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 作者:吴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日 作者:吴强-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兄!这可不行啦!带着病到前方来呀!”梁波坐到龙泽的身边,又重新拉着龙泽干瘦的手说。

  “没有问题!趁大家都在这里,你谈谈吧!军事上怎样计划的?要什么,尽管说!别看我是个病鬼!拚命也得拚啦!”

  龙泽摇着梁波的手,兴奋地说。

  梁波站立起来,象在一个严肃的会议上做形势报告似的,把敌我的情况、作战的意义、胜利的条件和困难等等作了简要的说明,最后,声音特别响亮地说:

  “大队人马今天夜里到,说不定明天早晨就干上!什么计划?把李仙洲这五、六万人先吃掉!向你们要什么?要伕子,要担架,要粮草!支前司令部没通知你们?你们这个地区,包我们一个军的民伕、担架、粮草的全部供应。”

  “那就得赶快!”一个县长站起身来说。

  “好吧!你们就走!一分钟也不要耽误!组织一切力量,用一切办法,集中粮食、民伕!”龙泽果断地说。

  “没有面,就搞小米、高粱,再没有,就搞山芋干子,只要能吃就行!先作半个月打算吧!”梁波以急迫的声音,接着龙泽的话说。

  “懂得吗?这一仗,关系全局、全山东!特别是关系到我们这一地区的党同人民群众的生死!主力部队是从陇海铁路南边到山东来,替我们消灭敌人的!”龙泽又一次抖索着身子,艰难地站立起来,两只眼睛发着炯炯的亮光,严肃地对他的下属们说。每一个字音都显出沉重的力量。

  地方干部们象一阵风一样,涌了出去。

  “保证你们不饿肚子!放心!”龙泽坐下来对梁波说。

  “你安静一些,休息,休息!”梁波劝慰着说。

  “明天就动手吗?”

  “就看队伍到齐到不齐,这一回,吃到嘴,就是个大鱼!可不象我们从前打游击,不是拍个苍蝇、蚊子,就是吃个小虾虾!”梁波指划着说。

  站在一旁的华静,一面看着文件,一面用心听着他们的谈话。她的脸色,跟随着谈话的内容和气氛发生着变化:紧张、沉重、愉快、兴奋。……

  “有了孩子吗?”梁波问道。

  “有一个,去年生的。”龙泽微笑着说。

  华静轻轻地走了出去,在门口,她听到龙泽问梁波道:

  “还是光杆子?老顽固!我们这里也有一个顽固派!”说着,龙泽“嘻嘻嘻嘻”地笑起来,笑声象小黄雀鸣叫似的那样尖细。他并且竖起一个食指,指着门外,仿佛他知道刚刚出去的华静还站在帘子外面,故意说给她听似的。

  “现在打仗,不谈这个!”梁波微笑着说。

  “是'战后论'者?不希望我做些什么?”

  “希望你做三件事,第一,把民伕、粮食搞好!第二,保重身体!第三,今年再生一个娃娃!”

  两个人谈笑了一阵。梁波心里有事,焦虑着黄达和洪锋他们的工作,说走,便站起身来,辞别了龙泽。

  在他到了村口,正要上马,华静追跑上来,递给他一个分量沉重的布袋,笑着说:

  “几斤面粉,龙书记送你的!”

  “请你跟我说一声'谢谢他'!”梁波扬扬手说。把面粉袋交给了冯德桂。

  “不送你!上马吧!”华静笑着说。

  梁波跳上马,回头望望,华静在寒风里向他扬着银灰色的围巾。

  “小华!有空到我们那里来,再跟你'谈谈战争'!”

  梁波哈哈地笑着说了两句,便坐上马背,待他两脚踏稳脚镫,马儿走了几步又回头望望的时候,华静的脸突然发起热来,仿佛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刺激,扭过头,飞快地跑回到村子里去。一九

  时间的迫促,任务的紧急,逼使侦察营长洪锋不能不替自己出下这样的难题,大白天到敌军据点去捉俘虏,而且不能不把这个难题在天黑以前圆满地回答出来。

  洪锋带领一个排的侦察兵,全部按照当地居民的装束,把短枪揣在怀里,机枪捆藏在一束高粱秸子里,挑在肩上,在下午两点钟光景,分成六个组,先后到达距离敌军据点吐丝口四里路远的崔家洼。向居民调查以后,洪锋决定派六个人,扮作向敌人据点送树材的居民,去执行捕捉敌军哨兵的战斗任务。因为居民反映说:敌军限定崔家洼在这天下午四点钟以前,要把五棵树干送到吐丝口,不按时送到,明天早晨就要烧毁崔家洼全村的房屋。

  洪锋决定由排长宋杰担任战斗组长,另外配上五个战士,抬着两棵树干,向吐丝口西门口行动。

  吐丝口镇上驻扎着国民党匪军新编第三十六师师部和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他们是昨天下午三点钟到达的,正在日夜地赶筑防御工事。

  惨白的阳光,斜照着吐丝口的石圩墙上。圩墙的石缝里,不断地挤出一条一条水柱,眼泪一样地往下流滴。圩门楼上的冰冻,也在融解,冰铃铛不住地跌落下来。

  圩墙上和门楼上,有一些士兵和被逮捕来的居民,在被强迫着搬石弄土,构筑碉堡。

  圩门口的两个哨兵,在太阳地里,手里端着上了刺刀的美式步枪,来回踱着,嘴角上叼着香烟。

  抬着一棵树干先头出发的两个战士,前头的叫田通,后头的叫上官朋。他们一面走着,一面哼着“杭唷杭唷”的调子。肩上的重担,使他们感到肩骨和肌肉和疼痛。

  “谁出的主意?罚我们苦工!”田通气恼地说。

  “叫你不说话,你又说话!装哑巴还好说话?”上官朋责备着说。他们走了一阵,歇了下来,坐在树干上。

  “会说话的人装哑巴,比抬树材还要难过!”田通摸摸嘴巴,咕哝着说。

  “谁叫你是广东人说广东话的?”

  “当了广东人就该把舌头割掉?”

  “割了一个钟头再给你安上!喂!到圩子门口,可不能再开口啦!”

  “那可难说!要真的割掉舌头倒好办!”

  “说话出毛病,你要负责!营长再三交代过的!你自己也作了保证。”

  田通把手一挥,嘴里“哇哇叭叭”地叫着,扁担又上了肩。

  “对!就是这个样子!”上官朋哈哈地笑着说。

  “怎么也要学好几句山东话!”田通走着,忿忿地说。

  “不说,不说,又说了!”

  “这是最后一句!”

  “还说!快到了!”

  田通再也不说话了。没法子,只好大声地哼着“杭!”“杭!”真不痛快!就连哼着这个声音,也要比别人少一个字音!

  两个人抬着柳树干,渐渐地接近了吐丝口的圩门口。

  “你们要当心,路上有人来!”

  在圩门楼上,一个拿着望远镜的军官,向圩门口的哨兵,用呛哑的鸭子喉咙喊叫着。两个哨兵立刻振作起来,把大檐帽子朝脑后移移,抱紧手里的枪,两只眼睛直瞪着正前方的大路上。

  那个三角形面孔的士兵,赶忙捏熄了香烟,把剩下的半截烟,夹到耳朵后面。拉下步枪机柄看看,子弹早已躺在枪膛里。个子矮小消瘦、脸形却很阔大的一个,模仿三角脸的动作,也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是一种习惯,他们并没有过分的紧张、恐惧。白天难道还会出什么鬼?他们看到,走来的是两个老百姓,抬着什么笨重的东西。

  “不是抬的死人,就是送树材来的!”矮个子轻松地说。

  “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大意!共产党的民兵,什么花样都想得出来!”三角脸警告着说。

  “脚赶脚,不还是有人送树材、送烧草来的?你就是太小心!”

  “小心一点好!”

  果然,是送树材来的。两个人抬着一棵不大不小的柳树干,肩膀上的扁担给压得快要折断了,再望望后面,还有四个人抬着一棵更粗大的,向面前走来。

  “我说是吧!送树材的!拥护国军的人还是有!”矮个子自鸣得意地说。

  “不派枪杆子去硬要,他们会给你送来呀?什么都是假的!

  只有枪杆子是真的!”三角脸晃晃手里的枪,神气地说。

  两个身穿狗皮袄、脚穿翘鼻子老布鞋、头戴狗皮帽、腰里扎着黑腰带的人,咬着牙齿,痛苦地抬着树材走到面前。他们知道,来来往往的人都要受检查,便把树材放了下来。田通把又黑又破的毛巾,不住地在脸上、在脖子里擦着汗,嘴里呼呼地喷着热气。

  “抬到门楼上去!这样一棵树有多重?累得那个样子!”矮个子挥着上了刺刀的美国步枪说。

  两个人一句话没有说,把扁担又拾上肩,朝圩门里面走去。

  “站住!”三角脸突然喝令道。

  抬树材的停下脚步,扁担卸下肩来。走在后头的上官朋向前头的田通轻声到那两个士兵听不到的程度说:

  “注意!花样来啦!”

  “你望着前面,让我去盘盘他们!”三角脸对矮个子说。

  他快步地走到两个人跟前,向田通问道:

  “是本地人?”

  田通木然地望着他,擦着汗。

  “问你话的!”他用刺刀指着田通大声问道。

  “老总!他是哑巴!”上官朋用学得蛮象的山东腔笑着说。“哑巴?把衣服解开我看看!”三角脸露出凶相大声地说。

  圩门楼上的军官和一些士兵,向下面看望着。

  上官朋自动地解开衣服。

  “脱下来!”

  上官朋脱下了狗皮袄放到树材上,接着又脱下破棉褡子。在冷风里面,他的身子连冻带装地打着战抖。三角脸在他的身前、身后、身上、身下仔仔细细地摸了一遍。接着又拿下狗皮帽子,里里外外地看了一看。他把帽子抓成一团,用力地掷到上官朋的手里。这个查完,又查哑巴。在哑巴脱衣服的时候,上官朋把脱下来的衣服往身上穿。

  “没叫你穿!”三角脸竖起眉毛叫道。

  “老总!天冷!”上官朋苦着脸,抖着身子说。

  “冻不死!”

  三角脸骂了一句以后,更仔细地在哑巴的周身上下摸了又摸,连各个大小衣袋都掏遍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发现。后来,他又回过手来,在放在树材上的狗皮袄和破棉褡的袋子里掏摸一番。结果,拿出一个小纸包,拆开一看,是黄烟末子。他放到鼻子边闻了一闻,气愤地摔到地上去。

  “你真是哑巴?喂!这个,你怕不怕?”三角脸挥着刺刀,狡诈地问道。

  哑巴呆呆地望着三角脸,一声不响。他是多么想说话啊!他真想把三角脸手里的美国步枪夺取过来,大喊一声:“老子不怕!”上官朋的心,“啪啪”地跳着,他惧怕哑巴田通忍耐不住,在后面的人还没有到来的时候,露出了马脚。

  “是哑巴!”上官朋不慌不忙地说。

  狡猾的三角脸,好象已经认定哑巴是解放军的战士或民兵伪装似的,一股劲要想法子让哑巴说出话来,他用力地在哑巴的臂膀上打了一拳。

  哑巴真的有些忍耐不住,他觉得受了侮辱,恼火的脸孔胀得通红。他紧紧地勒着拳头,嘴里“哇哇叭叭”地大叫着。这个局面,使上官朋的心情十分紧张,不住地朝哑巴摇着手,同时带着笑容连忙对三角脸说:

  “老总!十个哑巴九个性子急!”

  哑巴这么大怒大叫一下,倒把情势改变过来了,三角脸竟然解除了怀疑。但是一无所获的检查,使他很不甘心。要么,这两个人是伪装的民兵、游击队,或者是解放军的侦察兵,被他发现出来,可以受赏得奖。要么,能够从这两个人的身上,得到一点钱财,也使他两个钟头的值班,不是白白过去。现在的结果,是两个一无所有的送树材来的老百姓!他非常失望,对于他,失望从来就是恼怒的根由。他把刺刀狠狠地对着哑巴指过去,从他的鼠眼里射出来的邪光判断,他对这两个人,特别是哑巴,有着强烈的不知从何而来的憎恨。

  这时候的哑巴田通,倒也打定了主意:“由你吧!再过几分钟,就该老子用刺刀指着你了!”这个预见的结果,使田通心里平静下来,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美国步枪是笨重的家伙,可是刺刀的确是锋利的,发着闪闪的亮光。田通,没有害怕三角脸的刺刀;相反的,他爱上了它,他下了决心要把它变成自己所有的武器。

  “抬走!”三角脸张动着薄嘴皮命令着。

  上官朋和田通,真是受了苦役,三角脸对他们折磨了足足有二十分钟。圩门口的冷风,在这二十分钟里,也有意地帮助了三角脸,把他们的全身吹得冰冷。他们在三角脸回到哨位上去以后,才穿上脱下的狗皮袄、棉褡子。

  “扎得紧些!要准备动作!”上官朋扎着腰带,低声地说。

  田通象马戏班里打武术的人一样,尽量地紧缩肚腹,把腰带紧扎到狗皮袄里面。

  使他们焦急的是排长宋杰他们四个人,走的非常缓慢,走走歇歇,歇歇走走,现在,四个人还歇在距离圩门口一百多米的大路上,上官朋和田通远远地望见他们有人还在吸烟。

  “真是惬意!不慌不忙的!”田通在上官朋背后咕哝着。

  “你没有看到,圩门楼上有一大堆鬼东西!”上官朋低着头说。他没事找事做地摸弄着捆在树干上的绳子。

  田通会意地走到树干的一端,把打得很牢的绳结解开,解开又扣结起来,消磨着讨厌的时间。

  圩门楼上的军官,不住地用望远镜向坐在路上的四个人望着,他的身边站着四个背驳壳枪的兵士,指手划脚地说着什么。排长宋杰决定稍待一些时候,再接近圩门口的哨兵,他认为这时候就接近敌人,开始动作,是不利的。

  现在,正是三处人都在焦急的时候,上官朋和田通最为焦急,他们已经置身在敌人的岗哨后面,而且手无寸铁,很可能被敌人拉去筑碉堡。真的那样,可糟透了;尤其是田通,只要还在敌人的势力范围以内,他就得痛苦地坚持做哑巴,这简直是他最难忍受的刑罚,他甚至悔恨他当时勇敢地承担了扮演这个困难的角色。宋杰他们四个人也很焦急,虽然一切都已准备妥当。捉到圩门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