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鬼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双鬼才-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绍哪里会有准备?见到敌人来袭,袁绍条件反射地翻身上马,开始亡命。只是苦了手下的士兵,在措手不及下,他们扔下手中的野果子,连马都来不及牵,就只身仓皇逃命。
来袭的当然是徐济的埋伏的军队。那迎风飘扬的旗帜上绣着大大的“徐”字。在徐济麾下军队的几次冲击后,袁绍军的部队早溃不成军,所有人都在徒步奔跑逃命。
这变成了一场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屠杀。高大的骑兵、闪亮的马刀、锋锐的长枪……一件件武器震慑烧灼着袁绍军士兵对生命的最后一点渴望。
袁绍一见这面旗帜,马上绝望的如丧考妣,心知自己今日难以幸免,就欲拔剑自刎,不想在徐济的手中受辱。却被身边的逢纪一把抱住,苦苦哀求袁绍不要做傻事,并且召唤来一名对袁绍忠心耿耿的小兵。和袁绍更换衣服,待那小兵穿戴整齐上马后,逢纪便抽出佩剑,照着马股就是狠狠一剑。刺的战马嘶鸣,向前奔去。
而袁绍和逢纪则趁乱随着己方的士兵向外奔逃。幸好在这林木处处的地方,不利箭矢攻击。否则袁绍和逢纪早给射倒了。此刻他们已经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只听见四周喊杀连天。惨烈之极。
才逃出去不多时,就听见身后传来了震天的叫喊声。袁绍知道那是徐济麾下士卒胜利的欢呼声。
袁绍凄惶地看了看身后,再也忍受不了心中的懊恼,大吼一声,口中喷出一口鲜血,在逢纪的呼叫声中,缓缓倒下……
此时,这里只剩下徐济的爽朗笑声和他麾下军队的欢呼声。
公元一九二年六月,在冀州和兖州连遭败绩的袁绍忧郁成疾。又在徐济麾下的高顺大军的连连攻击下无法在兖州立足,最后唯有选择退出兖州,走投无路的袁绍在万般无奈下唯有投靠自己的弟弟袁术而去。
不过没有人会可怜袁绍,因为徐济向天下发出了公告,把袁绍派人刺杀郭嘉,逼迫韩馥与之联手欲对青州不利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写了出来。更把袁绍想要立刘虞为帝的老帐翻出来大说特说。
道理总是站在胜利者的一边,现在的袁绍哪里还有时间和实力去和郭嘉打笔仗呢?所以徐济当然是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了,再加上有文笔极佳者的大肆渲染,一时间,袁绍变得声名狼藉,简直就成了袁氏家族的败家子。谁要是与袁绍联手的话那简直就是和整个中原为敌。至于说到袁绍妄议废立皇帝的事情更是成了袁绍政治生涯上的一大污点。
前一点时间在徐济和刘虞的倡导下,承认汉献帝帝位成为了天下舆论的主流,所以袁绍当年在诸侯会盟时主张使得袁绍遭到了天下人的唾弃。
这件事情发展到最后变成了谁和袁绍联手,谁就变成了天下的公敌。
受这件事情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兖州刺史刘岱,他的实力本来就被波才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完全耗尽,刘岱愤怒异常,却又无处发泄,就在此时,自青州刘氏家族传来了书信,刘岱的老爹刘方病重。
内外交困的刘岱终于屈服,先向朝廷递交了辞呈,并干脆的举荐徐济为兖州刺史。
其实这只不过是个形式,在长安方面还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徐济已经走马上任,成为了新一代的兖州刺史。
与此同时,与袁绍合作的公孙瓒果然如梁习所料想的一般出兵偷袭高顺肃大军,结果被全力监视其动向梁习先一步察觉,一方面佯装不备,向南溃逃,另一方面则先一步通知屯兵渤海的乐进所部军队,令其向范阳郡移动。
乐进原本就声名不显如今更是攻其不备,迅速地攻克了范阳郡,还作出了向右北平进攻的态势。出乎公孙瓒意料的事情是,幽州刺史刘虞对此事居然置之不理。
得到消息的公孙瓒大为光火,立刻回兵范阳郡,岂料此时高顺大军去而复返。并且展现出了恐怖的战斗力,只一战便消灭了公孙瓒两千“白马义从”。公孙瓒不敢恋战。重整人马后向范阳郡进军。希望以骑兵的速度拉开与高顺这支负重量极大的重型部队的距离。
而高顺依照徐济的命令并不追赶,而是按照原定计划赶到安熹屯兵。
而匆忙赶回的公孙瓒遭遇到了在半路上设置埋伏的乐进所部。威震塞外的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本就是残部更是在乐进带来的陈到所部骑兵面前败下阵来,公孙瓒狼狈逃走,倒是袁谭先一步发现事情不对头,在半路上偷偷溜走,取道并州,一路向豫州而来。
乐进所部在打败了公孙瓒后,刘虞如同梁习预料般的一样站出来当和事佬,乐进严守徐济的命令,只要求刘虞交出公孙瓒。其他的事情一概不予计较。
这件事情在幽州内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刘虞的手下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公孙瓒毕竟是幽州的官员,岂可交由徐济处置?再者说公孙瓒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趁此机会收为己用,岂非美事?
另一派则认为收容公孙瓒乃是得罪徐济,乃败亡之道,更何况公孙瓒桀骜不驯,根本就是难以收服。应该趁此机会收拾公孙瓒。
两派各执己见,谁也不能将对方说服。而这正是徐济要的结果,乐进自然也是乐得看笑话。
不过这样却给公孙瓒了喘息的机会。公孙瓒回到了右北平表面上在老老实实等着刘虞的处理,暗中却开始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
而这结果当然也是徐济想要的,幽州眼看就是一场大乱。
邺城刺史府的议事大厅中。
带着一路风尘而来的徐济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疲惫,反倒是精神抖擞。
在徐济来之前。郭嘉已经接到了徐济的亲笔书信,那内容自然是按照梁习的意思写的。郭嘉看时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同时对徐济的关怀备至和信任充满了感激。
故此。两人见面时,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芥蒂。
看着在大厅中济济一堂的冀州官员,徐济意气风发道:“冀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诸君更是蜚声海内外的名士猛将,徐济长恨不能与诸公把臂论交,与公等游,今日情景早在魂梦中萦绕几多回,岂意今日竟美梦成真,某幸何如之!”
众人纷纷向徐济客气。
徐济负手卓然而立道:“自黄巾之乱以来,我大汉德礼失统,天下纷纷扰扰,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乃因汉室衰微,德不在我天子之掌,至令天下诸侯为所欲为,今我徐济不才,欲平天下复河山归于我皇,诸君才德出众,定可助我完此宏愿,还天下一片朗朗!若何?”
众人慨然道:“敢不誓死用命!”
打蛇顺竿爬,郭嘉和徐济之间自是非常的默契,见此场景便道:“主公,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冀州新定,内政外交、千头万绪,不可一日无州之长吏,主公天资纵横,英明神武若可坐领冀州,可谓众望所归。”
郭嘉此言一出,高顺等一众徐济麾下的将领自然齐口称是。
徐济谦虚一番,就要答应。
这时,甄氏家族的代表甄俨却道:“主公统领我冀州自然是理所当然,不过如此一来,兖州、冀州二州的重担就完全落在了主公身上,主公原本就日理万机,实在不易负担过重,所以在下建议冀州刺史一职应该由主公另择人选,这样才可为主公分忧。”
甄俨的这句话登时引起了大厅中众人的议论。
徐济一方的人闻言先是一阵不悦,但是仔细想来,却不得不承认甄俨的话很有道理,毕竟以徐济一人之力统领两州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若是徐济可以找出一个人来代替徐济执行命令,那当然是十分理想。
但郭嘉和徐济闻言同时脸上微微变色。
郭嘉脸色改变的原因是没有想到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甄氏家族居然在这时发表出了自己的意见,这绝对不对劲,不由得看向甄俨,岂料甄俨根本就不看郭嘉。
徐济更是心中警觉,又是这个甄氏家族!
其实甄俨的这个建议相当合理,按照徐济原本的打算就是自领冀州刺史之名,然后再任命一人为冀州别驾,帮他打理冀州事务。
甄俨的提议和徐济的想法本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区别在于徐济是否登上冀州刺史这个位置上。
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上面,冀州刺史乃是一州的最大官职,在行政级别上,和他的兖州刺史乃是同一级的,若是自己任命一人出任冀州刺史的话,那就会出现兖州刺史管辖冀州刺史的笑话,更是与理不合。
而看出了甄俨用心的除了徐济之外的当然还有郭嘉,只是此时徐济当然是不好多说的,毕竟当事人乃是郭嘉,一切都还需郭嘉自己说才是最好的结果。

第二百一十七章 破局

而郭嘉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对甄俨沉声道:甄公子是在开玩笑吗?主公乃是兖州刺史,哪里有资格任命冀州刺史?即便是兖州刺史一职也是由原兖州刺史刘岱举荐而来,没听说刘岱想要让位给谁就给谁的。这番话种称呼甄俨为甄公子,显然是对甄俨不满之极。
甄俨满脸委屈道:郭嘉先生何必着急?我没有别的意思,毕竟为政之道譬如流水在乎畅通,若是主公身兼两州刺史之职,政令如何可以迅速地上传下达?难道冀州和兖州的事务要到兖州的陈留去请教批示吗?这事情说起来只怕也是笑话吧?
郭嘉没想到甄俨居然会与自己针锋相对,冷哼一声道:二公子此言差矣!主公完全可以在每州只设立别驾一职,日常事务交由别驾打理就足够了。不知二公子以为然否?
甄俨闻言一楞,没想到郭嘉会有此招,登时说不出话来。想了半天才道:不管是刺史也好,别驾也好,正如郭嘉先生所言,日常事务有人打理便好,不过正因为如此,别驾这一职位的任命还请主公考虑我冀州本土的旧有官员为宜,毕竟他们比别人更加了解冀州。
徐济心叫戏肉来了,甄氏家族果然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若是自己答应了这个请求,那自己就是回到了一般军阀割据地方的水平上。
什么叫做对冀州事务熟悉?这根本就是要名正言顺的找一个可以任他们摆布的人。
这种事情徐济岂能答应?不过徐济却想知道甄俨口中的这个冀州别驾的人选会是谁。不动声色道:你说的不无道理,依你之见,你认为这个冀州别驾的人选是谁呢?
甄俨看着徐济。不露半点情绪道:其实也不一定要冀州的旧有官员,属下倒是觉得要是有个人不但要对冀州事务熟悉。还要对主公的各种政令熟悉的话,才是最佳人选。毕竟两州均在主公的治下。政令一致才是正道。
徐济淡淡道:哦?若是有如此人物,那倒还真是不错的选择呢。
甄俨笑道:主公说笑了,其实甄俨心中的人选乃是郭嘉先生。
此语一出,郭嘉脸色微变,显然是想到了其中的不妥当处。
不过能看出此点的人并不多,大厅中的人只是觉得这个提议相当不错。只有高顺等人因为听过了梁习的分析,才觉得甄氏家族另有所图。
至于陈到、张郃这些随着郭嘉出生入死的人只觉得甄俨的提议很有道理。至于其他冀州的世家大族以辛氏家族和荀氏家族为首则纷纷表示同意,毕竟郭嘉乃是徐济眼中的红人,而甄氏家族又和郭嘉走得那么近。也许甄俨说的话代表了郭嘉的真实想法也说不定。更何况他们一向就以甄氏家族马首是瞻。何况他们的下一代子弟已经有两位在徐济麾下效力了,即便是荀彧也是迟早要出仕的,这一次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更有不少人认为郭嘉现在的行为不过是以退为进罢了。
而此时同样在列的田丰和沮授也保持了沉默,他们虽然留了下来,但显然还是举棋不定,明显是想要看看徐济到底是不是自己要投靠的明主。也许现在徐济面临的难题就是上天给自己观察徐济,决定何去何从的大好机会。
但徐济哪里知道这些?他只是心中冷笑,心中暗道:果然甄氏家族想要在郭嘉身上下手,不过。以郭嘉的智能会上当吗?
果然,郭嘉对徐济沉声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郭嘉所长乃是两军阵前出谋划策,而非是治理州郡事务。还请主公三思。
郭嘉此言一出,不少人大感错愕,这才看出郭嘉是真的不想担任冀州别驾这一职务。
徐济当然知道这是郭嘉在向众人表明自己的立场。故作神秘道:这事情我早有打算,到明天时我便告诉大家答案。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又不好刨根问底,只好岔开话题。又和徐济不痛不痒的说了些话后,便纷纷散了。
郭嘉见大厅中无人,才要对徐济说话,后者却笑着摸着自己的肚皮道:奉孝,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等我们吃完午饭后再说好吗?
郭嘉点头,徐济起身要郭嘉坐下,自己先去换套衣服。
待徐济走进自己的房间后,早有一人恭候徐济多时了,这人赫然便是黄濬。
徐济见到黄濬也不客气,直奔主题地开口问道:我要你调查的事情有什么眉目吗?
黄濬先是沉吟了一下道:主公,属下有一句要说,无论如何,郭嘉先生对主公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的。
徐济笑骂道:你在想什么?我何时说奉孝有问题了?有问题的是甄氏家族,他们明显要利用奉孝,奉孝虽然察觉到事情不对头,但似乎有些难言之隐不愿直言,但我们却不能听之任之。
黄濬闻言点头道:主公说得对,其实这也是属下的担心,邺城早就有传言说郭嘉先生和张夫人关系暧昧。否则张夫人不会在袁绍势力强盛时投向主公的。
徐济冷哼一声道:张夫人选择与我合作乃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和奉孝何干?对了,他们为何不传奉孝与甄宓之间有问题呢?
黄濬笑道:这事情说了也没有人信,因为甄宓被刘良法眼亲定为乃是皇后命的人,奉孝先生若是和甄宓传出绯闻那郭嘉先生岂非成了皇帝?哪里会有人信呢?何况这样一来岂不是打了主公的脸?
徐济闻言冷冷一笑道:这个以后再说,那个传言是怎么回事?
黄濬看着徐济森冷的样子,心中颇有些畏惧。但仍旧是立刻回答道:是,回禀主公。便是袁绍攻城为先生挫败那日,郭嘉先生便为张夫人请去。幽影监视得知当夜郭嘉先生喝得大醉,张夫人当夜,也是在郭嘉先生的房中。
徐济闻言,呼吸一下子沉重混浊起来,紧张道:那张夫人何时从奉孝房中出来的?
黄濬知道徐济想要问什么,神色一黯道:是第二日清晨,幽影回禀说张夫人是衣冠不整的出来了,而且脸色阴沉看似心事颇重。旋即小心翼翼地问徐济道:主公是怀疑郭先生与那个张夫人做出什么苟且之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