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修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家居士修行-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都说过了嘛?这在五戒里有说过,所以在八关斋戒不需要再说这些了,现在我们必须要解释的是八关斋戒的第三条,就是不淫戒,在受八关斋戒当中必须一日一夜断淫欲,因为淫欲是障道法,会障碍你修道开悟,障碍你悟道的障道法,何况在淫欲当中,会产生以后生小孩等等事情,这会阻碍你修行,所以淫欲是障道法。佛陀所制定的八关斋戒除不可淫欲之外,在斋经里有说:一日一夜心如真人,心像如来清净,不思淫欲,不念房事,除不淫欲之外,在受八关斋戒还不可想男女间之情事,一心修治梵行,梵行也叫做清净,修治梵行清净的意思是说身心清净,不兴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一心一意专注。这也就是说一日一夜中的八关斋戒是要学佛陀,效法如佛陀一般身心清净的梵行,身不患淫行,口不说淫语,心也不想淫事,就是说你们的身体不犯淫行,口不犯淫语,不说一些让人引起绮念想入非非的粗语、绮语,在一日一夜之中心不想淫事,安住在六念,那么重点就在六念的安住,如果你没有安住,就像我们的手没有拿一样东西就会想乱拿,我们嘴里含个东西,就不想,也不会想再去含东西,拿个东西之后,你就不会再想去乱拿东西了。同样的道理,心若不用个东西把他安住一下,一个还在初学的人,你叫他都没有杂念,且又以正念安住这是不简单的,所以佛陀才用方便法,将过去他们原本一天都不吃的习俗转化,引导他们以便走入佛教,但也只有限于过午不食而已,这是基于考虑在家居士的忙碌生活,身体的健康也是重要的,唯有身心健全、精神充足才有心来悟道。所以佛陀才叫他用六念,一日一夜必须安住在六念之中,不要说一日一夜,凡是精进的人长期安住于六念中这是最好。但什么是“六念”呢?“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若是有一淫念浮现起来,或是回想过去的淫境,或是忆想未来的淫事,便是不持淫戒的清净戒了(即破了淫戒),另外第六条不着香华,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旁听,这八关斋戒,就这一条来说,因为现在电视很方便,很多人吃饱就坐在电视下,那么要怎样来解释呢?其实对于这种问题,佛陀当时的印度并没有电视可看,所以从这事相看来,只是属于自求解脱生死的小乘法门,对于这小乘和大乘的说法我们再简单补充,其实本来在佛陀时代并没有派别之分,这是到了后来部派佛教时期才产生的,我们参阅印度佛教史就知道了,但是在度别人之前必须要自度,这应该才是正确的作法,我们不可以说他这样就是小乘,像初出家的人,必须要一段时间研究佛法,亲近善知识,有的人他不知道方法,自己躲在小茅棚里要怎么修呢?当你自己错了你也不知道呀!没有大众的熏习也会容易懈怠,所以有的人说自己要去一个地方静修,其实静修必须先要了解佛法,一定必须先亲近正见的善知识接受他的引导,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他会给予你指正,慢慢等你智慧开启,认为你要亲身体证按照理论来实践的时候,那么就可以找个清闲之地来实修,否则你初出家什么都不懂,好的不学,坏的却学一大堆,糊里糊涂地不知道,白白将时间浪费过去,唉!时间一过去是挽回不来的,很可惜,所以就像教学一样,当你还是一个小孩时,以学生的身份来接受栽培、教导,等到读完书、做了老师以后,就要将你所知道的来教导别人,但是眼前要先能够独善其身,要预先充实自己呀!要不然的话以后他怎么来教导学生呢?对于刚初出家的人也是一样,不可以说他住山上就是独善其身。不是这样,他是在充实自己,等待他充实自己有所体证之后,再去教导别人,才不会错误,才不会自误误人,不能说将自己的眼睛闭上,连过马路也不知道,这样盲人领导盲人就会发生一同跌入断崖里的危险,不可以呀!所以你不可以贬说他是小乘,这是因为他明白必须先充实自己,然后才能去教导别人,何况大乘、小乘,也是因为佛陀入灭后,至少差不多一百年以上左右,有部派佛教时,才有分大乘和小乘,这个原因就是说当时佛陀灭度后,等到时间一久,有的人认为仍应按照佛陀的修法,有的则为适应社会环境,两方面就互相争论,按照佛陀生活方式在山林修行的人跟都市生活的人说,说什么呢?说他们是现代佛教,认为自己是大乘呀!度别人的,像一只船要载别人呀!那么自称大乘的人就毁谤过山林生活的人,说是独善其身的小乘呀!在那时才开始有大乘小乘的差别,在佛陀时代并没有所谓的大乘小乘,都是大乘,全都是自利利他,假如佛陀没有自利利他,当他悟道之后就不用讲经四十九年了,佛陀弟子个个都是为了弘法利生,自利利他,要不然怎么能将佛教延续到现在已两千多年呢?不可能,所以这是从以后部派佛教时产生下来的,有的人根本一点正见都不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佛法,常常说别人是小乘,总喜欢贬低他人说:“啊!你那小乘是独善其身呀!”小乘大乘是悲愿大小的差别而已,你有悲愿只有你自己了解,你教导别人,你就是大乘,你要去教导别人自己先要知道修行的方法和次第,你不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带错了,就不是什么大乘、小乘了,而是带去地狱,带去外道。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大乘小乘之差别,简单说就是他的悲愿,悲愿大你就是大乘,没有悲愿你怎么说你是大乘,虽然你研究很多,你不教导别人,不回向给别人你就是小乘呀!差别就在这里,但是为了悲愿度众生,自己必须先了解体证。否则你不懂怎么去带领别人,危险哦!若没有的话不知会害了多少人走进歧途、走进邪见,你知道吗?说起来实在是不懂不怕,不知断了多少人的慧命,实在可惜,无常嘛!短短几十年过去,浪费了实在可惜,而所谓的香华是印度一种化妆的装饰品,用香花把它串一串做帽子呀!做挂在脖子上的花串啦!去印度看什么节庆,都用鲜花串成一串去供养佛,他们用很香的花串成一串,或是用金银财宝结成的饰品,挂在头上作装饰,有的挂在胸前,或是挂在耳朵,挂在手上,全身挂的铿铿锵锵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香华。现今在我们社会经济富裕的地方,已没有用花串成一串戴的叮当响,大多数都是戴金子,耳环、金链子,挂得全身都光亮叮当的,所以耳环,钻石戒指,这都是装饰品,这一大堆装饰品都是属于与香华同样的性质,当时印度环境差经济也不好,所以他不能用这么多的金银财宝等等做香华,都用鲜花,自然的花来做装饰,而香油涂身则是源自印度本来的习惯性,因为印度属于热带气候,天气干热,皮肤要是干燥,就时常用油来涂身滋润,所以有钱人不论男女,都有养成有擦油的习惯,当然,经济不好没钱的,生活三餐都不济了,要怎样去买来擦呢?所以比较有钱的人,每洗一次澡就擦一次油,他们是这样,现在我们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下次再来说香油涂身。祝各位能够身心安乐,吉祥如意!天气比较冷了,大家要注意早晚要多加衣服,不要让你的法体不舒服,就很可惜!所以祝福各位时时吉祥安乐,我们以后有因缘再见!

大愿语录:
“对于佛法仅止于了解,不力行修证,虽然广闻,反成障碍,错失因缘,人生无常,一失难得,警策精进。”

在家居士如何修持(戒篇):之八

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

适度香饰 身心庄严

我们今天又再见面了!我们前次讲到印度的天气比较热!所以当时的印度人当洗完澡后都要涂油,这样皮肤比较不会干燥,但是贫穷的人涂不起,有钱的人才涂得起,由于没有钱的人涂不起,所以佛陀在经济方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等到我们以后讲到律仪时,讲到戒律的律时,就会讲清楚。修行没有经济也是难修行的,在现今的社会,涂油的人,实在比以前的印度还要多,虽然我们不是很炎热,但是涂油的习惯在现代,就是变成化妆,现在化妆比以前还要多。这是因为生活的水准提高,在社会演变的过程中,以后会有愈来愈多的花样产生,这也是难免的,因为人若欲望一多,贪就多,烦恼就多,业就多,所以社会纠纷就多,这是事实。所以无论是香水、香皂、香油等等的化妆品到处一大堆,不像以前的印度是贫穷的国家香水有限。像我们当孩子的时代,当洗衣服的时候,看到妈妈要到溪边洗衣服时,还要去砍树藤,把它打破用其中的黄目子在洗,哪像现在用洗衣粉,而且还指明要用最好的洗衣粉来洗,这就是社会演变的结果,我们不能说是过去可怜,其实过去并不可怜,怎样不可怜呢?人家过去有他们的业力和他们的福报,他们那时候的业力,就是物质较不充足,不过他们精神很充足,现在的人,虽然物质享受,但是却容易患有神经质,每一天都要竞争得很激烈,不禁让人生活得头昏脑胀,可是在过去却不会,只需动劳力,现在的人动头脑,比智商,我说以后的人可能头很大,身体很小,以前头比较小,身体很大、很健壮,以前的杂病,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多,那都是过程。所以现在若要说香水、香皂、香油的问题,这种化妆品到处一大堆,再怎么高级的也有。但是在受八关斋戒的日子,是不可以使用化妆品,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佛陀当时在印度的环境,只制定了一日的八关斋戒而已,他不要你将时间浪费在那里化妆,制戒的动机在于我们身体有了真正需要,也就是有病的时候,这时才可以藉着涂油来治病养身,若是无病,我们就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涂香化妆上面,因为这种不必要的涂香化妆,有时候装饰得太过火,让人看起来似有挑逗性,使人看了,内心产生欲望,虽然我们无心,但是却因我们所作的行为而影响别人,这样也是不好的,所以佛陀说八关斋戒的日子你们不要化妆,化妆是怕具有引诱别人的淫意色彩,让人想入非非就不好,引起别人不安,容易在内心胡思乱想。现在社会化妆是可以的,不是说社会上的人都不能化妆,可以,但是在八关斋戒那一天,最好不要化妆。因为在家弟子有时为了工作或应酬的需要,也是可以化妆的,你不要说,我是个佛教徒,不可化妆,假如我们的丈夫是个董事长、总经理,或是一个在社会上相当有知名度、有名望的人,必须要出外交际应酬,但是你当太太的人,穿得让人觉得很寒酸,也没有稍微化妆一下,让人看了似乎很落魄,并不是这样,佛教徒出门,也是要让人说:“嗯!佛教徒非常的庄严!”让人看了之后,觉得你身心真的都庄严,不要只是心庄严、身却不庄严,或是只有身体庄严,心不庄严这样都不圆满,都不好,要能够心庄严而且身体也庄严,这样最好。所以适当的化妆,对佛教徒而言是被允许的,但是在受八关斋戒的日子,最好不要太浪费在化妆的时间,不要早上要去买菜,只是化妆的时间就花了一个小时,你想想看,一小时的时间过去了是不再回来的!真可惜!所以在受八关斋戒时,禁止香油涂身,是要我们不要把这宝贵的时间浪费掉,集中精神一心一意,清净修六念。律中对于香料的运用也有些指示说明:当时在印度,如有需要时,可将香料涂在佛殿旁,也就是说,假使这个地方湿度很强,涂了香油会让人闻了觉得很庄严。像我们现在,烧一些好的檀香,散布芬芳的气氛在空气当中,虽然我们的鼻根还没学到好坏无分别的境界,其实你鼻子若学到好坏无分别,那么你的嗅觉功能可能就有问题了,好闻不好闻的差别则在于不要沾粘、执着而已。当时在戒律中允许在佛殿里、僧房里,或是住众寮房的地方,有了臭气,可以涂香,亦可燃烧一些好香来将臭气薰除殆尽。假如患有眼睛方面的病症,或是有身体医疗方面的需要,医师在处方开立时,需要用香料,这都是可以允许的,并且可以用香料、香油来涂我们的身体,那是患病时,医生处方需要,这时可以用,并不是很硬性地说通通不可以。戒律也就像法律一样,必须就不同的情形而有轻重不同的权衡,比如说:我们不能喝酒,是怕乱性,但是当你有病时,医生说需要用酒,你来用酒,这并没有犯戒啊!所以这个问题,是重视戒的精神,不要让戒条束缚得不能动,每一项都不可以,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每一个都变成怪人,变成机器人了,出门有听人说:“佛教怎么修到都变怪人?”事实并不是这样。佛法本来就是要来适用于人间的,包括戒律也是一样,这样才符合戒律本来制定的原意,要不然还要什么戒律?这样全部都变成机器人了,所以要了解它的精神所在才可以。

出世法喜乃为最胜

我们再来说“歌舞倡伎”,这是一种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生对于娱乐是不可缺少的,佛教并不是禁止你都不能去娱乐,可以娱乐,因为适当的歌唱与舞蹈,这种是正当的,是可调剂人类生活的品质和增进团结的。正因娱乐有它的好处,而娱乐本身的范围很广,其中的唱歌跳舞也有善与恶的分别,假如你用正当的理念和方式来推广跳舞和唱歌,那么这就很好啊!对于我们人的品质、团结等等方面都会提高,今日的社会环境与以前已经有所不同,大家生活忙碌,所以来提倡正当的娱乐,用正当的娱乐来陶冶身心,这是不可缺少的,不可以没有。但对于娱乐的素质、品质方面,必须要有利益于人的身心,否则对于有害于身心者,我们就应该取缔,像现在每天报纸刊登出来,在娱乐场所引起的种种社会问题,都对人的身心有所损害,这样就不好。简单说,不要为了我们自己要赚钱,利益自己却损害到别人的子子孙孙,损害到别人的身心,这就很不好,是很损道德的。这与佛陀所说业力的因果有相当的关系,业力的轮回、因果的轮回,这都是不能否认掉,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