十八愿很有研究,所以希望能把它写出来,这样,我
便能放下,安心的走了。」老和尚说:「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
,是要临终时,正念现前,没有一点家庭的意识,没有亲眷家属的爱
别离苦,这才叫放下,如果还存有那么一点家庭意识,那还是生死轮
回。要知道,我们来到这娑婆世界,是带业来的,在这娑婆世界中,
走入佛门,找一条解脱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为贪想衣、食、住的
舒适,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再重入生死轮回的旧路中。不要贪长寿
,如果不会修,不会要走解脱的路,即使活了两百岁,也不过是多造
一些业,两百岁一过完,还是要生死轮回。我们这个身躯,是有生有
灭的东西,终究要毁坏,是无法让我们永久依赖的,要看破,要放下
,而我们这灵灵觉觉得灵性,才是不生不灭的。」「我们既得人身,
不要辜负这个人身,知道要走解脱的路,则成佛做祖靠这个人身来修
,不知道要修,还为这个身躯的衣、食、住、行等的享乐,无所不用
其极,造无量的恶业,那么三恶道中、四声之内,也有我们的份,所
以,这个人身实是转捩点,是个人身劫。」居士说:「我一向是念佛
,希望能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老和尚说:「念佛要有愿
力,西方怎么去?西方是靠我们这个要往生的愿力到达的,没有这个
愿力,是不会达到。但是,你不要以为西方是在多么遥远的地方,其
实西方是很近,就在我们的心头,否则,西方那么远,要怎么去?临
终念佛,那句佛号就在我们的心头。」


日期:民国70年1月17日          地点:承天禅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