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 作者:吴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日 作者:吴强-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说把送给人家的要先做,还不能做得比他的差。我要就不做,凭心也不能给他做得好,给他朋友的做得坏!”

  阿菊手里的麻线又抽响起来,不知怎么,她突然抽得更快更有劲,用一种劳动者朴实的自豪的神态,露着一排洁白的米牙,望着黎青微笑着。不知怎么的,抽麻线的声音,在黎青的耳朵里,觉得好听起来,象什么虫子“嘘嘘唏唏”地鸣叫似的,又仿佛是合唱队女低音的尾声。

  有人急迫地敲门,一听手心拍在门板上软松松的声音,就知道是俞茜。阿菊开了门,黎青生气似地迎头问道:

  “什么事情这样急?吓得我心跳!”

  兴冲冲的俞茜,歉然地笑着。

  “护士应当是一个细心、耐性的人,只要她有一点粗心、急躁,她就违背职业对她的要求。”黎青象是大姊对于妹妹那样亲切,又象老师对于她的学生那样严肃地说。

  “炮弹片找到了!”俞茜咕噜着说。

  “这个东西找到找不到不重要,你把它忘掉放在什么地方,总是粗心大意的表现。”

  黎青觉得俞茜是个淳朴的热情的青年,今年才十七岁,很聪明,谁的眉毛一动,她便知道是什么意思。会做事情,很尽职。可是伤病员对她有意见,说她有偏心:对立过功的,战斗英雄,她就和气,殷勤,对没有立功的,她就冷淡;对干部比战士好;对高级干部又比中、下级干部好;有点儿不平等。前些日子阿菊还没有来,还有人说她对杨军有同志以外的感情。特别是做事粗心,使伤病员不安,曾经分错过一次药,幸亏两种药都没有毒性,没有发生恶果。和阿菊一比,俞茜的弱点就更加明显。但是,黎青还是喜欢她,觉得她还年轻,过去没有受过认真的教育和锻炼,便趁着这个时候说了她几句。

  可是,俞茜却不在乎似的,歪着小脸说:

  “我放在药橱抽屉里的,那天性子一急,就没有想得起来。”

  杨军起了进来,形色很匆忙。

  “信给我吧!”他对黎青说。

  黎青把桌上的信交给杨军,和悦地关照说:

  “麻烦你,最好你能自己交给他,有些人喜欢看人家的私信。”紧接着,她又笑着转口说:

  “我的信上也没有什么,不怕人家看。”

  “不怕?你上次写给军长的信,怎么不给我看?”俞茜吊着眉头,手指头点着黎青的酒窝子调皮地说。

  “你还小!”黎青抓住俞茜的手,捏捏俞茜的小鼻子说。

  “你当我不懂?小说上写的那些信,才有味哩!”俞茜毫无约束地大笑起来,她的笑声象一群鸭子过河似的,“呷呷”“呀呀”断断续续的。

  杨军没有再向俞茜讨回炮弹片,可是看到俞茜总是有点不舒坦,便转过身子要走。

  俞茜从床上跳下来,伸长着手,大声地说:

  “给你纪念品!战斗英雄!”

  炮弹片还在那个香烟盒子里,外面包上了原来没有的一层浅蓝色的布,真象是里面包着什么珍贵的纪念品似的。

  阿菊拿过来解开一看,是齿爪狰狞的一片长长的铁块。她呆楞住了,仿佛在哪里看见过似的。她把披到脸上的头发向后一甩,想起了这个东西的形状,正象杨军背上的那个懒蚕样的伤疤。

  “就是它?钻到这个地方?我的妈妈!”阿菊指着杨军的肩背,尖声地惊叫道。

  杨军见到他的“纪念品”,被俞茜当作珍贵的东西,包上了一层布,便觉得那天对待俞茜的脸色是不应该的了,而且在全病房里她对他的看护是最尽职的。于是道歉地笑着说:

  “俞同志!对你不起,我那天态度不好!我明天走了,谢谢你四五个月的照护。”

  到了杨军面前,她就失去了抗拒的能力,仿佛杨军有一种魔力迷惑了她,或者有一种法宝降服了她,她竟然承认下自己的缺点,悔过似地说:

  “是我粗心,是我不好,我对你的看护工作做得不好,你要原谅我!”

  好象孩子一样,小眼睛出神地看着杨军的发光的脸,象犯了过失期待饶恕似的。

  “还是我不对!”

  杨军说了以后,从阿菊手里拿过小布包来,塞进营长黄弼送给他的小皮包,皮包揣得饱饱的,里面尽是同志们托他带到前方去的信件。

  杨军走出去以后,黎青问俞茜道:

  “我说你粗心,你不承认,为什么对杨军当面检讨呢?”

  俞茜毫不思索地象朗诵诗歌似地说:

  “人家是英雄嘛!人家跟敌人拚刺刀!人家爬上一丈八尺高的城墙,冲锋杀敌!人家冰天雪地,游过一道大河,活捉鬼子兵!人家,人家比武松打虎还要勇敢,人家,……你呢?我呢?”

  她的眼睛直望着黑漆漆的屋梁,嘴里还在不停地说:“人家!你呢?我呢?……”她科是沉入在迷峦英雄的美妙的梦海里了。俞茜的眼角上流下了泪水,流到红红的腮上,流到白白的颈项里,泪痕象滴下来的蜡烛油似的,发着光亮。

  这使黎青非常吃惊,感到从来没有过的那样过分的吃惊。

  阿菊看到俞茜落泪,手里的麻线“嗤咝”的响声停顿了许久、许久。

  屋子里沉静了好一会儿。

  心情惶惑的阿菊走到俞茜身边,劝慰着说:

  “俞同志!他这个人的脾气不好,对我也常常这样。你别难过!”

  逾茜还是躺在黎青的身旁,望着屋梁出神。

  黎青笑笑,向阿菊摆摆手,手势的意思是:

  “你弄错了!她不是怨恨杨军的!”

  雄鸡叫过头遍,天不早了。

  黎青又写了一封给姚月琴的信。

  阿菊的鞋子赶成了,把八只小老虎在桌上排成一队,得意地欣赏了一番,仿佛母亲端相她的娃娃似的,她开心地笑了一笑。然后把鞋子和黎青给姚月琴的信一齐放到针线盒里,回到她的干娘家里去。

  夜风轻轻地拂着她的黑发,送给她一阵凉爽舒适的快感。四三

  这天正吃午饭的时候,杨军得到通知,伤愈归队人员明天早晨出发到前方去。杨军饭碗一放,便去告诉阿菊,叫她把鞋子赶做起来。

  “真的?明天就走!”阿菊急忙问道。

  “这还能跟你开玩笑?”杨军说了一句,便匆忙地跑出去。

  “这样急促!”阿菊皱皱眉头说。

  杨军高兴极了,他日盼夜盼的一天终于来到。他跑到留守处领受了带队出发的任务,拿了行政上和党组织的介绍信,接着又跑到黎青那里、黄弼那里、病房里陈连、梅福如他们那里,告诉他们他明天准定走,有信赶快写好交给他带去。他从病房出来,迎头碰到俞茜。

  “什么事?急急匆匆的?”俞茜问道。

  “明天要走了!”杨军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回答说。

  俞茜沉楞一下,手在衣袋里探探,紧接着便追赶着喊道:

  “杨同志!杨班长!”

  杨军站定下来,回头望着俞茜。俞茜赶到他的面前,摸出一个花布面的小笔记本来,笑着急促地说:

  “请你给我写几句话,签个名。”

  这件事情,杨军没有做过。他感到很困难,一时想不出怎么写,写几句什么话。俞茜把没有用过的簇新的小本子打开,指着封面里的头一页,抓住杨军的手,恳求地说:

  “就写在这里!随你写什么。”

  杨军觉得很难推却,嘴里说“我不会写,写不好?”手却又不自禁地摸在胸口的钢笔上。在俞茜的催促、恳求和迫切期待的眼光下面,他为难了一阵,终于蹲下身子,在本子上写了“胜利”两个字,停下笔来。

  “只写两个字呀?”俞茜撅着嘴唇哼声地说。

  杨军自认只写两个字确是太少。可又真的想不出别的字句来写,便在“胜利”下面又写上两个“胜利”,并且在三个“胜利”后面都加上大大的惊叹号,看看俞茜,俞茜还是不满意,他擦迭额角上焦急的汗珠,皱起眉头想了一想,又写上“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两排大字和大大的惊叹号,把本子还给俞茜。

  “写上你自己的名字!”俞茜拉住他命令似地说。

  他只得在纸角上又写上“杨军”两个字。

  字很大,笔划很有力,俞茜认为象是英雄写的,连声地笑着说:

  “谢谢!谢谢!”

  在走向归队人员住处的路上,杨军匆忙的脚步渐渐地变慢起来,俞茜要他签名纪念的事,惹起了他的什么心思。仿佛发生了强烈的感触似的,胸口有些震荡,皱着眉,低着头。

  到归队人员的住处布置了出发的准备工作以后,他走到村头上一家卖杂货的小店里。他想定要买点东西留给阿菊。

  他在小店的货架子上瞧来看去,觉得没有合适的东西。店里的货物很少,大部分是香烟、黄烟、火柴、火刀、火石、红绿纸等等,他想去赶集,太阳已经斜上西南,大集、小集都散了。他走出了小店,在店门口站了一阵,重又回到店里。店主人问道:

  “同志!想买点什么?”

  杨军摇摇头,但却仍旧站在小柜台边,睁大眼睛在货架子上搜寻着。

  “罐子里有麦芽糖,新做的!”店主人拿出一罐糖来,接着说:

  “不买没事,吃点尝尝!”

  店主人敲了一块麦芽糖放在他的面前。杨军说声“谢谢”,推开了糖。过了一会,他终于选一毛巾和肥皂,每样买了一联。

  回到余老大娘屋里,阿菊不在。他把东西刚刚放下,忽听门口摇皮鼓的声音,走出来一看,一个货郎担子正向门走来,走到门口,担子放了下来,仿佛知道他要买点什么似的。好几个大嫂、大姐、大姑娘听到货郎鼓的声音,慌忙地跑来团团地围着货郎担子,这个要买这样,那个要买那样。杨军好奇地走近前去,站在她们后面,伸着头,瞧着但子的小玻璃橱里花花绿绿的货色。

  “杨班长!给你女将买一点!”一位大嫂回过头来,笑着说。

  杨军笑笑,眼睛还在注意地瞧着那些货色和大嫂、大姐们买的是些什么东西。

  大嫂、大姐们买好东西走了,货郎担子正要上肩,杨军说:

  “我买个小镜子。”

  货郎打开担子的玻璃盖,他拣了个绿边的鸭蛋形的小镜子。在几种梳子里,拣选了一阵,又拿了个看来结实经用,但是样子蠢笨的枣木梳。

  “买给女同志用的,这个样子好看。”货郎指着有色彩的化学梳子。

  于是,他改买了一把大红的化学梳子。

  天黑以后,杨军身上带着这两件东西去找阿菊,阿菊正在黎青屋子里给他赶做鞋子,他觉得梳子、镜子不便拿出来,当俞茜把炮弹片给他以后,他便到病房里去跟同志们告别。

  病房里围着一大团人在梅福如的床边,正在谈着关于杨军的事情。

  一个伤员把手掌托着腮,膀肘垫在枕头上,笑嘻嘻地问梅福如道:

  “那天杨军夫妻在老大娘家洞房花烛的事,你是怎么办的?老大娘怎会一下子就答应借屋借铺的呢?”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许多天了,梅福如一直没有公开,他怕引起一些闲言闲语使杨军不快活。现在杨军要走了,有些同志又问起这件事情的骨骨节节,梅福如觉得说说也无大关系,便有板有眼地说:

  “说来也很简单。为人办事说话,首先要知心摸底。余老大娘你们都见过的,是个面和心善的人。我到她家拉过两回呱,晓得她孤苦伶仃,夫死儿亡,跟她说了十言八语,就提出把阿菊认给她做干女儿,一听之下她真是喜得眉笑颜开。……阿菊是个白蛇精转世的伶俐人,你想,她还会不愿意?杨军,跟他办这件事,只好牵马过桥,给我一说一哄,也就过桥上路了。……嘿!同志哥,人生在世,就要多做几件好事,我这个人,头一倒就呼呼大睡,什么缘故?我尽做好事,心在当中。”

  梅福如那种豪爽、侠义的气概,充满着良心自慰的得意的神情,使得每个人不但觉得好笑,而且不能不衷心地钦佩他。

  杨军走了进来,灯光给一堆人遮住了,屋子里黑洞洞的,大家没有看到他。

  杨军坐到二排长陈连面前,问他还有什么话交代。陈连净剩了一些硬骨头的手,牢牢地抓住杨军的手腕,颤抖了几下,吃力地咳嗽一声,眨着有神无力的眼睛说:

  “我这条腿没有用了!我还想打仗。我只有一句话,你告诉连长、指导员,我是个共产党员,我还要战斗。”

  话很简单,杨军却深深地受到感动。紧紧地抱住他的排长,胸口猛烈地弹动着。

  “别的我都会忘掉,对蒋介石,对七十四师的仇恨,我不会忘掉!永远的!一辈子!”

  陈连的眼里迸出仇恨的火花,在黑黑的屋子里闪灼着它的光辉。

  同志们见杨军前来告别,便回到自己的铺上去,他们想到自己还不能跟杨军一齐走,已经一个大战役没有参加得上,再一个战役,又是不能参加,心里便涌起恼恨和痛苦的波浪来。

  杨军和许多同志握了手,每一只手都传递给他一种强烈的战友的感情,它们汇成一种热流,和着他的血液,在周身激动起来。

  他坐到梅福如的身边。

  梅福如用他那欣长有力的臂膀,象箍桶的铁环一样,紧紧地搂抱着杨军。

  “你有什么话在信上没有写的,我再替你口传一下!”杨军紧握着梅福如的手说。

  “小兄弟!我那个不要脸的妈妈,在我十三岁的时候,给蒋介石军队一个军官拐跑,我的老子,给他们两个用毒酒活活地害死!你们不是看到我很快活吗?是的!我快活!我是在共产党的队伍里才这样快活的!悲酸苦痛埋在我的心底下!我一只脚没有了,你要看见刘团长,能跟军长说一句更好,我希望能跟我装一只假脚,我在上海看到大马路上有得卖的,天津也有。怕就怕办不到。我想装上这只脚,还是跟敌人干!我不打六○炮、掷弹筒了。听说缴了榴弹炮,我去开榴弹炮,我发誓要百发百中,把敌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