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种地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村里种地去-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文心想,貌似当年他读书时就没去过关马沟野炊吧,不过现在也不是验证真实性的问题,当即接话道:“那就看着时间,走到哪里是哪里,天晚了咱们就回来。”
李老师接话道:“如此正好!”
杨站长也点头表示赞同,如此三人又继续上路了,不提有着神奇传闻的关马沟,这边凤凰山的风景也是一绝,这山顶上总共只有三户人家,其余之地在无人烟,山脉广阔,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当完整,当然,川内如这种山脉实在太多了,不过现在凤凰山脉的后面多了条高速公路,那此地就变得不简单起来,可开发价值顿时倍增!
S:关于撵山,关马沟,张献忠,天然气,帝王墓穴等情节,都有背景可寻,不是胡乱编造,基本上是根据真实背景来写的。(。。)

【  】



、第269章 撵山(下)

有李老师这个专家在;一路上发现了不少药材;不过也因为实在太多了;搞得方文都不知道应不应该下手;三人尽选偏僻的地方走;即便有路也大多封了;到后面已经是人手一跟棒子用来开路。
路虽难;不过三人的兴致却是很高;方文也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其实如果心情烦躁;到是有一种不错的发泄办法;那就是攀登上山颠;去感受那种征服、挑战、战胜等感觉;还有那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如果在伴随几声怒吼;那发泄情绪的效果就更好了。
当然如果吼声是:“某某某;俺爱你。”“他他他;偶喜欢你。”此类的痴男怨女般的呻吟;那发泄情绪的效果就要打折扣了。
撵山讲究的是释放;是无目的性;是松弛;是放下枷锁与面具;不要去考虑归途是否好走;不要去考虑前方是否就是路的尽头;也不要去考虑生活的烦恼;要有一种;路在脚下;抬脚便走的情绪
当你闯过了一座座山头;这心情自然而然的就放松了当然如果再配合着一首:“猴哥你真的太难得”那效果就更好了;汗……
一边走着;一番交谈下来;方文这才发现原来杨站长也是略懂风水;谈不上什么派系;但一些专业术语也能随口说出。
方文也很好的扮演了一个好听众;偶尔插话也起到了带动氛围的作用;三人。一个风水大师;一个宣传界高手;一个忽悠专攻;组合在一起。这话题自然是不缺的。
忽然李老师停下了脚步;举手掐了一把;然后示意方文两人跟着一起走;七拐八拐后;寻到了一颗梧桐树下;至于树上的桐子现在却是无用;以前貌似村民会摘来榨油;用于点灯。
在树下看了片刻。李老师忽然摇头道:“可惜了;此地本来风水不错;却被先人占了。”
方文一下就明白了;合着这地方已经有主了。忽然发觉脚下也不塌实;连忙出声道:“咱们还是继续往关马沟去吧。”
李老师点了点;也不在多说;至于杨站长;却是早就拿出一个小本子在勾勒着什么。方文扫了一眼;见上面有些涂鸦;怕是在画凤凰山寨的草图吧。
因为目的地已经确定;三人也就没爬到山顶上去。而是在悬崖下边低矮地饶着走;其实方向感强的人在山是不容易迷路的。甚至能依照方向感找到最近的路途。
李老师显然是此道高手;领头带着路。饶了一阵;就见到了悬崖下面的公路了;而顺着公路走;就能到达关马沟的出口;其实从小镇走公路;步行不过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关马沟;现在三人从山上走;多少有些蛋疼了。
正走着;方文忽然出声道:“师傅;要不您看看路上有没有兰草;顺便好挖几株回去。”
关于兰草;在村里传说太多了;在以为经常有以下传闻:某村民在割猪草的时候;忽见悬崖上有一株极品兰草;经历九生一死后终于采摘下来了;卖了几十万块钱;后来;该村民拿着钱带上家人到外面大城市去过幸福快乐的生活了;此类传闻说得有板有眼的。但真实性一直没得到过确认。
到了如今方文也算是明白了;估计当年兰草是被炒作起来的;其实并不值钱;但是就犹如红塔山在村里一直是高档烟一般;村民们对兰草的热情到了如今依旧没有减退;每年撵山找兰草的村民更不在少数。
恩;山林中确实也有野生的兰草;开的花只是普通的黄花和紫花;品种也是烂大街的;不过村民们如果采摘到了;都会细心的摘种起来;比照料农作物可上心太多了。
李老师点头接话道:“要寻兰草;最好是清晨;选雾气笼罩之地;之后就要看经验和人品了;没什么特定的办法。野生的兰草长势不够茂盛;无经验的人就不容易看见;有些杂草也和兰草长得类似;不过挖出来后;看其根部一下就能明了。”
兰草的根确实有些特别;不同于一般杂草那样芊细;稍微一看就能辨别出真伪
稍后一路走下去;各类植物到是见识了不少;但兰草半片叶子也没见到;要找野生兰草;比找野生蘑菇难度还高;当然如果是住在山上的人家;估计有一套专门寻找的办法;镇上也偶尔有山上的村民挖来出售。
————————————
顺着山脉的大势走;半下午时;三人顺着山道终于下到了关马沟;放眼一看;正好遇见一个村民正在放羊;品种也就是土家的汹山羊;现在的出售价在十八元一斤左右;相比起牛肉;市集上羊肉也不多见;因为价格太高了。
而眼前村里放的十几只羊;一般的家庭养个三四只也就顶天了;方文也打量起此处的风景来;确实很不错;完全配得起山清水秀四个字;这里的地势是一个山沟;一边靠着凤凰山寨;另外一边靠着另外一座大山;算是一个夹缝;宽约三十米左右;杏边上有一条小道;或许是经常有人来放养;道路到也不难行走。
村民忽然见到三人从山上顺下来;好奇的一打量;马上就热情的走了过来;人还未至就出声叫道:“杨站长;方站长;你们这是?”
杨站长乐呵呵的说道:“老唐;你忙你的;我们随便转转。”
“有啥好忙的;要不你们先过来歇息会;喝口茶水。”村民约莫五十岁上下的年纪;这在村里也算是壮年了;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能干农活的也很有多。
杨站长拍了拍衣服的上的杂草渣子;确实也渴了。休息会也好;就出声道:“成;那就歇息会。”
方文和李老师也点头着;既然目的地已经到了。天色尚早;也就不急着赶路了。
村民姓唐;旁人也就称呼老唐;见三人应下;顿时大喜;接着就招呼三人往里面走;至于羊群到是不用管;此处两边都是高山。只有一条沟;羊也跑不了。
老塘出声道:“我在前面搭了个棚子;烧茶水也方便。”
方文这才恍然;起初还以为是老唐带来的茶水呢。一边走着;看着眼前的画面也颇为意动;真是一块不错的地域;河宽不过一米;河水很浅。但清澈无比;河中多是黑石块;别有一番风味。
河边两旁多有大石块;石上无杂草泥巴。光秃秃的;如果在阳光下一趟。周围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即便是换他来也有心一试;此情此景
这还不止;偶尔会看见浅滩;河径弯曲;浅滩上长有青草;适合放牧;小平坝很多;还真如杨站长所说的;如果学子们到此地春游或是野炊都很方便;水源;柴火;风景;场地;这些全都不缺。
两边的树木也不是典型的松木林;而是由老时候保留下来的乱树林;或红;或蓝;或青;高矮不一;姹紫嫣红偶儿飞鸟飞跃鸣叫;如在此地搭一小屋;怕是心也会渐渐静下来;契合自然之道
一边想着;老唐所说的地方也到了;说是小棚;还真是如此;靠在一个巨石上用木棒子搭了一个不足三个平米的棚子;棚子下有一张竹躺椅;椅上放着一件老旧绵袄子;几块错落的石座;中间有一个石头搭建的小灶;灶上放着一口铁锅;旁边的石台放着一些杂物;却也有面条;食用调料等等;看来老唐放羊时;偶尔也在这里开火造饭
而在小棚不远处就是杏;取用相当之方便
“地方小;杨站长;方站长;还有李老师你们先坐着休息会;我去拾落点柴火。”说着;老唐就招呼几人入座;接着就进了旁边的小林子里。
只见老唐胡乱抓了几把;手上就是一大把的柴火;有干枯的杂草;掉落的树枝……
方文见此;不由想到了老农的手;也只有老农满是茧疤的手掌;才有此等创造力;无惧荆剌;放眼山林;尽可取用
也就一会的功夫;老唐已经抱着柴火回来了;打水;烧火;老唐动作相当麻利;没多时;锅里已经飘起了水花;少渐渐地要烧开了。
李老师笑道:“你这地儿到也悠闲。”
老唐也乐呵呵地说道:“也是现在政策好;方站长的冷冻厂现在需要大量的山羊;我琢磨着;后面跟着多养一些。”
方文也反应过来;原来老唐还是他的客户呢;所养的山羊最后都到了冷冻厂
一边聊着;这水也开了;老唐从旁边拿出一个土缸钵;又在里面撒了一把老鹰茶;接着把锅里的水往缸钵一倒;杂眼间水就变成了淡黄带红;老鹰茶冲泡的速度可谓超级快;开水一下也就OK了;也无什讲究
接着老王拿出几个粗碗;给满上了茶水;又从一个篮子你拿出几个饼子;这个饼子也算是村里的一个小吃吧;俗称:汤锅巴
用面粉烫成;一个饼子两个巴掌都盖不过来;不过很薄;里面混杂着葱花;盐等;味道也算不错;到是和北方的大饼有些相似;只是川内没有卷菜卷大葱吃饼子的习惯。
这饼子显然是老唐早晨出门的时候就烫好了的;此时早就凉了;不过因为薄;吃在嘴里到也软糯可口;在配着热腾腾的老鹰茶;粗茶淡饭;在青山绿水间;别提多惬意了。
方文吃得也是相当爽快;还真是一山更有一山高;即便他也是村里人;但依然迷恋这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
半个小时后;老唐要去照看羊了;三人合计了一番;也决定归去;一顿粗茶淡饭;已经把关马沟的特色诠释了出来;也无须继续往里面走。
回去的时候自然没那么麻烦;三人顺着杏往外面走;没多久就到了公路;周会计已经把面包车停在路边等着了;好吧。这次撵山可谓虎头蛇尾;不过也算是尽兴了。
到了镇上;方文又开车和李老师一到回村里去;路途中聊了一些县城现在的情况。以及下面村里的反应;李老师送了十几天的礼;几乎跑遍了全县;对酒厂推广的反应可谓相当清楚。
根据李老师口中所说;方文觉得也差不多了;就差最后一把火了。
——————————————
翌日一大早;早饭过后;方文就到了公社。此时包装厂已经积压了大量的酒品;正井井有条的打着包。
见他一到;杨支书就出声问道:“方文;今天都二十三号了。这酒什么时候连到县城去?”
之所以这么问;却是因为这十几天虽然宣传推广铺天盖地;但是酒一直没进入县城的市场;只是在十几个乡镇搞活动。
方文点头道:“恩;都准备好了。明天就拉去县城。”一边回着话;心理不由得想到叶捐想出来的方案;保持了叶娟的一贯作风;设计得相当狗血。
不过虽然狗血。他本人也是相当期待;随后又统计了一下现在酒的数量。初步估计约莫也差不多了;足够应付接下来的活动。另外山寨上正在日夜开工;也不用担心后续货源会跟不上。
说是准备好了;不过他这边也得在联系一番;因为是最火一把火;首先这气势上就不能弱了;引起的轰动越大越好;自然要引起打轰动;所需动力的人力物力自然不小。
而此时各个乡镇;包括县城的篮球比赛也渐渐到了尾声;可谓火了这个十月;乡镇的头名已经产生;和演唱会举办的时间一样;在二十五号到二十七号这三天举办最后的县冠军争夺赛。
由于这次的活动阵势太大;不仅仅各个乡镇电视台;即便是县电视台也在跟随录制;据不完全统计;每当篮球比赛播放的时候;居然压倒了其它各个大型电视台;可见这个地域心理的优势确实很有搞头。
就在这时;唐老板的电话也到了;当先就道:“老弟;广告投放的事情谈下来了;晚上八点就会在圈圈台和江江台投放。小叶那边我也已经通知了。”
方文顿时大喜;等着就是这一刻;还在赶上了;后天就是二十五号;刚才他还好一阵担心;只是忍住没电话询问;没想一下就听到了好消息;万事具备之欠通风后。
稍后;又聊了聊这边酒厂的情况;也就挂了电话;明日唐老板和周先生会直接去县城;到时候见面在详谈期间的过程就可以了。
接着方文就是好一阵电话打出;通知各方人马开始最后的宣传了;只说到口干舌燥;这才满意的收好了滚烫的的电话。
而龙洞镇作为大本营中的大本营;自然需要经营得如铁捅一般了;当中准备也就已经展开。
趁着今天的功夫;他正打算把最后的推广首尾搞一下;忽然又接到了薛镇长的电话;一接通电话那边就兴奋的说道:“方文;恭喜你;你的双头鸡论文被取用了;在一期的内部杂志就会刊登”
什么?这就通过了?方文惊愕无比;好吧;最后论文的成品他还没看过呢;也不知道女人最后写成了什么样子;但就这样通过了;未免太过骇然了吧;要知道这是一份全国性的内部杂志;虽然范围又些小众;只在畜牧行业流传;但仍然不是一个小数目;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上了呢?
“方文;你在听吗?”
女人的声音传来;也拉回了他的思绪;连忙说道:“在呢;只是觉得有些意外”
“这算什么意外;我跟你说;还有更意外的;再次恭喜你了;圈圈台的科教频道准备近期下来录制一部关于双头鸡的节目”
“什么;这怎么可能?”方文这次完全是被震得心尖发抖了;到不是激动;完全是太惊愕了。
“怎么不可能;消息已经确定了;大概月底录制组就会下来;正好;你也调到三儿沟村去当支书了;你可要好好把握住次机会;这可是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的大好机会;还是圈圈台;很多人一辈子都上不了圈圈台露脸呢。”女人虽然语气说得认真;可电话那边早就已经在偷着笑了;脑子这勾勒出方文此时目瞪口呆的神情。
方文一听见“全国人民”四个大字就直接傻眼了;连忙说道:“我最近忒忙;要不让杨支书顶上去录制节目吧。”
“方文同志;首先你现在已经是一民光荣的公社干部了;是村支书;组织上自然会考虑到各个方面;到时候具体的录制计划自然会开会讨论;不过你要做好随时迎接战斗的准备;发扬我党艰苦朴素;不怕牺牲;恩;是不怕困难的优良作风……”女人忽然板着声音说了一大通;至于电话那边的表情就不得而知了。
方文忽然发现貌似身份一下就转变了;从一名无忧无虑的畜牧站小干部;忽然变成了上面有着N个领导管辖的村支书;身份的转变还真有点不适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