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种地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村里种地去-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文一听,心想,这话怎么听着,以往你看风水都没用全力啊,不过也不好打断,继续虚心凝听。
李老师又说道:“公社是村里大的阳宅,初升阳光第一屡照『射』的地方,而这地基却是一个阴宅,回过去百年,这里是一块坟地。”
“坟地。”方文忽然觉得身体有些发冷,虽说村里人都是土葬,坟地到处可见,可真要说到挖坟,不恐怖那是假的。
“你小子,害怕什么,别说这里是坟地,就连你们村里的小学,镇上的初中,都是修建坟地上面的。”李老师风清云淡的说道。
“学校都修坟地上的?”方文冷汗都下来了,村小学,镇初中,他可是里面读了九年的书啊。
李老师又说道:“公社,镇『政府』用阳宅,学校用阴宅,这以往是不成文的规矩,而且选的坟地越好,学校修建上面就越容易出人才。”
方文忽然想起,当年读初中,学校扩建『操』场,就挖出了古代的棺材和墓碑,虽然后很快被清理走了,但是见过的学生还是很多。
每个学校都有鬼怪的传说,也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见过鬼,难道是因为老学校下面是坟地的原因?方文有些『毛』骨悚然!
“你小子,世间本就没有鬼怪,鬼怪都是人们因为恐惧想象出来的。”李老师镇定的说道,这话完全不像是一个风水师说的,反到像是一个科学论者。
方文实不想继续这个坟地的话题,转移话题道:“李老师,那你为什么给黄老板选这个坟地修房子呢。”靠了,怎么又说到坟地上了。
李老师一笑,“这是一个风水格局,黄老板圈了五座山,而这个坟地就是风水地气聚会的地方,这就好比山是手指,地基这里是手腕,手腕上面修建房屋,用来震住五座山的气,建造一个潜龙阴宅格局。”
“潜龙阴宅格局?”方文不解。
李老师神秘的一笑,“学校修坟地上,也是用的潜龙风水格局,用来培养后辈人才,而这里,如果没有旁边的公社阳宅,自然是黄老板的公司或是后人受益了,但因为有公社,这风水格局九成会分散给附近的村民受用。”
方文愕然,“李老师,这样是不是太不厚道了,你老可是收了黄老板的勘察费用啊。”
“你懂什么,黄老板独占一分,已经占了大便宜了,多占一分都是折寿,你以为这靠进公社的五座山风水是一个人能享用的吗,还有,还是不说为好。”李老师显然还有什么隐秘没说。
方文虽然好奇,不过现不是没拜师傅吗,也不好多问,两人的话题也到此为止。
大概半个小时后,李老师用生石灰撒地上,勾画出了地基的线路,大伙顿时忙活了起来。
李老师又中间选了一个地方,没一会老农们就抬了三个大条石过来,打进地里,又上面砌了三个红砖,成品字形状。
这时李老师招呼方文摆出了香案,杨支书抓来一只大公鸡,这是用来祭祀了。
到了午时,方文自然跟着大吃大喝了一顿,这钱是黄老板出的,不吃白不吃,风水一看完,也就没方文什么事了,正打算要走,杨支书又拉着他问了问修鱼庄的事,还隐晦的说,如果现修建鱼庄能占黄老板的便宜。
这拉十车砖头是拉,拉十二车砖头也没什么嘛!
方文听着大汗,心理也大概明白了杨支书的意思,想了想说道:“杨支书,您看,这鱼庄修好了我也忙不过来,要不,咱们一起搞怎么样。”
杨支书推脱了一会,这才勉为其难的说道:“一起搞也好,就算亏了也是两人一起分担,正好,你师傅也,下午就叫你师傅给你好好看看地基,咱们两边一起修建。”
方文心情复杂的答应下来,这它娘的算不是算间接贪污了?
:都市分类书榜第九名,前十二名能显示分类页面上,麻烦大伙多扔几张推荐票,俺这书后一个星期挂书榜了,别给爆了下去,当然,要是能冲到都市分类前几名,俺截取个图片留个纪念就好了。



、第四十三章 中心医院

下午李老师公路边上给他选中了一个地基,说是什么招财的格局,而且巧合了,这地刚好是方文二叔家的,里面种植着牛皮菜,喂猪用的,是块旱地。
地一选好,方文和二叔一说,二叔满口答应下来,下午就会把牛皮菜给收割了,方文本打算给二叔买地的钱财,不过一想,要真说出口,就伤感情了,只好缓一缓,九月妹妹读大三的学费方文打算给出了,二叔家的情况只能算一般,平时二叔二婶种种地,喂养一些猪,另外就是编制些箩筐什么的来卖,只能算是糊口而已,等妹妹读完大学,二叔家的积蓄估计也用光了。
都说养儿子防老,现这情况,村里刚好相反,儿子读书要『操』心,考大学要『操』心,工作了要『操』心,买房子要『操』心,取媳『妇』要『操』心,儿子生了儿子还要接着『操』心!
但女儿却不同,村里,大多数未出嫁的女子会把自己挣的工资上交给父母,即便嫁出去了,每次回娘家也是大包小包的拿,家里有宝贝疙瘩弟弟的,也要帮寸着找工作啊,拿钱接济什么的。
这世道,谁说女子不如男啊!
村里,农户虽然能分配到种植的土地,不过却不能任意土地上修建房屋等等,需要找公社干部报备申请,和砍伐自己种的树是一个道理,村上会根据你使用的土地面积收取相应的费用。
不过这不是有杨支书参股份吗,这事不算贪污国家财产吧?
杨支书虽然只是发展村的支书,但是这山沟里情况有些特殊,人民公社当然不可能是修来给村长们办公用的,以前这山沟里是一个乡,虽然后来取消了乡里的编制,但杨支书一房却是村里的老牌干部,说穿了就是老资格压死人,这话语权自然比其余村干部大很多,说了,其余年老的村干部也没争权的想法,争个屁啊,这穷山村又没钱可捞!
'天亮以后说分手……'
“晓燕,有什么事?”方文有些疑『惑』的接通电话。
“方文,我给外公买了些东西,医院又走不开,你能来医院拿一下吗,麻烦你了。”女孩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方文一听,他也正打算到镇上的酒厂去订一批酒,镇上对散酒的消费基本上每月都相差不大,方文要买几千斤酒还得提前通知才行,一想,就爽快的说道:“成,半个小时后我就到镇上。”
“二叔,我有事去镇上一趟,要不等我回来一起割牛皮菜。”
“你忙你的,文文,你上次送的酒和米怕是老贵了吧!”二叔询问道。
“不贵,我近调治『药』材酒赚了不少钱,你和爷爷就放心吃吧,每个月我都送一些过来。”
“成,自家人也不说见外话了,你赚了钱也把戏'节约'点,国庆等你爸回来商量你的婚事正好要用上钱。”二叔嘱咐道。
方文还能说什么,这话题实不好多聊,赶紧骑上摩托车闪人!
咱村里人虽然贫困,就靠家里那几亩地,可这生活上却是很自由,想走就走,想留就留,管td今天是星期几,不用担心晚睡明早起不来,也不用担心起来后发现上班迟到了,这村里的日子那是相当洒脱。
龙洞镇上一共有两家大医院,方文也从王晓燕那里听了一些内幕,谁叫人家姑姑是副院长呢。
老牌的医院叫:龙洞镇中心医院,听名字就知道是挂靠『政府』的,里面医生护士的工资都是由镇财政所统一发放,根据职位不同,这工资也是固定的,事实上,公立医院里,如果你没钱看病,也怪不得这些医生院长的同情心不够,别人都是拿固定工资,又怎么敢免费给你治疗呢,这不是自掏腰包吗。
而这些医生,早就见惯了无数凄惨的病人,不说是铁石心肠,至少同情心泛滥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
这就好比一些本来脾气不错的温柔年轻女教师,多少年后,几乎都成了'灭绝师太'。
开的一家叫:同人医院,这是私立医院,挂着县城一家医院的牌子,院长是一位老人,远近闻名的祖传老中医,那一手银针出神入化,尤善调理老人的病症。这家私立医院也能使用农合作医保,现镇上的情况大多都是留守老人,也难怪别人生意好。
另外就是一些小诊所,小『药』店了,也就治治平常一些头疼感冒什么的,大点的有几个床位输『液』。
小说里,银针往往描述得很神秘,什么九龙针啊,捻尾八十八法啊,其实你到了小镇上,会施银针的人一抓一大把,就连一些村里的老人也会扎银针,自己开几副中『药』方子,银针这玩意儿,你揭开了面纱,也就是它娘的一根长点的针而已。
村里人看来,中医里面神秘不是它娘的银针,想扎银针还不容易,镇上包按摩带扎银针,总共也就三十块钱而已,反到是接骨,也就是骨科,村里人,无论老人孩子还是壮汉,难免磕磕碰碰,接骨镇上到是很有市场,也就是传统的赤脚医生,如今也都镇上开了铺子,看看跌打损伤。
胡思『乱』想了一阵,摩托车就到了镇上,直接开到中心医院的坝子里把车放好,手机刚好也响了,“方文你到了吗,不好意思,我马上要给一个产后的孕『妇』『插』管抽气,你先等我一会儿好不好。”
“没事,我还半路上呢,你忙你的,空了打我电话就成。”方文撒谎说道。
挂了电话,方文却是犯难了,中午大吃大喝了一顿,现没饿啊,去喝茶一个人喝着也没意思,说他也品不出茶是个啥味道,镇上又什么好耍子的地方。
想了想,『性』就医院里面逛逛吧,正好看看有什么生意好做,刚回村里的时候想着赚孕『妇』的钱财,这都一个多月了,也没理出个思路来。
上了几个台阶,医院的走廊印入眼中,这是几十年前修的诊所大楼,没有大门,入口就是走廊,左边抓西『药』,右边抓中『药』,疙瘩角落里是收钱的地方。
一进去,就看见西『药』房门排了十来个人,有老农,少『妇』,中年人,不时窗口会递出一个装『药』品的篮子,窗外的人接过篮子又穿过走廊,里面是修的住院部,也不过四层楼而已。
中『药』房门口竟是一个人都没有,实有些惨淡。
上面挂着一个横幅,上面写着:“感谢『政府』实行农合作医保!”
自古以来就有墓葬难,就医难,古有卖身葬父,今有跪地求医。
近年来,国家实行的农合作医保,农户们的确得了实惠,但是,看看镇上中心的医院的情况,阑尾炎勉强可以动下手术,结石都打不出来,稍微病情有点加重,不用家属询问,马上给你输氧气吊命,连夜就能把你送到县里去,咱拿的固定工资,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某某年,某某医院无一死亡病列。可保小病,大病自理!
方文顺着走廊,一路走过去,总共就看到了『妇』科,外科和内科的牌子,头是医院的食堂,不足五十个平米,很老旧,等走到修的医院大楼,看见了急诊科和检验科。
上了二楼,见到了后一个科室,儿科,这是一个三十平米的透窗办公室,里面有两个穿白大褂的坐诊医生,旁边堆放着『药』品,几个粉红『色』外褂的护士正忙碌着,这几个护士就是负责楼上的住院打点滴等等。
门口放着一溜长木板凳,一个『妇』人正给自家小孩输氧,冒着腾腾的白雾气,小孩不停的哭闹,『妇』人只好许诺种种好处,哄着小孩坚持下来。
里面公办室有人问诊,也有住院的家属找护士询问什么,拥挤着十几个人,显得很忙碌。
坐诊的两个医生都年约四十岁左右,到是很敬业的询问着病人的情况。
方文看了片刻,觉得无聊,正要往楼下去,这时从前面走来一个中年人,径直走进办公室,大声叫道:“刘医生,这是两百块钱,麻烦了。”说完,因为里面人多,中年人拥挤不进去,直接就把钱扔到了办公桌上。
众目睽睽,大庭广众,朗朗乾坤之下,刘姓医生呵呵一笑,熟练的把钱拿起放进内包里,笑着说道:“医生也要吃饭啊。”
中年人又招呼一声,旁若无人的走了,周围看病的人群或是护士们的神『色』都正常无比,仿佛已经司空见惯了一般,刚才中年人的出现不过是小『插』曲,各自该干嘛干嘛,继续忙活。
这习俗?方文也不好发表评论,摇了摇头,各行的规矩,都是其存必然『性』!
“方文,你都到了啊。”楼梯口忽然传来女孩的声音。
抬头一看,女孩正拿着一个『药』盘子,穿着粉红『色』的帽子和外褂盈盈从楼梯走下来……
:先上一章,下午要上班,晚上还有!



、第四十四章 变故

“恩,刚刚才到。”方文有些尴尬,明明刚才还说半路上。
女孩左右张望了一下,小声说道:“跟我来。”
方文点了点头,表示了然,然后跟着女孩一前一后下了楼,没想一直跟着女孩到了旧楼部的四楼,楼梯的扶手是以前的老钢管,有些班驳,走廊过道很昏暗,只有一头一尾有窗户,过道上挂满了女人的衣服,罩子,裤裤也不少,让方文好不尴尬,这里以前是住院部,都是单独的房间。
“到我房间里吧。”女孩有些脸红的说道,不过好走廊昏暗看不真切。
方文这才反应过来,女孩竟是住这里面,有些尴尬的左右看了看,好这个时间,走廊上根本没人,一排单间也都房门紧闭。
女生的闺房就是不一样,即便房屋破旧也整理得井井有条,弥漫着一股芬芳。
屋子内有些简单,水泥地面,一床,一桌,一椅,一柜,一电脑,里面如同女孩的穿着一般,粉『色』一片。
“你就坐床吧,没关系的,我先把买的东西整理一下。”女孩说完,就开始把桌上摆放的东西整理进大包里,有衣服等用品,也有些补品类的。
屋里有些安静,方文想了想,找话题说道:“晓燕,你怎么不住你姑姑那里,这儿条件有些差了。”
“没有呢,我姑姑平时也很忙的,我姑父跑车,弟弟县里寄宿读书,去姑姑那里也很无聊的。”女孩一边整理一边回道。
“那你怎么不外面找个房子,镇上的房子应该很便宜的啊。”方文和村官们喝了两次酒,也听了不少见闻,镇上的房价,老房子六七百一平,修的楼房也不超过一千,租房子就便宜了,几十块钱都能租但单间,套房也很便宜。只有铺面有些贵,要四千一平米,租用也不便宜,这都是近几年房价疯长的原因,以往要便宜一半不止。
“我今年刚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