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种地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村里种地去-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木味道,影响了口感。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从四月初回村,已有七个月了,恍如隔世,七个月前的生活与现在相比,已然截然不同。
在村里对农历十一月分,称为:冬月间。农历十二月份称为腊月间,腊月末就是过年了,年后称为正月间,这个称呼到是通用。
腊肉,这个称呼,估计也是因为腊月间这个称呼而来的,但是杀过年猪,在村里一般是在冬月间,在有一个多月就会进入冬月,到时候就有年味了。
虽然现在养猪的数量少了,但一户村民家里,至少还是会养两头猪,六个月一批,一年可以养四头猪,三头猪用来出售卖钱,留一头猪过年杀来吃肉。
父母回来后,母亲操持家务,又提议购买了一些鸡籽来喂养,小猪也买了一头,说是等喂养到过年的时候杀来吃。但距离过年只有三个多月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
这会方文还躺在床上,时间还早,不过七点而已。这天也刚刚亮,透过窗户见是大雨,也就打算拉上被子大睡一上午了。
没想这时,屋外传来了狗吠声,没一会儿爷爷***招呼声也传来,雨水滴落,也听不清具体在说什么,好象是来了客人。楼梯间此时也传来了脚步声。估计是父母也跟着下楼了。
方文忽然觉得,把房间选在一楼也不是什么好事啊,没办法睡懒觉啊,此时也只好跟着起身。
穿戴好后。一出屋子,就听见了隔壁屋里的谈话声,走到门口一看,却是舅舅来了,母亲那边也是一个大家族。并且母亲一共有九个兄弟姐妹,五男四女,母亲排行老五,上面有两个哥哥和姐姐。来人是六舅舅,比母亲只小了一岁。一起长大的,姐弟间的感情一直不错。只因外公外婆已经过世,之前母亲又随了弟弟去外地,这走动才少了。
外公也是公社干部出生,六舅舅的情况,在方文的记忆里,之前是村里的队长,和老金,老周两人的职位一样,近五十岁的年纪,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了。
母亲的娘家距离小镇的距离并不近,中间隔了两个乡镇,已经是属于隔壁县城的范围内了,也是一个大镇,比龙洞镇还要大一倍,或许是传统吧,也只有比较大的乡镇,在以往才会建立人民公社。
当年父母的婚姻也算巧了,母亲到龙洞镇走亲戚,刚好到镇上逛供销社,碰巧父亲也在这一日也赶集,在供销社里一眼就相中了母亲,接着就是托强大的媒婆队伍寻到了母亲家里,接着就是安排相亲,上门等等。
在以往,婚姻几乎都是通过介绍人,也就是媒婆促成的,没有自由恋爱一说,即便是相中了那家的姑娘,也要通过媒婆上门去提亲,而这个过程也是相当繁琐,一直到儿子出生,也会和媒婆有来往,相互上礼等等。
媒婆也是一个相当有前途的职业,到了现今,村里的媒婆也相当活跃,成天的打听谁家有剩男剩女,促成姻缘之余也能赚上不少,如偶遇豪客,一次红包就能顶种地大半年的收入……
并且即便是已经通过媒婆上礼,男女双方都已经上过门了,确认了处对象的关系,但是在逛街的时候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当中牵手这等惊世骇俗的情况发生,即便到了现今,别说这边村里,就是在乡镇上,也很难看见当众打kiss的情侣。
“文文,还愣着干啥,快叫人啊。”母亲或是见他愣在门口,连忙叫骂道,儿女在母亲眼中总是长不大的。
方文也比较享受这种被父母疼骂的感觉,回过神来连忙叫道:“六舅舅!”
“好,好,文文现在可是有大出息了,我在大宏公社都听说了你的事情。”六舅舅杨忠保乐呵呵的说道。
还没等方文接话,六舅舅又说道:“我坐小车过来的,还是书记的专车……”话闸子一打开,就长篇大论起来。
不过方文听了一会,总觉得不对劲啊,怎么话语中偶有条理不明呢,忽然见到父母传递过来的隐晦眼神,但是方文不懂这眼神是在说啥啊。
父亲这时候出声道:“文文,你去看看开水烧好了没有,给你舅舅把茶泡上。”
方文心想素芬这会应该在厨房啊,他能帮上什么忙,不过老父话一向不会反驳,跟着就出了屋往厨房而去,没想还没到厨房,母亲就跟了出来。
“文文,你六舅的事情你应该还不知道吧。”母亲小声说道。
“什么事?”方文疑惑的问道,脚步却不停,母子两人这会已经到了厨房,见素芬正在烧柴火煮开水,这会时间真的太早了,刚刚七点而已,素芬以往也是这个点才起身。
母亲这时又说道:“前年你舅舅出了场车祸,遇到煤炭车翻了,结果你舅舅被埋在了煤炭下面,人到是没受伤,不过脑子却是伤了,说话有时候不太正常。现在也没当大队长了,不过还觉得自己是公社干部……”
随着母亲这么一说,方文也是惊愕万分,不过这也是村里的现状,儿女在外,对家里一般是报喜不报忧,而反过来村里的家人也是如此,有什么困难,或是家里发生了坏事,除非万不得以,一般也不会和儿女开口。
方文是真的没听说过六舅舅还出了车祸,不然当初怎么的也会去看望啊。
忽然方文想到一个问题,开口询问道:“妈,那六舅是怎么来的,真是做书记的小车来的?”刚才见舅舅穿戴整洁,今儿还是雨天,别说裤腿,就是鞋子上也没有泥泞,但是如果按客车的时间来算,即便坐最早的一班车,从母亲娘家到这边也要九十点钟去了。
母亲叹息道:“还能是怎么来的,你六舅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就好一个面子,虽然现在脑子不正常了,这好面子的根子却是没变。别说你六舅现在不是队长了,就算是队长怎么可能走亲戚还能坐小车,在说了,你六舅一向节约,更不可能自己花钱包车过来。”
方文也一下想到,以前正月随母亲回外婆那边,其余四个舅舅都是给十元的压岁钱,但六舅舅一直都是给五块钱,不过六舅的人却是很不错,外公外婆在世时也是由六舅在照顾。
“那六舅是怎么来的,这会才刚七点啊。”方文更加疑惑的问道,素芬也是一脸好奇的在旁边听着。
母亲无奈的说道:“还能怎么来,你忘了,当初妈带你走山路到外婆家。”
方文顿时一愣,也思起了儿时的记忆,那时候出行相当不方便,母亲就带着他走山路去外婆家,这可是跨越两个乡镇的长途奔袭,从早晨七点出门,要中午一点才能到,从山道上抄小道,要走六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
即便是他那时候小,走路慢,这山道换了大人来,还得脚程块,至少也要走四个小时,此时才早晨七点,难道六舅半夜三点就已经出发穿越山林了?
母亲这时候又说道:“你六舅多半是半夜就出门了,快到咱们这儿又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估计这会那身泥巴衣服也不知道藏在哪个草丛里面。”
方文一听,忽然有一种辛酸的滋味生出,叹息道:“那六舅舅家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母亲这时候反而笑道:“你六舅是个能干人,现在脑子不正常了,还养了两百多只鸭子,好几头猪。你小表弟去年参军去了,大表弟在c城打工,媳妇怀上了,你六舅娘也跟着去了城里照顾,现在就你六舅一个人在家。估计你六舅吃了中午饭就要走,要赶在天黑前回去照看鸭子……”
方文稳了稳心神问道:“那六舅今天来是为了?”
母亲叹息道:“我和你爸这不是回村里来了吗,你舅舅就说过来看看我。你舅舅还提了两只大鸭子来,那鸭子湿露露的,明显淋了雨水……”在村里如果走亲戚,但凡都不会在这天刚刚亮就到别人家里去,一般都要九点之后去了,
方文此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心理的滋味相当不好受,此时锅里已经扑腾起了水花。
素芬出声道:“方文,你把开水舀一下,我这就做饭。”
“恩,饭菜安排得丰盛一些。”
随后,母亲就先去屋了,方文泡上茶也跟了进去,没想刚好看见舅舅摸出一张红票子出来,嘴上说道:“来,舅公给小宝儿发个红包。”
这钱不能收啊,不收就是看不起人了,母亲只好接下,出声道:“宝儿,快谢谢舅公。”
宝儿虽才两岁,不过也是认得钞票,看着红票子,眼神发亮,奶声奶气的叫道:“谢谢舅公!”



、第283章 下地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  》
s:感谢大大的打赏,各位大大的月票
听母亲说,在未出嫁前就一直在拼命挣工分,想存钱置办以后的嫁妆,比如给生产大队割一背篓猪草,然后就能挣两分云云,好些年才存了一百块钱,结果遇到六舅舅要去参军,就把这一百块钱给了六舅,当时上面两个哥哥姐姐已经成家,也就只有母亲出了钱,所以母亲和六舅姐弟俩的感情一直很好'
此时,三十个年头过去了,六舅又拿出一百块钱给母亲的孙子小宝儿,虽然当初的一百和现在的一百,在价值上根本无法比较,但不能说这或许就是佛家上说的因果循环
当年人民公社还在的时候,生产队长的地位可是相当不一般,或许也是这个原因,六舅的根子里一直认为队长是个大干部,即便现在脑子不太灵光了也是如此,极为看中面子
金堂、大宏、太和公社,此地域能叫得上名号的三大公社,到现今还保留着遗址,高门大院,影响也是相当深远
上了茶水后,奶奶和母亲就带着小宝儿进厨房帮忙了,村里的传统也是如此,招待客人一般由男人们招呼,女人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安排膳食
“六舅,现在大宏公社怎么样了?”刚才母亲既然交代过了,方文也就顺着公社方面问道
六舅长得浓眉大眼,国字脸面相颇有些威武,可惜就是乡村情节太重了,年轻参军时本有机会留在部队,结果却强烈要求退伍了回了村里,当了个无编制的公社队长,结果那时候,恰逢人民公社取消,最后也就是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人
“好啊,公社旁边修了高中学校,全国都排得上号呢,办公室也亮堂了你舅舅我也分配了一间单独的办公室呢……”果然,一听说到公社舅舅都眉飞色舞的说了起来
老父也顺着说道:“六儿,听说大宏那边要修高路出口了”
“那是,昨天书记还找我谈话了'让我帮忙找人去上工修路呢,不过我哪里有空啊,三姐回来了,怎么说也要来看看,书记就硬要安排车送我来叫我走完亲戚就赶紧回去给他帮忙……”
母亲虽然是排行老五,不过这边村里兄弟姐妹中,男女的称呼安排有些凌乱,母亲是按女儿来排位占三,也就叫三姐这个称呼上的问题各家规矩不同不能作为标准
顿了下,六舅又说道:“我公社那边事情多得很吃了中午饭我就要走,今天就得赶回去”
方文一想到,可能六舅下午又要走上好几个小时的山路,鼻子一酸,脱口说道:“六舅,要不下午我开车送你回去”
六舅愣了一下,不过马上说道:“送啥啊,书记的车下午就要来接我……”
老父给了一个隐晦的眼神,出声道:“文文,听你舅的”
方文见此,只好不谈这个话题,继续聊着家常,到中午的时候,六舅果然饭后就提出要走,也不让人送,最后打着雨伞自顾走了
老父这时候才说道:“你舅舅好面子,你也别多想了,过段时间我们一家人一起去你舅舅那边耍几天”
方文点了点,不在多说,只是仍然觉得今儿心情不舒服啊,也只有等找个节日什么时候就随家人回母亲娘家那边去看看
——————————————
翌日一大早,老父没去竹笋加工厂,二叔也没去淀粉场,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下了地
老父给人的感觉之所以威严,一时受到从小的影响,二是身躯威武,虽比方文矮上一些,但身子骨却是壮实了许多,以往就是靠种地和喂养家畜养活了一家人,母亲年轻时也是生产大队的能手,能肩挑一百多斤的箩筐走山道
在加上爷爷奶奶,二叔,还是素芬,虽有好几亩地,不过这人手也够了,反到是把方文衬托得不太会种地啊'
后面的近十亩地,留了三亩另作他用,其余的就修建成了大棚,高档蔬菜已经全交给亲戚们种植了,收购价是普通菜的两倍,亲戚也都相当满意
至于说大棚修在后面山上,灌溉是个大问题,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川内的山上除了“苕窖”比较多以外,这茅坑也是相当多,平均一亩地就有一个茅坑相伴,或是多个茅坑,一般也就深一米多,占地三四个平米而已
每年冬季农闲的时候,村民们就会把捞干的猪粪挑到山上这些茅坑里面,这个时候就要用到长工了,牛大满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专门帮人挑粪的长工
猪粪挑到了山上的茅坑中,在经过雨水一落,浸泡之后就是上好的肥料啊,纯天然的,所以这喂猪也是有必然性的,家里没猪粪,农作物的长势也会受到影响
开春后,种植玉米啥的,把山上茅坑里的猪粪一用,后面又会堆积出雨水,也就刚好可以用来灌溉农作物
当然,川内作为天府之国,常年风调雨顺,一般只需淋猪粪就可,不用在额外灌溉雨水
想到这儿,方文忽然觉得是不是应该组织大伙一切打井呢?其实山里面缺少也比较严重,缺的主要是“吃水”,至今很大一部分村民都是在河里挑水来吃,不太卫生,虽有井,却不多,打一口井的成本价可不低啊
或是到山上去寻一处泉眼,用竹筒引水,这当然是扯淡的,一般是用小管子引回来,不过一般的泉眼水流都很小,能把一户人家的吃水解决就很不错了
“文文,妈在外面听说种西瓜都要打啥膨大剂,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啊?”母亲这时候出声道
方文顿时大汗,膨大剂这玩意儿当然不可能用啊,笑道:“妈,你儿子这西瓜品种可是玉麒麟,小个的才好吃呢不用打膨大剂”
母亲也笑道:“能有足球大就不错了”在以往村里也有人试着种过西瓜,不过种出来也就和红薯差多多大,还是生的根本不能吃,母亲这是在打趣呢
相比这几个棚子里的西瓜,那边几个棚子的草莓家人都比较看好,因为村里的气候也确实适合种植草莓,只是这边地域一直没人大面积种植过而已
至于野果饭粑坨全种植在了二叔家的几亩地里,而无花果种植在了李大嘴家的地里,当然不可能只种植这么一点,专家们照看的苗子地过段时间就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